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何明:蚌埠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9-12-03 09:28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文/图

我市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何明。

12月2日上午8点,注射完最后一针动员剂,随着干细胞分离机“滴滴”声响起,采集便开始了。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病房,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何明正在进行血样分离。两个小时后,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为一名远在千里之外、患有重症地中海贫血的8岁小男孩送去“生命种子”。至此,他成为我市第4例、安徽省第20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留样4年 “缘分”找上他

40岁的何明是怀远人,已经是三个孩子父亲的他,是一名十足的“献血达人”,每年一次的献血也成了他多年保持的一个习惯。

2015年,在上海工作的何明再次走上献血点。这一次在捐献400毫升血液的同时,他还签署了一份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同意书,把血样留在了中华骨髓库。

从那天开始,他就盼着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发挥作用。

2018年9月,何明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通知,他与一位罹患地中海贫血的孩子配型成功。“自从留了血样,我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次配型成功比中了彩票还让人激动。”何明说。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次捐献却是一波三折。“血液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以为会很快安排捐献,没想到竟然接到了受捐者因身体问题推迟捐献的通知。”其间,何明一直提心吊胆。他说:“我当时就希望那个孩子能挺得过去,我也会一直等到他的身体相关指标恢复正常。”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年多。今年11月初,何明总算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通知,正准备安排到医院注射动员剂时,对方再次因身体问题,延迟了捐献。

“听说孩子突然感冒了,要等孩子痊愈了。”好事多磨,这也更加坚定了何明捐献的念头:“这个孩子很坚强,始终没有放弃与病魔的斗争,我要全力以赴完成好我的使命。”

每天3万步 只为捐献一件事

为了这次捐献,随后的日子里,何明变成了一位“运动达人”。

“我知道,最后能高分辨配型成功是千分之一,机会非常小。”为了增强体质,提供优质的造血干细胞,何明每天坚持早起锻炼,工作之余有时间就运动,每天30000步也成了他设定的一个小目标。

“不管是运动,还是饮食,我都去控制,甚至都不敢让自己生病。”何明说,“我也有孩子,特别能体会到对方父母的心情,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对方失望。”

由于是第一次捐献,何明的妻子也有些担心。后来,何明拿别人成功捐献的例子向妻子证明,慢慢地,家里人也都认同了。“我的孩子们听说了,比我还激动,18岁的大女儿还夸我‘真伟大,是个大英雄。’一生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不多,我想这件能算得上。”

为了当天的顺利捐献,何明不敢喝一口水。嘴巴实在干了,就拿着湿棉签沾沾嘴唇。他说:“机器一运转,就不能停下来,我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影响了血液的分离进度。”

与很多捐赠者一样,何明十分关心受捐者的情况。捐献当天,他托医生向受捐者及其家属送去一封信,鼓励孩子乐观对抗病魔。在信中,何明这样写道:“虽然我们只是陌生人,互不相识,但你是一个幸运的孩子,我们拥有相同的生命密码,身体里流着相同的血液,叔叔很庆幸有这个机会,成为你生命的守护神。你现在是我的牵挂,希望你坚强、勇敢地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永远快乐!”

希望爱心队伍越来越壮大

上午10点半,历经两个多小时,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顺利分离完毕。随后,来自广西的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放置在冷藏箱内,赶乘最近的一班飞机送至患者所在医院。

捐献完毕,何明希望以自己捐献的经历向社会呼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队伍中来,以己之力挽救更多宝贵的生命。”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刘洋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是白血病、重度地中海贫血的唯一根治方法,目前主要治疗白血病,在非血缘关系中,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几率仅为百万分之一。

“捐献骨髓,是指捐献造血干细胞。”刘洋解释,主要是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和普通捐献成分血过程相同。与之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开始需要将大量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打动员剂阶段,因人体质而异可能会出现乏力等轻微不适情况。目前的采集安全可控,发生血液污染、获得传染病的概率几乎为零。(完)

30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