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穿行在非洲的白衣天使

2021-10-08 09:01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通讯员 杨晓培

【人物简介】费孝敏,蚌埠二院手术室护士长,三次去非洲开展援外医疗。在安徽省援外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费孝敏荣获“省级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5月当选“安徽好人”,并获得“安徽省优秀护理工作者”称号,是蚌埠市唯一上报到中华护理学会2019年“杰出护理工作者”的人选。2020年是安徽省派遣援外医疗队五十周年,费孝敏再次获得“全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今年国庆节前获得蚌埠市第六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称号。

作为一位女性,一名护士,一位母亲和妻子,费孝敏在2006年、2010年、2018年告别科室同志、告别家庭和年幼的孩子连续三次参加援外医疗任务。她用大爱无疆书写着1460天在非洲大地医疗援助中那些难忘的感人故事。

费孝敏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远赴也门援外医疗过程中的难忘时光。

飞越半个地球的三次援外

2006年,费孝敏参加了中国援助也门共和国(南)医疗队,开展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工作。从没有踏出国门,对于援外医疗工作的艰辛更是没有概念。当她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心中想到的是非洲广袤的大草原风景,想到了家中年幼的孩子……她有太多的不舍和眷恋。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在援也门工作的两年里,她每天除要完成手术室管理、各科器械准备消毒及常规手术工作以外,还担负着每天24小时急诊值班工作。当地急症情况比较复杂,枪弹伤、重度车祸外伤时有发生,她要随时准备抢救危重病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她总是毫无怨言,认真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费孝敏每天都处于“全天候待命状态”,随时准备抢救危重病人。援助工作后期,也门局势不稳定,但在未接到中国使领馆撤离的命令前,她依旧一心扑在工作上,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也感动了当地人。

当地多见食道异物的急症患儿,大多是误吞金属硬币造成的,因当地医院没有食道镜以及取食道异物的器械,以前遇到此类患儿都转诊。费孝敏和五官科医生一起创造条件,搬来膀胱镜冷光源,利用full’s导尿管插入患儿食道里的硬币下端,然后把水注入气囊,并快速提出尿管,成功取出食道异物,为多名患儿及时解除了病痛。

2010年费孝敏再次远赴也门共和国(南)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又一次圆满完成所交给的各项任务。

2018年,当南苏丹需要援助的时候,组织上找到她,她二话没说,再次告别亲人,第三次踏上了援助医疗之路。南苏丹,位于非洲东部,2011年7月建国,是一个万里之外年轻而神秘的国度,美丽的白尼罗河在这里蜿蜒流淌。连年的内战使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全年平均40摄氏度的高温使它素有“世界火炉”之称,自然环境恶劣,疟疾、伤寒、霍乱、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尽管南苏丹自然环境异常恶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当地安全局势不太稳定,可能会沾染上各种传染病,同时还面临着药品匮乏、配套设施不健全、器械简陋破旧的窘况,有着两次援外医疗经历的费孝敏依然精神饱满,积极地开展手术护理工作,耐心指导当地医务人员进行规范操作。

一句“谢谢你们”,自豪感油然而生

费孝敏激动地告诉我,到南苏丹后的第一例手术使她终生难忘。

一日,费孝敏接到通知说,次日可能有两台妇科手术。接到通知后,在驻地利用休息时间,她赶紧剪裁准备了几包手术纱布和纱布垫,以备不时之需,没有外科洗手用的水,她们就从驻地提水;没有洗手液,就自带肥皂到手术室进行常规手部消毒,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共同制订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她毫不犹豫地穿上皮裙、戴好护目镜,做好自身防护、规范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安全清点核查制度。最终在各单位的通力配合下,克服了一切困难,顺利地完成了到达南苏丹后的第一台手术。手术全部结束时已经是下午四点,费孝敏拖着疲惫的身躯,穿着早已汗透的衣服,坐上返回驻地的汽车,雇佣的当地司机trawo,流露出感激的眼神,“为了给南苏丹人民治病,你们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连午饭都没有吃。谢谢你们!”听到这感激的话语,看着自己身上印有五星红旗的白大褂时,她虽然深感疲惫,但那种自豪感、成就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南苏丹是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病的高发国家,感染艾滋病的手术病人很多,而当地手术室在感染防控方面疏于管理,护士防护意识不足,清洗手术器械基本没有防护措施。了解到这些以后,她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他们配备了防护眼镜、防护衣、围裙等防护用具,手把手教授她们术后器械用物的处理方法,大大降低手术护士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他们的工作受到当地医院及群众的高度赞誉,并被当地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许多成功的“第一次”,让费孝敏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费孝敏说,她记忆深刻的是在去波尔地区义诊的前一天,新闻报道埃塞尔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起飞六分钟后坠毁,149名旅客和8名机组人员无一生还,坠机事件对大家的心理上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影响,而她们第二天将要乘坐的还是一架只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小飞机。但是医疗队员们没有退却,第二天仍义无反顾地奔赴又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得知中国医生要来义诊,波尔医院里候诊的病人早早地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等候着。为了能让尽可能多的病人得到治疗,队员们冒着40℃的酷热,在医院内的大树下,支起几张桌子,拿出捐赠的药品,为当地百姓看病。

