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让大讨论更接地气深入人心

2019-02-28 07:49   

“保障性住房可以买吗?”、“自来水烧开沉淀物多,正常吗?”“滨湖新区没有到市区的公交,啥时能解决?”、“家里外墙渗水很久了,如何维权?”……老百姓身边的敏感话题,甚至是居家过日子的“鸡毛蒜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而这些问题也成了涉及部门和单位的“必答题”。

呼应需求

孵化报网融合新模式

群众在哪里,党的新闻宣传联系群众的桥梁就应该在哪里。2018年,蚌埠报业传媒集团主动呼应群众需求,创新担当,借助蚌埠发布微信公众号、蚌埠发布微博为主的政务新媒体,综合蚌埠日报党媒“双微”等平台,正式开通“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只须一部手机,网民无论是了解政策,对事件有疑问、有报料、有投诉、有建议,都可通过“双微”留言,平台小编对接各责任单位,实现网民诉求一键直达,即时处理。

蚌埠发布政务“双微”由市委宣传部主办,蚌埠日报社承办,2017年粉丝数就已突破30万,加上蚌埠日报党媒“双微”,粉丝数接近150万,在蚌埠地区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是舆情监控和引导的天然“蓄水池”。开通“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一方面接收网民诉求,另一方面实现舆情疏导等需求,成为服务群众、政务公开的新通道,孵化报网融合的新模式。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政务微平台开通以来,已收到各类咨询、投诉和建议超过3000条,通过筛选、合并整理,累计转办有效问政件2784条,收到回复2267条,编发蚌埠发布周问政汇总微信48期,单条微信朋友圈的阅读量均超过2万。

积极担当

主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不仅要做心系群众的“服务器”,当解决问题的“百事通”,还要做城市发展建设的“推进器”。在平台建设中,“蚌埠发布·新媒问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仅通过微信平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还拉高标杆,积极担当作为,主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让网友在这一平台展示才华,为我市“两个中心”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2月1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全市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的大幕就此拉开。蚌埠报业传媒集团的融媒人积极谋划构思,2月15日即在蚌埠发布微信平台启动“我为蚌埠建言献策——网友金点子行动”活动,为了鼓励网友为我市建设“两个中心”献计献策,每期的“新媒问政”不仅汇总集纳推出高质量留言,而且还给留言者一定的奖励反馈。

于是,《这场大讨论成蚌埠最热话题!网友:“建议千万条,发展第一条!”》、《关于大讨论,网友这样说……》、《发力建设“两个中心”,看看蚌埠网友怎么说……》在蚌埠发布微信平台和大家见面了,网友们积极为我市“两个中心”建设献计献策,通过这一平台给市委市政府提建议,满满的干货,十足的正能量。几百条“金点子”被梳理、呈现,“新媒问政”不仅畅通了民意,增进了政民沟通,还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我市“两个中心”建设之中,让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网络问政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蚌埠发布·新媒问政”微平台发挥的作用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相关人士的好评。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李莉认为,“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潮流,提升了信息化技术的利用程度,基本实现了网民与政府的有效互动。过去,政府部门到网络直播间、论坛跟网民互动,通过网络收集网民意见。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两微一端’发展起来之后,政府和民众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新媒问政”的出现激发了老百姓问政意识,也让媒介政务功能得到拓展,加强了主流媒体的公权监督和社会治理作用。这一问政平台也促使网民实现从“受众”向“用户”角色的转变,并且为政府进行“议程设置”,舆论引导有力。

对禹会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高攀来说,时刻关注“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是他每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他坦言:“通过这个问政平台,我们确实能了解到很多民生、民情,这也是一个向群众学习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众诉求,这是单纯通过传统的调研、听汇报可能获取不了的。”在高攀看来,“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在市民和政府之间提供了一条有效便捷的沟通渠道,大量民生热点、百姓诉求很快就被反馈给政府,百姓关注的问题和热点一目了然,也帮助政府部门及时、正确地调整决策和行动,促进了工作、提高了效率。

过去十几年,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透明。网络问政作为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沟通桥梁,一方面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可以畅通百姓发表意见的渠道。在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冰看来,随着关注度的逐渐升温,“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已成为官方决策的重要参考和网络问政的新亮点。“网络问政大幅提升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准确性。网络问政以较低成本打通了政府与民众交流沟通的渠道。中间层的减少,有效提升了交流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刘冰认为,通过网络问政,政务工作的上传和下达实现了“去中介化”,加速信息的流转。政府部门可以收集更多、更细致的民意,直接传达信息。

守正出新   

打造主阵地“问政品牌”

“新媒问政是老百姓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和‘直通车’,现在网友反映的大事小情都会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交办、解决,天天都有好评,事事都有点赞。” 蚌埠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发布中心主任朱素贤自豪地告诉记者,“新媒问政”的小编们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动态关注网友留言,并在第一时间联系相关职能部门为群众解疑释惑。

