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水系连通:源头活水入画来

2020-07-24 08:52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文 刘晨/图

■主持人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漫步于张公湖、龙子湖,远观秀美山峦,近望一湖碧水,让人不禁咏吟起苏轼那首赞美西湖的千古名诗。

湖泊是城市多情而明亮的“眼睛”,明净的湖水为城市平添无限神韵,而水系连通工程带来的源头活水,让湖水更清澈、透明和秀美。水系连通带来的不仅是优美的景色,更在城市排涝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连日来,蚌埠地区连续降雨,城区没有发生大的内涝,水系连通工程功不可没。

所谓水系连通,即通过开挖和疏浚,将河、湖、沟、渠等自然水系彼此相连、相互贯通,此举可以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对保障蚌埠市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积极实施天公河连通工程和三县一区水系连通示范工程。截至2019年底,天公河连通工程完成投资3.56亿元,治理总长11.64公里,增加水面450亩、湿地240亩,通过天公河水系连通工程为张公湖实施三次换水,较好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有效提高了该地区防洪排涝能力。

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意义何在?在大美蚌埠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期党报会客厅特邀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进行深入解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工程水利,积极推进资源水利,倾心构筑民生水利,同步打造生态水利。

★实施水系连通示范工程,可以全面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水平,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张兴礼 蚌埠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新区是水系连通工程的最大受益者,如今的天公河、迎河不仅成为风光秀美的城市风光带,还成为高新区招商引资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日连续降雨后,水系连通的排涝效果立时显现,原先易发生内涝的地区没有明显的雨水滞留,水系连通较好地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城市排涝难题。

李 锋 蚌埠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城市建设造成很多“断头河”,老的排水系统被破坏了,而新的排水体系又跟不上,这是内涝的主要原因,水系连通后,自然水系恢复了,城市内涝问题便能有效治理。

★三县一区水系连通补水蓄水工程是加快推进水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淮上区积极推进水系连通工程,一系列水系连通工程竣工后,淮上区的水生态环境将得到彻底改变。

余士勇 淮上区农业农村水利局高级工程师

深度对话

连通水系治涝病 

功能完善的城市水系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相互连通的水系,对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持人:连日大雨来袭,很多城市发生了严重的内涝,而今年汛期我市城区基本没有大的内涝发生,交通通畅,市民生活正常有序。这样的成果与水系联通工程有怎样的联系。我市大力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有什么样的背景?

我市积极构建相互连通的生态水网体系,完善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生态环境。

张兴礼:我市虽然地处淮河中游下段,境内河流、湖泊众多,但境内河流大多属于过境河流,虽然来水面积较大、水量丰富,但由于调蓄能力不足,地表径流在汛期或丰水年份大多流走,可利用水量不多。同时由于上游地区出于自身用水考虑在河道建节制闸拦蓄,导致非汛期上游河道来水逐步减少,更加剧了来水年份分配的不均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蚌埠市供水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虽然通过努力治理,局部水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集聚和农业产业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的排放量进一步增加,整体水污染形势严峻。

经过多年治理,蚌埠市的河湖洪灾问题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涝灾依然十分突出,尤其是排涝大沟,大都开挖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淤积严重,排涝能力不足。

针对蚌埠市存在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偏弱、部分河湖水质恶化、水生态系统退化、旱涝灾害频发等问题,开展实施蚌埠市淮河生态经济带水系连通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对保障蚌埠市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发生内涝的原因都在于连续的急降雨超出了排放能力,导致短时间内大量雨水滞留于地表,形成了所谓的“内涝”。对城市而言,由于地面全面硬化,土壤吸收雨水的能力变弱,雨水下泄主要依托地下管网,而地下管网流量十分有限,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积水形成内涝;对农村而言,雨水下泄,一方面依靠农田的自然吸收,另一方面就是靠沟渠排放,如果沟渠不通畅,雨水也会难以排出形成内涝。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如果河湖沟渠等水系相互联通,一方面可以实现自排,另一方面配合以水利工程设施进行人工干预,这样就能有效治理“涝”病。

今年汛期高新区没有出现内涝,一是城市排涝工作扎实有效,二是得益于近年来大力实施的水系连通工程。例如天公河工程,疏浚了河道,打通了迎河,将天河与迎河、张公湖、席家沟进行连接。枯水季节,通过控制闸坝调节,给迎河、张公湖、席家沟蓄水,让这些河湖一年四季保持适宜水位,达到了“水波潋滟晴方好”的景观效果。汛期到来,相互连通的河湖沟渠既可以蓄纳洪水,也有助于洪水顺畅下泄。今年汛期前,水利部门提前降低迎河、张公湖和席家沟水位,为汛期蓄洪、排涝做了充分准备。近日连续降雨后,水系连通的排涝效果立时显现。原先易发生内涝的地区没有明显的雨水滞留,水系连通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城市排涝难题。

