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要对这3500吨粮食负责

2021-10-15 08:20 蚌埠新闻网  

【人物简介】杨金侠,蚌埠市粮食局第一仓库高级保管员。1990年毕业于蚌埠职教中心粮油会统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粮食一库工作。31年间,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完成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1998年获评先进工作者,2004年-2019年在单位“四无粮仓”劳动竞赛中,连续被评为第一名。

我这辈子,就是守着粮仓

深读周刊:我们习惯于说“颗粒归仓”,在大家的印象中,仿佛归仓之后就没事情要做了。那粮库保管员的工作是怎样的呢?

杨金侠:肯定还是有很多事要做啊,不然要我们保管员干嘛?我们的工作,就比如今天,我早晨到岗之后,首先要查粮情、测粮温,进仓进行例行检查。虽然现在有了管线埋入粮堆的测温、通风系统,但是我们作为保管员,多年养成的责任感和习惯,让我们还是要在整个粮面上走一圈,用脚感知一下粮温,仔细查看粮面和各项储藏条件,才能安心。

根据“四无粮仓”的要求(即“无虫、无霉、无鼠、无雀”),我们不仅要检查是否有老鼠、麻雀、害虫,还要注意检查防雀网、防虫网是否严密,有没有破损,观察鼠雀痕迹。比如,如果有麻雀进来,那粮面不会这么平坦均匀,一定有麻雀聚集踩出的爪印、痕迹,如果有老鼠,那也会留下痕迹。至于虫害,那更是要仔细观察了,有些虫比如书虱,体积非常小,稍不注意就看不清,容易发生疏漏。粮面我们是一边走一边检查的,我这个仓的粮面是760平方米,要用脚仔细蹚一遍,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用脚感觉粮温有没有异常,一方面是做上述这些检查。如果没有异常状况,一圈检查完之后那我们就记录粮温,然后打扫粮仓。

最近温度波动很大,室内外温差大,这样我们就比较紧张了。气温、仓温、粮温这三温,是我们严密注意的。温差大,就会发生结露的情况,容易让粮堆内产生硬块和霉变,所以进去蹚一遍,感知温度,同时也是在散气。

深读周刊:这是日常工作,那如果是收粮的时间段呢?

杨金侠:那就忙了,最忙的是午季收购时期。我们岱湖库主要贮存的是小麦,每年都有粮食轮换,出仓进仓的情况。所以每年麦收的时候,农民最忙,也是我们最忙的时间。早晨上班时间就不是8点了,经常是六七点钟就来,然后一整天连轴转,看着每一车粮食入库,保证颗粒归仓。吃饭、上厕所都只能短暂找人轮替一下。直到晚上,所有来排队卖粮的车都卸完了,卖粮的农民或者经纪人走了,我们再做好统计,跟磅房对好账,确保准确无误之后才能下班。晚上10点、11点下班很普遍。

每天早晨,杨金侠先要在粮面上检查一圈。

粮食进仓之后,我们要先通一遍风,之后检验人员、防治队他们搞整仓熏蒸,我们也要看好自己的仓,熏蒸之后再开窗,自然通风。等到天气变凉,温度降下来之后,再进行一次机械通风。另外粮食进仓的时候,一路上多多少少要带些灰尘的。所以熏蒸之后,我们还要打扫仓内的卫生,保证仓内所有地方,包括墙面都干干净净。这样算下来,其实活还真不少。然后才是进入常规工作时段,但是一遇到天气变化、粮情变化等,我们也很紧张,有更多工作要做。

深读周刊:您做这份工作很多年了吧?是不是也见证了咱们仓储条件的一些变化?

