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河湖清亲两岸绿”的南京样本

2021-07-02 08:11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袁成文 杨露露

【阅读提示】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江岸边,把脉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发出了长江大保护的最强音:“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今年,市委提出将“靓淮河”作为今年工作主线之一,提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淮河蚌埠段综合治理工程,把淮河打造成蚌埠新时代的“会客厅”,精心规划,统筹南岸北岸,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拓展发展空间,因地制宜提升老城区面貌,充分利用自然、人文景观打造更多“网红打卡点”,扮靓淮河两岸风景线,实现“相看两不厌、最美淮河岸”。

位于长江之滨的南京,近年来不断推进拥江发展进程,一场绿色崛起的大片正在上映。火热的夏季,蚌埠日报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南京,为您探寻“河湖清亲两岸绿”的南京样本。

因岸线而兴,风光背后的“生态之憾”

大江奔流,波澜壮阔。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的长江,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因为桀骜难驯,淮河历史上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走过了70多年的沧桑治淮史。

浩荡长江,从皑皑雪山出发,奔腾万里进入江苏后,画出一道写意弧线。“江苏弯角”第一站的北岸便是浦口区。

“以前我们就住在江边,但看不到江。”见到有记者来采访,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林蒲社区居民杨其东说,“造船厂作业灰尘太多,窗户不能开、被子不能晒。”

淮河北岸放眼见绿,配套设施齐全,周边生态及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提升。  刘晨 摄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浦口优越的岸线资源和自然条件,吸引了一批造船企业入驻,从驷马山河口到石碛河口,短短13.3公里江岸,高峰时集聚了近50家企业。

杨其东的堂弟杨其文就在附近的船厂做油漆工。他告诉记者,即便是打打零工,收入不仅轻松裹住全家的开销,还略有盈余。“十几年前,船厂工资待遇普遍高于全市大部分企业。”

回忆起往日的辉煌,杨其东说,红火时,造船企业用工多达8000余人,当时数千村民像城里人一样上班拿工资,很多外地人拖家带口前来打工。

“在我们这,十里造船带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产业。”杨其东一语道破了大家的内心挣扎。大量的噪音充斥在江边,江边龙门吊依次排列,拿着丰厚工资的当地居民日夜忍受着噪音、粉尘的污染。

“特别是噪音,只要船厂在生产,噪音就不会停止。”

“越往江岸走,声音就越大。”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浪潮席卷下,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船业进入“严冬”。“十里造船带”也以此为时间节点,转入低迷。这其中,一批混凝土搅拌站、砂场趁虚而入,机器轰鸣,条块分割……滨江不见江,一度成为长江浦口段生态伤疤。

在“十里造船带”最辉煌的日子里,淮河蚌埠段也经常因非法采砂屡见报端。

长期在打击非法采砂一线工作的市水利局副局长王绪斌回忆,淮河非法采砂最严重的2007年,淮河蚌埠段147公里的河面上最多时聚集了近千条采砂船,宋滩、长淮等水域都是采砂船的集聚区。

采砂使滩涂地变成堆砂场,从蚌埠闸到郑家渡,大大小小的砂场聚集在淮河两岸,不仅影响着河水走势,造成堤岸崩塌,对沿岸生态景观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

“淮河穿城而过,对于蚌埠来说,近水却难亲水,人和水隔着万千屏障。”王绪斌说。

为生态留白,重塑人与水的关系

造船业发展的背后,却是隐忧重重的生态欠账。

1012头!这是2017年农业部经过调查后,得出的长江江豚数字。

整治后的长江岸线桥林段。 (南京日报社提供)

“长江浦口段由下游南京长江五桥至上游驷马山河口处,是江豚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方,所以整个浦口段28.5公里都被划入了保护区范围,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浦口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江豚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可以说是反映长江生态的“晴雨表”,因为它喜静不喜动,对水质、噪声非常敏感。”

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中仅剩的鲸类动物。为留住江豚的微笑,2014年9月,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18年,保护区被列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范围。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以制度的刚性确保落实,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绿色发展迈出了稳健的一步。同年6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下沉督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浦口段,发现企业乱占江岸等相关问题。

