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新闻发布会

2021-06-25 21:28 蚌埠市人民政府  

(一)市政府副秘书长荀异然介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政策背景;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

我代表蚌埠市“六稳”“六保”政策起草组简要汇报一下这次文件出台的相关背景。

为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安徽省委、省政府通知,对全省“六稳”“六保”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落细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我市第一时间贯彻落实,集中市政府政研室、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外事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多家部门,开展相关政策文件的起草工作。

这次政策文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干货多。在文件起草过程中,书记、市长多次指示批示,要求“文件起草不要穿靴戴帽,要开门见山、只讲干货,分条列举,让人一目了然”“要充分吸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相关政策要求,充分体现全国‘两会’精神”。二是修改次数多。通过研读上级文件、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多轮修改、几易其稿。同时,我们将11项子方案中的组织领导、保障措施等部分删除,在通知中统一合并加以强调,精简文字近15000字。三是涉猎内容多。文件主要包括1个通知和11个具体工作方案,分别是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通知,以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工作方案。

目前,此文件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

(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同志介绍政策内容

1、市发展改革委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稳投资、稳预期、保粮食能源安全有关情况。

一、总体考虑

根据安排,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稳投资工作方案》《稳预期工作方案》和《保粮食能源安全工作方案》。在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坚决贯彻全国“两会”和省里精神,与省方案做好衔接;二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与蚌埠实际做好衔接;三是与《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工业攻坚年活动方案》等文件做好衔接。

二、主要内容

(一)稳投资工作方案。方案共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聚焦新型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13个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两会”提出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两新一重”领域,加快项目谋划储备实施,以项目建设带动完成全年投资增长10%以上的既定目标。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本部分共分为新型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能源、生态环保、城镇基础设施、新兴产业、传统技改、公共卫生体系、教育文化等社会民生、乡村振兴、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房地产市场13个领域。除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外,其他领域与省方案均一一对应。我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在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方面也谋划了很多项目,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增加了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体现蚌埠特色。

(二)稳预期工作方案。共2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紧扣稳定经济发展预期、投资者预期、社会民众预期,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回应社会关切,释放积极信号,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包括稳定经济发展预期、稳定投资者预期、稳定社会民众预期等3方面、共11条。

——稳定经济发展预期方面: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坚持“周分析调度、月督查推进、季观摩考核”机制,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盯紧盯牢建筑业、房地产、财政、金融等对经济预期影响较大的重点领域,落实落细相关政策举措;三是夯实经济增长支撑条件,持续发挥投资关键带动作用,加快谋划储备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动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稳定投资者预期方面:一是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倡导“三个一切”服务理念,加快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二是加大政策对冲力度,强化政策支持供给,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抓好政策落地落细落实,推广“政策+中介”服务企业做法,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开展政策宣传贯彻工作;四是提高政策知晓度,重要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进行广泛宣传。

——稳定社会民众预期方面:一是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在推动就业局势稳定上攻坚突破,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二是确保物价总体平稳,加强对大宗商品、重要生活必须品的监测预警,做好应急调度和保供稳价;三是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大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确保基本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兑现。四是主动引导社会预期,促进各方凝聚信心。

(三)保粮食能源安全工作方案。共3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目标任务。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72.5万亩,产量达到56.44亿斤,粮油年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以上;新增28.1万亩高标准农田,累计达到300万亩,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不低于85%。新建高标准粮食仓库10万吨以上,全社会完好仓容达到480万吨以上,地方粮食储备不低于10.2万吨。电力总装机615万千瓦,天然气管网总里程170.6公里。天然气储气能力200万方。

第二部分是保粮食安全主要措施。包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重点水利设施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基础性服务,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搞活粮食市场流通,加强粮食储备管理,提升粮油加工能力,提升粮食应急能力,提升质量监测能力,做好“菜篮子”稳产保供。

第三部分是保能源安全主要措施。包括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加快能源安全储备体系建设,加强能源行业应急能力建设,加强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2、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大家下午好。根据安排,我简要通报一下我市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有关情况:

