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引领网言网语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2019-03-04 07:35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我在微信上的留言还上了报纸,给自己点个赞。”

  “报纸上居然出现了‘建议千万条,发展第一条,机会不把握,儿孙两行泪!’这样的俏皮话。”

  “网友们并不都是无脑键盘侠,满满的正能量啊。”

  “高手在民间,给跪了。”

  引发以上读者和网友热议的,是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在近期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系列报道中的一次创新和尝试。

  “立即开建延安路大桥”、“实招留下蚌埠高校毕业生”2月18日、2月19日、2月25日的淮河晨刊,连续用整版的体量刊载网友在微信公众号留言区的留言。《市民热议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连刊三期,篇篇引发话题、成为“爆款”,通篇都是从网络平台精选而来的网友留言,原汁原味。

  全市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蚌埠报业传媒集团的融媒人就开始积极谋划构思,2月15日即在蚌埠发布微信平台启动“我为蚌埠建言献策——网友金点子行动”活动,为了鼓励网友为我市建设“两个中心”献计献策,每期活动不仅汇总集纳推出高质量留言,而且还给留言者一定的奖励反馈。此举也大大激发了网友们的才情和积极性。

全媒体 多平台 常创新 体现党媒责任勇担当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我市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的历史进程中,解放思想谋求发展尤为重要。媒体行业如果离开了创新,就折断了腾飞的翅膀。全市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后,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传播矩阵即从常态化运行转入重大时政报道的特别运行状态。全集团报网微端户外等实时联通、资源共享、全天候编发新闻和信息。为了传递好大讨论的“好声音”,让全市人民都自觉、主动、积极地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这场对标赶超的行动中来,在宣传报道中蚌埠日报社挑起了作为市级主流媒体的重担,以“精雕原创资源、报网微端联动、融合创新不止”的报道思路,为读者烹制出大讨论报道盛宴。

  “建议千万条,发展第一条”,这样的网言网语出现在主流媒体的各个平台,并成为“吸睛之笔”,背后的故事却并非人人都能看到。深夜时分,当万家灯火都已熄灭之时,蚌埠发布小编侯靖的办公桌前台灯如炬,“官话、套话没人看,读者的胃口很挑剔。”在对大讨论活动的宣传报道中,蚌埠报业传媒集团的传媒人总处于高度兴奋的创作状态,字斟句酌、细细揣摩是常态,有时甚至因为“一字之争”还“同事反目”,在对数不尽的方案的无数次的争论、打磨之后,才有了大家见到的蚌埠发布官方微信发布的《这场大讨论成蚌埠最热话题!网友:“建议千万条,发展第一条!”》《发力建设“两个中心”,看看蚌埠网友怎么说……》、《关于大讨论,网友这样说……》,网友们参与大讨论的发言被梳理为适合微信阅读和传播的“千字文”,普通网友都“愿意看、读得懂、记得住”。

在蚌埠报业传媒集团的传媒人眼中,融媒发展还不仅仅是所有平台共同发力,而是所有平台互相借势。网友热议在微信平台引起一轮热潮后,《淮河晨刊》作为面向广大市民的传统纸媒,连续用整版刊发《市民热议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让网络话题在传统媒体传播领域放大传播效应,也让传统媒体对政治事件的报道有了不同以往的面貌和风格。

  在大讨论活动的系列报道中,为何这样的发言摘登能引发读者和网友的关注?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李莉认为,这种网友发言摘登其内涵并不见得不如那些动辄一两千甚至五六千字的专家学者的发言深刻,网友发言都是切身体会和领悟,显然比条条框框的会议材料或者专家访谈要生动得多,这种网络发言摘登的形式,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思想,用精炼的语言说出见解,其本质仍然是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在谈发展、提建议,干货满满却又形式新颖。传播最忌讳枯燥生硬,这种网络留言摘登的形式相较于平常的报道,更贴近百姓、实际和生活,所以能够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引起广大读者和网友的共鸣。

  蚌埠报业传媒集团一贯秉持“做强移动传播,做优网站专题,做精党报版面”的思路,将主流舆论通过移动载体传播到更多的受众中。这也是大部分主流媒体在融合过程中的常规做法,而对于这次大讨论的宣传报道,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没有墨守成规,主动拉高标杆,又“多走了一步”,将网络平台的内容精选呈现到传统纸媒上。

