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少儿编程热的冷思考

2019-07-05 09:12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

◆编者按

从过去的“奥数热”到时下的“少儿编程热”,家长如何给予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是一道永恒的课题。无论出于“技多不压身”的想法,还是“望子成龙”的急切,抑或“升学加分”的现实,家长们都在为少儿编程热加火添柴。

很多人认为,作为数字世界的通用语言,学习编程能有效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但也有人质疑: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也不顾孩子是否有接受能力,一哄而上跟风式报班,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专家认为,从逻辑思维到运动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类型。认清孩子属于何种智能类型,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进行一次次起跳。学习编程也如此,是考虑天赋兴趣,给孩子选择权,还是大包大揽、“赶鸭子上架”,结果大不相同。

火热的市场

◇形形色色的培训班遍布蚌埠街头巷尾

◇不仅是线下,线上的少儿编程课也热火朝天

少儿编程到底有多热?两个字是:“很热”,三个字是:“非常热”!最能让人感受到少儿编程学习热度的是形形色色的培训班遍布蚌埠街头巷尾。

6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校外培训机构较为集中的宝龙城市广场,从三楼的电梯刚刚走出来,一张培训机构的广告扑面而来:再不学习编程,你的孩子就“OUT”了。在大字标题下,是一行小字:“蒸汽机是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催化剂,电脑是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人工智能时代,与机器人协作将成为人们的必备技能,而程序正是人与机器对话的主要语言。学习编程不等于当程序员,但它是我们接触前沿、把握未来的一种方式。”

“确实,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将越来越广,怎么能让孩子成为未来的‘文盲’呢?”在这家少儿编程培训班教室里,坐着二十多位小学生,大的有八九岁,小的甚至还有幼儿园的孩子。前台接待大厅里,除了等候的家长,进进出出的是前来咨询的家长。记者在这栋大楼的三和四楼转了一圈,从事少儿编程培训的机构有五六家之多。原先一家专门做英语培训的机构,如今也加入了少儿编程培训的行列。

不仅是宝龙广场,青少年宫、华夏第一街区、万达写字楼、天桥写字楼,天源大厦……但凡有培训机构的地方,少儿编程培训的广告都最为显眼,这些广告充斥着“不要当未来的文盲”“编程是孩子走向未来的通行证”等诱惑性字眼。不仅广告令人心动,各个培训班也是人满为患。最能说明少儿编程培训热度之高的是一家“躲”在一居民楼里的少儿编程培训班。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约100平方米左右的民宅里,客厅、卧室、书房摆着20余台电脑。仅有的一位老师不停地在几个房间里来回巡视,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位带孩子来此上课的家长告诉记者,这个培训班是本市一所高校的计算机老师开设的,利用的是自家的住房,“虽然这里的教学环境不如市面的上的培训机构,但至少老师还算专业,许多家长都是看中这一点,才送孩子过来的。”

这位家长介绍说,社会上的少儿编程班虽然很多,但师资力量无法保证,如果不了解情况报了班,花钱还是小事,还会耽误孩子的时间。“这里的招生情况如何?”另一位送孩子学习编程的吴姓家长告诉记者:招生情况好得出奇!虽然没打任何广告,甚至门外连培训班的字样都没有,但场场爆满,如果不是熟人介绍,还真报不上名。

“是什么原因让高校教师也放下身段,加入了少儿编程培训的行列?”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家长一语道破天机:“这叫无利不起早,现在少儿编程培训这么热,随随便便就能招来大量学生,少儿编程培训成了最大的商机。”接着这位家长算了一笔账:少儿编程课价格不菲,一节课100元左右,暑期一周安排三节课,一个暑期一个学生就是2000多元,这样50个学生,就收入10万元以上。“自己当老师,房子是自己的,几乎没有任何成本。”不仅是线下,线上的少儿编程课也热火朝天。打开百度搜索少儿编程,立即跳出数家线上少儿编程培训品牌,另外还有许多少儿编程培训加盟招商广告。某权威咨询机构发表的一篇关于少儿编程市场前景的分析文章,最直观地解释了各路人马冲向少儿编程培训市场的缘由:少儿编程教育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中国的市场规模达40亿元,未来的空间更是难以估量。

