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蚌埠高新区秦集镇居民顾大爷家突发火灾,得益于家中安装的“有事找书记”一键呼叫器,火情被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避免了更大的灾难发生。“太感谢了,你们来得太及时,否则我也不知道该咋办了!”顾大爷的感慨,道出了这个皖北小镇基层治理的深刻变革。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当下,如何让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始终是道现实难题。
秦集镇这个下辖7个社区、1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近10万的乡镇,既有农村社区的分散性,又面临城市社区群众诉求多元等问题,如何进行高效综合管理成了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有事找书记”一键呼叫器
传统治理模式下,群众诉求反映渠道不畅、部门协同效率不高、问题处理周期过长等痛点,让“最后一公里”常常变成“最难一公里”。2023年9月,秦集镇抓住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机遇,开始谋划打造全市首个集线上管理平台、书记热线、微信小程序、“一键呼叫器”、视频监控于一体的“有事找书记”基层治理平台,在皖北地区率先开启“云端治理”新探索。
近日凌晨1点左右,文锦路社区接到一通辖区居民姚奶奶的紧急求助电话,得知她老伴突发疾病去世,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危急时刻,姚奶奶按下了秦集镇为其免费安装的“有事找书记”一键呼叫器,向社区发出了紧急求助。
文锦路社区党委书记曹骏放下电话,立即穿衣起床,并联系其他几位社区“两委”干部,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姚奶奶家中。仅仅半个小时,社区干部们就陆续抵达现场,耐心地安抚姚奶奶的情绪,帮忙联系姚奶奶远在外地的家人,并协助其料理相关事宜。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这么晚让你们赶过来,给你们添麻烦了……”姚奶奶紧紧握着曹书记的手,眼中满是感激。
数字赋能带来的不仅是效率变革,更催生治理理念的深层转变。
居民家失火后,使用一键呼叫器通知到社区,相关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火情被及时控制。
群众打开小程序即可随时反映问题,部门和村居及时接单、处理和回复,形成“群众呼叫、书记报到、接诉即办”的工作闭环,“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量从原来的每周近百件降至每周五十件左右;为监测户、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安装的“一键呼叫器”,方便他们一键拨打“书记热线”寻求帮助,将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握在手中;防溺水、重点路段、高点监控等视频技术的应用,让群众的生命安全更加有保障,秸秆焚烧、垃圾倾倒、违建的巡查和处置更加及时高效。
据秦集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秦集镇自平台2024年5月正式运行以来,已累计注册3.8万人,办结各类诉求1100余件,安装“一键呼叫器”190个。通过将“数字乡村”和“智慧社区”有机融合,真正把“党建引领、整体智治”的理念落实到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不要再跑到社区,不要再跑到哪里了,就用‘有事找书记’直接就可以给我解决了。”一位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蚌报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通讯员 蒋胜男 文/图)
◆记者手记
秦集镇的实践,给我们深刻启示:数字化转型不是冰冷的技术叠加,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革命。
这种变革正在产生“涟漪效应”。在外地工作的王女士通过平台,解决了父母家水龙头漏水的“烦心事”;个体商户扫码获取惠企政策,足不出户完成相关手续办理;石先生通过平台反馈给物业,他的新能源车进出小区更方便了……数字乡村与智慧社区的深度融合,诠释着“治理温度”,让这个传统乡镇焕发现代气息。
暮色中的秦集镇,智慧路灯渐次亮起,与家家户户的窗口灯火交相辉映。这个正在书写“枫桥经验”数字篇章的皖北小镇,用科技之光照亮基层治理的崭新路径。在这里,“有事找书记”不只是一句承诺,更是数字化时代基层善治的温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