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多一人观看,少一人被骗!反电诈案例剖析

2025-08-22 18:14 蚌埠市反电诈中心  

话不多说!

直接上干货!

今天来说

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真实案例

我市淮上区市民徐某收到某微信群内,自称“某某银行客服”的微信好友申请,添加后对方称可以申请“高额低息”贷款,但需要先“缴纳保证金”才能放款,“保证金”会连同贷款一并发放,并提供了一个扫码转账网址。

徐某信以为真,扫码转账后,客服又以转账操作失误为由,让其继续转账。徐某陆续转账5万元后,终意识被骗,报警求助,共计损失5万元。

诈骗“套路”

一、骗子长潜伏于各类微信群内,通过私加好友的方式寻找潜在受害者。

二、添加好友后,通过“不看征信”“高额低息”“秒放款”等虚假消息诱导受害者“办卡”“办贷款”。

三、“办卡办贷”期间,以“缴纳保证金”等为由,要求受害者向指定账户转账,并虚假承诺“保证金”可全额退还!

四、当受害者掉入圈套后,对方又以“操作失误”“系统错误”为由,诱导受害者继续转账,从而获取更大“利益”。

警方建议

一、不乱添加陌生好友!

二、不信“不看征信”“高额低息”办卡、办贷款广告!

三、以“缴纳保证金”“转账解冻账户”名义,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的,可能涉嫌诈骗!

四、确需办理信用卡、贷款业务的,请前往当地银行实地办理。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真实案例

技术工人吴师傅在某团上收到一条陌生消息,对方自称系某中学教师,现有百余台空调需要清洗,吴师傅添加对方联系方式后,对方又称有领导来视察,急需购买五十张不锈钢高低床,让其联系供应商帮忙垫付购买。

吴师傅以为接到“大单”,先行垫付资金后,对方又以其他理由让其继续垫付,在垫付8万元后,吴师傅恍然大悟,意识到被骗后报警,共损失8万元。

诈骗“套路”

一、骗子常通过“某团”、“某鱼”等平台通过散布“有高额利益回报项目”等理由,精准寻找受害者。

二、成功添加联系方式后,骗子先伪装成“中学教师”等看似有需求采购的公职或单位人员博取受害人信任。

三、再以“领导来紧急视察”等理由制造时间紧迫的氛围,迫使受害人在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仓促“垫付资金”。

四、当受害者“上钩”后,对方又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者继续“垫付资金”,从而获取更大“利益”。

五、当受害者意识到被骗或拒绝“垫付资金”时,骗子会立即切断与受害者的所有联系。

警方建议

一、不乱添加陌生好友!有业务需求请走正规平台途径!

二、仔细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被高额订单的“利益”蒙蔽双眼。

三、以各种理由要求“垫付资金”的,可能涉嫌诈骗!

四、如发现被骗,先稳住对方后立即向警方报警求助。

总结:

上述情况在任意步骤发现,都可自救!诈骗并不可怕,漠视反诈才最可怕!

转发扩散

多一人观看

少一人被骗!


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