在保市场主体方面,我市通过稳定市场主体、强化金融支撑、激发消费需求、培育新兴动能、夯实政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六个方面、十八条具体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各类市场主体规模。具体来说:

一是全力稳定市场主体。实施“稳主体”行动,帮助企业稳生产、扩市场、保就业,力争全年市场主体总数稳定在25万户左右。实施“增主体”行动,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36户(项目入规数占60%以上)。实施“强主体”行动,新增三年倍增计划工业企业30户,滚动培育“十强三十佳”工业企业,力争培育百亿企业5户以上。

二是全力强化金融支撑。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开展线上线下银企对接,定期组织开展金融机构进县区、进企业活动,建设蚌埠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中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力度。

三是全力激发消费需求。强化市场开拓,组织企业参与特色产品全国行活动。激发商贸活力。对因“小升限”“个转企”增大税收成本的商贸企业给予一定补贴。鼓励各类商贸行业协会等组织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推动消费提升。推出以消费券形式带动社会消费回暖的系列活动,激发市场活力。

四是全力培育新兴动能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30%以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滚动实施“千企千亿”改造升级计划,全年技改投资增长10%。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20户,力争到2020年底基站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五是全力夯实政策保障。抓好政策“供给端”,出台我市支持5G发展等专项政策,争取制造强省和省民营经济政策、“三重一创”等政策资金。打好政策“组合拳”,着力提升政策执行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延续性。畅通政策“最后一公里”,务求政策落地见效。

六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深化“证照分离”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打造“掌上政府”。推进公平竞争。持续推进“三比一增”“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化开展“产业联盟”系列活动,出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行为清单,全面提升服务企业实效。

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我市围绕突出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5G通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链,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联动、落实援企稳企惠企政策3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实现重点产业链全面复工复产,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畅通,着力打造“双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具体来说:

一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做强硅基新材料产业。2020年硅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做大生物基新材料产业,2020年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同时,形成较为完备的5G基础产业布局和高端装备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关键领域工业“四基”突破和应用。推进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和市级“一室一中心”建设。研发和攻关一批关键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链现代化重大工程,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联动。畅通产业链供应链。针对机器人减速机、频谱分析仪波导元件等国际供应链出现的风险,鼓励引导和帮助企业加紧研究供应链备份和替代问题,增加产品供应的多元性。加强金融联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保障服务能力。提升信息联动水平。谋划城市大脑、数据中心、5G等“新基建”项目。引导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建设企业级或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是落实援企稳企惠企政策。强化资金支持,开展大规模减税、减费、减息、减租、减支“五减”行动。畅通物流运输。进一步完善二类水运口岸运营体系,加密铁海联运班次,稳定“蚌西欧”中欧班列开行。提升保税物流中心服务能力。加强人才支撑。全面落实“人才特区”“人才10条”等政策。新建人才公寓、职工宿舍等2100套。市属职业学校本地就业率超70%。轮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人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加强市县、部门联动,深化政策宣贯,全力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努力夺取疫情防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双胜利”!

3、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工作居“六稳”“六保”之首,它一头连着百姓,一头连着发展,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蚌埠市人社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一、稳存量。主要政策包括“减、免、缓、返、补”五个方面。一是阶段性免征中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半征收大型企业社会保险费、缓征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费。二是放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认定标准,提高返还比例,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采取“免报直发”方式返还失业保险费。三是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运输业、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业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

二、扩增量。对新增就业岗位的小微企业、就业扶贫车间、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按规定给予新增就业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对符合条件的流动经营业主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三、保重点。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对高校毕业生,提高事业单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比例;开展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校园招聘活动;扩大就业见习范围;继续实施“三支一扶”、基层特岗等基层服务项目;到小微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按规定分别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和创业补贴。对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继续实施返乡人员就业直通车工程,引导就地就近就业;对建设认定的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给予奖补,鼓励吸纳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规范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促进就业增收。对退役军人、残疾人员、妇女等群体,综合运用政策扶持、援助服务、公岗安置、权益维护等措施,落实残疾人专项扶持政策,保障妇女就业权益,实施退役军人“就业起航”行动。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四、强服务。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打造覆盖线上线下全天候招聘机制。深入开展“四进一促”“人社干部进企业”、“人社局长进校园”等专项活动,深入园区、企业、校园、社区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不断推进惠企惠民政策落实落地。

五、兜底线。进一步扩大阶段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贴,并加强与低保、社会救助等保障措施的衔接,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三)记者提问。

1、安徽日报记者提问:针对今年疫情影响,蚌埠市在稳投资方面做了哪些项目上的安排?

