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瑾
生态环境保护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在经开区,答案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制度的力量规范管理,约束行为,为绿水青山编织起严密的防护罩。
沿着环湖西路一直向南,龙子湖西岸如今是绿意葱茏,花木繁盛。可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荒草坡,有的地方则种满了菜,让来此散步遛弯的居民很不适应。“这么美的龙子湖,实在不相称。”采访中,带着孙子晒太阳的李阿姨指着远处告诉记者,以前那里还有几处窝棚,在风景如画的龙子湖畔很是扎眼。
两公里之外,雪华山上曾被居民散养的家禽“占据”。林间杂乱的菜地和不时可见的禽畜粪便,引来市民多次反映投诉,也成为2021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件。经过治理,龙子湖岸边的窝棚拆除了,菜地统一规划种植了一万多平方米的花草树木;雪华山上的畜禽消失了,卫生也经过了清理整顿。龙子湖风景区行政执法中队中队长崔兴军告诉记者,整个过程很顺利,大家都很配合。
“龙子湖风景区总面积18.1平方公里,跨龙子湖区、蚌山区、经开区。按理说不好管。”崔兴军说,能够令种菜养鸡的村民信服,令职能部门拧成一股绳的,是《蚌埠市龙子湖景区条例》。“你看,第九条写的明明白白: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划侵占景区土地等资源。第二十二条景区内禁止行为中也注明了开荒。”崔兴军说,白纸黑字的法规条文一拿出来,比执法人员说服教育有力多了。
如今,雪华山上随处能看到公告牌。在落款市城乡建设局的公告牌上,写着“根据《蚌埠市城市管理条例》、《蚌埠市城镇绿化条例》及市政府要求,雪华山内禁止以下行为:私搭乱建,开荒种菜,饲养家禽。违反上述规定,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在落款市园林管理处山林管理办公室的公告牌上则写着:“严禁擅自破坏苗木,严禁擅自占用绿地或改变其性质。如有违反者,将根据《蚌埠市城市管理条例》、《蚌埠市城镇绿化条例》等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有法可依,大家都服气。”崔兴军告诉记者,因为这几部是地方立法,很有针对性,操作起来很“服帖”,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不仅是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责任,制度更加重要。在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随处可见重点污染源标志牌,废气净化设置安全运行管理规定、应急处置方案、安全操作流程等公示牌。看不见的地方,规章制度更加严密。“光环保方面的制度规章就有20多篇。”采访时,214所运维保障部部长方卫抱出厚厚一本《环保制度汇编》告诉记者,里面包含了12项环保制度,明确了管理责任,确定了污染控制目标并严格考核。还专门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环保工作能在体系内有效运行、持续改进。
如何保证制度全部落在实处呢?方卫介绍,除了必经的岗前培训,所有的风险点都安装了监控,以供随时抽查;此外,各层级监督检查,每月考核奖惩,都是确保制度执行的关键。“今年到现在,环保方面的奖惩金额已经超过了5万元。”方卫说,制度可不是摆在墙上的装饰,而是实实在在贯彻执行的行为规范。
近年来,214所先后投入超千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站、酸碱废气处理设施、有机废气处理设施和超低氮天然气锅炉、氟化钙废物库和有机危废库等。做到了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危废分区分类存放,委托有资质第三方处置等。“国家有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所里有微观层面的制度保障,组合起来严丝合缝。”方卫笑着评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