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限塑令”收效平平? 网友:“禁塑”应一以贯之

2019-11-22 09:37 蚌埠新闻网  

淮畔人家农贸市场,蔬菜摊位上,摊主向顾客免费供应超薄塑料袋。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文/图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此后,所有超市、商场,甚至集贸市场内的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

这项政策在限制塑料袋使用、遏制白色污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近年来效果却逐渐减弱,执行情况难言理想。特别是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发展,塑料餐盒、包装等消耗量快速上升,负面效应也纷至沓来。

但“限塑”不可不走,蚌埠又将何去何从?

现状一:花花绿绿的超薄塑料袋,依然免费供应

11月19日上午8点,正是市民买菜的高峰期,淮畔人家农贸市场内人声鼎沸。在一楼的水产活禽区,记者发现各摊位使用的都是加厚塑料袋,且袋身无任何标识。据摊主介绍,这种塑料袋一般不会被鱼蟹、骨头等扎破,比较能承重。“即使是这样,很多市民在选购时还是主动要求多套一个袋子,怕回家路上袋子破了。”

在二楼蔬菜区,记者发现每个摊位上都放着一种薄薄的半透明塑料袋,它们有大有小,颜色各异。经市民挑选、过秤之后,摊主熟练地扯下一个塑料袋将菜装进去。还有的摊主直接将塑料袋放置在蔬菜上,顾客需要买什么菜,可以自己拿袋子装。在市场逛一圈下来,记者发现即使是自备购物袋或者小拖车的市民,也会让摊主将菜放进塑料袋内,再装入自己的购物袋或小拖车内。

一位正在买菜的朱女士表示,自己每次都会自备无纺布购物袋,因为无纺布袋不勒手。“每种菜还是要套上塑料袋,干净又方便,带回家还能当垃圾袋。要是直接把菜装进无纺布袋里,弄脏了还得洗。”

“你买黄瓜,我能多要你一两毛钱,说是塑料袋钱吗,谁还在我这买呀?!如果用超市那种收费的塑料袋,生意肯定会受影响。”摊主陈侠说,她听说过“限塑令”,但在农贸市场里,为了方便顾客买东西,所有摊主都会准备好几沓塑料袋,无偿使用。这种一捆五十个的塑料袋,一个袋子也就几分钱,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用掉三四捆。

当天,记者又走访了我市纬四路、群力街等多个农贸市场、小超市以及临街小餐饮摊点等发现,经营户使用超薄塑料袋、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等现象比比皆是。

现状二:里三层外三层,过度包装成痼疾

“双十一”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但这场购物潮还没有结束,与期待已久的商品一同被快递小哥送来的,还有大大小小的快递纸箱、泡沫板、快递袋、填充气囊等包装。

几双袜子用一个纸盒包装,一块粘板包的里三层外三层,一盒零食里伴随着各种填充物……家住米亚花园的居民陈女士是名网购达人,她觉得拆快递包装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虽然有些商品确实有些过度包装,但只要商品完好无损,我会给商家一个好评。”

胜利西路附近的一家废品收购站内,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能从周边小区收集到很多快递纸箱子。“很多家庭在卖纸箱子时都会询问是否回收包装泡沫和塑料包装袋,可这些东西真卖不了钱,即使我们收了,也都是扔进垃圾桶。”

市青联委员、禹会区政协委员蒋嵩表示,“限塑令”后,很多地方为减少使用塑料袋产生的“白色污染”,曾提倡使用“环保袋”、“菜篮子”,这对限制塑料袋使用、遏制白色污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现在已经看不到十多年前塑料袋满天飞的情况了。但新兴的快递、外卖行业的确也带来了更多新的塑料垃圾,这是不争的事实。

据《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仅2016年,全国快递业塑料袋总使用量约147亿个,而国内三大外卖平台一年至少消耗73亿个塑料包装。

“有些包装是需要消费者买单的,但包装之外的塑料袋一般是由商家提供。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考虑袋子是否可降解,毕竟这是需要成本的。如果可以找到塑料替代品,并给予商家一定补贴,相信可以有效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蒋嵩说。

建议:提高百姓环保意识,倡导使用替代品

“多撕点,回去慢慢用。”记者注意到不少消费者在大型超市选购商品时,会“情不自禁”地多拽几下卷筒手撕袋,果蔬区的手撕袋仍是无偿提供,“人情味”十足,厚度不达标的塑料袋随便拿。

对于个人消费者手撕塑料袋太过分的做法,偶有工作人员出声制止。胜利路上的一家超市工作人员坦言:“有时候我们把袋子收起来,顾客找不到也麻烦;有时候劝阻多了,更有甚者说我们是‘多管闲事’。”

在淮河路一家大型超市里,记者在收银台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发现,虽然超市也有环保布袋出售,但购买者并不多,塑料袋依旧是消费者的首选。另外,老年人购物、家庭式购物明确性强,他们一般都会提前备好购物袋或者无纺布袋;年轻人往往是闲逛超市,为了方便携带才会购买塑料袋。