余士勇:淮上区地处淮河中游下段,境内主要为淮河干流和北淝河下游,主要蓄水洼地有北淝河下游的三汊河、钓鱼台湖等。淮上区北淝河下游长约34.5公里,北淝河下游河床较浅,枯水期上游截留河水,导致河道内水流量很小,汛期到来,上游泄洪,大量客水涌至下游,迅速抬高水位,给区内排涝造成很大压力。

淮上区自西向东分布有老二号沟、王小沟、淝淮新河、吴小街四十米大沟等,自然水系较完好,雨水下泄通畅,内涝情况就大为减轻。河湖沟渠是水系的主要构成形式,河、湖可蓄滞一部分雨水,沟、渠可迅速排走雨水。在近期的大雨中,有没有排水沟渠受涝情况差别很大。以淮上区为例,南北向的吴小街40米大沟、淝淮新河、王小沟等,排水效果非常明显,附近区域内涝轻微或根本不涝。而双墩路一段因为向北淝河排水的沟渠被阻断,新建地下排水管网尚未完善、作用有限,以致逢雨必涝,对附近几个小区的居民生活影响很大。老的排水系统被破坏了,而新的排水体系又没发挥作用或作用不大,这是一些地区内涝的主要原因。水系连通后,自然水系得以恢复,那么城市内涝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水光潋滟风光好 

人水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水利景观工程对改善城市生态、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主持人:蚌埠市是水利部确定的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水系连通工程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张兴礼: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促进人水和谐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蚌埠市被水利部列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工程水利,积极推进资源水利,倾心构筑民生水利,同步打造生态水利。

蚌埠市水资源分布较为均匀,水系脉络清晰,以淮河为主干的水网系统呈鱼骨状分布,形成:“一河牵五水”、“两湖夹三城”的自然肌理,天然水网与自然山脉交织,形成山环水绕的自然基底。淮河水生态景观轴,城市特色水生态环,北淝河、八里沟、席家沟、鲍家沟、天龙河五条沿河绿带,龙子湖自然保护区、天河水源保护区、三汊河湿地、钓鱼台湖湿地四个绿核,加上淮河南岸西南部水源保护区、东南部三沟一湖亲水乐水区、淮河北岸生态功能区,这一轴、一环、五带、四核、三区,共同构筑起城市的水生态规划布局。水景观是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建设不仅可保证水利设施安全,也加强了城与水的交流,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淮河过去处在城市外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被遗忘的空间,随着城市跨河发展,淮河逐渐变成了城中河,淮河水位季节性变化剧烈,为两岸景观塑造带来困难,我市相关水规划,充分考虑了水体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大堤内河滩保持自然状态,简单修建步行道保证市民亲水可达性。规划设计重点集中在对大堤和堤外空间的思考,谋划对堤顶道路进行拓宽,充分利用堤顶路东西联系的交通作用,并尽可能发掘大堤作为淮河景观游赏的潜在价值。对堤外空间积极谋划,促进老城空间与大堤景观无缝连接,将堤岸景观融入城市生活。这几年淮河景观带建设一年比一年好,大堤内的河滩也治理了,私搭乱建全部被拆除,大堤内外的绿化景观建设有很大投入。

李锋:水系连通工程除在防汛排涝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天公河连接淮河、天河、迎河、张公湖、席家沟,是集城市防洪、排涝、生态补水、黑臭水体整治、海绵城市、景观绿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通过秦集灌溉站,提引天河水或淮河水,补给张公湖、席家沟。天龙河畅通后,不仅市区南部有了一条汇水的人工河,而且可把市区的河湖水系盘活,山环水绕,条条通畅。引入源头活水后,席家沟由过去的臭水沟变成了风景美丽的城市风光带,张公湖水质提升明显,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湖泊。即将开工的引天济龙工程可大幅度缓解龙子湖蓄水补水需求,同时可把城南水体水系、绿化廊道连通,在城市外围组成闭合的环带,将淮河、天河、龙子湖连为一体,形成四水环绕的理想栖居空间。