焦虑的家长

◇客观上说,比拼教育是一种进步,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任何比拼都要有一个度,过度的比拼正是教育焦虑的温床

“你给孩子报编程课吗?”“我们都学一两年了。”“看来我们学迟了,不能再犹豫了,得赶紧给孩子报”……在华夏第一街区一奥数培训班前台大厅,两位家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听说“少儿编程”几个字,周围的家长立即围拢过来,纷纷加入讨论的行列。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办公室聊天和微信朋友圈中:“赶紧让孩子学编程吧,不然孩子就是未来的‘文盲’”,“我现在正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报编程,不学吧,怕真的OUT了,学吧又感到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关于少儿编程学习的热烈讨论,正如同战鼓一样,催促着更多家长加入了送孩子学编程的队伍。

“少儿编程之所以这么热,源于两种因素,一是资本的驱动迅速搅热了培训市场,另一个现在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焦虑,两者‘确认了眼神’,就像干柴遇到烈火一般,立即引燃。”蚌埠行知学校校长欧振宝说到当下的少儿编程热,多次提及“教育焦虑”一词。

欧振宝坦言,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地兴起一股“读书热”,90年代中期“读书无用论”也曾暗流涌动,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当下,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没有文化别说竞争力,将来在社会上生存都成问题,于是一场比拼教育的战斗开始打响,客观上说,比拼教育是一种进步,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这种比拼要比吃比穿更能让人看到希望。但任何比拼都要有一个度,过度的比拼正是教育焦虑的温床。“培训机构利用了家长的焦虑,而焦虑又成为培训机构的推手。”

资本的逐利本性赋予了它最为灵敏的嗅觉,吸引资本不断注入少儿编程的是国家政策风向标。早在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编程教育首次以政策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2017年,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资本看到了少儿编程培训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于是少儿编程教育市场成为一块巨大且十分美味的蛋糕。

与资本一样嗅觉灵敏的是正处于教育焦虑中的家长,当浙江省出台的“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明确将信息技术学科(含编程)纳入高中生的必学科目,并且以100%纸笔闭卷测试的方式纳入高中阶段的考查后,家长们再也不淡定了:“浙江高校都考编程了,我们还会遥远吗?”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少儿编程,越来越多的机构涉足少儿编程教育领域。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都出现了有影响力的机构,比如北京有阿尔法营,上海有喵爪星球,深圳有编完边学和编程猫,成都有西瓜创客。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少儿编程教育市场共发生58笔融资事件,总额超14亿元。自2014年起,陆续有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数量和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尤其2017年之后,项目融资有了陡增趋势,资本开始在此领域布局。

少儿编程教育方兴未艾,但却让家长们的功利心爆棚。STEM、机器人、编程,本来都是一种不错的教育理念和学科,但现在却变成了一种走捷径的代名词,多少都跟升学挂上了钩。一直以来,编程被认为是一种非刚需课程,与英语、乐器以及奥数等学科类课程相比,生命周期不够长、分级标准缺乏、与升学考试关系不紧密等,换句话说,不是“硬需求”。转机来自奥数竞赛被叫停。教育部禁止小升初自主招生考试与奥数挂钩,给期待通过奥数加分特招的家长们泼了一盆凉水。在此背景下,孩子的兴趣特长培训变得复杂化,中间既掺杂着升学焦虑,还有科技焦虑。对学校而言,由于编程、信息学等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五大学科竞赛中,相比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来说,信息学师资较少、考生较少,容易学出成绩,因此相对更易获得自主招生降分的资格。

理性的思考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学习编程,如果不问孩子是否感兴趣、是否具备学习能力,一味跟风,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以个别早慧天才为例子诱导家长是培训机构惯用的营销手段,家长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要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

“本想陪孩子学一学编程的,一方面便于掌握孩子的学生进度,另一方也便于监督孩子的学习,但没想到编程还真的挺难。”在一家少儿培训中心门口,孙先生向记者诉说了孩子小小年纪学习编程的不易。

孙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名“陪读爸爸”,自小学二年级开始,孩子在校外学习了奥数和英语两门功课,两年来他是全程“陪学”,所谓“陪学”,就是跟着孩子的学习进度,他在家里自学,在孩子做题遇到问题时,能一起讨论。就像在赛道上陪跑一样,陪跑的好处,可以让孩子的学习不孤单。“但现在编程这门课已经无法再辅导孩子了,只能让他自己摸索,学多少算多少吧。”孙先生无奈地说:“编程学习并不像培训机构说得那样容易,命令输入用英语,还要用到高深的数学知识,真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

