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蓝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2020-12-11 09:18   

■话题背景     

乐享蓝天白云,拥抱绿水青山,这是每个人朴实的生态愿望,也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对未来的担当。我市仅2020年就安排资金6.7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保事业发展等。正因为把绿水青山放在如此珍重的位置,近年来蚌埠的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绿色发展指数逐年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一年比一年浓郁……

在这条绿色发展的大道中,不管是职责在肩的专业人士,还是无私奉献的“门外汉”志愿者,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蚌埠更蔚蓝的天、更清澈的水、更青翠的山默默努力,用自己的付出,描绘着大美蚌埠的新颜值。

记者 郝玉琳/文 刘晨/图                                                                                                                    

“不戴口罩,我对蚌埠空气环境质量有信心”

记者:您是大气科的负责人,我首先想问,如果不考虑疫情防控要求,秋冬季节您出门戴口罩吗?

李亮:我非常理解戴口罩出门的人,但如果不考虑疫情防控要求,我自己是不戴的。为什么?因为我对蚌埠的空气环境质量有信心,当然,秋冬季节戴口罩,对个人卫生防护肯定有好处。

记者:但是就在前几年,蚌埠还出现过一次秋冬季连续十多天的空气中重度污染。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很多人戴口罩的记忆好像就来自于那时。

李亮:是的,我也记得,所以近几年我们下了大力气整治,按国家要求实施了三年的“蓝天保卫战”。省下达的目标是“十三五”末我市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要比“十二五”末下降18%,空气优良率要达到80%。现在,我们离实现这个目标已经十分接近了。从数值上看,今年以来我市PM2.5平均浓度已经达到了有考核数据以来的最好状态,年度平均浓度略高于每立方米40微克。今年蚌埠全时段PM2.5平均浓度、空气优良率两个指标都保持在了皖北最前列。从大家的感受上看,近两年“蚌埠蓝”也越来越多了,比如朋友圈里晒“蚌埠蓝”,就已经很普遍。

但是空气是流动的。特别是作为皖北城市,因为特殊的地理和气象条件,空气环境质量很容易受外环境的影响,比如夏季易受到来自江苏方向的污染传输,发生臭氧浓度超标造成污染。秋冬季就经常面临从河南、河北等地传输过来的污染团。所以空气质量管控,平时靠我们自己,但在污染传输的时候,我们只能尽量降低本地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轻外来污染传输对我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记者:这两年的改善成果,肯定有您的重要作用和付出在其中。请介绍一下。

李亮:我个人没起多大作用,空气质量的改善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的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说这个话是发自内心的。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完成一个阶段性任务目标的时候,自己也有一些荣誉感和幸福感,但空气质量这样的综合性问题,真不是个人或者科室的这点努力就可以改善多少的。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和管控力度,从大的方面如大型企业的监测和管控,到小的方面如环卫工人焚烧树叶,从非常显眼的如建筑工地的扬尘治理,到难以留意的如土锅街的餐饮店不烧煤,从每一个能着手的细枝末节发力。这其中,更是离不开广大市民的配合,你今天上班少开一次车,就是为空气质量作贡献,你今天把空调设低1度,就是为空气质量作贡献,你祭祀没有烧纸钱,就是为空气质量作贡献。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 李亮     

从办法上来说,我们近几年一直聚焦“五控”——控煤,控气,控车,控尘和控烧。每一项都非常细致,比如控煤,蚌埠小澡堂多,以前大多烧煤,甚至烧油毛毡,现在已经实现了煤改天然气或热水直供。控气,我们去年以来开展了多场专项行动,对没有手续的小企业实施了分类整治。控车,大家应该能发现最近一个多月,农用车很少看到了。因为交警部门在发力整治这种尾气高污染的车辆。控尘,除了包括建筑工地的一系列抑尘措施,还包括要求渣土车辆覆盖、不得飘散等。控烧,禁止焚烧秸秆、树叶、垃圾,控制祭祀烧纸、烧荒草等。

今年,我们完成了300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的整治,更新了大气污染源清单,用关停取缔、提升改造等方式分类完成了102家“散乱污”企业的整治;把39台工业炉窑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全市120多台天然气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改造,有效降低了工业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具体的整治我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市的空气环境质量管理已经实施了大气网格化精准管控,正在走向科技治霾、精准治霾。

“靠科技,空气也能网格化管理”

记者:您说的网格化精准管控听起来非常有科技感,空气也能网格化管理吗?用什么管?

