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成本上涨,消费习惯转变,线上销售体系日益完善……面对多重因素影响,夹缝中生存的城区实体零售业并没有“躺平”,仍然在相关部门的引领下积极寻求转型,力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突围之路”。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景/文 陈昂/图
实体与线上:是否“冰火两重天”?
“有想买的东西,第一时间就想到上网看看。和朋友约着买东西,也是手机里分享一下链接就行了。”说起自己的消费习惯,“00后”姑娘周思文说,自打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除了平日工作她基本很少出门,“宅”在家里轻点手机就可以完成衣食住行各方面消费。“咱家冰箱都是网上买的,价格以及售后服务都和线下门店差不多,感觉没啥区别。”
然而,在40多岁的赵女士看来,买东西还是要去商场才有“感觉”。宽敞明亮的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还有亲手抚摸商品的那种安全感,是网上购物永远无法比拟的。“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家人一起逛百货大楼。”赵女士说。
百货大楼、篾匠街、新华书店、麻虾街、二马路……曾经这些老蚌埠人耳熟能详的商场和街区,在当下也呈现了不一样的面貌,与日益火爆的线上销售呈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面对人们消费观念和习惯的转变,城区实体零售业也在寻求“回春”之法,力求实现华丽转身。
蚌埠百货大楼是淮河路商圈的标志
近日,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围绕“进一步促进我市城区实体零售业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报告。根据报告,经过多年培育,我市零售业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城区零售业市场主体61763户,同比增长8.58%。城区零售业涉税市场主体从业人员6.87万人,占城区涉税市场主体从业总人数的16.1%,是第三产业中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
从网点布局上看,我市持续丰富实体零售服务供给,初步形成以淮河路商圈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业态和可提供购物、娱乐、餐饮等“多元化”服务的现代零售业态并存,不断交互、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二马路小商品批发市场搬迁至中恒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实现零售业的转型升级,以银泰、万达、吾悦等为代表的商业综合体迅速铺开,目前全市共有商业综合体12家。
制约与冲击:能否就此“躺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对我市20家临街店铺经营状况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13家商户表示线上销售平台对实体店铺的冲击较大。”调研报告中指出,我市城区零售业存在主体实力不强、实体商业转型不快、规划引领不足等问题。
根据调研,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0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6位,其中,8-9月连续两个月当月限上零售额增速全省第一。今年1-7月,我市销售额(营业额)达亿元以上的单位有24家,尚无达到10亿元以上的单位。这表明我市市场主体体量较小,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制约了产业链补全和壮大。
根据分析,在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部分实体零售企业主动求新求变的意愿、能力偏弱,“两高两低”现象并存,即实体零售业经营成本较高、开展线上限额以上批零企业的线上收入增长较为迅速。同时,实体零售企业客流量下降、客单价减少。2022年上半年,全市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的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共70家,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10.1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长较快。
从现实情况来看,商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淮河路商圈存在停车难问题,影响了商圈的进一步发展。
转型与发展:“突围之路”何去何从?
目前,我市在积极加快传统零售转型升级。记者从商务和外事部门获悉,我市支持传统零售企业加强店铺数字化改造,增强店面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功能。促进百大、华运等传统商贸企业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向全渠道平台商、集成服务商、供应链服务商、定制化服务商等转型,积极发展商品和服务全景展示、网订店取、移动支付、智能配送、实时评价、先行赔付等新型商业模式。同时,改造提升老旧便利店、夫妻店、小商店等传统零售商店,在供货配送、营销推广、品牌标识、信息化系统管理等方面提供统一服务,提高集约化水平。
推进零售经营业态创新,加强对核心商业区零售业态规划指导,推动企业减少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下一步我市将加快零售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普及应用,创新销售模式,推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加快培育“智慧商店”,积极推进O2O便利店、24小时便利店、无人便利店、智能零售柜、移动便利店等新业态发展。
如何令商圈尤其是传统商圈重回大众视线?据悉,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功能,推动商圈转型升级。科学设计道路交通,合理布局广场、绿地、公厕等公用设施,完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商圈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商圈空间品质,营造便捷、舒适的消费环境。
同时,凸显高端引领,升级核心商圈业态,实施淮河路老商贸中心复兴工程,推动张公山、宝龙、万达、银泰等商圈提档升级。引入高层级主题商城等商业业态,推动商圈精细化发展和品质升级,提高消费资源承载力,增强消费实现、消费创新与消费引领的引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