援外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财富

一年的援助医疗,医疗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生命的神圣承诺。动荡不安的局势、酷热的气候、业余生活的寂寞,没能阻挡医疗队援非的脚步。无论在朱巴、在偏远的帕洛奇地区、在贫瘠的波尔地区,还是在中方各公司、在孤儿院,都留下了费孝敏和队友们的援助足迹。

中国医生不是来观光献爱心的,而是要扎扎实实带出一支队伍来。正因为对非洲的贫困有切身的体会,所以中国医生更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更关注医疗器械的可持续使用和对当地医生的“传帮带”。费孝敏把培养当地护理人员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将新的护理理念及实践操作经验,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传授,使他们能尽快地在科室独当一面,让当地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她被当地的医务工作人员和乡亲亲切地称为“中国的南丁格尔—娜迪尔”。

回国后,费孝敏还记得红红的三角梅在南苏丹的土地上竞相绽放,挂满枝头,宛如南苏丹人民病愈后那一张张感激的笑脸和跨越国界的友谊之花。费孝敏感慨地说,“每位援外医生都是‘中国形象大使’。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尽职尽责为非洲民众解除病痛的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回忆起在非洲工作的日日夜夜,费孝敏至今仍感触颇深。说到动情处,她不禁多次哽咽落泪。

220

□蚌埠新闻网通讯员 杨晓培

【人物简介】费孝敏,蚌埠二院手术室护士长,三次去非洲开展援外医疗。在安徽省援外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费孝敏荣获“省级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5月当选“安徽好人”,并获得“安徽省优秀护理工作者”称号,是蚌埠市唯一上报到中华护理学会2019年“杰出护理工作者”的人选。2020年是安徽省派遣援外医疗队五十周年,费孝敏再次获得“全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今年国庆节前获得蚌埠市第六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称号。

作为一位女性,一名护士,一位母亲和妻子,费孝敏在2006年、2010年、2018年告别科室同志、告别家庭和年幼的孩子连续三次参加援外医疗任务。她用大爱无疆书写着1460天在非洲大地医疗援助中那些难忘的感人故事。

费孝敏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远赴也门援外医疗过程中的难忘时光。

飞越半个地球的三次援外

2006年,费孝敏参加了中国援助也门共和国(南)医疗队,开展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工作。从没有踏出国门,对于援外医疗工作的艰辛更是没有概念。当她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心中想到的是非洲广袤的大草原风景,想到了家中年幼的孩子……她有太多的不舍和眷恋。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在援也门工作的两年里,她每天除要完成手术室管理、各科器械准备消毒及常规手术工作以外,还担负着每天24小时急诊值班工作。当地急症情况比较复杂,枪弹伤、重度车祸外伤时有发生,她要随时准备抢救危重病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她总是毫无怨言,认真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费孝敏每天都处于“全天候待命状态”,随时准备抢救危重病人。援助工作后期,也门局势不稳定,但在未接到中国使领馆撤离的命令前,她依旧一心扑在工作上,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也感动了当地人。

当地多见食道异物的急症患儿,大多是误吞金属硬币造成的,因当地医院没有食道镜以及取食道异物的器械,以前遇到此类患儿都转诊。费孝敏和五官科医生一起创造条件,搬来膀胱镜冷光源,利用full’s导尿管插入患儿食道里的硬币下端,然后把水注入气囊,并快速提出尿管,成功取出食道异物,为多名患儿及时解除了病痛。