杨金侠:我从毕业分配到单位,到现在超过30年了,我也已经49岁了,即将退休。可以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守着粮仓度过的。目前我负责的仓容量3500吨,四五米高,粮面760平方米。这30年,我们的各种条件变化确实非常大,粮食生产存储的整体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

比如,2000年以前,收粮的时候基本全是一家一户的农民开着拖拉机来送,少的一车只有30多麻袋的粮食,零零散散地收购,现在基本上都是种粮大户或经纪人,一车送来三四十吨。原来是拖拉机送来,拉着麻袋直接到仓里卸货,我们要一包一包地数好,不时地抽查分量,如果数错一包,就会让单位损失一包,大家都特别仔细。提前数过的,卸货时也还要盯着车上卸下来的到底够不够包数。此外,还要拿手工的扦样器抽查质量,先肉眼检查有没有夹带质量差的粮食,有些情况还要请检验人员来化验。现在呢,全是大车拉来,自动扦样系统抽检化验合格之后,我们就不用再手工扦样了,看着卸进仓里就行了。

检查没问题,我才累得瘫在粮面上

深读周刊:这么多粮食,要深入进去扦样,一天干下来会很累吧?另外粮面这么高,从室外铁梯爬上来,如果恐高的话恐怕也干不了。

杨金侠:以前手工扦样的时候非常费力,一天干下来衣服都湿透多少遍,关键我们操心的是,人手的力量有限,很深层的地方还可能扦不到,怕检查得不准。

至于这个铁梯,那是现在条件大大改善了呀。以前6米高的粮面,我们都是用竹子的那种梯子手脚并用地爬上爬下,一天也不知道要爬多少遍,这是保管员最基本的工作。要做这个工作,那可不能害怕。我自己呢,个子又偏小一点,一开始爬的时候确实觉得有点紧张,特别是下来的时候,肯定是害怕的,但是干久了,习惯了,也就好了。十几年前从老库搬来这里的时候,有了这样方便的铁梯了,条件大大改善。

深读周刊:在您看来,做好这份保管员的工作,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品质?

杨金侠:我们这个工作,非常平凡普通,但是需要细心、耐心、认真。能把仔仔细细、踏踏实实这几个字坚持几十年,就行了。这份工作不光鲜,也不需要多高的学识,但是责任重大,我要对这3500吨粮食负责。

所以真是很紧张,有时候好像就跟看小孩一样,时时刻刻挂着心,生怕出现什么情况。比如说变天了,下雨了,那以前在老库的时候,仓储条件不够好,房顶有时难免有渗漏。哪怕是夜间或者休息日,一看雨下得挺大,不用领导喊,我们就往库里跑,生怕自己的仓有漏雨的点,我也不记得多少次下大雨的夜里跑到单位,攀着湿滑的竹梯爬上粮面检查了。

现在虽然搬来了新库,各种条件都好了,但是还是忍不住地担心、焦虑。去年有一次下大暴雨,我打上车就往单位跑,但是从大路到单位门口的这条小路坑坑洼洼,一下雨路况更是糟糕,出租车开不进来,我就下车,花了半个多小时,一路蹚着深到大腿的泥水赶过来,天蒙蒙亮的时候,终于爬到粮面上,检查了一下没有渗漏,粮食没有受潮,我心里就觉得,一下子有块大石头卸下来了,瘫在粮面上,才感觉到自己的腿已经累得不听使唤了。

还有一次,情况也可以说是非常紧急,我也是快担心死了。那次是收粮的时期和暴雨叠加了。一般来说,我们的仓在收粮期都是敞开的,方便送粮车,在收粮结束后,先把铁质仓门关严,然后还要在外门边上再砌挡水墙,确保不会有水流入仓内。但是那一次收粮还在进行,挡水墙还不能砌,这时突然连续暴雨,水位越涨越高,眼看着已经快要到达地势较高的粮仓铁门了,我们保管员都急得不行,争着抢着在仓门外堆沙袋挡水,但是就这样也不能放心啊,哪敢回家睡觉?好在过了两天,水位没有再上涨,慢慢退下去了。收粮结束,赶紧把挡水墙砌好,我们这颗心,才总算是放回肚子里。

242

【人物简介】杨金侠,蚌埠市粮食局第一仓库高级保管员。1990年毕业于蚌埠职教中心粮油会统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粮食一库工作。31年间,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完成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1998年获评先进工作者,2004年-2019年在单位“四无粮仓”劳动竞赛中,连续被评为第一名。

我这辈子,就是守着粮仓

深读周刊:我们习惯于说“颗粒归仓”,在大家的印象中,仿佛归仓之后就没事情要做了。那粮库保管员的工作是怎样的呢?