压力面前,南京选择迎难而上。人与水的关系,亟待一次巨变。

“立行立改!”浦口区迅速回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浦口区全面启动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十里造船带退出历史舞台,昔日厂棚林立的长江岸线迎来新生。

自2006年始,淮河安徽段实行全线禁采,但由于建筑市场的刚性需求,非法偷采屡禁不止。2011年7月,水利部在安徽蚌埠召开淮河流域河道采砂专项整治会议,决定联合淮河流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人民政府用4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一次淮河流域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

此后,打击淮河非法采砂行动常态化开展起来。但在暴利之下,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打击淮河非法采砂因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陷入“难以根治”的怪圈。

面对绿色发展的需要,2017年,蚌埠市政府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市水利局牵头海事、公安等部门与沿岸辖区政府联合执法,并与滁州市签订《蚌埠市滁州市交界水域采砂管理合作联动机制协议》。五河县、明光市、盱眙县、泗洪县等皖苏两省四地共同签署《淮河干流苏皖省界河段采砂管理协议》,进一步完善了联合执法体系。

自开展专项打击非法采砂行动以来,共查处各类涉砂案件62件,打掉非法采砂团伙15个,其中涉恶犯罪团伙3个、刑拘涉砂人员151人、批捕68人,依法扣押、冻结涉案资金1500余万元。2019年初全部完成登记在册的268艘非法采砂船舶和无主船只的拆除任务。目前,我市境内非法堆砂场全部复垦,非法采砂现象已基本绝迹,打击非法采砂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省政府分管领导的批示表扬和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过去打击淮河非法采砂就像一场‘九龙治水’,跨地区协调不畅,管理制度不健全,执法力度不统一,难以形成合力。”王绪斌说,淮河禁采工作难管,是与采砂利益链催生出的高额利润紧密相连的。

从问题入手,收复生态失地

盛夏时节,草木勃发。采访团来到驷马山河口,只见十里江湾已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置身绿色廊道中,江风徐徐,一下就把浦口区桥林街道水务站负责人詹纯生的记忆拉回至那个夏天。

2018年6月,浦口区高规格成立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去丑、提升”的工作要求,20多个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城管备好专业设备、队伍;应急管理、安监、消防等部门请来安全评估专家;区委、纪委全程跟踪督察,城建集团同步跟进,场地一清空就开建“郊野公园”,大家拧成一股绳,整治长江岸线。

作为这场攻坚行动主力军,桥林街道拿起“手术刀”,制订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统筹抓、班子成员下沉企业包案,机关和村居干部全员参与。

“最吃劲的时候,街道班子成员全部吃住在单位,白天约谈企业,在现场指挥拆除,晚上开调度会协调问题,没有回过一趟家。”詹纯生说。

至此,桥林街道涉及的长江岸线上39家船厂全部关停,累计完成拆除龙门吊、盾构机等设备140余套,拆除建筑物16万平方米,清除水泥地坪、砂石地坪等110万平方米……

“拆除和复绿工作是同步进行。”浦口区城建集团项目部负责人朱华聪介绍,按照“拆除一片、复绿一片”的思路,浦口区大手笔实施了十里造船带长江岸线复绿工程,西起驷马山河口,东至石碛河口,对拆除的沿线环保未达标的造船厂等企业范围进行复绿,对整整13.7公里长江岸线及时开展了生态修复。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城建集团大胆创新,借鉴上海杨浦滨江公园设计理念,将老码头上遗留的工业构筑物、刮痕、肌理作为最真实,最生动,最敏感的映射记忆予以保留。保留了一家长航基地,把永华船厂纳入精品线路长江线建设内容中,武家嘴船厂纳入武家嘴船厂工业遗址公园建设内容中。

最终实际复绿36家船厂,主要以水杉、枫杨、樟树等乔木为主,配合水生鸢尾、再力花、黃菖蒲等水生植物点缀,同时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外建设游园步道和木栈道等配套设施,整体形成“看得见江,望得见水”的江景风光带,让人与水更亲近。

