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如何打好全年粮食丰收第一仗?

2022-05-17 07:28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杨露露

夏粮丰收,全年主动。夏粮是今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供给、稳预期、增信心意义重大。

距离夏粮大面积收割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作为全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我市夏粮生产形势如何?丰收第一仗能不能掌握主动?

两场关键攻坚战成效如何?

“把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作为重要任务,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小满将至,麦微黄,籽粒壮。在五河县头铺镇4.1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区里,由于灌溉充足及防虫得力,小麦颗粒饱满,微风拂过,一片片摆动的麦浪甚是喜人。

正在查看苗情的五河县植保站农艺师曹炳告诉记者:“我们落实春季田管措施,苗情持续促弱转壮,目前小麦长势喜人。”

粮食的丰收,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土壤的肥力、病虫害的防疫,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采访中,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赵天聪表示,今年影响夏粮生产的自然灾害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小麦旱情风险。自去年11月中下旬以来,我市持续无有效降水,且前期气温较常年偏高,土壤表层失墒较快,造成大部分稻茬田块和部分旱茬小麦出现旱情,特别是部分稻茬小麦由于播种晚、秸秆还田量大、整地质量差,土壤表层失墒干旱。据统计,2021年我市秋季小麦播种面积为439万亩,发生旱情面积290万亩。二是小麦赤霉病高发风险。据今年3月份分析研判,今年小麦赤霉病存在大发生风险,全市稻桩子囊壳枝带菌率普遍偏高,全市田间菌源量满足赤霉病大发生的条件。同时,病菌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加之天气、寄主和环境等条件有利于赤霉病流行,给粮食生产带来诸多挑战。

“针对自然灾害风险对夏粮生产的影响,我们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赵天聪介绍,面对旱情,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行动部署,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提出抗旱保苗工作要求,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农业农村、气象、水利等部门就气候、墒情、苗情、水源等加强研判调度,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一线指挥,全力开展抗旱保苗,全市灌溉补墒188万亩次,对于浇灌后的麦田,根系较好,可有效保证小麦安全越冬。1月初,我市大范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两次,全市普遍降水20毫米以上,小麦旱情彻底解除。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可防不可治,一旦侵染将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重大威胁。加之我市主栽的烟农系列、济麦系列、淮麦系列等小麦品种感赤霉病比例大,品种抗病性不强。市政府召开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进行安排部署,全市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抢抓20天防控窗口期,合理错过降雨期,全面完成小麦赤霉病普防两遍任务。截至4月29日,全市完成小麦赤霉病防控852.4万亩次,占总防治任务的104.2%。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关键是不误农时。秋种以来,我们把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作为重要任务,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应急防治,打响了‘抗旱保苗’和‘虫口夺粮’两场攻坚战。从目前情况看,效果比较好,为夏粮的丰产丰收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赵天聪表示,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各地积极运用云上智农平台等方式,开展小麦春季田管、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化肥减量增效等线上技术培训,累计点击量超过13万次。春季小麦病虫草害做到应防尽防,各项田管技术落实到位,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夺取丰收还要“过五关斩六将”

“我们在思想上要高度警惕不能掉以轻心,认真抓好小麦灌浆期田

间管理,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进入五月中旬以后,小麦丰收在望,是否意味着小麦丰收到手?

多年在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黄雨表示:“目前我市小麦正处于灌浆期,这段时期是增加小麦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气候条件、病虫害等灾害影响。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要高度警惕不能掉以轻心,认真抓好小麦灌浆期田间管理,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也是防早衰、增粒重的关键时期,小麦产量近2/3来自灌浆期光合产物积累。各地要防干热风、防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做到能增粒重增粒重,不能增粒重保粒重。“要开展好‘一喷三防’,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科学选用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集中开展喷防作业,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灌浆强度,提高小麦单产。”

同时当前正值小麦杂株识别关键时期,也是小麦种子田去杂去劣,把好种子生产田间质量的重要关口。去杂去劣时要将田间的节节麦、野燕麦、大麦和田间杂株拔出并带出田间进行处理。

“俗话说‘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这形象地说明了小麦适时收割的重要性。”黄雨解释,小麦千粒重从灌浆到蜡熟末期每天约增重1~2g,蜡熟末期达到最大值,蛋白质含量也最高,应及时收获。若收获过迟,籽粒脱水变硬,颖壳松散,容易落粒;穗茎变脆,容易掉穗;后熟期短的品种,遇雨还会在穗上发芽。同时,提前做好“烂场雨”的应对工作,确保颗粒归仓。

“三夏”还有哪些重点工作?

