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家族微信群 亲情“自留地”

2021-09-15 08:53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我的微信里有了四个家族微信群,虽然自己可能不常在家族微信群里说话,群里也会时不时发‘鸡汤’文、‘养生’文、催婚贴等,有时候会觉得很无奈,但是有个群在那里,就会感觉到温暖。”近日,市民赵女士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家族群感叹道。

现如今,大多数的微信里都会有家族微信群,名叫“幸福一家人”“x家大院”等。蚌埠人的家族微信群都叫啥?平时都聊啥?年轻一代对家族微信群又如何看待?连日来,淮河晨刊记者进行了调查。

带有姓氏、“一家人”的群名使用率最高

记者咨询了20多名市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家族微信群,最小的群有一家三口的,最大的有30多人的大家庭。

蚌埠人的家族微信群名字大多是什么呢?“我妈姓杨,这是我加入我妈他们家族的微信群,名字叫‘杨家大院’。这个是我爸他们家族的微信群,叫‘幸福一家人’。”市民陆先生打开微信向记者介绍,原本他以为“幸福一家人”这个名字太土了,没想到身边很多朋友的家族微信群名大多都叫“幸福一家人”,或者叫“相亲相爱一家人”,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记者发现,带有“一家人”这三个字的群名使用率较高,其次是带有姓氏的。另外,就是一些颇具时尚、搞笑的名字。“我的家族微信群名字叫‘天王盖地虎’,好像是我爷爷取的。前两年爷爷去世了,但是这个微信群名字仍然会永远保留。”26岁的朱先生笑道,不知道哪位朋友的家族微信群叫作“宝塔镇河妖”,想结识下。

“想当初,给家族微信群取名字,可愁坏了爷爷奶奶。最后,还是我爸说,就叫‘小李飞刀’。”市民李女士说,因为我爸爱看古龙的小说,结果就起了这么个响当当的名字。

在采访中,也有市民表示,自己偷偷地将家族微信群改了备注名。改了备注的家族微信群名字,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这个群信息必须要回”“看了不要发脾气”“皇亲国戚一家亲”等。

“家族微信群是亲情的‘自留地’”

早上六点半,刘女士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群信息准点响起,首先是大姨发的“早上好”动图。过了个十几分钟,是二姨发的准备早饭的图片。这样的“互道早安”状态,会持续到上午十点。晚上六点,是刘女士母亲发的晚饭图片,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是大姨发的跳广场舞的视频。

“这就是我们家族微信群每天的动态,很热闹,很有爱啊。互相发着动态,又感觉互不打扰。长辈们的生活还挺多姿多彩的。”刘女士说,虽然自己不经常发信息,但她一直是将这个群置顶的。最近几天,他们已经开始商量中秋节家族聚会的菜单了。

虽然同在蚌埠,市民应女士却很少回父母家。“一个月可能回家一次吧。平时工作太忙。”应女士说,她经常会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发到家族微信群里。长辈们看到年轻人晒娃晒吃晒玩,他们也很高兴。

“可能我们有很多个家族微信群,群里的‘众生相’让自己应接不暇,或者感到疲惫。我能理解一些年轻人对家族微信群的不理解。但我的建议是,可以选择不回应,但谨慎选择退出。因为不能否认,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家族微信群是亲情的一块‘自留地’。”48岁的赵女士说。

长辈爱发“鸡汤”“养生文”

家族微信群,顾名思义,群里有着老中青幼几代人,可能上至八旬老人,下至有微信号的孩子。

“‘杨家大院’有30多个人,群里最大的成员是她的爷爷,最小的成员是12岁的小侄女。”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不知道别人的家族微信群是什么样,但是她的家族微信群是长辈转发“鸡汤文”“养生文”的聚集地,小一辈秀才艺的地方。

“我爸妈把文章发到家族微信群,别人不响应没关系,但是我一定要有回应,不然老人还不高兴。”市民高女士说,对于父母爱上“养生文”这件事,自己也挺苦恼。有的文章标题危言耸听、夸大其词,还有些打着‘官方’、‘政府发布’的旗号。要是直接和父母说这是个谣言,他们会生气。要是一遍遍向他们解释,他们也生气。我现在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也向他们转发一些官方文章,让他们自己揣摩。(完)

与一些年轻人想法不同,今年38岁的武女士认为,即使长辈们转发的有些文章让人哭笑不得,但这是他们的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

“我前几年也不理解,家里的长辈们为什么总是转发一些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骗人的文章,还非得打电话提醒你,一定要看、一定要点赞等。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好像有点理解了,他们向我们发送养生类文章,更多是想表达一种关心,希望我们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要爱护身体。”武女士说,现在我觉得,有人给我发一些这样的文章,说明身边的亲情很温暖。

24岁的刘语熙就曾与家人讨论过转发“养生文”这一话题。“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主要是沟通方式需要转变。原来我也不耐烦,现在我学会与家人一起查阅相关文章,并得出合理解释。”刘语熙认为,这个探讨的过程,便是交流情感的好机会。