高温酷暑和台风天气下,大家轮流值班,人机不歇,用一身健康黑换来了船厂主和群众的理解支持。

“正屿船厂”是十里造船带业务红火的民企之一,订单稳定。工作组进厂时,厂里在建船舶就有14艘,企业负责人杨粤积极配合,能下水的船即时下水,半成品的船拉走。在船厂高度配合之下,“正屿船厂”于去年6月底彻底拆除完毕,也让历时两年的长江岸线浦口段整治工作胜利收官。

从全局统筹,诗意长江“跃然纸上”

车子飞驰,从江边往林蒲社区方向前行,高低交错的绿锦,从长江岸边一直铺展延伸,路两边民宿建设已初具规模。

林蒲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胡其辉热情地接待了采访团一行,谈起几年的变化,他深有感触地说:“环境好了,直接受益的是老百姓。”

得益于长江大保护,几年时间里,林蒲社区一改脏乱旧貌,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打造长江岸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立志打造都市圈最美花园。

从“十里造船带”到“十里春江”,走过弯路的林蒲人更懂得环境的弥足珍贵,深刻品尝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甘甜。杨其文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背靠长江好乘凉,未来可期!”

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在长江岸边徐徐展开。

人与江,在南京相依相生。开展长江干流岸线专项整治以来,长江南京段已清退生产型岸线21.5公里,项目复绿面积超3000亩,为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优化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创造了条件。

“实行长江大保护是中央政策,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没有丝毫讨价还价余地。”杨粤说,指挥部专班、办事处干部多次上门做他的思想工作,既讲政策,又协商出路问题,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长江边的南京人没有想到,唐朝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曾经描绘的人间胜境,正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南京和蚌埠,乘坐高铁最快只需要41分钟。作为与蚌埠时空距离最近的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蚌宁两地历史、人文、人员往来密切。

从长江到淮河,虽然地域不同,绿色发展“考卷”却是一致的。在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南京的宝贵经验,或许也值得我们总结借鉴。(完)

242

蚌埠新闻网记者 袁成文 杨露露

【阅读提示】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江岸边,把脉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发出了长江大保护的最强音:“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今年,市委提出将“靓淮河”作为今年工作主线之一,提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淮河蚌埠段综合治理工程,把淮河打造成蚌埠新时代的“会客厅”,精心规划,统筹南岸北岸,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拓展发展空间,因地制宜提升老城区面貌,充分利用自然、人文景观打造更多“网红打卡点”,扮靓淮河两岸风景线,实现“相看两不厌、最美淮河岸”。

位于长江之滨的南京,近年来不断推进拥江发展进程,一场绿色崛起的大片正在上映。火热的夏季,蚌埠日报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南京,为您探寻“河湖清亲两岸绿”的南京样本。

因岸线而兴,风光背后的“生态之憾”

大江奔流,波澜壮阔。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的长江,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因为桀骜难驯,淮河历史上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走过了70多年的沧桑治淮史。

浩荡长江,从皑皑雪山出发,奔腾万里进入江苏后,画出一道写意弧线。“江苏弯角”第一站的北岸便是浦口区。

“以前我们就住在江边,但看不到江。”见到有记者来采访,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林蒲社区居民杨其东说,“造船厂作业灰尘太多,窗户不能开、被子不能晒。”

淮河北岸放眼见绿,配套设施齐全,周边生态及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提升。  刘晨 摄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浦口优越的岸线资源和自然条件,吸引了一批造船企业入驻,从驷马山河口到石碛河口,短短13.3公里江岸,高峰时集聚了近50家企业。

杨其东的堂弟杨其文就在附近的船厂做油漆工。他告诉记者,即便是打打零工,收入不仅轻松裹住全家的开销,还略有盈余。“十几年前,船厂工资待遇普遍高于全市大部分企业。”

