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传承的智慧赋予老字号新活力

2019-11-21 08:33 蚌埠新闻网  

资料图片

◆开栏的话

提到老字号,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传统、历史、年代感,总归离不开一个“老”字。很多人可能忽视了,能摘下“老字号”这个金字招牌的企业,当年必定曾是潮牌。正因为他们是品质的象征,天然就带给消费者一种安全感,才能在岁月中坚持下来,成就一段老字号传奇。

老字号不仅是一块牌子,也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但在这个不进则退的时代大潮中,有的老字号企业没有跟上时代的快车,他们中有的蒙尘失色,但更多的是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而依然生机勃勃,用他们的努力与坚持书写出新的传奇。作为蚌埠城市的记录者,这次我们走进老字号企业,挖掘、记录他们为老字号重新焕发精彩所做的努力,力图唤起消费者对老字号曾经的记忆,让更多的年轻人知晓、认识老字号,改变对老字号的刻板印象。同时也借此机会表达出对老字号未来发展的祝福和期待。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已知天命的张寒秋脑子里常会浮现出一个场景: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长者端坐在一张医案后,在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打开藏针夹为患者施针,之后还会在微微泛黄的宣纸上开出了仿佛还缭绕着药草香气的方子。医馆柜台的后面,立着一排深红色的中药斗柜,伙计接过药方,麻利地抽开药斗取出药材,称重、包好、递给来人,一气呵成。家里的院子里总晒着中药,不断有人来找父亲求一帖熬成的膏药。

“我已经有点分不清这是梦境,还是儿时的记忆。”张寒秋告诉记者,父亲看病行医的一幕自己从小看到大,这也影响了她的一生。张寒秋是显臣中医骨科的第二代传人,执业了半辈子的中医师。

家族祖传的治疗骨病的秘方,具体何时出现已经说不清,历经了数代风雨后,在她手上重生。如今,她的后辈正试图通过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光大老字号的招牌。而这种努力,实则是基层中医药在民间发展的缩影,也是对基层中医药发展模式的探索。

厚积薄发,坚守初心

深秋的一个上午,记者走进蚌埠显臣中医骨科门诊部,恰好84岁的创始人张显臣刚坐诊结束。了解这个老字号,就从和这名老人的聊天中开始了。

1935年张显臣出生于阜阳临泉县,从三岁开始他便跟着父亲认药、背诵药谱。父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言传身教一丝不苟,并在教他药理的同时,又传授他治疗骨病医术和秘方。“那时医生很苦,不论刮风下雨都要出门问诊,走上三五十里路都是正常。”幼时的张显臣聪明好学又肯于吃苦受累,父亲出门问诊经常将他带在身边。从那时开始,张显臣就开始和中医药打交道,并练下了熟记各种药谱的童子功。

1958年,张显臣一家被打成右派下放农村,家中无人再行医。但即便被关进牛棚时,他还悄悄地自学着医理知识。几年之后,张显臣进了县文化馆从事文学创作工作,和医学看似要分道扬镳了,只是偶尔,他会帮着亲戚朋友、同事看看病、扎扎针,大家反响不错,很多人发现原来他不仅会写剧本,还能看病。1975年,临泉县成立了制药厂,领导认为张显臣既会认药、制药又会看病,这样的人才不多,于是就将他调往制药厂上班。张显臣如鱼得水,开始潜心钻研药理、医术,并积累了名气和声望。

祖传秘方,如何传承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了半生的积累,张显臣开始大显身手,他将祖传的膏药和自己的制药技术结合,推向市场,并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1992年,张显臣创立了“显臣粉刺净”的品牌,利用中医药原理治疗肌肤问题,给无数“战痘”中的少男少女解决了青春的小烦恼。

1994年,张显臣在合肥成立了安徽省显臣制药有限公司,祖传的膏药最为畅销,很多骨病患者登门求医问药。

1998年,北京张显臣中医研究院成立。那时,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人慕名找张显臣看病,张显臣也要花大量的时间留在北京坐诊,一大批学生拜在门下学习他独创的“手足三针”技术。

从那时开始,一个新问题摆在了张显臣的面前——祖上世代流传的秘方和自己多年的医学积累,到底该如何传承?

