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工作纪实

2025-01-08 08:55 蚌埠发布客户端  

凝心聚力促发展

履职为民践初心

——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工作纪实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2024年,蚌埠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有效发挥代表作用,支持代表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不断丰富基层民主蚌埠实践。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抓紧抓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推动县乡两级人大票决出的168个民生实事项目有效实施;在全市21个街道全面推开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对履职表现优秀的39名市人大代表给予通报表彰;全年邀请77名基层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360余人次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工作评议等活动,充分发挥全市409个人大代表“家室站点”作用;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平台全年累计提出意见建议7200余条……一组组数据见证了人大代表的履职尽责,一项项工作彰显着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

密切“两个联系”

让代表行权履职更畅通

人大代表从人民中来,更要到人民中去。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活动有机融入全市工作大局,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内容日益丰富。

在2024年9月13日召开的全市2021至2023年新签约招商引资工业项目落地情况政情通报会上,市人大代表围绕通报会主题接连发问,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认真作答,双方在“激烈交锋”中凝聚共识、明确思路。“政情通报会这种形式,让我们在‘知情’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参与感,从一开始不知道问什么,到现在争先恐后举手发问,这几份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为我们划出了重点,提供了参考,也让我们更能问到点子上。”一位代表如是说。

政情通报会是市人大常委会拓展人大代表行权履职渠道的举措之一。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创新政情通报会的内容和形式,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热点精心选题,双向互动、跟踪问效,不“预设脚本”、直陈问题,力求摸清真实情况、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真正做到让代表询问“不走过场”,让人大监督“掷地有声”。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家室站点”的建设与作用发挥,将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全市目前共建成人大代表“家室站点”409个,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这些站点不仅是代表们履职的“根据地”,更是群众表达诉求、反映问题的“直通车”。代表们通过“家室站点”定期接待群众,及时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转化为意见建议;  站点也成为代表们向群众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的“窗口”,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人大和政府工作,增强代表与群众之间的互动与信任。

聚焦“两个高质量”

确保问题真解决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议案建议办理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工作要求,认真总结市人大多年来议案建议办理实践经验做法,就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作出相关决定。

“解放二路下穿京沪铁路蚌埠站工程的启动,确实能够一定程度解决我们的交通难题。我曾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这个问题,现在终于得到了落实,看到项目建设正在顺利推进,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市人大代表赵李勇说。针对我市中环线与盛中路、规划十二路两个路口缺少信号灯的问题,陈爱军代表提出相关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和代表工委认真督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多次赴现场勘查并设计安装,目前已完成交通安全设施的安装及调试,有效提升了道路安全。

针对十六届人大以来应解决、能解决而未解决的议案建议35件和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316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逐个梳理甄别,分别采取集中督办、个案调度和现场督办的方式,盯住不放、持续跟踪,直至问题解决,推动了一大批事关民生的问题落地解决。

与此同时,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也得到了代表们的广泛认可。2024年,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的满意率98.1%,解决率94.3%,不仅让群众的期待得以回应,也让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和成就感不断提升。

提升“两个能力”

为履职尽责打好基础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服务保障代表履行职责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通过举办代表履职专题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着力提高代表依法履职和服务发展的能力。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履职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就法律法规、人大业务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帮助代表们提升履职素养,增强履职本领;搭建代表学习交流平台,组织代表们开展经验交流、座谈研讨等活动,分享履职心得,共同提高履职水平。同时,健全代表履职激励约束机制,对履职表现优秀的39名市人大代表给予通报表彰,加强对代表履职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代表履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搭建街道议事平台

拓宽民意表达渠道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涉及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每一件民生实事的背后,都是百姓的期盼。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全市县乡两级人大票决出的168个民生实事项目有效实施,让民生实事真正来自于民、造福于民。

为进一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形式,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现场会,认真总结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试点经验,协助市委出台《关于建立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全市21个街道全面推开建立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一年来,全市共选聘议事代表830名,召开议事代表会议29次,围绕改善小区环境、解决停车难题、加装便民电梯、消除安全隐患等群众身边“有得有感”的小事,票选出街道民生实事项目75个。会议及闭会期间共组织议事代表活动180余次,收集辖区群众意见、建议460条,走访群众2600余人次。

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的全面施行,进一步完善了街道人大工委的组织结构、工作基础和抓手,延伸和强化了人大监督工作,增强街道办事处决策的民意基础、推动街道办事处重难点工作的落实,构建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平台,保障了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扬帆启航新征程,踏浪前行向未来。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扣中心大局谋划推进人大工作,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履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幸福蚌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蚌报融媒体记者 吴媛媛   通讯员 刘嘉伟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