“塑料袋的大量使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采访中,蒋嵩反复提到了一个词“成本”。他认为,塑料袋方便、便宜的属性注定了市场对其需求巨大,要从源头进行控制,就必须严禁生产不合格的塑料袋,加强市场管理,降低可降解塑料袋或其他替代品的成本等。

同时要利用各种渠道向百姓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个人环保意识。建议教育部门将“限塑”“禁塑”的内容以及垃圾分类的议题列入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校本课程或印制课外读物、环保小册子,以小手拉大手,影响带动家庭,培养市民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动:“限塑”升级“禁塑”,蚌埠在探索

今年7月,我市《关于推广应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防止白色污染的实施意见》出台,由“限塑”到“禁塑”,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禁塑”长效机制。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此次我市出台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生物基可降解制品推广应用工作的时间表。

其中,第一个阶段是2019年7月底前,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将停止购买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到9月底,这些单位将停止购买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盒和塑料杯,并全部采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来替代。

第二个阶段,是2019年12月底前,我市的民办医院、民办学校、大型商场等单位,将禁止提供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从而用可降解塑料袋来替代。

第三个阶段,是2020年12月底前。在这段期间,我市将制订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推广目录。到12月底,将完成推广目录里所列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对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全替代。

事实上,我市已有企业成功研制出聚乳酸材质的塑料袋、保鲜袋、保鲜膜、食品包装盒、袋等替代品。而早在去年,我市就以淮上区作为试点开展可降解塑料推广使用工作。2018年,淮上区机关事业单位共购买使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袋25530只。

今年以来,尤其是启动“禁塑工作”以来,我市已有多个机关部门购买使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袋和水杯。

“无论‘限塑’还是‘禁塑’,都离不开公众意识的转变,离不开相关企业、销售者和消费者共同遵守,更离不开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和督促。”蒋嵩说,只有各方齐心协力,“禁塑”之举才能真正落地。

网 友 声 音

网友“秋田”:塑料袋是污染环境的,是浪费资源的。但将塑料袋从免费变为收费,现在成为超市的一项创收项目了,这绝对不是“限塑令”的初衷。

网友“肖美人”:“限塑令”刚施行的头几年,地方管理的也比较严格,希望蚌埠出台的“禁塑”政策能一以贯之,切勿虎头蛇尾了。

网友“一只小米虫”:如果没人提,我早就忘了还有“限塑令”这回事了。

网友“萌新乐乐”:虽然有“限塑令”收效平平,但是这不能否定它本身的积极作用,原本大手大脚用塑料袋的人少了,每次去超市购物都会下意识地带上购物袋,毕竟多少能省下几毛钱。(完)

238

淮畔人家农贸市场,蔬菜摊位上,摊主向顾客免费供应超薄塑料袋。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文/图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此后,所有超市、商场,甚至集贸市场内的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

这项政策在限制塑料袋使用、遏制白色污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近年来效果却逐渐减弱,执行情况难言理想。特别是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发展,塑料餐盒、包装等消耗量快速上升,负面效应也纷至沓来。

但“限塑”不可不走,蚌埠又将何去何从?

现状一:花花绿绿的超薄塑料袋,依然免费供应

11月19日上午8点,正是市民买菜的高峰期,淮畔人家农贸市场内人声鼎沸。在一楼的水产活禽区,记者发现各摊位使用的都是加厚塑料袋,且袋身无任何标识。据摊主介绍,这种塑料袋一般不会被鱼蟹、骨头等扎破,比较能承重。“即使是这样,很多市民在选购时还是主动要求多套一个袋子,怕回家路上袋子破了。”

在二楼蔬菜区,记者发现每个摊位上都放着一种薄薄的半透明塑料袋,它们有大有小,颜色各异。经市民挑选、过秤之后,摊主熟练地扯下一个塑料袋将菜装进去。还有的摊主直接将塑料袋放置在蔬菜上,顾客需要买什么菜,可以自己拿袋子装。在市场逛一圈下来,记者发现即使是自备购物袋或者小拖车的市民,也会让摊主将菜放进塑料袋内,再装入自己的购物袋或小拖车内。

一位正在买菜的朱女士表示,自己每次都会自备无纺布购物袋,因为无纺布袋不勒手。“每种菜还是要套上塑料袋,干净又方便,带回家还能当垃圾袋。要是直接把菜装进无纺布袋里,弄脏了还得洗。”

“你买黄瓜,我能多要你一两毛钱,说是塑料袋钱吗,谁还在我这买呀?!如果用超市那种收费的塑料袋,生意肯定会受影响。”摊主陈侠说,她听说过“限塑令”,但在农贸市场里,为了方便顾客买东西,所有摊主都会准备好几沓塑料袋,无偿使用。这种一捆五十个的塑料袋,一个袋子也就几分钱,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用掉三四捆。

当天,记者又走访了我市纬四路、群力街等多个农贸市场、小超市以及临街小餐饮摊点等发现,经营户使用超薄塑料袋、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等现象比比皆是。