  这“多走的一步”在新闻传播业界学者们看来,恰恰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有机联动、相互嵌入的另一次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党媒的传播优势,扩大了传播领域。

  强产业、抢人才、扩城区 期待家乡发展赤子心

  作为沟通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蚌埠日报社当然不会仅满足于将市委、市政府的声音传递给广大老百姓。群众的呼声、意见和智慧,也会通过蚌埠日报社搭建的各个平台,飞速反馈给市委、市政府。

  不仅在家乡的市民关心城市的发展,远在合肥、上海、江浙、东北等地的老乡们也都在为蚌埠的发展建言献策。在对已见报的《市民热议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进行粗略梳理后,记者发现网友的发言不乏理性思考中的智慧闪光和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殷殷期许。

  家乡发展,交通先行。记者梳理了已刊发的网友留言发现,一半的建议都和交通有关。网友“远方的世界”:要想富先修路,要从交通方面建设,吸引周边县镇。铁路方面既要加快推进蚌五联络线,沿淮铁路,亳蚌城际,加快同苏北和皖西北联系,同时,又要加快区域内部公路轻轨建设……网友“高山景行就是不止”:蚌埠发展要立足交通,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通蚌埠西向,东向铁路建设,推进亳蚌高铁,信蚌高铁,蚌埠到淮安高铁建设。加快蚌埠民用机场建设,以及高速公路的改造升级,加强道路里程。改造淮河航运条件,发挥淮河航运作用……网友“ABC”建议:“加快中环线全线贯通,南环线向东进入凤阳县长安街,蚌埠轨道一二号线赶快建成,延安路淮河公路桥尽快开建……”

  另外,有约四分之一的网友提到了与“教育”和“人才”有关的建议,网友“赵广超”说:“一个城市的根本是人才,不单单是高级人才,还要重视中低层次技术型人才,城市依靠工业,工业依靠的是大批的中低端技术型人才支撑。”网友“夏天”说:“蚌埠要发展,经济要腾飞,最关键的教育是短板,蚌埠教育水平(仅仅看高考一项)低于全省平均值九个百分点,大量学生流失到合肥等地。吸引外地高端人才来蚌埠发展,其子女教育问题也成了制约蚌埠引进人才的短板。目前蚌埠的各项教育改革措施逐步推出,相信教育水平提升才是推动蚌埠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约有10%的网友提到了扩大城市建成区、扩大城市面积的问题,比如,网友“江淮老人=”认为:要设法加大市区建成区,鉴于怀远、凤阳与蚌埠极高的同城化程度,呼吁将市内的四个区扩大为六个建成区……

  约10%的网友提到要重振蚌埠雄风,需要找准支柱产业,用产业带动发展。网友“KEVIN”说:“重振蚌埠雄风,核心在于找准蚌埠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蚌埠要打造具有地标意义的产业和企业,从目前来看,硅基和生物基步入良好发展轨道,具备成为蚌埠‘地标’产业的基础。”网友“哈哈”说:“如何加快建成‘两个中心’?要坚持工业强市不放松,要营造好的政治环境,改变内地城市在企业家心中的印象……” 网友“志勇”说:“蚌埠产业基础比较完备,发展园区经济,全民发动招商引资,实现一二三产齐头并进。”

  如果你生在蚌埠长在蚌埠,如果你爱蚌埠的土地和空气,如果你想到蚌埠来,或者你在怀念着蚌埠的景和人,关心着这里的一切,别忘了留言告诉我们,加快把蚌埠建设成“两个中心”,你怎么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大讨论中,并且用实际行动回应大讨论的“提问”,真想真干。

  为做好大讨论报道,蚌埠报业传媒集团确立了融合报道的原则:统一策划协调、统一管控标准、统一指挥调度、统一采访采集、统一编辑发布,分工协作,多平台生产、多渠道发布。集团明确提出,要严守报道纪律,把政治规矩、政治纪律转化为宣传规矩、宣传纪律;要创新报道方式方法,把媒体融合的成果体现在报道之中,提升报道水平。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闻宣传工作导向,从基层群众切入,以百姓口碑反映发展变化,挖掘新闻深度,表现新闻主题,通过选题策划、栏目开设、专题报道等内容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珠城人民建设中心城市的豪情壮志,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17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