高新区是水系连通工程的最大受益者。水系连通前,迎河是一个“断头河”,由于河床浅,水量很少,污染严重,每逢枯水季节,迎河臭气难闻,沿岸居民叫苦不迭,水系连通工程彻底改变了迎河的面貌。天河、迎河、张公湖、席家沟连通后,河面拓宽,河床变深,蓄水量大为增加,从天河引来的清水,换去原先发臭的水体,沿岸的综合整治,让迎河旧貌焕新颜。如今的天公河、迎河不仅成为风光秀美的城市风光带,还成为高新区招商引资的一张城市名片。许多客商来到高新区参观考察后,纷纷对这里的水环境赞不绝口,表达出落户高新区的强烈意愿。为了让岸线环境变得更美好,在城市中环线至柳工大道长约2.3公里的沿迎河地带,高新区投资建设了占地200亩的梅园,每到梅花盛开季节,这里游人如织。水生态环境改善后,沿岸土地价值得到极大提升。原先人人避之不及的沿河地带现在成了开发商争抢的“香饽饽”。妙景天成、苏州府、绿地迎宾城、燕南苑等项目沿河布局,未来沿河地带将成为品质人居的代名词。

工程推进鼓点急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水系连通工程顺利推进,天公河连通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三县一区水系连通示范工程加快建设。

主持人:水系连通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市民对此报以极大关注,请问天公河、天龙河连通工程和三县一区水系连通补水蓄水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张兴礼: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水系连通工程进展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天公河连通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截至2019年底天公河连通工程完成投资3.56亿元,治理总长约11.64公里。增加水面450亩、湿地240亩。目前通过天公河、迎河已为张公湖换水三次,清澈的湖水已让张公湖成为城市最美丽的风光。

三县一区水系连通示范工程,规划项目估算投资41.57亿元,其中新建重建泵站、骨干引输水河道整治疏浚、水环境治理、桥涵闸配套建筑物工程投资30.77亿元,面上大沟疏浚及配套工程投资10.8亿元,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

对于天龙河连通工程,市民关注度较高,这一工程实施后将引天河水自流入龙子湖,这样不仅增加了龙子湖水体循环,改善龙子湖水质,而且还可以解决蚌埠市区南部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为蚌埠市南片区建设一条水生态景观带,提高城市水域面积率。

天龙河项目可研规划方案已于今年4月25日通过市委专题会研究,该工程将于近期实施。工程主要内容为:打通天河、龙子湖水系,引调蚌埠闸上雨洪资源,以改善龙子湖水质,改善水环境,并构建南部山水市政绿廊为载体。治理长度15.2公里,其中扩挖疏浚河道12.4公里,地下箱涵2.8公里,生态挡土墙、护岸,沿岸布置景观绿化,新建控制闸及桥梁等,该工程估算投资10亿元。

余士勇:水系连通工程是蚌埠市水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我市水域范围的生态蓝线规划已完成编制,这项规划通过对重要的水体、湿地、绿地划定蓝线、绿线,确保水体、绿地等得到严格、精确的保护。同时,规划部门还编制了生态网络规划,对全市水系、林地、山体综合考量,把城市外围的四方湖、三汊河、钓鱼台湖、怀洪新河等水系纳入城市整体生态脉络,构建生态网络、优化城市空间,为城市创造一个系统完善的生态基底。

三县一区水系连通补水蓄水工程是加快推进水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淮上区积极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2020年计划开工建设穿淮北大堤的淮丰引水涵,新开挖王小沟,清淤疏浚梅桥老二号沟、徐前河、吴小街二号沟,配套大沟节制闸2座和跨沟桥涵8座,并结合景观建设对王小沟和吴小街二号沟进行综合治理。淮上区2020年度水系连通补水蓄水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107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建设及征地拆迁补偿投资约8600万元。一系列水系连通工程竣工后,淮上区的水生态环境将得到彻底改变。

李锋: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丰厚深邃的文化,蕴含着至善至美的人文情怀。有人说,河流是城市的遗产廊道,经历了沧海桑田,记录了千年时光,融入了市井百态,承载着梦想希望。水域及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空间的拓展,不同特色的城市有不一样的文化解读。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须关注水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问题。从水的多样性、水环境的多样性,进而关注依水而生的动植物的多样性,打造多层级、多类型的保护区,在保护水、利用水的同时,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过去城市建设的理念相对滞后,在城市扩张中,许多自然沟渠被填埋,这也是“断头河”形成的原因所在,其实河湖沟渠是城市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水系连通工程既是水生态建设的需要,更是赋予城市文脉的点睛之笔,我们期盼着蚌埠因水系连通而变得更加美丽。(完)