“重点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实,抓住有利时机抢收

抢种抢管,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确保秋季作物适时栽种。”

随着季节的轮转,农业生产最具仪式感的“三夏”时节即将来临。

“‘三夏’就是夏收、夏种、夏管,对于粮食生产来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节,既关系着夏粮的收获又连着秋粮生产。”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勇如是说。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生产的一大主线。李勇透露,今年我市夏种以优化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主攻方向,重点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广大农民朋友也要早动手、早准备,抓住有利时机抢收抢种抢管,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确保秋季作物适时栽种。

春争日,夏争时。夏收工作,重在一个“抢”字,夏种工作农业机械仍然要唱主角。各级农机部门正抓紧做好机具的维修保养,使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及时投入夏种作业。夏玉米、夏花生和直播糯稻必须在6月15日前抢早结束播种;水稻6月底前必须完成栽插任务。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粮食安全领域有着更多的“着墨”,提出若干举措,对稳定“大国粮仓”、端稳十四亿人“饭碗”再加码。

赵天聪说,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大豆具有战略性意义。夏种工作中,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稳步发展粮食产业,突出发展区域特色农业,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7万亩。

种是基础,管是关键。抓好夏收作物后期田间管理收官,密切关注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做到早防早治。做好秋粮作物播后苗前和苗后化学除草,严格按照施用时间、土壤墒情、药剂用量、施用时期进行除草,未除草的地块,要普遍进行中耕,及时松土灭茬,除草保墒,为秋季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这里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收、种、管的关系,牢固树立种、管并重的思想,做到一手抓夏种,一手抓夏管,因地制宜地落实田管措施,强化病虫防控,实现虫口夺粮,夯实夏秋农业生产丰收基础。”农业专家提醒,各地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电视广播专家讲座和发放明白纸、技术手册、挂图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关键技术。同时还应积极创新技术指导服务方式,通过手机APP、公众号、微视频、远程会议等新媒体、新手段,积极开展线上培训,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指导麦播与疫情防控两不误,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帮助解决基层和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指导服务效率。(完)

237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杨露露

夏粮丰收,全年主动。夏粮是今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供给、稳预期、增信心意义重大。

距离夏粮大面积收割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作为全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我市夏粮生产形势如何?丰收第一仗能不能掌握主动?

两场关键攻坚战成效如何?

“把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作为重要任务,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小满将至,麦微黄,籽粒壮。在五河县头铺镇4.1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区里,由于灌溉充足及防虫得力,小麦颗粒饱满,微风拂过,一片片摆动的麦浪甚是喜人。

正在查看苗情的五河县植保站农艺师曹炳告诉记者:“我们落实春季田管措施,苗情持续促弱转壮,目前小麦长势喜人。”

粮食的丰收,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土壤的肥力、病虫害的防疫,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采访中,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赵天聪表示,今年影响夏粮生产的自然灾害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小麦旱情风险。自去年11月中下旬以来,我市持续无有效降水,且前期气温较常年偏高,土壤表层失墒较快,造成大部分稻茬田块和部分旱茬小麦出现旱情,特别是部分稻茬小麦由于播种晚、秸秆还田量大、整地质量差,土壤表层失墒干旱。据统计,2021年我市秋季小麦播种面积为439万亩,发生旱情面积290万亩。二是小麦赤霉病高发风险。据今年3月份分析研判,今年小麦赤霉病存在大发生风险,全市稻桩子囊壳枝带菌率普遍偏高,全市田间菌源量满足赤霉病大发生的条件。同时,病菌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加之天气、寄主和环境等条件有利于赤霉病流行,给粮食生产带来诸多挑战。