315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我的微信里有了四个家族微信群,虽然自己可能不常在家族微信群里说话,群里也会时不时发‘鸡汤’文、‘养生’文、催婚贴等,有时候会觉得很无奈,但是有个群在那里,就会感觉到温暖。”近日,市民赵女士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家族群感叹道。

现如今,大多数的微信里都会有家族微信群,名叫“幸福一家人”“x家大院”等。蚌埠人的家族微信群都叫啥?平时都聊啥?年轻一代对家族微信群又如何看待?连日来,淮河晨刊记者进行了调查。

带有姓氏、“一家人”的群名使用率最高

记者咨询了20多名市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家族微信群,最小的群有一家三口的,最大的有30多人的大家庭。

蚌埠人的家族微信群名字大多是什么呢?“我妈姓杨,这是我加入我妈他们家族的微信群,名字叫‘杨家大院’。这个是我爸他们家族的微信群,叫‘幸福一家人’。”市民陆先生打开微信向记者介绍,原本他以为“幸福一家人”这个名字太土了,没想到身边很多朋友的家族微信群名大多都叫“幸福一家人”,或者叫“相亲相爱一家人”,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记者发现,带有“一家人”这三个字的群名使用率较高,其次是带有姓氏的。另外,就是一些颇具时尚、搞笑的名字。“我的家族微信群名字叫‘天王盖地虎’,好像是我爷爷取的。前两年爷爷去世了,但是这个微信群名字仍然会永远保留。”26岁的朱先生笑道,不知道哪位朋友的家族微信群叫作“宝塔镇河妖”,想结识下。

“想当初,给家族微信群取名字,可愁坏了爷爷奶奶。最后,还是我爸说,就叫‘小李飞刀’。”市民李女士说,因为我爸爱看古龙的小说,结果就起了这么个响当当的名字。

在采访中,也有市民表示,自己偷偷地将家族微信群改了备注名。改了备注的家族微信群名字,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这个群信息必须要回”“看了不要发脾气”“皇亲国戚一家亲”等。

“家族微信群是亲情的‘自留地’”

早上六点半,刘女士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群信息准点响起,首先是大姨发的“早上好”动图。过了个十几分钟,是二姨发的准备早饭的图片。这样的“互道早安”状态,会持续到上午十点。晚上六点,是刘女士母亲发的晚饭图片,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是大姨发的跳广场舞的视频。

“这就是我们家族微信群每天的动态,很热闹,很有爱啊。互相发着动态,又感觉互不打扰。长辈们的生活还挺多姿多彩的。”刘女士说,虽然自己不经常发信息,但她一直是将这个群置顶的。最近几天,他们已经开始商量中秋节家族聚会的菜单了。

虽然同在蚌埠,市民应女士却很少回父母家。“一个月可能回家一次吧。平时工作太忙。”应女士说,她经常会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发到家族微信群里。长辈们看到年轻人晒娃晒吃晒玩,他们也很高兴。

“可能我们有很多个家族微信群,群里的‘众生相’让自己应接不暇,或者感到疲惫。我能理解一些年轻人对家族微信群的不理解。但我的建议是,可以选择不回应,但谨慎选择退出。因为不能否认,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家族微信群是亲情的一块‘自留地’。”48岁的赵女士说。

长辈爱发“鸡汤”“养生文”

家族微信群,顾名思义,群里有着老中青幼几代人,可能上至八旬老人,下至有微信号的孩子。

“‘杨家大院’有30多个人,群里最大的成员是她的爷爷,最小的成员是12岁的小侄女。”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不知道别人的家族微信群是什么样,但是她的家族微信群是长辈转发“鸡汤文”“养生文”的聚集地,小一辈秀才艺的地方。

“我爸妈把文章发到家族微信群,别人不响应没关系,但是我一定要有回应,不然老人还不高兴。”市民高女士说,对于父母爱上“养生文”这件事,自己也挺苦恼。有的文章标题危言耸听、夸大其词,还有些打着‘官方’、‘政府发布’的旗号。要是直接和父母说这是个谣言,他们会生气。要是一遍遍向他们解释,他们也生气。我现在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也向他们转发一些官方文章,让他们自己揣摩。(完)

与一些年轻人想法不同,今年38岁的武女士认为,即使长辈们转发的有些文章让人哭笑不得,但这是他们的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

“我前几年也不理解,家里的长辈们为什么总是转发一些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骗人的文章,还非得打电话提醒你,一定要看、一定要点赞等。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好像有点理解了,他们向我们发送养生类文章,更多是想表达一种关心,希望我们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要爱护身体。”武女士说,现在我觉得,有人给我发一些这样的文章,说明身边的亲情很温暖。

24岁的刘语熙就曾与家人讨论过转发“养生文”这一话题。“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主要是沟通方式需要转变。原来我也不耐烦,现在我学会与家人一起查阅相关文章,并得出合理解释。”刘语熙认为,这个探讨的过程,便是交流情感的好机会。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