2010年费孝敏再次远赴也门共和国(南)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又一次圆满完成所交给的各项任务。

2018年,当南苏丹需要援助的时候,组织上找到她,她二话没说,再次告别亲人,第三次踏上了援助医疗之路。南苏丹,位于非洲东部,2011年7月建国,是一个万里之外年轻而神秘的国度,美丽的白尼罗河在这里蜿蜒流淌。连年的内战使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全年平均40摄氏度的高温使它素有“世界火炉”之称,自然环境恶劣,疟疾、伤寒、霍乱、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尽管南苏丹自然环境异常恶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当地安全局势不太稳定,可能会沾染上各种传染病,同时还面临着药品匮乏、配套设施不健全、器械简陋破旧的窘况,有着两次援外医疗经历的费孝敏依然精神饱满,积极地开展手术护理工作,耐心指导当地医务人员进行规范操作。

一句“谢谢你们”,自豪感油然而生

费孝敏激动地告诉我,到南苏丹后的第一例手术使她终生难忘。

一日,费孝敏接到通知说,次日可能有两台妇科手术。接到通知后,在驻地利用休息时间,她赶紧剪裁准备了几包手术纱布和纱布垫,以备不时之需,没有外科洗手用的水,她们就从驻地提水;没有洗手液,就自带肥皂到手术室进行常规手部消毒,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共同制订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她毫不犹豫地穿上皮裙、戴好护目镜,做好自身防护、规范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安全清点核查制度。最终在各单位的通力配合下,克服了一切困难,顺利地完成了到达南苏丹后的第一台手术。手术全部结束时已经是下午四点,费孝敏拖着疲惫的身躯,穿着早已汗透的衣服,坐上返回驻地的汽车,雇佣的当地司机trawo,流露出感激的眼神,“为了给南苏丹人民治病,你们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连午饭都没有吃。谢谢你们!”听到这感激的话语,看着自己身上印有五星红旗的白大褂时,她虽然深感疲惫,但那种自豪感、成就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南苏丹是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病的高发国家,感染艾滋病的手术病人很多,而当地手术室在感染防控方面疏于管理,护士防护意识不足,清洗手术器械基本没有防护措施。了解到这些以后,她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他们配备了防护眼镜、防护衣、围裙等防护用具,手把手教授她们术后器械用物的处理方法,大大降低手术护士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他们的工作受到当地医院及群众的高度赞誉,并被当地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许多成功的“第一次”,让费孝敏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费孝敏说,她记忆深刻的是在去波尔地区义诊的前一天,新闻报道埃塞尔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起飞六分钟后坠毁,149名旅客和8名机组人员无一生还,坠机事件对大家的心理上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影响,而她们第二天将要乘坐的还是一架只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小飞机。但是医疗队员们没有退却,第二天仍义无反顾地奔赴又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得知中国医生要来义诊,波尔医院里候诊的病人早早地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等候着。为了能让尽可能多的病人得到治疗,队员们冒着40℃的酷热,在医院内的大树下,支起几张桌子,拿出捐赠的药品,为当地百姓看病。

援外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财富

一年的援助医疗,医疗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生命的神圣承诺。动荡不安的局势、酷热的气候、业余生活的寂寞,没能阻挡医疗队援非的脚步。无论在朱巴、在偏远的帕洛奇地区、在贫瘠的波尔地区,还是在中方各公司、在孤儿院,都留下了费孝敏和队友们的援助足迹。

中国医生不是来观光献爱心的,而是要扎扎实实带出一支队伍来。正因为对非洲的贫困有切身的体会,所以中国医生更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更关注医疗器械的可持续使用和对当地医生的“传帮带”。费孝敏把培养当地护理人员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将新的护理理念及实践操作经验,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传授,使他们能尽快地在科室独当一面,让当地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她被当地的医务工作人员和乡亲亲切地称为“中国的南丁格尔—娜迪尔”。

回国后,费孝敏还记得红红的三角梅在南苏丹的土地上竞相绽放,挂满枝头,宛如南苏丹人民病愈后那一张张感激的笑脸和跨越国界的友谊之花。费孝敏感慨地说,“每位援外医生都是‘中国形象大使’。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尽职尽责为非洲民众解除病痛的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回忆起在非洲工作的日日夜夜,费孝敏至今仍感触颇深。说到动情处,她不禁多次哽咽落泪。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