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今年21059名人才凤栖珠城

2021-12-10 09:01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江海

人才是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服务“三地一区”两中心发展定位,认真落实“双招双引”攻坚年活动部署要求,大力推进“511”人才工程建设,精准实施“1111”人才引育计划,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

今年9月,涉及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十个方面,囊括了已付诸实施的64条精准人才政策的《蚌埠市人才政策摘编》完成,这是强有力的举措;1月—11月,全市引育各类人才21059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要求,这是激动人心的成绩;而令暂离珠城外出求学的、来到蚌埠攻读学业的大学生们,产生归来或留下的愿望,并最终成真,是最美丽的远景……

一份摘编,64条精准人才政策

“今年10月,我们完成了《蚌埠市人才政策摘编》,里面包括我市正在实施的64条人才政策。”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办公室(文内他处简称“市人才办”)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这份人才政策摘编,涉及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管理、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平台载体、人才服务、科研经费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用人单位发展等十个方面,可以说,政策内容丰富、措施精准,对于推进我市招才引智工作很有用处。”

对重点产业企业新引进的产业基础人才,未享受人才公寓、住房租赁补贴、安家补助的,在蚌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其中:博士、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层次人才20万元,硕士、高级技师、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层次人才8万元,本科生、技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层次人才5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条件可适当放宽。

上述内容为《蚌埠市人才政策摘编》中收录的第22条政策,属于人才引进政策。据介绍,与江浙沪以及省内的合肥、芜湖等地相比,我市房价不算太高。这条政策实施后,意味着很多毕业后来蚌就业的大学生,拼搏个三五年,就能付首付买房。

另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务院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契机,大力推动人才安居工程,综合采取提供人才公寓、发放购房补贴和住房租赁补助等方式,保障各类人才在蚌安居。截至目前,各县区共建成人才公寓、职工宿舍8090套,努力为人才创造舒心的创业就业环境。

摘编收录的第9条政策是:开展“大禹英才”评选,按照重点产业领域开展相应人才评选、表彰、奖励。每两年评选一次,对入选人才每人一次性给予8万元资助。据介绍,该项评选工程实施后,今年我市表彰首批大禹英才20名,相关做法获得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人人争当人才”的氛围在蚌埠形成后,人才培养工作自然会随之更上一层楼。”

一组数据,今年21059名人才落户珠城

今年1月—11月,我市已引育各类人才21059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要求。新增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0名;新入选省“115”产业创新团队4家,累计入选29家;8支团队入围省人才团队专项,数量创历史新高。累计获省级以上专项奖补资金4000余万元,新增高端人才数量稳居全省前列。

我市招才引智工作收效如何?市人才办负责同志表示,工作成效如何,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如,在对照政策规定兑现扶持措施方面,今年我市认真实施《蚌埠市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关于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在蚌就业创业若干政策》等引才育才政策,累计兑现上一年度人才引进培育、团队建设、平台合作等扶持事项1300余项,拨付资金1900余万元。

在产业兴才方面,打造“职等你来 千企万岗”人才信息发布品牌,累计为1500家企业发布岗位需求;周三就业招聘+周六人才对接+N项专题招聘,常态化举办“2+N”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6300名;组织评选市“3221”产业创新团队18支、乡村产业创新团队16支,累计建设创新团队193支,集聚创新人才1120余名;实施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赴东北、西北等地开展招聘活动,为全市教育、卫健等系统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紧缺人才276名。

而在“平台聚才”方面,我市持续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建设,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64家,院士、博士后工作科研工作站25家;举办科技金融要素对接会,打造“科创珠城、海聚英才”品牌,面向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征集科技成果项目136项,现场签订合作协议12项,吸引国内外60余家高校、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约150名高端人才和机构代表来蚌交流合作。

同时,我市还坚持服务留才,实行掌上便捷服务。目前,“珠城人才一卡通”APP已在运行,正在为300余名高层次人才提供5大类、10余项服务,真正实现人才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一码畅享便捷服务。

