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与卫调花鼓戏擦出火花的90后

2021-11-19 09:00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传承方式以口口相传为主。蚌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潜力,不少项目从乡间地头中来,又回到老百姓的怀抱中。目前,非遗项目国家级有3项,省级16项,市级54项。

随着时代发展,除了惊叹非遗项目既古老又传统,越来越多的人难以从中引发审美和情感上的共鸣。如何让作为“活化石”的非遗项目得以传承,让传统技艺守住魂、留住根?在蚌埠,就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与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卫调花鼓戏”相遇,非遗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励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卫调花鼓戏能够得到传承发展,在他们这一代不会落寞。

“淮河三花”之一卫调花鼓戏

可能不少蚌埠人对花鼓灯比较熟悉,而认为卫调花鼓戏是花鼓灯的一个后场小戏。其实,卫调花鼓戏起源于蚌埠长淮卫镇,与花鼓灯、凤阳花鼓,并称为“淮河三花”。

卫调花鼓戏,俗称卫调,是安徽省稀有剧种之一,形成于明初的蚌埠长淮卫一带,原是当地的秧歌号子,后发展成戏曲的唱腔结构,逐渐向戏剧演变。“卫调花鼓戏有着自己的特色,其中的剧情、唱腔都接近于蚌埠地区语言。”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研究所高级专家、国家一级编剧文硖说,清光绪年间,它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卫调花鼓戏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是蚌埠市土生土长的戏曲艺术文化名片。

户外练功

中国南、北地方戏曲剧种,也大多吸收了卫调花鼓戏的艺术特点。“在清乾隆年间刊行的《缀白裘》中,收有《打花鼓》,便称为‘卫调’。目前,全国348个剧种,像昆曲、徽剧、秦腔、京剧等都演过卫调的《打花鼓》,所以卫调花鼓戏对国家的地方戏曲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文硖表示。

但是近百年来,卫调花鼓戏没有专业社团,都是群众在空闲时自娱自乐。古老的卫调花鼓戏也没有音乐伴奏,不得年轻人的喜爱,导致卫调花鼓戏成了中国戏曲剧种的“活化石”,也被列为濒危剧种之一。在最低谷时,真正能演唱卫调花鼓戏的,仅剩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

年轻人创出新剧目

这三位真正能演唱卫调花鼓戏的老人,其中两位便在蚌埠,最近他们还收了一批徒弟。在20多个弟子中,最小的20多岁,最大的50多岁,他们为卫调花鼓戏的传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龙子湖区文化馆,记者见到了两位老人,卫调花鼓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夕茹和市级传承人余廷学。

在交谈兴起时,86岁的余廷学张口便唱起了一段《陈广仁跪大堂》,声音仍是非常洪亮。李夕茹在一旁帮忙打着拍子,二人配合默契。“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听,我们也能理解。一是传统卫调没有音乐伴奏,不好听;二是卫调,一戏一调,难学也难唱。”余廷学说。

“现在蚌埠也就我们两人能唱能教了,再不传承这个戏恐怕就灭绝了。”今年,李夕茹82岁了,她迫切地希望卫调花鼓戏能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批年轻人与卫调花鼓戏相遇后,便擦出了火花。

90后廖晓娜,是卫调花鼓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李夕茹的大徒弟。“原本是我妈喜欢听卫调花鼓戏,她一直跟着学。后来,在耳濡目染下,十多岁的我就开始接触卫调花鼓戏了。从2006年起,我跟着李夕茹老师系统学习。最近,正式拜李夕茹老人为师。”现场,李夕茹也给记者唱起了一段。

与余廷学、李夕茹的演唱有所不同,在记者听来,廖晓娜唱腔更为灵动,还有乐器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文化也要跟上潮流,我们在之后的创作中,适当做出了改变,原创了新剧目,让卫调花鼓戏更让大众所接受,让更多的年轻人所喜欢。”这位90后非遗传承人,不仅仅专注技法的传承,还不断尝试创作新的作品,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情感。她说,于她而言,既有非遗传承的责任,但更多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她会一直坚持,在古老唱腔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表达。

唱了三十多年泗州戏,专演丑角的陈忠玲,今年正式拜余廷学为师。他说,“其实接触卫调花鼓戏也有五年了。这五年里,我一边学习,一边在基层演出,看到每场都收到观众的不断掌声,也给了我更多坚持下去的信心。”

李夕茹的另一位弟子孙晓云,与卫调花鼓戏的相遇更为“传奇”。“我原本是京剧票友,天天去张公山公园吊嗓子。有一天,一位老人走过来和我说,听听他唱的《秦香莲》如何?听完后,我觉得特别好听。他说,‘想学就每天上午八点半到望淮塔等我。’之后的几个月,我便和老人学起了新唱腔。这名老人具体是谁,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后来,有专家说我唱的便是正宗的卫调花鼓戏。”孙晓云说。

为了能更好地学习卫调花鼓戏,孙晓云从北京来到蚌埠。“我早年定居在北京,如今回家学戏,家人都非常支持。”孙晓云虽非专业出身,却一直渴望学习最精湛的传统唱腔,所以,她决定拜李夕茹为师。

原来,“高深”的非遗,和年轻爱好者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

传承创新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每一种非遗,曾经也是流行,经过时间的淬炼和一代代地传承,才成为了经典。

近年来,虽然有不少年轻人对非遗感兴趣,但跟风者居多。因此,要激发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兴趣和热情,是相关部门和非遗传承人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非遗绝非‘遥不可及’。在不丢掉老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五河民歌、泗州戏等元素的剧目演出得到观众认可,让我感受到大家的热情。也足以证明,非遗传承人、爱好者或是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非遗年轻化’的探索者和见证者。只有有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探索,非遗也可以重新焕发活力。”廖晓娜说。

“传承卫调花鼓戏,这件事虽然难,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卫调花鼓戏,在很多人眼中‘难听、难唱、难学、难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它变得‘好听、好唱、好学、好看’。”龙子湖区文化馆馆长胡霞告诉记者,这些年来,龙子湖区对卫调花鼓戏进行了抢救式的挖掘保护工作。目前,龙子湖区拥有一支卫调花鼓戏剧团,现有30余人,跨越了老中青三代。经典卫调节目《三代婆媳》、《大步流星奔小康》、《幸福共享》等。另外,卫调花鼓戏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传承戏曲文化,需要壮大年轻队伍。通过戏曲进校园,能感受到很多大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喜爱。“专家为小学生原创了《买冰糖》,这段时间一直在排练,学生们给予了很高的热情。”胡霞说,“这也让我们看到传承非遗的新路子,传承不仅在于留存传统,也要寻求与生活的连接,让更多人有基础欣赏、有能力传播、有热情传承。下一步,将复排传统剧目《小货郎》、《打花鼓》和创编现代大戏《一把红灯伞》、《幸福花开》等,争取把卫调花鼓戏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

23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