张显臣共有三个子女,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他原本是想要把所有的医术传给儿子,但儿子却认为中医给人治疗骨病不能有大作为。“儿子觉得开个治病的小诊所挣不了多少钱,他想做的是生意,不是想从医。”张显臣说,儿子觉得学医太苦,也没有任何医疗知识的基础,显然不合适继承自己的医术。

医术传承,大多是“传男不传女”。张显臣的三个子女中,只有女儿张寒秋有医学功底,1991年毕业于合肥中医学院的她,从小就一直在家看着父亲给人看病、制药。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张显臣决定放弃老观念,将女儿张寒秋视为继承衣钵的人选。

传承的坎,像个轮回

1999年,张寒秋已经从合肥嫁到蚌埠,张显臣来到蚌埠,和女儿联手成立了显臣骨科诊所,专治骨病。诊所开张前三天,父女二人共同坐诊免费给患者扎针,一时间登门求医者云集,仅是膏药就卖出了4500帖。

“我直到上大学时对我们家祖传的膏药都是持怀疑态度的,虽然从小到大看着有人到家里来求膏药,但我一直觉得可能是他们的心理作用。到后来自己开诊所,坐诊给病患看病,参与制作膏药,并且亲眼看到病患用了我们家的膏药后发生的变化,我才相信药效。”张寒秋说,虽然这膏药的秘方已经不知道是哪一代先人研创的,但神奇的疗效自己却是见证了。前几天,有一名病患特意登门来买膏药,二十年前,他的姐夫就是在显臣骨科扎了针,买了一帖膏药治好了膝关节疼痛,现在他和他姐夫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就慕名来买一帖膏药。每天,诊所里很多病患都是熟人带着或者是介绍过来的。还有的是自己曾在这里治疗过,如今又为亲戚朋友、家人推荐显臣骨科或者直接来帮着买膏药的。

显臣骨科的招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如今身为院长的张寒秋也遇到了和父亲当年一样的困扰——如何把祖传的医术传下去并发扬光大。“我们家祖传的膏药和我爸爸创立的手足三针疗法,这些这么好的东西,如果不能传下去造福更多的人,实在是太可惜了。”张寒秋说,自己只有一个儿子,学的是商科,也没有从医,所以她只能寄希望于孙辈,从那一代中培养、寻觅接班人。“我给儿子下了死命令,赶紧结婚生孩子,要让小孩子从小接触医学知识,我亲自来教。”张寒秋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有一些玩笑的意味,但可以看出家传医术在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已经让她有了紧迫感。

传承针法,请来“外援”

既然传承暂时遇到了一些瓶颈,那么能不能请到“外援”?几年前,张显臣和张寒秋就开始琢磨,如何让好的医术被更多的人知晓,让更多的人可以利用这些医疗成果走出病痛的深渊,活得更舒心。

“现在我的微信上有几千好友,近一点的北京、上海,远的还有东北、内蒙古、海南,全国各地的都有,除了保持联系的病患,还有一些人开始通过视频跟着我们学习手足三针(疗法)。”张寒秋说,因为父亲首创的手足三针疗法疗效好,而且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很简单,即便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的人都可以学会,所以他们想到了微信视频教学,一是想让这套针法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另外也是想让更多的人学会这种针灸方式,造福身边更多的人。

“我们的门诊部靠医术和产品质量立足,但时代在发展,老字号也必须面向市场,经受市场的种种考验,老的运作模式可能已经不太适合目前的环境,所以我们也需要有系统、规范的管理和现代化的营销方式,这些都需要年轻人、专业的人来做。”张寒秋说,儿子恰好学了商科,所以她也有意逐步把诊所的经营、管理交给儿子来做,她则专心做医学研究,大家各有分工,经营站稳了脚跟、发展再上台阶,好的医学产品才能服务和造福更多的人。“触网”还只是他们做出尝试的第一步,未来,即便是老字号中医诊所肯定也必须有新的创业,才能基业长青。(完)

33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