章保川答:一是梳理充实“稳投资”项目库。对照上级支持方向,结合我市发展需要,在铁路、高速公路、老旧小区改造等15个领域梳理编报“稳投资”项目1052个,总投资11258.8亿元,规模居全省前列。二是多措并举拓展项目投融资渠道。抢抓国家“稳投资”政策机遇,成立项目申报专班加强对上衔接和对申报单位的精准指导,对申报中央投资项目实行“容缺审批+承诺制”推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已有230个拟争取中央投资项目通过省级初审上报国家,总投资868.8亿元,占全省比重15.4%,居全省前列。三是狠抓重点项目调度推进。创新运用重大项目“一张图”信息调度系统,对重大项目实行覆盖全建设周期的“线下+线上”APP协同调度、“周调度+月督查”的高频调度和“横道图+施工图”的闭环调度机制。上半年全市举行5批次集中开工,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4个、总投资980.2亿元。水蚌线外迁改造、蚌固高速、蚌五高速正在加快建设;高速京台高速东海大道出入口正式通车;固镇-宿州高速、蚌埠-淮南高速、蚌埠城市高速外环、机场高速连接线等正在积极谋划推进中。

2、蚌埠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近期我市在保能源安全方面有哪些安排?

章保川答:我们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强化220KV主网的环网结构,优化110KV及以下网络结构。深入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以加强10千伏骨干电网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有序推进老旧配电设备改造。积极谋划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落实有序用电方案。

二是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对照《蚌埠市2014-2020年天然气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做好规划收官年项目实施和评估工作。积极推动LNG应急储备气源项目,确保城市天然气供应。有序引入LNG/CNG供应企业,发展乡镇管道供气。大力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开工建设中粮科技30万吨燃料乙醇。

三是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科学选址,有序开发风电和光伏发电,因地制宜扩大生物质能应用规模。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主,重点发展一批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项目。建成通威怀远鳗鲤池200MW渔光互补项目,开工建设怀远魏庄100MW光伏发电、天井湖综合能源项目一期200MW渔光互补项目。依托重点企业,进一步推动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技术服务等,支持不断提升太阳能发电技术研发水平,在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可再生能源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类资本参与能源开发利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四是加快能源安全储备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相结合,严格落实煤炭消费企业不同时段最低最高库存要求。加强电煤库存监测调度工作,鼓励燃煤电厂提升存煤能力。做好有序用电方案管理,在需求侧形成最大用电负荷的19%-20%左右的电力调峰和应急能力。严格落实市县政府全年平均用气量3天、城镇燃气企业全年用气量5%的储气责任。

五是加强能源行业应急能力建设。加强能源应急设施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健全应急体系,强化应急响应。加强对能源供求变化、价格波动以及安全风险状况等预测预警。修订印发《蚌埠市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六是加强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强化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组织协调电力迎峰度夏(冬),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扎实开展油气管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油气管道保护“六项机制”建设。

3、中安在线记者提问: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哪些冲击?我市做了哪些应对举措?