越来越多反映困难、表达诉求的微信留言涌向“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如何继续保持高效运转,怎样进一步完善功能和作用,更加创新、更高质量地服务中心、服务民生,这对整个平台的运维团队提出了严峻考验。蚌埠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侯超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胸有成竹,因为刚刚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已经给出了这个问题的“提示答案”,为“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的未来走向指明了方向。

侯超表示,为打通畅达民意的“最后一公里”而生的“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必须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通过完善开发平台的微板块、微功能、微活动等,更好地激发和实现平台的能用、实用和好用,让平台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同时,加强与各县区、部门和有关回复主体的沟通,努力实现市民关切和网民诉求的更快速回复、更精准表达,真正让反映问题的群众看到回应的速度和办理的力度。

网上察民情,并不意味着以“键对键”取代“面对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也不会因为有了微信就被舍弃。问政的关键在于解决群众诉求,这是媒体人的共识。但在办理回复中,流于形式的“打官腔”一直遭诟病,有时简单的一纸回复反而掩盖了复杂问题症结。为保证问政效果,蚌埠日报社在《蚌埠日报》、《淮河晨刊》同步开设《新媒问政》专版,对于部分有代表性的问政件、职权交叉的“无头案”,组织记者调查,深挖前因后果,探讨破解路径。在侯超看来,这还远没有达到真正高效的深度融合,运维团队还需进一步强化融合思维,探索实践新媒问政的“守正出新”。在目前已基本实现新媒问政内容“报网端微”融媒呈现的基础上,更要做好传播效果的跟踪和分析,从而找准“新媒问政”全媒体传播的坚守点和攻坚点,做到守得住、攻得下,实现新媒问政信息采集、内容生产、融合传播的更有效、更有力,以融媒呈现的传播效果进一步扩大新媒问政平台的影响力和服务力。

做品牌是没有眼前利益的,需要大量的投入,做一个有灵魂的品牌更是需要不断做“加法”。侯超表示,“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这一品牌的建设会进一步强化投入保障,坚决打造主阵地“问政品牌”。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将根据平台建设的需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保障,尤其是强化平台运维团队和人员的优化配置,把最适合、最适用、最有创造才情和创新激情的“能工巧匠”放到平台一线,更有力地保障新媒问政平台的高效运转,真正将这个


354

“保障性住房可以买吗?”、“自来水烧开沉淀物多,正常吗?”“滨湖新区没有到市区的公交,啥时能解决?”、“家里外墙渗水很久了,如何维权?”……老百姓身边的敏感话题,甚至是居家过日子的“鸡毛蒜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而这些问题也成了涉及部门和单位的“必答题”。

呼应需求

孵化报网融合新模式

群众在哪里,党的新闻宣传联系群众的桥梁就应该在哪里。2018年,蚌埠报业传媒集团主动呼应群众需求,创新担当,借助蚌埠发布微信公众号、蚌埠发布微博为主的政务新媒体,综合蚌埠日报党媒“双微”等平台,正式开通“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只须一部手机,网民无论是了解政策,对事件有疑问、有报料、有投诉、有建议,都可通过“双微”留言,平台小编对接各责任单位,实现网民诉求一键直达,即时处理。

蚌埠发布政务“双微”由市委宣传部主办,蚌埠日报社承办,2017年粉丝数就已突破30万,加上蚌埠日报党媒“双微”,粉丝数接近150万,在蚌埠地区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是舆情监控和引导的天然“蓄水池”。开通“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一方面接收网民诉求,另一方面实现舆情疏导等需求,成为服务群众、政务公开的新通道,孵化报网融合的新模式。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政务微平台开通以来,已收到各类咨询、投诉和建议超过3000条,通过筛选、合并整理,累计转办有效问政件2784条,收到回复2267条,编发蚌埠发布周问政汇总微信48期,单条微信朋友圈的阅读量均超过2万。

积极担当

主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不仅要做心系群众的“服务器”,当解决问题的“百事通”,还要做城市发展建设的“推进器”。在平台建设中,“蚌埠发布·新媒问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仅通过微信平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还拉高标杆,积极担当作为,主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让网友在这一平台展示才华,为我市“两个中心”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2月1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全市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的大幕就此拉开。蚌埠报业传媒集团的融媒人积极谋划构思,2月15日即在蚌埠发布微信平台启动“我为蚌埠建言献策——网友金点子行动”活动,为了鼓励网友为我市建设“两个中心”献计献策,每期的“新媒问政”不仅汇总集纳推出高质量留言,而且还给留言者一定的奖励反馈。