回忆起往日的辉煌,杨其东说,红火时,造船企业用工多达8000余人,当时数千村民像城里人一样上班拿工资,很多外地人拖家带口前来打工。

“在我们这,十里造船带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产业。”杨其东一语道破了大家的内心挣扎。大量的噪音充斥在江边,江边龙门吊依次排列,拿着丰厚工资的当地居民日夜忍受着噪音、粉尘的污染。

“特别是噪音,只要船厂在生产,噪音就不会停止。”

“越往江岸走,声音就越大。”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浪潮席卷下,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船业进入“严冬”。“十里造船带”也以此为时间节点,转入低迷。这其中,一批混凝土搅拌站、砂场趁虚而入,机器轰鸣,条块分割……滨江不见江,一度成为长江浦口段生态伤疤。

在“十里造船带”最辉煌的日子里,淮河蚌埠段也经常因非法采砂屡见报端。

长期在打击非法采砂一线工作的市水利局副局长王绪斌回忆,淮河非法采砂最严重的2007年,淮河蚌埠段147公里的河面上最多时聚集了近千条采砂船,宋滩、长淮等水域都是采砂船的集聚区。

采砂使滩涂地变成堆砂场,从蚌埠闸到郑家渡,大大小小的砂场聚集在淮河两岸,不仅影响着河水走势,造成堤岸崩塌,对沿岸生态景观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

“淮河穿城而过,对于蚌埠来说,近水却难亲水,人和水隔着万千屏障。”王绪斌说。

为生态留白,重塑人与水的关系

造船业发展的背后,却是隐忧重重的生态欠账。

1012头!这是2017年农业部经过调查后,得出的长江江豚数字。

整治后的长江岸线桥林段。 (南京日报社提供)

“长江浦口段由下游南京长江五桥至上游驷马山河口处,是江豚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方,所以整个浦口段28.5公里都被划入了保护区范围,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浦口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江豚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可以说是反映长江生态的“晴雨表”,因为它喜静不喜动,对水质、噪声非常敏感。”

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中仅剩的鲸类动物。为留住江豚的微笑,2014年9月,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18年,保护区被列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范围。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以制度的刚性确保落实,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绿色发展迈出了稳健的一步。同年6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下沉督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浦口段,发现企业乱占江岸等相关问题。

压力面前,南京选择迎难而上。人与水的关系,亟待一次巨变。

“立行立改!”浦口区迅速回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浦口区全面启动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十里造船带退出历史舞台,昔日厂棚林立的长江岸线迎来新生。

自2006年始,淮河安徽段实行全线禁采,但由于建筑市场的刚性需求,非法偷采屡禁不止。2011年7月,水利部在安徽蚌埠召开淮河流域河道采砂专项整治会议,决定联合淮河流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人民政府用4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一次淮河流域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

此后,打击淮河非法采砂行动常态化开展起来。但在暴利之下,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打击淮河非法采砂因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陷入“难以根治”的怪圈。

面对绿色发展的需要,2017年,蚌埠市政府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市水利局牵头海事、公安等部门与沿岸辖区政府联合执法,并与滁州市签订《蚌埠市滁州市交界水域采砂管理合作联动机制协议》。五河县、明光市、盱眙县、泗洪县等皖苏两省四地共同签署《淮河干流苏皖省界河段采砂管理协议》,进一步完善了联合执法体系。

自开展专项打击非法采砂行动以来,共查处各类涉砂案件62件,打掉非法采砂团伙15个,其中涉恶犯罪团伙3个、刑拘涉砂人员151人、批捕68人,依法扣押、冻结涉案资金1500余万元。2019年初全部完成登记在册的268艘非法采砂船舶和无主船只的拆除任务。目前,我市境内非法堆砂场全部复垦,非法采砂现象已基本绝迹,打击非法采砂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省政府分管领导的批示表扬和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过去打击淮河非法采砂就像一场‘九龙治水’,跨地区协调不畅,管理制度不健全,执法力度不统一,难以形成合力。”王绪斌说,淮河禁采工作难管,是与采砂利益链催生出的高额利润紧密相连的。

从问题入手,收复生态失地

盛夏时节,草木勃发。采访团来到驷马山河口,只见十里江湾已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置身绿色廊道中,江风徐徐,一下就把浦口区桥林街道水务站负责人詹纯生的记忆拉回至那个夏天。

