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讯(记者 庞贵军)今年以来,固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同构建创新平台,推进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生物基产业,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有序推进合作园区建设,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紧扣生态优先和高质量发展中心,固镇聚焦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原料药、生物材料等五大类产品链条,加快推进生物基新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建设步伐。目前,开工建设年产50万吨乳酸、30万吨聚乳酸等项目;年产15万吨乳酸、10万吨聚乳酸、3万吨聚乳酸纤维、2万吨聚乳酸聚酯、3万吨L-苹果酸、100万吨蛋白饲料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增关联产业链规上企业2家。
为支持企业多方位、宽领域对接长三角创新资源,该县与长三角优势创新平台及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聚焦重大战略项目、科技重大专项,推动建设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设生物基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通过联合科技攻关等,集聚创新资源,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并依托固镇科技大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
该县先后与安徽长丰、浙江东阳签订《缔结友好县关系备忘录》《友好城市合作框架协议》,在公共服务配套、产业互动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合作,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两地挂职锻炼。先后与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订《浙大校友(固镇)科创中心共建协议书》《蚌埠花生产业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固镇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协议》,在产业引领、科研成果对接、人才交流、招商引资等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前,固镇与浙江嘉善经济开发区、桐乡经济开发区、海盐经济开发区签订了《园区合作共建协议》,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育、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对口合作等机制。
今年1月-5月,固镇县四大班子带队先后赴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杭州、嘉兴、宁波、青岛等重点城市开展招商活动24次,考察对接洽谈重点项目二十余个。其中,箐谷(嘉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生物可降解制品产业园项目、常山众卡运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的皖北现代物流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教育民生工程,事关固镇未来发展和民生福祉。该县通过推进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合作办学,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常态化的战略合作关系。先后与上海赛伯乐公司合作办学职业教育,与江苏苏派教育集团合作举办汉兴学校。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是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该县强化医联体建设,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惠及面,让居民在医保一体化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该县对接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分别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影像科、复旦大学附属红房子医院妇产科建立专科联盟;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按照“院府合作”模式,共同组建“蚌埠北城分院”;固镇县人民医院与中科大附一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建立肿瘤专科医联体。
加快融入长三角“三小时交通圈”,该县不断提速铁路、公路、航道互联互通,实施内畅外联工程:固蚌高速公路试通车,淮宿蚌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加快,开工建设宿州至固镇、五河至蒙城高速公路项目,改造提升国省道,整治沱河浍河航道,积极参与长三角港口联盟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成为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固镇不仅为资源环境保护设红线、立禁区,而且在高质量发展中注重建通道、划跑道,通过加快推进“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地应用,实施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持续推进重点排污单位“三个全覆盖”,深化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行刑衔接机制,推深做实“生态检察”工作。完善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集中管辖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司法运用。
与此同时,固镇积极参与长三角大气、水、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响应我市开展的长三角区域秋冬季污染和夏季臭氧攻坚行动,推动建立淮河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贯彻实施沱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落实长三角固废危废联防联治实施方案,严厉打击跨区域固废非法转移。(编辑 王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