解义平答: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工作的关心。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国际疫情仍在持续蔓延,这对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两端不可避免产生了影响,加大了上游“供给中断”和下游“需求中断”的两头断链风险。一方面,由于各国疫情发展影响,导致我市部分高科技企业无法及时采购国外芯片、机器人减速机等。另一方面,我市外贸企业出口订单缩减,导致供应链受到影响,产能利用率下降。1-2月份,我市工业经济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全国、全省一致,呈现快速回落态势;3月份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逐步止滑回稳,预计到上半年增速可实现转负为正。今年以来,围绕统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着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市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政策帮扶,着力帮扶企业应对疫情。除了出台前面提到的专项支持政策之外,我们在疫情期间改革制造强市政策申报形式,加快资金兑现,对437个制造强市政策项目实行零材料申报,提前预拨资金8147.6万元,着力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成立复工复产专班,派驻业务骨干驻企服务,集中收集上报、跟踪协调督办跨市、跨省产业链协同复工梗阻、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累计解决各类问题一千余件。

二是组建产业联盟,着力支持企业抱团发展。组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化工、新型建材、消费品和医药等6个产业联盟并积极组织开展对接交流活动,着力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配套、抱团发展。截至目前,联盟企业增至150余家,累计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技术研讨、政策宣讲、产品推介等交流活动9场,促成供销、研发等初步合作意向50余个。

三是加快技术突破,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针对产业链中的堵点和断点,组织实施新型制造工程、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和技术提升工程、“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培育工程、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聚焦高世代TFT-LED玻璃基板、MEMS芯片、抗熔滴阻燃聚乳酸、高性能玻璃纤维等,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同时,全力争创玻璃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质量推进硅基新材料、聚乳酸新材料、智能传感器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高关键领域应用、共性技术创新供给水平。

总之,围绕双基产业,通过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上下游协同配套,实现了重点产业链全面复工复产,推进全市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畅通。截至5月底,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26.07万户,同比增长13.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7.2%,居全省第5位;同比下降0.9%,降幅较1-2月收窄21.6个百分点,新增项目入规工业企业数居全省第1位。

4、蚌埠日报记者提问: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出台了很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劳动者就业的优惠政策,请问政策执行情况如何?

林国立答:今年以来,蚌埠市人社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编制了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结合“四送一服”“四进一促”“人社干部进企业”等专项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

一、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方面。上半年,全市就业资金、失业保险基金、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累计支出约1.2亿元,其中:一是为398户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资金3640万元。二是为1070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费返还资金2720万元;三是为疫情防护设施设备定点企业发放奖补资金343万元;四是为126户中小微企业发放新增就业岗位补贴167万元;五是为348户企业发放培训补贴资金311万元。六是为5513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4700万元。

二、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方面。累计减少企业社保缴费4.81亿元,惠及企业7560家,其中免征7139家企业4.35亿元、减征421家企业0.46亿元。预计,全市全年累计减少企业社保缴费约17亿元,其中减免约12亿元、缓缴约5亿元。

三、新增就业岗位方面。一是在今年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新任教师招聘中,我们设置了760个岗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二是采取简易招聘程序,为教育、卫健、文旅、体育等部门招聘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副高以上专业人才43人。三是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开发441个就业见习岗位,组织897名大中专院校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四是规范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8680个。五是自4月18日我市逐步恢复线下招聘活动以来,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线下招聘会83场,进场企业1563户(次),提供岗位4.1万个。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形势变化,注重精准施策,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积极开拓新增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5、安徽经济报记者提问:市委市政府如何推进和保障“六稳”“六保”政策落实?

荀异然答:蚌埠市委、市政府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紧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重点从“3个强化”方面狠抓“六稳”“六保”政策落实。

一是强化责任。要求每个具体方案的牵头部门组建工作推进专班,具体抓好方案的推进、落实。比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稳就业工作方案(保居民就业工作方案)》的实施,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负责《稳金融工作方案》的实施,市商务外事局牵头负责《稳外贸工作方案》《稳外资工作方案》的实施,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稳投资工作方案》《稳预期工作方案》《保粮食能源安全工作方案的实施》,市财政局牵头负责《保基本民生工作方案》《保基层运转工作方案》的实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保市场主体工作方案》《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的实施。

二是强化调度。要求每个具体方案的牵头部门在推进的过程中,画出“责任书、时间表、横道图”,每月将工作进展情况向市长例会报告,每个季度向经济观摩会报告。

三是强化问效。要求市督查考核办切实加大督导问效力度,对抓落实不及时、执行不到位、目标任务未达预期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追责。