2018年6月,浦口区高规格成立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去丑、提升”的工作要求,20多个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城管备好专业设备、队伍;应急管理、安监、消防等部门请来安全评估专家;区委、纪委全程跟踪督察,城建集团同步跟进,场地一清空就开建“郊野公园”,大家拧成一股绳,整治长江岸线。

作为这场攻坚行动主力军,桥林街道拿起“手术刀”,制订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统筹抓、班子成员下沉企业包案,机关和村居干部全员参与。

“最吃劲的时候,街道班子成员全部吃住在单位,白天约谈企业,在现场指挥拆除,晚上开调度会协调问题,没有回过一趟家。”詹纯生说。

至此,桥林街道涉及的长江岸线上39家船厂全部关停,累计完成拆除龙门吊、盾构机等设备140余套,拆除建筑物16万平方米,清除水泥地坪、砂石地坪等110万平方米……

“拆除和复绿工作是同步进行。”浦口区城建集团项目部负责人朱华聪介绍,按照“拆除一片、复绿一片”的思路,浦口区大手笔实施了十里造船带长江岸线复绿工程,西起驷马山河口,东至石碛河口,对拆除的沿线环保未达标的造船厂等企业范围进行复绿,对整整13.7公里长江岸线及时开展了生态修复。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城建集团大胆创新,借鉴上海杨浦滨江公园设计理念,将老码头上遗留的工业构筑物、刮痕、肌理作为最真实,最生动,最敏感的映射记忆予以保留。保留了一家长航基地,把永华船厂纳入精品线路长江线建设内容中,武家嘴船厂纳入武家嘴船厂工业遗址公园建设内容中。

最终实际复绿36家船厂,主要以水杉、枫杨、樟树等乔木为主,配合水生鸢尾、再力花、黃菖蒲等水生植物点缀,同时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外建设游园步道和木栈道等配套设施,整体形成“看得见江,望得见水”的江景风光带,让人与水更亲近。

高温酷暑和台风天气下,大家轮流值班,人机不歇,用一身健康黑换来了船厂主和群众的理解支持。

“正屿船厂”是十里造船带业务红火的民企之一,订单稳定。工作组进厂时,厂里在建船舶就有14艘,企业负责人杨粤积极配合,能下水的船即时下水,半成品的船拉走。在船厂高度配合之下,“正屿船厂”于去年6月底彻底拆除完毕,也让历时两年的长江岸线浦口段整治工作胜利收官。

从全局统筹,诗意长江“跃然纸上”

车子飞驰,从江边往林蒲社区方向前行,高低交错的绿锦,从长江岸边一直铺展延伸,路两边民宿建设已初具规模。

林蒲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胡其辉热情地接待了采访团一行,谈起几年的变化,他深有感触地说:“环境好了,直接受益的是老百姓。”

得益于长江大保护,几年时间里,林蒲社区一改脏乱旧貌,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打造长江岸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立志打造都市圈最美花园。

从“十里造船带”到“十里春江”,走过弯路的林蒲人更懂得环境的弥足珍贵,深刻品尝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甘甜。杨其文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背靠长江好乘凉,未来可期!”

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在长江岸边徐徐展开。

人与江,在南京相依相生。开展长江干流岸线专项整治以来,长江南京段已清退生产型岸线21.5公里,项目复绿面积超3000亩,为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优化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创造了条件。

“实行长江大保护是中央政策,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没有丝毫讨价还价余地。”杨粤说,指挥部专班、办事处干部多次上门做他的思想工作,既讲政策,又协商出路问题,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长江边的南京人没有想到,唐朝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曾经描绘的人间胜境,正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南京和蚌埠,乘坐高铁最快只需要41分钟。作为与蚌埠时空距离最近的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蚌宁两地历史、人文、人员往来密切。

从长江到淮河,虽然地域不同,绿色发展“考卷”却是一致的。在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南京的宝贵经验,或许也值得我们总结借鉴。(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