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王立春 通讯员 王玉)告别喧嚣与烟火,迎来宁静与追思。今年清明前后,蚌埠市以“零火灾、零事故”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平安文明祭扫的目标。
数据显示,自3月29日至4月4日,全市161处殡葬服务点平稳有序地服务了21.3万前来祭奠的市民,并保障了1.29万辆车辆顺畅通行。值得注意的是,全市超过七成(15.7万人次)的市民选择了鲜花、网络追思等绿色低碳方式寄托哀思,文明祭祀的实践已在珠城大地蔚然成风。
这份宁静祥和的背后,是蚌埠市提前一个月的周密部署和全市上下的协同努力。市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重点督办,通过专项会议和细化方案,明确了12个部门的联动职责。市领导多次深入墓区现场指导,各县区层层落实责任,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无声的引导胜过喧哗。全市通过媒体、网络广泛宣传文明理念,线下则在墓区及周边设置醒目的宣传板、横幅,发放超10万份倡议书、告知书和安全提示。墓园内,“小喇叭”的温馨提醒代替了鞭炮声,工作人员耐心劝导,民政系统的服务团队持续开展“鲜花换火纸”活动,鼓励更环保的缅怀方式。增设的应急药品、轮椅、移动公厕、临时停车位等便民细节,也让市民的祭扫体验更添一份安心与便捷。
秩序的维护离不开严谨的管理与高效协作。清明期间,公安、民政、城管、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多部门人员坚守岗位,从交通疏导、治安维护到市场规范、应急备勤,环环相扣。各公墓实行24小时值班,运用监控、无人机等科技手段管理人流,并开展联合执法净化市场环境。遍布全市的546个值守点和1421名党员、志愿者的默默付出,特别是夜间的巡查值守,是这份安宁的重要保障。
特色活动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时代新意。市平山公墓举办的第五届生态葬仪式,让39位逝者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安息,也让绿色殡葬理念触动了更多人心,该公墓已累计为214位逝者提供生态安葬。多地举办的主题活动和文化讲座,丰富了市民对生命与传统的认知。临时开通的公交扫墓专线,则实实在在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
从墓园的静谧肃穆,到市民自觉的环保行为,今年蚌埠的清明节,不仅是一次对逝者的深切缅怀,更是一次城市文明素养的集中展现。移风易俗,正从政府的倡导,内化为珠城百姓普遍认同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