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烧饼夹里脊、藕粉、冰酒酿、炸串、麻辣烫、米线……老蚌埠人的记忆里,美食街的小摊子上,老板拖着尾音的叫卖声,满街飘香的味道,共同构成了蚌埠街头独特的小吃文化。
市场化大潮下,蚌埠的街头小吃也在不断扩大阵地:有的创立品牌标准化经营,有的守在街头留住老味道,有的要当网红用流量换销量,还有的切换路线走进高端商场……蚌埠小吃未来将走向何方?一出小吃“变形记”正在上演。
街边小吃走进高端商场
中秋国庆假期前的一个中午,不少来蚌埠银泰百货负一楼用餐、购物的消费者突然发现一家本地颇有名气的小吃在这里开了店。
“老店在老城区,那一片特别不好停车,可我又住新城区,不开车去又不方便,这下好了,进商场逛街的时候顺手就能买到这种街边小吃了。”郭女士说的这种小吃就是“小好烧饼夹里脊”,这家其貌不扬的网红店,是她喜欢光顾的地方。
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土小吃”烧饼夹里脊,这次不是在路边开店摆摊,而是直接走进了高端商场,还是在寸土寸金的银泰百货。
“分量和原料都没变,我们坚持烧饼现做现卖,自己和面、调馅,绝对不用半成品,里脊也是自制的,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老板蔡连好说,1990年自己刚来蚌埠当“蚌漂”时,只能在路边摆摊贴烧饼,那是创业的1.0版本,后来攒了点钱租了门面开了店,终于不用风吹日晒了,算是升级到了2.0版本。如今进了大商场,一年四季有空调,夏天不热、冬天不冷,不用在烤箱前热得直冒汗了,这应该算是自己这项事业的3.0版本。
网红城市将本土小吃带向更广阔舞台
“以前在太平街,大家都知道我做烧饼夹里脊,是个手艺人,我是在传承;现在在这么大的商场里开店,我是在传播,向更多年轻人以及外地人传播蚌埠本地小吃,挑战更大。”定位有改变但蔡连好的话语中依然自带满满的自信。
现在全蚌埠一共5家小好烧饼夹里脊店面,有3家是蔡连好的亲戚朋友在经营。他把配方技术都免费传给了亲朋。蔡连好说,他从来不要求配方精确到克数,也不统一原材料供货,传的更多是手法。他自信只有方法掌握了,做到真材实料,店里的生意绝对不会差。
“我从一无所有来蚌埠讨生活,到现在全国那么多网友、消费者都知道小好,离不开城市发展带给我的红利,我更要知恩图报,把蚌埠的传统小吃传播好。”蔡连好告诉记者,“小好烧饼夹里脊”有如今的人气,离不开城市的发展和政府的帮衬,更离不开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今年“五一”期间,蚌埠成为全国网红城市后,“皖C三件套”的超级流量也为他的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和关注。他把店开进蚌埠银泰城,一方面是想借助高端卖场的“朋友圈”实现更大的传播效应,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想打破“边界”,走进新场景,为传统小吃未来的发展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一场“土洋结合”的双赢
记者从蚌埠银泰百货获悉,对于此次合作,商场的初衷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保留下老蚌埠的市井记忆,扶持本地流量品牌,打造蚌埠特色餐饮文化。小吃文化对于城市来说,是印记最鲜明的记忆。这个小吃品牌看似不起眼,但网络平台有足够的流量和热度,拥有很多年轻的‘粉丝’,这与商场很多品牌的客群定位也不谋而合。像小好烧饼夹里脊这类街边小吃品牌能进商场经营,对卖场、经营户、顾客都是一件好事。进入高端卖场,卫生、安全、消防等多方面都有了更高的标准,这也是顺应小吃品牌发展的必然变化。
年轻人现在的就餐更偏向零食化,他们不用非得去高级的餐厅,快节奏的生活和简洁方便的就餐方式让追求 “简单快”的小吃市场总体比以前更热门。在蚌埠银泰百货负一层,已经有不少本土餐饮、小吃品牌的入驻,给本土的小吃提供一个平台,也能更丰富餐饮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餐饮选择,打造出更有地方特色的餐饮文化。
匠心不变,才有人间美味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张玮认为,小吃未来会更加娱乐化、年轻化、个性化、小吃吃的就是个方便,所以这个行业发展趋势将是“少而精、小而美”,通过场景化打造在小店铺里给90、00后更多体验的空间,还需要考虑管理标准化、价格亲民化、营销多元化、产品精致化等元素。
随着市场越来越细分,消费者口味越来越‘刁’,本土小吃纷纷进行“变形记”,但即便“形”再变,其“神”也不能变,本土小吃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准吸客,主打产品特色鲜明,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小吃卖的就是手艺,什么都能变,传承的手艺不能变。做小吃也要有工匠精神。(记者 陈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