一些声音,或为“才涌淮畔”之前奏

“了解蚌埠现行的主要人才政策后,我们能从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招才引智工作,充满了温情,也充满了吸引力。”12月9日,来自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的十余名大学生在阅览《蚌埠市人才政策摘编》后,纷纷表示,从政策中不难看出蚌埠对人才的渴盼,毕业后在这座城市就业,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阅览摘编的大学生,多数即将毕业,所以他们最关注的政策,一类是关于住房的,一类是关于助学贷款的。“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很多时候房租高低,会成为我们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原因。”在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就读的蚌埠姑娘祝怡祺说,“对于刚就业的大学生来说,房租是一笔大额开销,住房租赁补贴可以很大程度缓解这方面压力。”

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的谷靓倩、魏振,也对我市现行的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很感兴趣。他俩告诉记者:“购房补贴对大学期间勤奋努力,获得过很多奖项成果的毕业生很有帮助,蚌埠房价本来就不算太高,补贴力度又很大,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才解决购房压力,让更多优秀毕业生留在蚌埠、安家落户。”

也在安徽财经大学读书的闫鑫广则说,身边有很多同学办理了助学贷款,毕业后的还款问题,是他们必须面对,“虽然助学贷款没有利息,但刚工作就有一笔贷款背在身上,压力还是很大的。蚌埠的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真的会让他们感到安心,替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更加安心、暖心地在蚌工作。”

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大四学生董曼洁明确表示,她对我市开展的名师带高徒活动,很感兴趣,“这个做法对于‘名师’和‘高徒’都是大好事:只有加强学习、钻研技术,才能成为‘名师’;‘名师’引路,‘高徒’快速成长,甚至成为新一代‘名师’,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企业才能高速发展。”

董曼洁曾在前期采访中告诉记者:“我大四了,毕业后想回老家兰州工作,就要和这座城市别离了,心里真是充满了不舍。”这次,看完摘编后,她有点儿动摇了:“高铁、飞机时代,留在蚌埠工作,也没啥太不方便的,毕业后是回兰州还是留在蚌埠,我得再仔细琢磨琢磨了……”(完)

130

蚌埠新闻网记者 江海

人才是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服务“三地一区”两中心发展定位,认真落实“双招双引”攻坚年活动部署要求,大力推进“511”人才工程建设,精准实施“1111”人才引育计划,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

今年9月,涉及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十个方面,囊括了已付诸实施的64条精准人才政策的《蚌埠市人才政策摘编》完成,这是强有力的举措;1月—11月,全市引育各类人才21059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要求,这是激动人心的成绩;而令暂离珠城外出求学的、来到蚌埠攻读学业的大学生们,产生归来或留下的愿望,并最终成真,是最美丽的远景……

一份摘编,64条精准人才政策

“今年10月,我们完成了《蚌埠市人才政策摘编》,里面包括我市正在实施的64条人才政策。”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办公室(文内他处简称“市人才办”)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这份人才政策摘编,涉及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管理、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平台载体、人才服务、科研经费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用人单位发展等十个方面,可以说,政策内容丰富、措施精准,对于推进我市招才引智工作很有用处。”

对重点产业企业新引进的产业基础人才,未享受人才公寓、住房租赁补贴、安家补助的,在蚌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其中:博士、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层次人才20万元,硕士、高级技师、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层次人才8万元,本科生、技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层次人才5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条件可适当放宽。

上述内容为《蚌埠市人才政策摘编》中收录的第22条政策,属于人才引进政策。据介绍,与江浙沪以及省内的合肥、芜湖等地相比,我市房价不算太高。这条政策实施后,意味着很多毕业后来蚌就业的大学生,拼搏个三五年,就能付首付买房。

另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务院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契机,大力推动人才安居工程,综合采取提供人才公寓、发放购房补贴和住房租赁补助等方式,保障各类人才在蚌安居。截至目前,各县区共建成人才公寓、职工宿舍8090套,努力为人才创造舒心的创业就业环境。