275

(一)市政府副秘书长荀异然介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政策背景;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

我代表蚌埠市“六稳”“六保”政策起草组简要汇报一下这次文件出台的相关背景。

为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安徽省委、省政府通知,对全省“六稳”“六保”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落细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我市第一时间贯彻落实,集中市政府政研室、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外事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多家部门,开展相关政策文件的起草工作。

这次政策文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干货多。在文件起草过程中,书记、市长多次指示批示,要求“文件起草不要穿靴戴帽,要开门见山、只讲干货,分条列举,让人一目了然”“要充分吸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相关政策要求,充分体现全国‘两会’精神”。二是修改次数多。通过研读上级文件、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多轮修改、几易其稿。同时,我们将11项子方案中的组织领导、保障措施等部分删除,在通知中统一合并加以强调,精简文字近15000字。三是涉猎内容多。文件主要包括1个通知和11个具体工作方案,分别是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通知,以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工作方案。

目前,此文件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

(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同志介绍政策内容

1、市发展改革委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稳投资、稳预期、保粮食能源安全有关情况。

一、总体考虑

根据安排,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稳投资工作方案》《稳预期工作方案》和《保粮食能源安全工作方案》。在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坚决贯彻全国“两会”和省里精神,与省方案做好衔接;二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与蚌埠实际做好衔接;三是与《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工业攻坚年活动方案》等文件做好衔接。

二、主要内容

(一)稳投资工作方案。方案共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聚焦新型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13个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两会”提出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两新一重”领域,加快项目谋划储备实施,以项目建设带动完成全年投资增长10%以上的既定目标。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本部分共分为新型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能源、生态环保、城镇基础设施、新兴产业、传统技改、公共卫生体系、教育文化等社会民生、乡村振兴、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房地产市场13个领域。除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外,其他领域与省方案均一一对应。我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在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方面也谋划了很多项目,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增加了物流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体现蚌埠特色。

(二)稳预期工作方案。共2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紧扣稳定经济发展预期、投资者预期、社会民众预期,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回应社会关切,释放积极信号,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包括稳定经济发展预期、稳定投资者预期、稳定社会民众预期等3方面、共11条。

——稳定经济发展预期方面: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坚持“周分析调度、月督查推进、季观摩考核”机制,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盯紧盯牢建筑业、房地产、财政、金融等对经济预期影响较大的重点领域,落实落细相关政策举措;三是夯实经济增长支撑条件,持续发挥投资关键带动作用,加快谋划储备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动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稳定投资者预期方面:一是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倡导“三个一切”服务理念,加快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二是加大政策对冲力度,强化政策支持供给,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抓好政策落地落细落实,推广“政策+中介”服务企业做法,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开展政策宣传贯彻工作;四是提高政策知晓度,重要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进行广泛宣传。

——稳定社会民众预期方面:一是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在推动就业局势稳定上攻坚突破,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二是确保物价总体平稳,加强对大宗商品、重要生活必须品的监测预警,做好应急调度和保供稳价;三是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大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确保基本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兑现。四是主动引导社会预期,促进各方凝聚信心。

(三)保粮食能源安全工作方案。共3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目标任务。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72.5万亩,产量达到56.44亿斤,粮油年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以上;新增28.1万亩高标准农田,累计达到300万亩,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不低于85%。新建高标准粮食仓库10万吨以上,全社会完好仓容达到480万吨以上,地方粮食储备不低于10.2万吨。电力总装机615万千瓦,天然气管网总里程170.6公里。天然气储气能力200万方。

第二部分是保粮食安全主要措施。包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重点水利设施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基础性服务,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搞活粮食市场流通,加强粮食储备管理,提升粮油加工能力,提升粮食应急能力,提升质量监测能力,做好“菜篮子”稳产保供。

第三部分是保能源安全主要措施。包括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加快能源安全储备体系建设,加强能源行业应急能力建设,加强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2、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大家下午好。根据安排,我简要通报一下我市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有关情况:

在保市场主体方面,我市通过稳定市场主体、强化金融支撑、激发消费需求、培育新兴动能、夯实政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六个方面、十八条具体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各类市场主体规模。具体来说:

一是全力稳定市场主体。实施“稳主体”行动,帮助企业稳生产、扩市场、保就业,力争全年市场主体总数稳定在25万户左右。实施“增主体”行动,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36户(项目入规数占60%以上)。实施“强主体”行动,新增三年倍增计划工业企业30户,滚动培育“十强三十佳”工业企业,力争培育百亿企业5户以上。

二是全力强化金融支撑。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开展线上线下银企对接,定期组织开展金融机构进县区、进企业活动,建设蚌埠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中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力度。

三是全力激发消费需求。强化市场开拓,组织企业参与特色产品全国行活动。激发商贸活力。对因“小升限”“个转企”增大税收成本的商贸企业给予一定补贴。鼓励各类商贸行业协会等组织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推动消费提升。推出以消费券形式带动社会消费回暖的系列活动,激发市场活力。

四是全力培育新兴动能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30%以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滚动实施“千企千亿”改造升级计划,全年技改投资增长10%。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20户,力争到2020年底基站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五是全力夯实政策保障。抓好政策“供给端”,出台我市支持5G发展等专项政策,争取制造强省和省民营经济政策、“三重一创”等政策资金。打好政策“组合拳”,着力提升政策执行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延续性。畅通政策“最后一公里”,务求政策落地见效。

六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深化“证照分离”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打造“掌上政府”。推进公平竞争。持续推进“三比一增”“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化开展“产业联盟”系列活动,出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行为清单,全面提升服务企业实效。

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我市围绕突出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5G通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链,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联动、落实援企稳企惠企政策3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实现重点产业链全面复工复产,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畅通,着力打造“双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具体来说:

一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做强硅基新材料产业。2020年硅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做大生物基新材料产业,2020年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同时,形成较为完备的5G基础产业布局和高端装备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关键领域工业“四基”突破和应用。推进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和市级“一室一中心”建设。研发和攻关一批关键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链现代化重大工程,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联动。畅通产业链供应链。针对机器人减速机、频谱分析仪波导元件等国际供应链出现的风险,鼓励引导和帮助企业加紧研究供应链备份和替代问题,增加产品供应的多元性。加强金融联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保障服务能力。提升信息联动水平。谋划城市大脑、数据中心、5G等“新基建”项目。引导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建设企业级或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是落实援企稳企惠企政策。强化资金支持,开展大规模减税、减费、减息、减租、减支“五减”行动。畅通物流运输。进一步完善二类水运口岸运营体系,加密铁海联运班次,稳定“蚌西欧”中欧班列开行。提升保税物流中心服务能力。加强人才支撑。全面落实“人才特区”“人才10条”等政策。新建人才公寓、职工宿舍等2100套。市属职业学校本地就业率超70%。轮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人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加强市县、部门联动,深化政策宣贯,全力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努力夺取疫情防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双胜利”!

3、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工作居“六稳”“六保”之首,它一头连着百姓,一头连着发展,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蚌埠市人社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一、稳存量。主要政策包括“减、免、缓、返、补”五个方面。一是阶段性免征中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半征收大型企业社会保险费、缓征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费。二是放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认定标准,提高返还比例,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采取“免报直发”方式返还失业保险费。三是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运输业、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业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

二、扩增量。对新增就业岗位的小微企业、就业扶贫车间、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按规定给予新增就业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对符合条件的流动经营业主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三、保重点。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对高校毕业生,提高事业单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比例;开展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校园招聘活动;扩大就业见习范围;继续实施“三支一扶”、基层特岗等基层服务项目;到小微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按规定分别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和创业补贴。对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继续实施返乡人员就业直通车工程,引导就地就近就业;对建设认定的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给予奖补,鼓励吸纳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规范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促进就业增收。对退役军人、残疾人员、妇女等群体,综合运用政策扶持、援助服务、公岗安置、权益维护等措施,落实残疾人专项扶持政策,保障妇女就业权益,实施退役军人“就业起航”行动。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四、强服务。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打造覆盖线上线下全天候招聘机制。深入开展“四进一促”“人社干部进企业”、“人社局长进校园”等专项活动,深入园区、企业、校园、社区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不断推进惠企惠民政策落实落地。

五、兜底线。进一步扩大阶段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贴,并加强与低保、社会救助等保障措施的衔接,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三)记者提问。

1、安徽日报记者提问:针对今年疫情影响,蚌埠市在稳投资方面做了哪些项目上的安排?