166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文 刘晨/图

■主持人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漫步于张公湖、龙子湖,远观秀美山峦,近望一湖碧水,让人不禁咏吟起苏轼那首赞美西湖的千古名诗。

湖泊是城市多情而明亮的“眼睛”,明净的湖水为城市平添无限神韵,而水系连通工程带来的源头活水,让湖水更清澈、透明和秀美。水系连通带来的不仅是优美的景色,更在城市排涝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连日来,蚌埠地区连续降雨,城区没有发生大的内涝,水系连通工程功不可没。

所谓水系连通,即通过开挖和疏浚,将河、湖、沟、渠等自然水系彼此相连、相互贯通,此举可以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对保障蚌埠市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积极实施天公河连通工程和三县一区水系连通示范工程。截至2019年底,天公河连通工程完成投资3.56亿元,治理总长11.64公里,增加水面450亩、湿地240亩,通过天公河水系连通工程为张公湖实施三次换水,较好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有效提高了该地区防洪排涝能力。

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意义何在?在大美蚌埠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期党报会客厅特邀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进行深入解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工程水利,积极推进资源水利,倾心构筑民生水利,同步打造生态水利。

★实施水系连通示范工程,可以全面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水平,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张兴礼 蚌埠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新区是水系连通工程的最大受益者,如今的天公河、迎河不仅成为风光秀美的城市风光带,还成为高新区招商引资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日连续降雨后,水系连通的排涝效果立时显现,原先易发生内涝的地区没有明显的雨水滞留,水系连通较好地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城市排涝难题。

李 锋 蚌埠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城市建设造成很多“断头河”,老的排水系统被破坏了,而新的排水体系又跟不上,这是内涝的主要原因,水系连通后,自然水系恢复了,城市内涝问题便能有效治理。

★三县一区水系连通补水蓄水工程是加快推进水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淮上区积极推进水系连通工程,一系列水系连通工程竣工后,淮上区的水生态环境将得到彻底改变。

余士勇 淮上区农业农村水利局高级工程师

深度对话

连通水系治涝病 

功能完善的城市水系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相互连通的水系,对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持人:连日大雨来袭,很多城市发生了严重的内涝,而今年汛期我市城区基本没有大的内涝发生,交通通畅,市民生活正常有序。这样的成果与水系联通工程有怎样的联系。我市大力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有什么样的背景?

我市积极构建相互连通的生态水网体系,完善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生态环境。

张兴礼:我市虽然地处淮河中游下段,境内河流、湖泊众多,但境内河流大多属于过境河流,虽然来水面积较大、水量丰富,但由于调蓄能力不足,地表径流在汛期或丰水年份大多流走,可利用水量不多。同时由于上游地区出于自身用水考虑在河道建节制闸拦蓄,导致非汛期上游河道来水逐步减少,更加剧了来水年份分配的不均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蚌埠市供水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虽然通过努力治理,局部水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集聚和农业产业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的排放量进一步增加,整体水污染形势严峻。

经过多年治理,蚌埠市的河湖洪灾问题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涝灾依然十分突出,尤其是排涝大沟,大都开挖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淤积严重,排涝能力不足。

针对蚌埠市存在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偏弱、部分河湖水质恶化、水生态系统退化、旱涝灾害频发等问题,开展实施蚌埠市淮河生态经济带水系连通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对保障蚌埠市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发生内涝的原因都在于连续的急降雨超出了排放能力,导致短时间内大量雨水滞留于地表,形成了所谓的“内涝”。对城市而言,由于地面全面硬化,土壤吸收雨水的能力变弱,雨水下泄主要依托地下管网,而地下管网流量十分有限,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积水形成内涝;对农村而言,雨水下泄,一方面依靠农田的自然吸收,另一方面就是靠沟渠排放,如果沟渠不通畅,雨水也会难以排出形成内涝。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如果河湖沟渠等水系相互联通,一方面可以实现自排,另一方面配合以水利工程设施进行人工干预,这样就能有效治理“涝”病。

今年汛期高新区没有出现内涝,一是城市排涝工作扎实有效,二是得益于近年来大力实施的水系连通工程。例如天公河工程,疏浚了河道,打通了迎河,将天河与迎河、张公湖、席家沟进行连接。枯水季节,通过控制闸坝调节,给迎河、张公湖、席家沟蓄水,让这些河湖一年四季保持适宜水位,达到了“水波潋滟晴方好”的景观效果。汛期到来,相互连通的河湖沟渠既可以蓄纳洪水,也有助于洪水顺畅下泄。今年汛期前,水利部门提前降低迎河、张公湖和席家沟水位,为汛期蓄洪、排涝做了充分准备。近日连续降雨后,水系连通的排涝效果立时显现。原先易发生内涝的地区没有明显的雨水滞留,水系连通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城市排涝难题。