“针对自然灾害风险对夏粮生产的影响,我们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赵天聪介绍,面对旱情,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行动部署,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提出抗旱保苗工作要求,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农业农村、气象、水利等部门就气候、墒情、苗情、水源等加强研判调度,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一线指挥,全力开展抗旱保苗,全市灌溉补墒188万亩次,对于浇灌后的麦田,根系较好,可有效保证小麦安全越冬。1月初,我市大范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两次,全市普遍降水20毫米以上,小麦旱情彻底解除。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可防不可治,一旦侵染将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重大威胁。加之我市主栽的烟农系列、济麦系列、淮麦系列等小麦品种感赤霉病比例大,品种抗病性不强。市政府召开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进行安排部署,全市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抢抓20天防控窗口期,合理错过降雨期,全面完成小麦赤霉病普防两遍任务。截至4月29日,全市完成小麦赤霉病防控852.4万亩次,占总防治任务的104.2%。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关键是不误农时。秋种以来,我们把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作为重要任务,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应急防治,打响了‘抗旱保苗’和‘虫口夺粮’两场攻坚战。从目前情况看,效果比较好,为夏粮的丰产丰收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赵天聪表示,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各地积极运用云上智农平台等方式,开展小麦春季田管、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化肥减量增效等线上技术培训,累计点击量超过13万次。春季小麦病虫草害做到应防尽防,各项田管技术落实到位,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夺取丰收还要“过五关斩六将”

“我们在思想上要高度警惕不能掉以轻心,认真抓好小麦灌浆期田

间管理,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进入五月中旬以后,小麦丰收在望,是否意味着小麦丰收到手?

多年在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黄雨表示:“目前我市小麦正处于灌浆期,这段时期是增加小麦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气候条件、病虫害等灾害影响。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要高度警惕不能掉以轻心,认真抓好小麦灌浆期田间管理,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也是防早衰、增粒重的关键时期,小麦产量近2/3来自灌浆期光合产物积累。各地要防干热风、防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做到能增粒重增粒重,不能增粒重保粒重。“要开展好‘一喷三防’,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科学选用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集中开展喷防作业,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灌浆强度,提高小麦单产。”

同时当前正值小麦杂株识别关键时期,也是小麦种子田去杂去劣,把好种子生产田间质量的重要关口。去杂去劣时要将田间的节节麦、野燕麦、大麦和田间杂株拔出并带出田间进行处理。

“俗话说‘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这形象地说明了小麦适时收割的重要性。”黄雨解释,小麦千粒重从灌浆到蜡熟末期每天约增重1~2g,蜡熟末期达到最大值,蛋白质含量也最高,应及时收获。若收获过迟,籽粒脱水变硬,颖壳松散,容易落粒;穗茎变脆,容易掉穗;后熟期短的品种,遇雨还会在穗上发芽。同时,提前做好“烂场雨”的应对工作,确保颗粒归仓。

“三夏”还有哪些重点工作?

“重点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实,抓住有利时机抢收

抢种抢管,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确保秋季作物适时栽种。”

随着季节的轮转,农业生产最具仪式感的“三夏”时节即将来临。

“‘三夏’就是夏收、夏种、夏管,对于粮食生产来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节,既关系着夏粮的收获又连着秋粮生产。”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勇如是说。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生产的一大主线。李勇透露,今年我市夏种以优化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主攻方向,重点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广大农民朋友也要早动手、早准备,抓住有利时机抢收抢种抢管,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确保秋季作物适时栽种。

春争日,夏争时。夏收工作,重在一个“抢”字,夏种工作农业机械仍然要唱主角。各级农机部门正抓紧做好机具的维修保养,使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及时投入夏种作业。夏玉米、夏花生和直播糯稻必须在6月15日前抢早结束播种;水稻6月底前必须完成栽插任务。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粮食安全领域有着更多的“着墨”,提出若干举措,对稳定“大国粮仓”、端稳十四亿人“饭碗”再加码。

赵天聪说,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大豆具有战略性意义。夏种工作中,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稳步发展粮食产业,突出发展区域特色农业,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7万亩。

种是基础,管是关键。抓好夏收作物后期田间管理收官,密切关注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做到早防早治。做好秋粮作物播后苗前和苗后化学除草,严格按照施用时间、土壤墒情、药剂用量、施用时期进行除草,未除草的地块,要普遍进行中耕,及时松土灭茬,除草保墒,为秋季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这里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收、种、管的关系,牢固树立种、管并重的思想,做到一手抓夏种,一手抓夏管,因地制宜地落实田管措施,强化病虫防控,实现虫口夺粮,夯实夏秋农业生产丰收基础。”农业专家提醒,各地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电视广播专家讲座和发放明白纸、技术手册、挂图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关键技术。同时还应积极创新技术指导服务方式,通过手机APP、公众号、微视频、远程会议等新媒体、新手段,积极开展线上培训,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指导麦播与疫情防控两不误,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帮助解决基层和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指导服务效率。(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