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体记者 杨露露
城市东部,创新热潮涌动。
位于龙子湖区的高铁工贸园区向东与凤阳新城和凤阳县工业园区毗邻,发展脉络相连;向西与大学城五所高校相邻,汇聚各类科技人才两万余人;向北与临港产业园区协同发展;向南中央创新区规划建设中,为打造研发和服务高地,为未来产城融合提供了强劲动力。高铁蚌埠南站、高速东出口、京沪线华东最大货运编组站均在园区内……蚌埠市高铁工贸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这里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玻璃城,玻璃新材料国家创新试验区、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坐落园区;这里是新崛起的中央创新区,汇聚着全市创新资源,承载着未来产业新城的期许;这里是企业创新创业的福地,以“工业社区”改革为抓手,推动保姆级服务,让企业和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寒冷的冬季,蚌埠日报融媒体记者走进园区,感受这里为企服务的温度和项目发展的速度。
高水平服务 “新老朋友”都安心
打开神奇的玻璃世界,它可以比纸薄,可以随意弯曲折叠,可以替代外墙,可以发光发电,可以呈现万千世界的精彩……创新赋予玻璃产业无限可能。
位于龙子湖区的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汇聚着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玻璃新材料上下游企业,也是我市硅基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转移孵化的“摇篮”。
凯盛科技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 融媒体首席记者 陈昂 摄
锚定主导产业不放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成为蚌埠乃至安徽省的工业名片。
那么,龙子湖区的玻璃产业到底有多强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蚌埠市高铁工贸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文海。他告知记者:玻璃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大到航天工程,小到一面镜子,都有玻璃的身影。到目前为止,工贸园区玻璃产业全链条已经发展的较为完整,在日用玻璃、光伏玻璃、特种玻璃、显示玻璃、玻璃纤维等各门类玻璃产业中,均有在行业中较为知名的企业落户在工贸园区。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均坐落在园区,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薄、最柔、最硬、最大基板玻璃产自园区。其中,研发量产的0.12毫米超薄电子触屏玻璃,刷新浮法玻璃工业化生产的世界最薄玻璃记录,中国首片自主研发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下线,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
园区碧水环绕、绿树葱茏,走进安徽省徽玻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清新优美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委会的支持和厚爱,在企业用工、技改、扩产能的每个节点,都感受到了政府部门“将心比心”的支持。
安徽千航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位于龙子湖区中小产业园27号楼,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新能源电池系统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销售工业车辆、工程车辆及储能系统锂电池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细分市场。
安徽千航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向东深有感触地说,从2015年落户园区以来,当地政府给予了全程的周到服务,目前二期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让企业更为感动的是,从项目立项到企业投产、入库,“两为”服务队员为项目“量身定制”审批流程,印发“告知单”,让企业对要办什么事、事情怎么办、材料备什么、表单如何填等了然于胸,减少在建项目往返跑。
多年来,蚌埠市高铁工贸园区管委会以“双招双引”为推手,聚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重点打造制造基地,围绕龙头企业招引配套项目,其亲商、爱商的良好氛围,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落户,为高铁工贸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截至目前,高铁工贸园区现在已有工业企业125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
优化服务推招商 口口相传引客商
深冬时节,位于龙子湖区高铁工贸园的浙江景昇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60万㎡全固态电致变色电子薄膜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全固态电致变色电子薄膜就好像给汽车玻璃穿上了一件‘神奇外衣’。”安徽景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付菁丽自豪地说,这种全固态无机电致变色薄膜,应用在建筑幕墙、汽车后视镜、新能源车天幕玻璃、AR/VR眼镜等领域,可以实现玻璃透光度自主调节,使玻璃内外的光线与热量变得可控。
“项目推进快,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付菁丽介绍,浙江景昇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是龙子湖区引进的一家大型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了确保该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区投资促进局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职能优势,前后16次拜访该公司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企业需求,积极宣传推介龙子湖区,最终促成了项目落户。
既要筑巢引凤,还得固巢养凤。把企业“请进来”之后,高铁工贸园区更是优化营商环境,将企业“留得住”“发展好”。园区以为企业提供的优质高效服务来获得企业认可,企业家们还纷纷介绍朋友、合作伙伴前来考察,引发了以商营商的“葡萄串”效应,逐步打造基于硅基材料的新能源、新型显示及智能传感器、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同时园区招商将更加注重产业链垂直整合及平台建设,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强化资源招商、平台招商,坚持“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发挥“链主企业”的集聚效应、以商营商,集中优势资源构建现代产业集群。2023年度龙子湖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5个,协议总投资129.61亿元。
“工业社区” 让“人产城”融合共生有奔头
2023年以来,高铁工贸园区管委会以“党建”+“工业社区”为工作抓手,深入开展党群共建、增产增效、融资对接、项目帮办、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及人才引培等七大主题活动,共计50余次,兜底服务全域企业、社会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各类基层组织,服务覆盖园区125家企业、31个在建重点项目、7000余名职工、42家党组织、311名党员,建立起从项目招引到投产运营全生命周期的营商环境服务体系,实现了月月有主题,季季有活动。
人、产、城,如何融合共生?
在蚌埠市高铁工贸园区管委会主任宗杨看来,产业、城市和人口深度融合,是实现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最大限度释放动力潜力的关键。
“多亏了工业社区网格员,让咱企业员工有了家的感觉,现在园区还办了食堂,真很方便。”说到工业社区改革,安徽有家硅光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主管冯雅莉对这项改革有了更直观地感受。
安徽有家硅光科技有限公司及生产基地一期总投资2亿元,由芯速联光电投资建设,打造目前国内最大规模400G高速硅光模块生产基地。作为甬蚌合作落地的首个项目,从2022年5月洽谈考察到正式签约,于去年6月底正式投产。企业投产后,不少员工反映:“中午就餐不是特别方便,园区能不能开办一家食堂,满足附近企业员工的就餐需求。”
“工业社区”网格员接到企业诉求后,马上反馈给蚌埠市高铁工贸园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对员工的用餐需求展开了解,同时与多家餐饮商户洽谈入驻事宜,最终确定了能满足广大企业员工需求的专业餐饮公司入驻,就这样园区食堂开业了,为标准化厂房企业及周边企业员工近千人提供就餐,解决了企业员工用餐东奔西走的后顾之忧。
2023年以来,高铁工贸园区管委会强化部门联动,深化“一改两为”改革,秉持“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的理念,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推动重点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打造企业快速发展的新生态,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去年11月底,共为31个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事项116件,压缩承诺时限11个工作日,大幅提高企业和项目的获得感、满意度。
为做实“工业社区”改革,园区管委会对现有办公区域进行升级改造,设立“两为”服务窗口,抽调各涉企部门能力强、业务精的业务骨干组建“两为”服务队,按照“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的要求,集“导办、帮办、代办、督办”四位一体,为重点项目提供“专人+帮办+陪办”一站式服务。
一年的忙碌,让吴文海感触颇深,他说:“‘工业社区’凝聚了服务企业的最广泛力量。以区域化党建为突破口,园区管委会秉持“为企业办好事,让企业好办事”的理念,将园区内企业划分为四个片区网格、七个微网格,将园区外规上工业企业设为“虚拟网格”,构建由网格长、网格员、企业联络员组成的三级网格架构,以制度化将“工业社区”化改革落到实处,助力企业发展。目前,北、中、南、西四个片区网格长、网格员已配齐,2023年各网格累计走访企业800余次,收集企业诉求210个,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等问题196个。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奋进。宗杨表示,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蚌埠市高铁工贸园区管委会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