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 瑾 实习生 陈 皖
市场商铺里的小电镀作坊乱排污水,村里宽不过数米的小池塘被垃圾填满,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但只要涉及群众利益,就是执法部门重点解决的“大问题”。
7月14日上午,记者随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位于淮上区华东农资机电大市场D1栋12号。一楼是普通的门面,二楼却大有乾坤——靠墙摆着两排电镀槽,有一根白色管道通往一楼卫生间。此前,有居民投诉:这里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6点会进行电镀加工,而电镀废液就直排下水道。显然,二楼就是居民投诉的电镀车间。
今年4月,接到群众举报后,执法人员立刻赶到现场。当时,店铺二楼正在从事电镀作业,而产生的清洗废水未经任何处理,通过管道排到厕所,再进入楼北侧窨井。“电镀废液属于危废,需要专门收集处理。”站在电镀槽边,淮上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解释,电镀废液中所含重金属不能自然分解,不加处理会污染河流、土壤、地下水,很可能历经食物链循环后进入人体,危害健康。
“发现污染问题后,我们委托第三方对该作坊及其周边雨、污管道电镀废液进行取样检测,并对店主未批先建、私设暗管排放水污染物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调查。”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下达的《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不仅要将电镀废液依法依规处理,还将对店主实施行政处罚。
类似的“小散乱污”,虽然目标小、隐蔽性强,查处起来难度大,但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打击的重点之一。那么,刚起步的小作坊如何解决污水问题呢?对此,该负责人回答,打击非法排污并非封闭创业之路,目的还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淮上区正在规划建设专门的产业园,将行业相近的小微企业集中起来,既能科学治污,也能延长产业链。
在相隔几公里之遥的沫河口镇洪集村,村民华德英正在家门口池塘边的树下乘凉。虽然天气燥热,但绿树掩映下的小池塘自带“水凉空调”,往跟前一站就清凉不少。谁也想不到的是,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个臭水沟。“原先是个取土塘,后来倒了不少建筑垃圾,还有人在岸边种菜,慢慢就成了个臭水塘。”华德英说。
“这口塘原先十来米宽,后来被垃圾填满,最窄的地方就剩一米来宽。苍蝇蚊子嗡嗡响,谁也不敢往跟前来。”旁边一位村民说,大家只能绕路走,住在附近居民的门窗都不敢开。
正当村民们为这口塘发愁时,4月份区里来了人,清除了漂在水面的垃圾,抽走了腥臭的污水,疏浚了塘底污泥,修整了两岸边坡,又种上了花草树木,还修起一个小广场。“这下可好了,又干净又凉快,晚上俺们几个老姊妹还能跳跳广场舞。”华德英竖起大拇指,对着记者连说了几个好。更让华德英放心的是,不仅臭水塘治理好了,镇村还将此地纳入联合巡查范围,时常检查是否有乱倒垃圾、破坏植被的行为,清水塘越来越漂亮了。“不论污染大小,只要涉及群众利益,我们就紧盯不放,整改到底。”面对华德英和村民,沫河口镇副镇长龙苏的话掷地有声。
据悉,在中央第三生态环保督察组转到淮上区的19件环境问题投诉举报交办单中,该区已整改完成8件。剩余未完成的已经列出时间表,向群众公开承诺了整改时限,正在积极整改之中。
编辑 王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