余士勇:淮上区地处淮河中游下段,境内主要为淮河干流和北淝河下游,主要蓄水洼地有北淝河下游的三汊河、钓鱼台湖等。淮上区北淝河下游长约34.5公里,北淝河下游河床较浅,枯水期上游截留河水,导致河道内水流量很小,汛期到来,上游泄洪,大量客水涌至下游,迅速抬高水位,给区内排涝造成很大压力。

淮上区自西向东分布有老二号沟、王小沟、淝淮新河、吴小街四十米大沟等,自然水系较完好,雨水下泄通畅,内涝情况就大为减轻。河湖沟渠是水系的主要构成形式,河、湖可蓄滞一部分雨水,沟、渠可迅速排走雨水。在近期的大雨中,有没有排水沟渠受涝情况差别很大。以淮上区为例,南北向的吴小街40米大沟、淝淮新河、王小沟等,排水效果非常明显,附近区域内涝轻微或根本不涝。而双墩路一段因为向北淝河排水的沟渠被阻断,新建地下排水管网尚未完善、作用有限,以致逢雨必涝,对附近几个小区的居民生活影响很大。老的排水系统被破坏了,而新的排水体系又没发挥作用或作用不大,这是一些地区内涝的主要原因。水系连通后,自然水系得以恢复,那么城市内涝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水光潋滟风光好 

人水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水利景观工程对改善城市生态、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主持人:蚌埠市是水利部确定的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水系连通工程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张兴礼: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促进人水和谐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蚌埠市被水利部列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工程水利,积极推进资源水利,倾心构筑民生水利,同步打造生态水利。

蚌埠市水资源分布较为均匀,水系脉络清晰,以淮河为主干的水网系统呈鱼骨状分布,形成:“一河牵五水”、“两湖夹三城”的自然肌理,天然水网与自然山脉交织,形成山环水绕的自然基底。淮河水生态景观轴,城市特色水生态环,北淝河、八里沟、席家沟、鲍家沟、天龙河五条沿河绿带,龙子湖自然保护区、天河水源保护区、三汊河湿地、钓鱼台湖湿地四个绿核,加上淮河南岸西南部水源保护区、东南部三沟一湖亲水乐水区、淮河北岸生态功能区,这一轴、一环、五带、四核、三区,共同构筑起城市的水生态规划布局。水景观是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建设不仅可保证水利设施安全,也加强了城与水的交流,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淮河过去处在城市外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被遗忘的空间,随着城市跨河发展,淮河逐渐变成了城中河,淮河水位季节性变化剧烈,为两岸景观塑造带来困难,我市相关水规划,充分考虑了水体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大堤内河滩保持自然状态,简单修建步行道保证市民亲水可达性。规划设计重点集中在对大堤和堤外空间的思考,谋划对堤顶道路进行拓宽,充分利用堤顶路东西联系的交通作用,并尽可能发掘大堤作为淮河景观游赏的潜在价值。对堤外空间积极谋划,促进老城空间与大堤景观无缝连接,将堤岸景观融入城市生活。这几年淮河景观带建设一年比一年好,大堤内的河滩也治理了,私搭乱建全部被拆除,大堤内外的绿化景观建设有很大投入。

李锋:水系连通工程除在防汛排涝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天公河连接淮河、天河、迎河、张公湖、席家沟,是集城市防洪、排涝、生态补水、黑臭水体整治、海绵城市、景观绿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通过秦集灌溉站,提引天河水或淮河水,补给张公湖、席家沟。天龙河畅通后,不仅市区南部有了一条汇水的人工河,而且可把市区的河湖水系盘活,山环水绕,条条通畅。引入源头活水后,席家沟由过去的臭水沟变成了风景美丽的城市风光带,张公湖水质提升明显,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湖泊。即将开工的引天济龙工程可大幅度缓解龙子湖蓄水补水需求,同时可把城南水体水系、绿化廊道连通,在城市外围组成闭合的环带,将淮河、天河、龙子湖连为一体,形成四水环绕的理想栖居空间。