杨金侠:肯定还是有很多事要做啊,不然要我们保管员干嘛?我们的工作,就比如今天,我早晨到岗之后,首先要查粮情、测粮温,进仓进行例行检查。虽然现在有了管线埋入粮堆的测温、通风系统,但是我们作为保管员,多年养成的责任感和习惯,让我们还是要在整个粮面上走一圈,用脚感知一下粮温,仔细查看粮面和各项储藏条件,才能安心。

根据“四无粮仓”的要求(即“无虫、无霉、无鼠、无雀”),我们不仅要检查是否有老鼠、麻雀、害虫,还要注意检查防雀网、防虫网是否严密,有没有破损,观察鼠雀痕迹。比如,如果有麻雀进来,那粮面不会这么平坦均匀,一定有麻雀聚集踩出的爪印、痕迹,如果有老鼠,那也会留下痕迹。至于虫害,那更是要仔细观察了,有些虫比如书虱,体积非常小,稍不注意就看不清,容易发生疏漏。粮面我们是一边走一边检查的,我这个仓的粮面是760平方米,要用脚仔细蹚一遍,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用脚感觉粮温有没有异常,一方面是做上述这些检查。如果没有异常状况,一圈检查完之后那我们就记录粮温,然后打扫粮仓。

最近温度波动很大,室内外温差大,这样我们就比较紧张了。气温、仓温、粮温这三温,是我们严密注意的。温差大,就会发生结露的情况,容易让粮堆内产生硬块和霉变,所以进去蹚一遍,感知温度,同时也是在散气。

深读周刊:这是日常工作,那如果是收粮的时间段呢?

杨金侠:那就忙了,最忙的是午季收购时期。我们岱湖库主要贮存的是小麦,每年都有粮食轮换,出仓进仓的情况。所以每年麦收的时候,农民最忙,也是我们最忙的时间。早晨上班时间就不是8点了,经常是六七点钟就来,然后一整天连轴转,看着每一车粮食入库,保证颗粒归仓。吃饭、上厕所都只能短暂找人轮替一下。直到晚上,所有来排队卖粮的车都卸完了,卖粮的农民或者经纪人走了,我们再做好统计,跟磅房对好账,确保准确无误之后才能下班。晚上10点、11点下班很普遍。

每天早晨,杨金侠先要在粮面上检查一圈。

粮食进仓之后,我们要先通一遍风,之后检验人员、防治队他们搞整仓熏蒸,我们也要看好自己的仓,熏蒸之后再开窗,自然通风。等到天气变凉,温度降下来之后,再进行一次机械通风。另外粮食进仓的时候,一路上多多少少要带些灰尘的。所以熏蒸之后,我们还要打扫仓内的卫生,保证仓内所有地方,包括墙面都干干净净。这样算下来,其实活还真不少。然后才是进入常规工作时段,但是一遇到天气变化、粮情变化等,我们也很紧张,有更多工作要做。

深读周刊:您做这份工作很多年了吧?是不是也见证了咱们仓储条件的一些变化?