章保川答:一是梳理充实“稳投资”项目库。对照上级支持方向,结合我市发展需要,在铁路、高速公路、老旧小区改造等15个领域梳理编报“稳投资”项目1052个,总投资11258.8亿元,规模居全省前列。二是多措并举拓展项目投融资渠道。抢抓国家“稳投资”政策机遇,成立项目申报专班加强对上衔接和对申报单位的精准指导,对申报中央投资项目实行“容缺审批+承诺制”推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已有230个拟争取中央投资项目通过省级初审上报国家,总投资868.8亿元,占全省比重15.4%,居全省前列。三是狠抓重点项目调度推进。创新运用重大项目“一张图”信息调度系统,对重大项目实行覆盖全建设周期的“线下+线上”APP协同调度、“周调度+月督查”的高频调度和“横道图+施工图”的闭环调度机制。上半年全市举行5批次集中开工,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4个、总投资980.2亿元。水蚌线外迁改造、蚌固高速、蚌五高速正在加快建设;高速京台高速东海大道出入口正式通车;固镇-宿州高速、蚌埠-淮南高速、蚌埠城市高速外环、机场高速连接线等正在积极谋划推进中。

2、蚌埠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近期我市在保能源安全方面有哪些安排?

章保川答:我们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强化220KV主网的环网结构,优化110KV及以下网络结构。深入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以加强10千伏骨干电网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有序推进老旧配电设备改造。积极谋划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落实有序用电方案。

二是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对照《蚌埠市2014-2020年天然气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做好规划收官年项目实施和评估工作。积极推动LNG应急储备气源项目,确保城市天然气供应。有序引入LNG/CNG供应企业,发展乡镇管道供气。大力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开工建设中粮科技30万吨燃料乙醇。

三是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科学选址,有序开发风电和光伏发电,因地制宜扩大生物质能应用规模。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主,重点发展一批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项目。建成通威怀远鳗鲤池200MW渔光互补项目,开工建设怀远魏庄100MW光伏发电、天井湖综合能源项目一期200MW渔光互补项目。依托重点企业,进一步推动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技术服务等,支持不断提升太阳能发电技术研发水平,在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可再生能源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类资本参与能源开发利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四是加快能源安全储备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相结合,严格落实煤炭消费企业不同时段最低最高库存要求。加强电煤库存监测调度工作,鼓励燃煤电厂提升存煤能力。做好有序用电方案管理,在需求侧形成最大用电负荷的19%-20%左右的电力调峰和应急能力。严格落实市县政府全年平均用气量3天、城镇燃气企业全年用气量5%的储气责任。

五是加强能源行业应急能力建设。加强能源应急设施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健全应急体系,强化应急响应。加强对能源供求变化、价格波动以及安全风险状况等预测预警。修订印发《蚌埠市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六是加强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强化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组织协调电力迎峰度夏(冬),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扎实开展油气管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油气管道保护“六项机制”建设。

3、中安在线记者提问: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哪些冲击?我市做了哪些应对举措?