高新区是水系连通工程的最大受益者。水系连通前,迎河是一个“断头河”,由于河床浅,水量很少,污染严重,每逢枯水季节,迎河臭气难闻,沿岸居民叫苦不迭,水系连通工程彻底改变了迎河的面貌。天河、迎河、张公湖、席家沟连通后,河面拓宽,河床变深,蓄水量大为增加,从天河引来的清水,换去原先发臭的水体,沿岸的综合整治,让迎河旧貌焕新颜。如今的天公河、迎河不仅成为风光秀美的城市风光带,还成为高新区招商引资的一张城市名片。许多客商来到高新区参观考察后,纷纷对这里的水环境赞不绝口,表达出落户高新区的强烈意愿。为了让岸线环境变得更美好,在城市中环线至柳工大道长约2.3公里的沿迎河地带,高新区投资建设了占地200亩的梅园,每到梅花盛开季节,这里游人如织。水生态环境改善后,沿岸土地价值得到极大提升。原先人人避之不及的沿河地带现在成了开发商争抢的“香饽饽”。妙景天成、苏州府、绿地迎宾城、燕南苑等项目沿河布局,未来沿河地带将成为品质人居的代名词。

工程推进鼓点急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水系连通工程顺利推进,天公河连通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三县一区水系连通示范工程加快建设。

主持人:水系连通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市民对此报以极大关注,请问天公河、天龙河连通工程和三县一区水系连通补水蓄水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张兴礼: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水系连通工程进展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天公河连通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截至2019年底天公河连通工程完成投资3.56亿元,治理总长约11.64公里。增加水面450亩、湿地240亩。目前通过天公河、迎河已为张公湖换水三次,清澈的湖水已让张公湖成为城市最美丽的风光。

三县一区水系连通示范工程,规划项目估算投资41.57亿元,其中新建重建泵站、骨干引输水河道整治疏浚、水环境治理、桥涵闸配套建筑物工程投资30.77亿元,面上大沟疏浚及配套工程投资10.8亿元,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

对于天龙河连通工程,市民关注度较高,这一工程实施后将引天河水自流入龙子湖,这样不仅增加了龙子湖水体循环,改善龙子湖水质,而且还可以解决蚌埠市区南部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为蚌埠市南片区建设一条水生态景观带,提高城市水域面积率。

天龙河项目可研规划方案已于今年4月25日通过市委专题会研究,该工程将于近期实施。工程主要内容为:打通天河、龙子湖水系,引调蚌埠闸上雨洪资源,以改善龙子湖水质,改善水环境,并构建南部山水市政绿廊为载体。治理长度15.2公里,其中扩挖疏浚河道12.4公里,地下箱涵2.8公里,生态挡土墙、护岸,沿岸布置景观绿化,新建控制闸及桥梁等,该工程估算投资10亿元。

余士勇:水系连通工程是蚌埠市水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我市水域范围的生态蓝线规划已完成编制,这项规划通过对重要的水体、湿地、绿地划定蓝线、绿线,确保水体、绿地等得到严格、精确的保护。同时,规划部门还编制了生态网络规划,对全市水系、林地、山体综合考量,把城市外围的四方湖、三汊河、钓鱼台湖、怀洪新河等水系纳入城市整体生态脉络,构建生态网络、优化城市空间,为城市创造一个系统完善的生态基底。

三县一区水系连通补水蓄水工程是加快推进水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淮上区积极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2020年计划开工建设穿淮北大堤的淮丰引水涵,新开挖王小沟,清淤疏浚梅桥老二号沟、徐前河、吴小街二号沟,配套大沟节制闸2座和跨沟桥涵8座,并结合景观建设对王小沟和吴小街二号沟进行综合治理。淮上区2020年度水系连通补水蓄水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107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建设及征地拆迁补偿投资约8600万元。一系列水系连通工程竣工后,淮上区的水生态环境将得到彻底改变。

李锋: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丰厚深邃的文化,蕴含着至善至美的人文情怀。有人说,河流是城市的遗产廊道,经历了沧海桑田,记录了千年时光,融入了市井百态,承载着梦想希望。水域及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空间的拓展,不同特色的城市有不一样的文化解读。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须关注水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问题。从水的多样性、水环境的多样性,进而关注依水而生的动植物的多样性,打造多层级、多类型的保护区,在保护水、利用水的同时,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过去城市建设的理念相对滞后,在城市扩张中,许多自然沟渠被填埋,这也是“断头河”形成的原因所在,其实河湖沟渠是城市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水系连通工程既是水生态建设的需要,更是赋予城市文脉的点睛之笔,我们期盼着蚌埠因水系连通而变得更加美丽。(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