李亮:用遍布全市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对全市空气环境质量实施区域精准监控,市区现在有310套微型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空气监测点位,监控数据是我们行政管控的重要手段。大家平时不易注意到,因为这个站点体积很小,和交警部门的监控探头差不多,一个站点可以负责一片区域,监测各项空气环境质量指标,汇总到系统平台,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一目了然地看到空气状态、查到数值。我现在打开手机软件,你看这个系统界面上全是各个站点的监测数据。各项监测指标都能看到,AQI(空气质量指数)、PM2.5浓度、氮氧化物等,比如我们点开这里地图上二实小附近,这个点就是东航校拆迁工地的监测点,北边一点是我们百货大楼南侧的监测点,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点就是覆盖整个市区的监测站点。通过系统我们能够精准监测,用数据说话。数据一超标、红了,马上启动巡查机制去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技应用方面,除了这些站点提供数据,我们也有很多监测仪器,手持式的、车载的,雷达扫描分析等,能非常精准地判断出哪个区域有问题,要查哪里、查什么。

记者:您说到了检查。我们有了高科技的精准监测系统和手段,关键还要落实到解决问题的环节。如果是施工、生活产生的污染可能比较好查、好治,那工业企业是不是查起来就有难度了?谈谈这方面您查到的最严重情况?

李亮:对于恶意排污,超标排污和整改无望的企业,我们依法立案查处,甚至依法采取强制关停取缔措施;对于规模小的、稍加投入进行改造就可以达标的企业实施分类整治。比如一家三口开个家具作坊,用油漆刷家具,让他花钱去上污染防治设施不现实。我们就鼓励他买免漆板加工,来解决污染问题。我们还会积极争取相关专项资金,来帮助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设备升级改造。

但是确实也有极个别恶意违法、超标排污、整改反复的。我接触过的最严重的一家企业,是涉嫌大气污染物的在线监控数据弄虚作假。当时是罚了100多万,两个人被刑事拘留。现在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口都有监控设施,这个企业的排放口当然也有,监控设施会把数据实时传送到平台,我们可以查看。这个企业负责人知道自己近期排放超标了,他们擅自修改污染源监控设施的参数,导致测量出现误差,让测出的数据依然显示正常。我们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这个企业当时污染物数据比较低,而且一直处于较低状态,这跟我们日常掌握的企业正常生产的排放数据极不吻合。就像一个人,比如正常情况一天要喝5杯水,那三天1杯都没喝完肯定有问题。通过这个线索,我们查到了涉嫌犯罪的行为。

记者:看来环境执法检查非常需要技巧。

李亮:对,这也是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的基本功和强项。比如看企业的污染物处理设备,普通市民会简单地看,这个设施在转呢,但是我们肯定不一样。比如它是一个吸收碱性气体氨气的污染防治设施,我们首先要查有没有漏风,引风机有没有正常工作。第二去查吸收液的PH值,吸收碱性废气的吸收液应该是酸性,如果吸收液也呈碱性那就没效果了。第三我们会查运行记录,多久更换一次药剂,有没有定期添加吸收液等,还可以联合环境监测站,对废气排放口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测。

记者:那检查应该很辛苦吧?现在工作有什么难点吗?

李亮:本职工作谈不上辛苦不辛苦。对于大气污染防治,不同季节我们关注的点不一样,夏季关注餐饮油烟、道路沥青铺设、建筑喷涂等,冬季重点是查扬尘和机动车尾气、工业企业排放,春节前后是烟花爆竹,农村集市的油炸油烟等。今年八九月份我们开展了“臭氧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臭氧污染就是高温天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易转化成臭氧,造成空气环境质量污染,所以污染高峰期是在上午11点到下午4点,越是炎热的时间段越要检查,甚至经常中午来不及吃饭。说难点的话,虽然近几年空气质量环境已经明显改善,但是与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我们生态环境部门的执法力量还很薄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记者手记】

不足一小时的采访时间里,除了平均五六分钟一次的来访者和电话打断之外,李亮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个人没有做什么,是市委市政府重视,全社会一起努力。”这位被省委宣传部、省生态环境厅、省文明办评出的2020年省首届十大最美生态环保铁军领军人物,保持着一贯的谦虚风格。

我想,这谦虚的背后是对我们更大的期待,是对每一位市民践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期待。                                                                                                                    