解义平答: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工作的关心。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国际疫情仍在持续蔓延,这对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两端不可避免产生了影响,加大了上游“供给中断”和下游“需求中断”的两头断链风险。一方面,由于各国疫情发展影响,导致我市部分高科技企业无法及时采购国外芯片、机器人减速机等。另一方面,我市外贸企业出口订单缩减,导致供应链受到影响,产能利用率下降。1-2月份,我市工业经济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全国、全省一致,呈现快速回落态势;3月份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逐步止滑回稳,预计到上半年增速可实现转负为正。今年以来,围绕统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着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市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政策帮扶,着力帮扶企业应对疫情。除了出台前面提到的专项支持政策之外,我们在疫情期间改革制造强市政策申报形式,加快资金兑现,对437个制造强市政策项目实行零材料申报,提前预拨资金8147.6万元,着力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成立复工复产专班,派驻业务骨干驻企服务,集中收集上报、跟踪协调督办跨市、跨省产业链协同复工梗阻、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累计解决各类问题一千余件。

二是组建产业联盟,着力支持企业抱团发展。组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化工、新型建材、消费品和医药等6个产业联盟并积极组织开展对接交流活动,着力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配套、抱团发展。截至目前,联盟企业增至150余家,累计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技术研讨、政策宣讲、产品推介等交流活动9场,促成供销、研发等初步合作意向50余个。

三是加快技术突破,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针对产业链中的堵点和断点,组织实施新型制造工程、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和技术提升工程、“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培育工程、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聚焦高世代TFT-LED玻璃基板、MEMS芯片、抗熔滴阻燃聚乳酸、高性能玻璃纤维等,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同时,全力争创玻璃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质量推进硅基新材料、聚乳酸新材料、智能传感器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高关键领域应用、共性技术创新供给水平。

总之,围绕双基产业,通过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上下游协同配套,实现了重点产业链全面复工复产,推进全市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畅通。截至5月底,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26.07万户,同比增长13.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7.2%,居全省第5位;同比下降0.9%,降幅较1-2月收窄21.6个百分点,新增项目入规工业企业数居全省第1位。

4、蚌埠日报记者提问: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出台了很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劳动者就业的优惠政策,请问政策执行情况如何?

林国立答:今年以来,蚌埠市人社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编制了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结合“四送一服”“四进一促”“人社干部进企业”等专项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

一、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方面。上半年,全市就业资金、失业保险基金、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累计支出约1.2亿元,其中:一是为398户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资金3640万元。二是为1070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费返还资金2720万元;三是为疫情防护设施设备定点企业发放奖补资金343万元;四是为126户中小微企业发放新增就业岗位补贴167万元;五是为348户企业发放培训补贴资金311万元。六是为5513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4700万元。

二、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方面。累计减少企业社保缴费4.81亿元,惠及企业7560家,其中免征7139家企业4.35亿元、减征421家企业0.46亿元。预计,全市全年累计减少企业社保缴费约17亿元,其中减免约12亿元、缓缴约5亿元。

三、新增就业岗位方面。一是在今年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新任教师招聘中,我们设置了760个岗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二是采取简易招聘程序,为教育、卫健、文旅、体育等部门招聘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副高以上专业人才43人。三是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开发441个就业见习岗位,组织897名大中专院校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四是规范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8680个。五是自4月18日我市逐步恢复线下招聘活动以来,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线下招聘会83场,进场企业1563户(次),提供岗位4.1万个。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形势变化,注重精准施策,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积极开拓新增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5、安徽经济报记者提问:市委市政府如何推进和保障“六稳”“六保”政策落实?

荀异然答:蚌埠市委、市政府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紧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重点从“3个强化”方面狠抓“六稳”“六保”政策落实。

一是强化责任。要求每个具体方案的牵头部门组建工作推进专班,具体抓好方案的推进、落实。比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稳就业工作方案(保居民就业工作方案)》的实施,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负责《稳金融工作方案》的实施,市商务外事局牵头负责《稳外贸工作方案》《稳外资工作方案》的实施,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稳投资工作方案》《稳预期工作方案》《保粮食能源安全工作方案的实施》,市财政局牵头负责《保基本民生工作方案》《保基层运转工作方案》的实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保市场主体工作方案》《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的实施。

二是强化调度。要求每个具体方案的牵头部门在推进的过程中,画出“责任书、时间表、横道图”,每月将工作进展情况向市长例会报告,每个季度向经济观摩会报告。

三是强化问效。要求市督查考核办切实加大督导问效力度,对抓落实不及时、执行不到位、目标任务未达预期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追责。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