现状二:里三层外三层,过度包装成痼疾

“双十一”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但这场购物潮还没有结束,与期待已久的商品一同被快递小哥送来的,还有大大小小的快递纸箱、泡沫板、快递袋、填充气囊等包装。

几双袜子用一个纸盒包装,一块粘板包的里三层外三层,一盒零食里伴随着各种填充物……家住米亚花园的居民陈女士是名网购达人,她觉得拆快递包装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虽然有些商品确实有些过度包装,但只要商品完好无损,我会给商家一个好评。”

胜利西路附近的一家废品收购站内,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能从周边小区收集到很多快递纸箱子。“很多家庭在卖纸箱子时都会询问是否回收包装泡沫和塑料包装袋,可这些东西真卖不了钱,即使我们收了,也都是扔进垃圾桶。”

市青联委员、禹会区政协委员蒋嵩表示,“限塑令”后,很多地方为减少使用塑料袋产生的“白色污染”,曾提倡使用“环保袋”、“菜篮子”,这对限制塑料袋使用、遏制白色污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现在已经看不到十多年前塑料袋满天飞的情况了。但新兴的快递、外卖行业的确也带来了更多新的塑料垃圾,这是不争的事实。

据《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仅2016年,全国快递业塑料袋总使用量约147亿个,而国内三大外卖平台一年至少消耗73亿个塑料包装。

“有些包装是需要消费者买单的,但包装之外的塑料袋一般是由商家提供。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考虑袋子是否可降解,毕竟这是需要成本的。如果可以找到塑料替代品,并给予商家一定补贴,相信可以有效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蒋嵩说。

建议:提高百姓环保意识,倡导使用替代品

“多撕点,回去慢慢用。”记者注意到不少消费者在大型超市选购商品时,会“情不自禁”地多拽几下卷筒手撕袋,果蔬区的手撕袋仍是无偿提供,“人情味”十足,厚度不达标的塑料袋随便拿。

对于个人消费者手撕塑料袋太过分的做法,偶有工作人员出声制止。胜利路上的一家超市工作人员坦言:“有时候我们把袋子收起来,顾客找不到也麻烦;有时候劝阻多了,更有甚者说我们是‘多管闲事’。”

在淮河路一家大型超市里,记者在收银台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发现,虽然超市也有环保布袋出售,但购买者并不多,塑料袋依旧是消费者的首选。另外,老年人购物、家庭式购物明确性强,他们一般都会提前备好购物袋或者无纺布袋;年轻人往往是闲逛超市,为了方便携带才会购买塑料袋。

“塑料袋的大量使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采访中,蒋嵩反复提到了一个词“成本”。他认为,塑料袋方便、便宜的属性注定了市场对其需求巨大,要从源头进行控制,就必须严禁生产不合格的塑料袋,加强市场管理,降低可降解塑料袋或其他替代品的成本等。

同时要利用各种渠道向百姓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个人环保意识。建议教育部门将“限塑”“禁塑”的内容以及垃圾分类的议题列入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校本课程或印制课外读物、环保小册子,以小手拉大手,影响带动家庭,培养市民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动:“限塑”升级“禁塑”,蚌埠在探索

今年7月,我市《关于推广应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防止白色污染的实施意见》出台,由“限塑”到“禁塑”,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禁塑”长效机制。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此次我市出台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生物基可降解制品推广应用工作的时间表。

其中,第一个阶段是2019年7月底前,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将停止购买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到9月底,这些单位将停止购买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盒和塑料杯,并全部采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来替代。

第二个阶段,是2019年12月底前,我市的民办医院、民办学校、大型商场等单位,将禁止提供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从而用可降解塑料袋来替代。

第三个阶段,是2020年12月底前。在这段期间,我市将制订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推广目录。到12月底,将完成推广目录里所列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对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全替代。

事实上,我市已有企业成功研制出聚乳酸材质的塑料袋、保鲜袋、保鲜膜、食品包装盒、袋等替代品。而早在去年,我市就以淮上区作为试点开展可降解塑料推广使用工作。2018年,淮上区机关事业单位共购买使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袋25530只。

今年以来,尤其是启动“禁塑工作”以来,我市已有多个机关部门购买使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袋和水杯。

“无论‘限塑’还是‘禁塑’,都离不开公众意识的转变,离不开相关企业、销售者和消费者共同遵守,更离不开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和督促。”蒋嵩说,只有各方齐心协力,“禁塑”之举才能真正落地。

网 友 声 音

网友“秋田”:塑料袋是污染环境的,是浪费资源的。但将塑料袋从免费变为收费,现在成为超市的一项创收项目了,这绝对不是“限塑令”的初衷。

网友“肖美人”:“限塑令”刚施行的头几年,地方管理的也比较严格,希望蚌埠出台的“禁塑”政策能一以贯之,切勿虎头蛇尾了。

网友“一只小米虫”:如果没人提,我早就忘了还有“限塑令”这回事了。

网友“萌新乐乐”:虽然有“限塑令”收效平平,但是这不能否定它本身的积极作用,原本大手大脚用塑料袋的人少了,每次去超市购物都会下意识地带上购物袋,毕竟多少能省下几毛钱。(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