摘编收录的第9条政策是:开展“大禹英才”评选,按照重点产业领域开展相应人才评选、表彰、奖励。每两年评选一次,对入选人才每人一次性给予8万元资助。据介绍,该项评选工程实施后,今年我市表彰首批大禹英才20名,相关做法获得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人人争当人才”的氛围在蚌埠形成后,人才培养工作自然会随之更上一层楼。”

一组数据,今年21059名人才落户珠城

今年1月—11月,我市已引育各类人才21059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要求。新增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0名;新入选省“115”产业创新团队4家,累计入选29家;8支团队入围省人才团队专项,数量创历史新高。累计获省级以上专项奖补资金4000余万元,新增高端人才数量稳居全省前列。

我市招才引智工作收效如何?市人才办负责同志表示,工作成效如何,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如,在对照政策规定兑现扶持措施方面,今年我市认真实施《蚌埠市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关于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在蚌就业创业若干政策》等引才育才政策,累计兑现上一年度人才引进培育、团队建设、平台合作等扶持事项1300余项,拨付资金1900余万元。

在产业兴才方面,打造“职等你来 千企万岗”人才信息发布品牌,累计为1500家企业发布岗位需求;周三就业招聘+周六人才对接+N项专题招聘,常态化举办“2+N”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6300名;组织评选市“3221”产业创新团队18支、乡村产业创新团队16支,累计建设创新团队193支,集聚创新人才1120余名;实施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赴东北、西北等地开展招聘活动,为全市教育、卫健等系统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紧缺人才276名。

而在“平台聚才”方面,我市持续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建设,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64家,院士、博士后工作科研工作站25家;举办科技金融要素对接会,打造“科创珠城、海聚英才”品牌,面向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征集科技成果项目136项,现场签订合作协议12项,吸引国内外60余家高校、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约150名高端人才和机构代表来蚌交流合作。

同时,我市还坚持服务留才,实行掌上便捷服务。目前,“珠城人才一卡通”APP已在运行,正在为300余名高层次人才提供5大类、10余项服务,真正实现人才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一码畅享便捷服务。

一些声音,或为“才涌淮畔”之前奏

“了解蚌埠现行的主要人才政策后,我们能从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招才引智工作,充满了温情,也充满了吸引力。”12月9日,来自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的十余名大学生在阅览《蚌埠市人才政策摘编》后,纷纷表示,从政策中不难看出蚌埠对人才的渴盼,毕业后在这座城市就业,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阅览摘编的大学生,多数即将毕业,所以他们最关注的政策,一类是关于住房的,一类是关于助学贷款的。“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很多时候房租高低,会成为我们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原因。”在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就读的蚌埠姑娘祝怡祺说,“对于刚就业的大学生来说,房租是一笔大额开销,住房租赁补贴可以很大程度缓解这方面压力。”

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的谷靓倩、魏振,也对我市现行的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很感兴趣。他俩告诉记者:“购房补贴对大学期间勤奋努力,获得过很多奖项成果的毕业生很有帮助,蚌埠房价本来就不算太高,补贴力度又很大,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才解决购房压力,让更多优秀毕业生留在蚌埠、安家落户。”

也在安徽财经大学读书的闫鑫广则说,身边有很多同学办理了助学贷款,毕业后的还款问题,是他们必须面对,“虽然助学贷款没有利息,但刚工作就有一笔贷款背在身上,压力还是很大的。蚌埠的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真的会让他们感到安心,替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更加安心、暖心地在蚌工作。”

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大四学生董曼洁明确表示,她对我市开展的名师带高徒活动,很感兴趣,“这个做法对于‘名师’和‘高徒’都是大好事:只有加强学习、钻研技术,才能成为‘名师’;‘名师’引路,‘高徒’快速成长,甚至成为新一代‘名师’,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企业才能高速发展。”

董曼洁曾在前期采访中告诉记者:“我大四了,毕业后想回老家兰州工作,就要和这座城市别离了,心里真是充满了不舍。”这次,看完摘编后,她有点儿动摇了:“高铁、飞机时代,留在蚌埠工作,也没啥太不方便的,毕业后是回兰州还是留在蚌埠,我得再仔细琢磨琢磨了……”(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