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将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优化党员结构、规范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上精准发力,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含金量”。
聚焦源头培育“关键点”,破解“结构不均衡”难题。秉持“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优、实干能力强”原则,在全乡13个村开展人才全面摸排,重点从35岁以下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毕业生等优秀青年中发现“好苗子”,变“被动等”为“主动带”。制定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探索“一村发展一新党员”工程,建立党员信息台账,确保“一村一册,一人一档”,逐村逐人分析研判、明确发展流程,确保每村每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聚焦精准选拔、精心培训、精密管理、精确使用,把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出来、建强起来,及时将有意愿留村发展的优秀青年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截至目前,全乡共有村级后备力量65人,其中党员45人,占比69.2%。
捋顺发展程序“主干线”,破解“程序不规范”难题。严格落实政治审查制度,从源头筛查“带病入党”等情况,考实考准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情况,确保新发展农村党员政治合格。明确发展党员“5阶段25个环节”程序,规范发展步骤,细化必备材料,做到步骤不少、程序不漏、环节不落。今年以来举办党务培训2次、开展发展党员业务督促检查3次。建立完善结对帮带机制,乡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区联系包保13个村,定期指导联系点发展党员工作。按照“谁介绍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采取“1+X”模式与发展对象结成帮带“对子”,带动提升新发展党员能力水平,夯实新发展党员“根基”。
扩大教育管理“覆盖面”,破解“质量不过关”难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采取“一对一”谈心谈话、“线上+线下”教育培养等方式,结合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定期开展理论专题学习,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教育培训,推动“思想上入党”。近两年来开展发展对象培训班2期。研究制定“一类一策”个性化培养清单,精准提出培养方向和培养措施,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谈、心贴心帮,强化党性意识提升,确保“认识上入党”。以“我是党员我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围绕联系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组织新发展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采取强配弱、老带新、组团发展模式,以“理论学习+实地教学”的形式,推动党员之间学习借鉴、交流互动、组团实践,确保“行动上入党”。截至目前,全乡共组建志愿服务队伍20余支,不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法规宣传、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2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