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商贸:潮起淮畔货通四海(上)

2021-07-01 08:46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蚌埠的商贸经济从寥寥无几、寂寂无声到今天气象万千、遍地开花,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到现在的线上线下融合贸易,无一不展示了蚌埠商贸经济发展的蝶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实体交易到网络电商,从封闭到开放,从拘囿一方到走向世界,蚌埠商贸的发展史精彩纷呈。

风起:黄金水道和津浦铁路带来的开放基因

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并在蚌埠设站,依托淮河天然黄金水道,蚌埠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水陆交通重要枢纽和皖北第一繁盛商埠。

商埠初成,一时间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淮河上游的涡阳、颍上、亳州、蒙城、阜阳、寿县、霍邱、凤台、六安及豫东固始、息县等地的粮食及土特产,多通过淮河舟运至蚌,再转货车分送南北;南京、天津的杂货也车运至蚌,多由粮商带回淮河上游。短短几年间,大旅馆、南北菜馆、清洁浴池先后开设。市面上绸缎布庄、古董铺、海味庄、鲜花店、南方纸店等亦有开办。此期间,苏浙京沪经商者纷至沓来,外国资本也接踵而至。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二马路小商品市场。(资料图片)

1913年,军阀倪嗣冲在蚌驻节,利用权力变更“淮盐引岸”,将原设宿县的皖北盐务引入本埠。倪嗣冲在蚌督皖后,军队囤积、僚属云从,一些达官贵人以“酬酢往还,花天酒地”为乐,刺激消费性商业迅速发展。

对体面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孕育出一批响当当的老字号。三级鞋店、老凤祥银楼、天成百货公司、亨得利钟表眼镜行、鼎昌棉布呢绒绸缎局、同源茂饭庄等一批老字号在这一背景下发展壮大起来,并带动了整座城市商贸活动的兴盛和繁荣。据市志记载,到1934年,蚌埠仅私营注册商户就有4443户,分布在粮、盐、棉布、百货、糖纸、杂货、油酒、茶麻、竹木、国药、铁货、木器、菜馆、旅馆、相馆、文具等48个行业。

繁华的街市中,悬挂着古朴风格牌匾的店铺,算盘上运指如飞的精明掌柜,店堂内外迎来送往的勤快小二……这些城市烟火气曾频繁地出现在蚌埠人日常生活的片段之中,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已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它们并没有消失,它们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印记,一种情结,被烙在了蚌埠人的心坎上,也成为了一个城市难以磨灭的闪光记忆。

扬帆:制造精神与消费文化双向迸发的活力

不过,民国时期蚌埠的商业繁华,终究只供少数资产阶级、所谓的精英阶层享用。真正迎来商贸的大发展,且让商贸发展的成果被大多数人享用,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城市既有根深蒂固的消费文化,也有深入骨髓的制造精神。

安徽省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收音机等产品均产自蚌埠。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蚌埠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消费品牌高地。全省乃至华中、华东很多地区的人民都对蚌埠生产的商品称赞有加,款式新颖、质量优秀、价格合理。在当时甚至开启了最早的代购。在蚌埠工作的外地人或是要到外地走亲访友的蚌埠人,每当去往另一座城市时,都会接到周围人委托的购物清单,从的确良到麦乳精,从肉罐头到珍珠饴,凡是能人工搬运的,都会被抢光。

今年七十岁的王如飞老人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在嘉善一带当兵时,每次回来探亲,总会有战友托他带东西。“哪次回去都是大包袱小行李,针头线脑、尼龙袜子、口罩、胶鞋、毛线、毛巾、罐头,我都给战友们带过。那时候,他们都觉得我是从大城市来的,连队里托我带东西的人不少。我只要一回来就拿着列好的单子,跑好几个百货商店给他们买东西。”说起几十年前的往事,王如飞老人心中既有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有无法掩盖的自豪。这种自豪感的底气就是城市商贸的兴旺发达。

蚌埠市百货大楼旧址。(资料图片)

王如飞说的这些百货商店,大多数老蚌埠人都会有印象。计划经济时代,它们全部归属蚌埠百货公司,红极一时。

年轻时曾在蚌埠百货公司工作过的江勇尧,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四家百货店最辉煌鼎盛时的样子,并用“四朵金花”来形容它们。

1949年6月,蚌埠百货公司成立,其下属有4个综合性或专营的商店当时十分具有影响力,即老人们常说的一、二、三、四店。现在,一店延续发展了下来,它就是蚌埠百货大楼的前身。二、三、四店虽然已经从商贸领域消失,但仍鲜活地活在很多人的记忆中。

据资料记载,位于交通路7号的百货二店,过去曾是火车站的一个服务部,后来由铁路系统移交到地方,百货公司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百货二店,经营大小百货、糕点、烟酒、家电、服装、钟表、五金等。百货三店当时也叫做劳保用品专营商店,位于东风路187号,专营安全绳带、头盔、面具、口罩、手套、防毒用品、耐酸碱类用品等。百货四店则在胜利路原市委对面,面积不大,但五脏俱全,经营百货、针织、纺织、文化用品、烟酒、食品等。

“当时蚌埠像样的路只有大马路(现淮河路)、二马路、胜利路,国家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就在生活密集区或是城市主干道上建了这几家商店,这四家店都沿着主干道分布,在当时就是金字招牌,是百货公司的四朵金花,只要逛街买东西,没有不去这几家店的。”江勇尧说,四家店不论大小,俱是宾客盈门、生意兴隆,在一批老顾客心中有稳固的地位。

当时,以四大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力量,通过充足的货源供应、卓越的硬件环境、科学的商场布局等重塑了市民的消费文化。百货公司大规模使用广告橱窗、玻璃柜台、海报广告等工具,培育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不仅在当时引领了消费风气,甚至对后来的消费习惯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27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