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青年街道党工委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主线,通过搭建“社区合伙人”平台、深化“积分制”与“时间银行”、赋能特色社区品牌,构建起资源汇聚、邻里互助、和谐有序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打造“红色引擎”,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以机制创新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推动各方力量从“旁观者”转变为“局内人”。升级打造“社区合伙人”平台,创新实施收益反哺机制,引导合作商户将经营收益的3%注入“社区公益金”,专项用于社区微改造、为老服务等公益项目,目前筹集反哺资金900余元,为社区治理注入了首笔可持续的“源头活水”。持续深化“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将服务内容从基础生活照料拓展至代购配送、精神慰藉、医疗陪护等类别,建立“服务—存储—兑换”闭环机制,推动形成“今天我为他人服务,明天他人为我服务”的良性循环。
激发“邻里效应”,提升居民满意“幸福值”
多方协同发力,让治理成效真正惠及于民,使“邻里守望”融入社区治理肌理。“社区合伙人”机制已吸引6家优质企业加入,收益反哺为社区公益项目提供稳定资金支持。“时间银行”构建“服务转化激励”机制,将居民的爱心善行量化为可兑现的权益,累计储存服务时间2932.5小时,兑换服务达3000余次,让奉献者真正成为受益者。品牌化运作推动服务精准高效,依托“虹号”品牌为空巢老人提供个性化“点单”上门服务,实现网格员与老人的“点对点”高效对接,构建起有温度的社区服务体系。各社区特色品牌协同发力,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社区服务新体系。
绘就“幸福图景”,打造居民满意“新样板”
聚焦服务实效,通过系列扎实举措,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居民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在基础设施改善方面,积极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目前已完成1部电梯安装并投入使用,另有1部正在施工中,切实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问题。在特殊群体关怀方面,推出“虹号暖心服务包”,内含定制垃圾袋、应急联系卡等暖心物品。建立“点单—接单—评单”全流程帮扶机制,累计服务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110余人次。定期开展“我陪独居吃个饭”等暖心活动,营造“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在网格化服务方面,充分发挥网格员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快速响应和贴心服务,今年以来累计解决房屋漏水、空调滴水等生活难题83件,为老年人代办各类认证、联系理发等服务70余次,切实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李雪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