298

■话题背景     

乐享蓝天白云,拥抱绿水青山,这是每个人朴实的生态愿望,也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对未来的担当。我市仅2020年就安排资金6.7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保事业发展等。正因为把绿水青山放在如此珍重的位置,近年来蚌埠的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绿色发展指数逐年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一年比一年浓郁……

在这条绿色发展的大道中,不管是职责在肩的专业人士,还是无私奉献的“门外汉”志愿者,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蚌埠更蔚蓝的天、更清澈的水、更青翠的山默默努力,用自己的付出,描绘着大美蚌埠的新颜值。

记者 郝玉琳/文 刘晨/图                                                                                                                    

“不戴口罩,我对蚌埠空气环境质量有信心”

记者:您是大气科的负责人,我首先想问,如果不考虑疫情防控要求,秋冬季节您出门戴口罩吗?

李亮:我非常理解戴口罩出门的人,但如果不考虑疫情防控要求,我自己是不戴的。为什么?因为我对蚌埠的空气环境质量有信心,当然,秋冬季节戴口罩,对个人卫生防护肯定有好处。

记者:但是就在前几年,蚌埠还出现过一次秋冬季连续十多天的空气中重度污染。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很多人戴口罩的记忆好像就来自于那时。

李亮:是的,我也记得,所以近几年我们下了大力气整治,按国家要求实施了三年的“蓝天保卫战”。省下达的目标是“十三五”末我市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要比“十二五”末下降18%,空气优良率要达到80%。现在,我们离实现这个目标已经十分接近了。从数值上看,今年以来我市PM2.5平均浓度已经达到了有考核数据以来的最好状态,年度平均浓度略高于每立方米40微克。今年蚌埠全时段PM2.5平均浓度、空气优良率两个指标都保持在了皖北最前列。从大家的感受上看,近两年“蚌埠蓝”也越来越多了,比如朋友圈里晒“蚌埠蓝”,就已经很普遍。

但是空气是流动的。特别是作为皖北城市,因为特殊的地理和气象条件,空气环境质量很容易受外环境的影响,比如夏季易受到来自江苏方向的污染传输,发生臭氧浓度超标造成污染。秋冬季就经常面临从河南、河北等地传输过来的污染团。所以空气质量管控,平时靠我们自己,但在污染传输的时候,我们只能尽量降低本地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轻外来污染传输对我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记者:这两年的改善成果,肯定有您的重要作用和付出在其中。请介绍一下。

李亮:我个人没起多大作用,空气质量的改善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的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说这个话是发自内心的。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完成一个阶段性任务目标的时候,自己也有一些荣誉感和幸福感,但空气质量这样的综合性问题,真不是个人或者科室的这点努力就可以改善多少的。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和管控力度,从大的方面如大型企业的监测和管控,到小的方面如环卫工人焚烧树叶,从非常显眼的如建筑工地的扬尘治理,到难以留意的如土锅街的餐饮店不烧煤,从每一个能着手的细枝末节发力。这其中,更是离不开广大市民的配合,你今天上班少开一次车,就是为空气质量作贡献,你今天把空调设低1度,就是为空气质量作贡献,你祭祀没有烧纸钱,就是为空气质量作贡献。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 李亮     

从办法上来说,我们近几年一直聚焦“五控”——控煤,控气,控车,控尘和控烧。每一项都非常细致,比如控煤,蚌埠小澡堂多,以前大多烧煤,甚至烧油毛毡,现在已经实现了煤改天然气或热水直供。控气,我们去年以来开展了多场专项行动,对没有手续的小企业实施了分类整治。控车,大家应该能发现最近一个多月,农用车很少看到了。因为交警部门在发力整治这种尾气高污染的车辆。控尘,除了包括建筑工地的一系列抑尘措施,还包括要求渣土车辆覆盖、不得飘散等。控烧,禁止焚烧秸秆、树叶、垃圾,控制祭祀烧纸、烧荒草等。

今年,我们完成了300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的整治,更新了大气污染源清单,用关停取缔、提升改造等方式分类完成了102家“散乱污”企业的整治;把39台工业炉窑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全市120多台天然气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改造,有效降低了工业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具体的整治我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市的空气环境质量管理已经实施了大气网格化精准管控,正在走向科技治霾、精准治霾。

“靠科技,空气也能网格化管理”

记者:您说的网格化精准管控听起来非常有科技感,空气也能网格化管理吗?用什么管?