于是,《这场大讨论成蚌埠最热话题!网友:“建议千万条,发展第一条!”》、《关于大讨论,网友这样说……》、《发力建设“两个中心”,看看蚌埠网友怎么说……》在蚌埠发布微信平台和大家见面了,网友们积极为我市“两个中心”建设献计献策,通过这一平台给市委市政府提建议,满满的干货,十足的正能量。几百条“金点子”被梳理、呈现,“新媒问政”不仅畅通了民意,增进了政民沟通,还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我市“两个中心”建设之中,让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网络问政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蚌埠发布·新媒问政”微平台发挥的作用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相关人士的好评。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李莉认为,“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潮流,提升了信息化技术的利用程度,基本实现了网民与政府的有效互动。过去,政府部门到网络直播间、论坛跟网民互动,通过网络收集网民意见。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两微一端’发展起来之后,政府和民众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新媒问政”的出现激发了老百姓问政意识,也让媒介政务功能得到拓展,加强了主流媒体的公权监督和社会治理作用。这一问政平台也促使网民实现从“受众”向“用户”角色的转变,并且为政府进行“议程设置”,舆论引导有力。

对禹会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高攀来说,时刻关注“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是他每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他坦言:“通过这个问政平台,我们确实能了解到很多民生、民情,这也是一个向群众学习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众诉求,这是单纯通过传统的调研、听汇报可能获取不了的。”在高攀看来,“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在市民和政府之间提供了一条有效便捷的沟通渠道,大量民生热点、百姓诉求很快就被反馈给政府,百姓关注的问题和热点一目了然,也帮助政府部门及时、正确地调整决策和行动,促进了工作、提高了效率。

过去十几年,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透明。网络问政作为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沟通桥梁,一方面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可以畅通百姓发表意见的渠道。在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冰看来,随着关注度的逐渐升温,“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已成为官方决策的重要参考和网络问政的新亮点。“网络问政大幅提升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准确性。网络问政以较低成本打通了政府与民众交流沟通的渠道。中间层的减少,有效提升了交流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刘冰认为,通过网络问政,政务工作的上传和下达实现了“去中介化”,加速信息的流转。政府部门可以收集更多、更细致的民意,直接传达信息。

守正出新   

打造主阵地“问政品牌”

“新媒问政是老百姓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和‘直通车’,现在网友反映的大事小情都会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交办、解决,天天都有好评,事事都有点赞。” 蚌埠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发布中心主任朱素贤自豪地告诉记者,“新媒问政”的小编们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动态关注网友留言,并在第一时间联系相关职能部门为群众解疑释惑。

越来越多反映困难、表达诉求的微信留言涌向“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如何继续保持高效运转,怎样进一步完善功能和作用,更加创新、更高质量地服务中心、服务民生,这对整个平台的运维团队提出了严峻考验。蚌埠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侯超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胸有成竹,因为刚刚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已经给出了这个问题的“提示答案”,为“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的未来走向指明了方向。

侯超表示,为打通畅达民意的“最后一公里”而生的“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必须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通过完善开发平台的微板块、微功能、微活动等,更好地激发和实现平台的能用、实用和好用,让平台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同时,加强与各县区、部门和有关回复主体的沟通,努力实现市民关切和网民诉求的更快速回复、更精准表达,真正让反映问题的群众看到回应的速度和办理的力度。

网上察民情,并不意味着以“键对键”取代“面对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也不会因为有了微信就被舍弃。问政的关键在于解决群众诉求,这是媒体人的共识。但在办理回复中,流于形式的“打官腔”一直遭诟病,有时简单的一纸回复反而掩盖了复杂问题症结。为保证问政效果,蚌埠日报社在《蚌埠日报》、《淮河晨刊》同步开设《新媒问政》专版,对于部分有代表性的问政件、职权交叉的“无头案”,组织记者调查,深挖前因后果,探讨破解路径。在侯超看来,这还远没有达到真正高效的深度融合,运维团队还需进一步强化融合思维,探索实践新媒问政的“守正出新”。在目前已基本实现新媒问政内容“报网端微”融媒呈现的基础上,更要做好传播效果的跟踪和分析,从而找准“新媒问政”全媒体传播的坚守点和攻坚点,做到守得住、攻得下,实现新媒问政信息采集、内容生产、融合传播的更有效、更有力,以融媒呈现的传播效果进一步扩大新媒问政平台的影响力和服务力。

做品牌是没有眼前利益的,需要大量的投入,做一个有灵魂的品牌更是需要不断做“加法”。侯超表示,“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这一品牌的建设会进一步强化投入保障,坚决打造主阵地“问政品牌”。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将根据平台建设的需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保障,尤其是强化平台运维团队和人员的优化配置,把最适合、最适用、最有创造才情和创新激情的“能工巧匠”放到平台一线,更有力地保障新媒问政平台的高效运转,真正将这个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