杨金侠:我从毕业分配到单位,到现在超过30年了,我也已经49岁了,即将退休。可以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守着粮仓度过的。目前我负责的仓容量3500吨,四五米高,粮面760平方米。这30年,我们的各种条件变化确实非常大,粮食生产存储的整体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

比如,2000年以前,收粮的时候基本全是一家一户的农民开着拖拉机来送,少的一车只有30多麻袋的粮食,零零散散地收购,现在基本上都是种粮大户或经纪人,一车送来三四十吨。原来是拖拉机送来,拉着麻袋直接到仓里卸货,我们要一包一包地数好,不时地抽查分量,如果数错一包,就会让单位损失一包,大家都特别仔细。提前数过的,卸货时也还要盯着车上卸下来的到底够不够包数。此外,还要拿手工的扦样器抽查质量,先肉眼检查有没有夹带质量差的粮食,有些情况还要请检验人员来化验。现在呢,全是大车拉来,自动扦样系统抽检化验合格之后,我们就不用再手工扦样了,看着卸进仓里就行了。

检查没问题,我才累得瘫在粮面上

深读周刊:这么多粮食,要深入进去扦样,一天干下来会很累吧?另外粮面这么高,从室外铁梯爬上来,如果恐高的话恐怕也干不了。

杨金侠:以前手工扦样的时候非常费力,一天干下来衣服都湿透多少遍,关键我们操心的是,人手的力量有限,很深层的地方还可能扦不到,怕检查得不准。

至于这个铁梯,那是现在条件大大改善了呀。以前6米高的粮面,我们都是用竹子的那种梯子手脚并用地爬上爬下,一天也不知道要爬多少遍,这是保管员最基本的工作。要做这个工作,那可不能害怕。我自己呢,个子又偏小一点,一开始爬的时候确实觉得有点紧张,特别是下来的时候,肯定是害怕的,但是干久了,习惯了,也就好了。十几年前从老库搬来这里的时候,有了这样方便的铁梯了,条件大大改善。

深读周刊:在您看来,做好这份保管员的工作,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品质?

杨金侠:我们这个工作,非常平凡普通,但是需要细心、耐心、认真。能把仔仔细细、踏踏实实这几个字坚持几十年,就行了。这份工作不光鲜,也不需要多高的学识,但是责任重大,我要对这3500吨粮食负责。

所以真是很紧张,有时候好像就跟看小孩一样,时时刻刻挂着心,生怕出现什么情况。比如说变天了,下雨了,那以前在老库的时候,仓储条件不够好,房顶有时难免有渗漏。哪怕是夜间或者休息日,一看雨下得挺大,不用领导喊,我们就往库里跑,生怕自己的仓有漏雨的点,我也不记得多少次下大雨的夜里跑到单位,攀着湿滑的竹梯爬上粮面检查了。

现在虽然搬来了新库,各种条件都好了,但是还是忍不住地担心、焦虑。去年有一次下大暴雨,我打上车就往单位跑,但是从大路到单位门口的这条小路坑坑洼洼,一下雨路况更是糟糕,出租车开不进来,我就下车,花了半个多小时,一路蹚着深到大腿的泥水赶过来,天蒙蒙亮的时候,终于爬到粮面上,检查了一下没有渗漏,粮食没有受潮,我心里就觉得,一下子有块大石头卸下来了,瘫在粮面上,才感觉到自己的腿已经累得不听使唤了。

还有一次,情况也可以说是非常紧急,我也是快担心死了。那次是收粮的时期和暴雨叠加了。一般来说,我们的仓在收粮期都是敞开的,方便送粮车,在收粮结束后,先把铁质仓门关严,然后还要在外门边上再砌挡水墙,确保不会有水流入仓内。但是那一次收粮还在进行,挡水墙还不能砌,这时突然连续暴雨,水位越涨越高,眼看着已经快要到达地势较高的粮仓铁门了,我们保管员都急得不行,争着抢着在仓门外堆沙袋挡水,但是就这样也不能放心啊,哪敢回家睡觉?好在过了两天,水位没有再上涨,慢慢退下去了。收粮结束,赶紧把挡水墙砌好,我们这颗心,才总算是放回肚子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