李亮:用遍布全市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对全市空气环境质量实施区域精准监控,市区现在有310套微型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空气监测点位,监控数据是我们行政管控的重要手段。大家平时不易注意到,因为这个站点体积很小,和交警部门的监控探头差不多,一个站点可以负责一片区域,监测各项空气环境质量指标,汇总到系统平台,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一目了然地看到空气状态、查到数值。我现在打开手机软件,你看这个系统界面上全是各个站点的监测数据。各项监测指标都能看到,AQI(空气质量指数)、PM2.5浓度、氮氧化物等,比如我们点开这里地图上二实小附近,这个点就是东航校拆迁工地的监测点,北边一点是我们百货大楼南侧的监测点,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点就是覆盖整个市区的监测站点。通过系统我们能够精准监测,用数据说话。数据一超标、红了,马上启动巡查机制去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技应用方面,除了这些站点提供数据,我们也有很多监测仪器,手持式的、车载的,雷达扫描分析等,能非常精准地判断出哪个区域有问题,要查哪里、查什么。

记者:您说到了检查。我们有了高科技的精准监测系统和手段,关键还要落实到解决问题的环节。如果是施工、生活产生的污染可能比较好查、好治,那工业企业是不是查起来就有难度了?谈谈这方面您查到的最严重情况?

李亮:对于恶意排污,超标排污和整改无望的企业,我们依法立案查处,甚至依法采取强制关停取缔措施;对于规模小的、稍加投入进行改造就可以达标的企业实施分类整治。比如一家三口开个家具作坊,用油漆刷家具,让他花钱去上污染防治设施不现实。我们就鼓励他买免漆板加工,来解决污染问题。我们还会积极争取相关专项资金,来帮助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设备升级改造。

但是确实也有极个别恶意违法、超标排污、整改反复的。我接触过的最严重的一家企业,是涉嫌大气污染物的在线监控数据弄虚作假。当时是罚了100多万,两个人被刑事拘留。现在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口都有监控设施,这个企业的排放口当然也有,监控设施会把数据实时传送到平台,我们可以查看。这个企业负责人知道自己近期排放超标了,他们擅自修改污染源监控设施的参数,导致测量出现误差,让测出的数据依然显示正常。我们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这个企业当时污染物数据比较低,而且一直处于较低状态,这跟我们日常掌握的企业正常生产的排放数据极不吻合。就像一个人,比如正常情况一天要喝5杯水,那三天1杯都没喝完肯定有问题。通过这个线索,我们查到了涉嫌犯罪的行为。

记者:看来环境执法检查非常需要技巧。

李亮:对,这也是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的基本功和强项。比如看企业的污染物处理设备,普通市民会简单地看,这个设施在转呢,但是我们肯定不一样。比如它是一个吸收碱性气体氨气的污染防治设施,我们首先要查有没有漏风,引风机有没有正常工作。第二去查吸收液的PH值,吸收碱性废气的吸收液应该是酸性,如果吸收液也呈碱性那就没效果了。第三我们会查运行记录,多久更换一次药剂,有没有定期添加吸收液等,还可以联合环境监测站,对废气排放口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测。

记者:那检查应该很辛苦吧?现在工作有什么难点吗?

李亮:本职工作谈不上辛苦不辛苦。对于大气污染防治,不同季节我们关注的点不一样,夏季关注餐饮油烟、道路沥青铺设、建筑喷涂等,冬季重点是查扬尘和机动车尾气、工业企业排放,春节前后是烟花爆竹,农村集市的油炸油烟等。今年八九月份我们开展了“臭氧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臭氧污染就是高温天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易转化成臭氧,造成空气环境质量污染,所以污染高峰期是在上午11点到下午4点,越是炎热的时间段越要检查,甚至经常中午来不及吃饭。说难点的话,虽然近几年空气质量环境已经明显改善,但是与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我们生态环境部门的执法力量还很薄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记者手记】

不足一小时的采访时间里,除了平均五六分钟一次的来访者和电话打断之外,李亮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个人没有做什么,是市委市政府重视,全社会一起努力。”这位被省委宣传部、省生态环境厅、省文明办评出的2020年省首届十大最美生态环保铁军领军人物,保持着一贯的谦虚风格。

我想,这谦虚的背后是对我们更大的期待,是对每一位市民践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期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