“初级阶段的编程多以图像形式呈现,里面还带着一些游戏,于是就有家长认为,编程学习其实很简单。其实真的是他们对编程不太了解,你想想计算机语言、人工智能怎么可能‘玩一玩’,就玩出名堂呢?它和任何学科一样,必须经过艰苦学习深入研究才能渐入佳境。”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陈浩告诉记者,也许编程入门并不难,但要想深入学习,对人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都是很大的考验,因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学习编程,如果不问孩子是否感兴趣、是否具备学习能力,一味跟风,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陈浩认为编程学习低龄化倾向令人忧心。许多五六岁的孩子就被送去学编程,一方面,小小年纪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会伤害孩子的眼睛。另一方面所学的东西可能与编程风马牛不相及,只是点击鼠标搬运图形的小游戏,而实际上是贴着编程标签,想方设法掏家长腰包的假把式。

《7岁之前是教孩子STEM能力最好的阶段,回报巨大》《从6岁开始学编程和18岁以后再学编程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类文章被反复推送,是编程学习低年龄化的“毒药”。以个别早慧天才为例子诱导家长是培训机构惯用的营销手段,家长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要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我们不否认有天才,但99.99%的孩子都是普通人,教育需要因材施教,任何揠苗助长,结果都会适得其反。”

另外,国内少儿编程处于起步阶段,少儿编程是一个长线的教育,短期内想要见到效果比较难。市面上少儿编程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家长更应在意孩子对一门学科的兴趣,以及这种兴趣产生的专注度,进而产生主动的延展性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盲目跟风。陈老师提醒。(请图片作者告知地址,以便邮寄稿费)

221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

◆编者按

从过去的“奥数热”到时下的“少儿编程热”,家长如何给予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是一道永恒的课题。无论出于“技多不压身”的想法,还是“望子成龙”的急切,抑或“升学加分”的现实,家长们都在为少儿编程热加火添柴。

很多人认为,作为数字世界的通用语言,学习编程能有效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但也有人质疑: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也不顾孩子是否有接受能力,一哄而上跟风式报班,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专家认为,从逻辑思维到运动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类型。认清孩子属于何种智能类型,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进行一次次起跳。学习编程也如此,是考虑天赋兴趣,给孩子选择权,还是大包大揽、“赶鸭子上架”,结果大不相同。

火热的市场

◇形形色色的培训班遍布蚌埠街头巷尾

◇不仅是线下,线上的少儿编程课也热火朝天

少儿编程到底有多热?两个字是:“很热”,三个字是:“非常热”!最能让人感受到少儿编程学习热度的是形形色色的培训班遍布蚌埠街头巷尾。

6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校外培训机构较为集中的宝龙城市广场,从三楼的电梯刚刚走出来,一张培训机构的广告扑面而来:再不学习编程,你的孩子就“OUT”了。在大字标题下,是一行小字:“蒸汽机是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催化剂,电脑是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人工智能时代,与机器人协作将成为人们的必备技能,而程序正是人与机器对话的主要语言。学习编程不等于当程序员,但它是我们接触前沿、把握未来的一种方式。”

“确实,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将越来越广,怎么能让孩子成为未来的‘文盲’呢?”在这家少儿编程培训班教室里,坐着二十多位小学生,大的有八九岁,小的甚至还有幼儿园的孩子。前台接待大厅里,除了等候的家长,进进出出的是前来咨询的家长。记者在这栋大楼的三和四楼转了一圈,从事少儿编程培训的机构有五六家之多。原先一家专门做英语培训的机构,如今也加入了少儿编程培训的行列。

不仅是宝龙广场,青少年宫、华夏第一街区、万达写字楼、天桥写字楼,天源大厦……但凡有培训机构的地方,少儿编程培训的广告都最为显眼,这些广告充斥着“不要当未来的文盲”“编程是孩子走向未来的通行证”等诱惑性字眼。不仅广告令人心动,各个培训班也是人满为患。最能说明少儿编程培训热度之高的是一家“躲”在一居民楼里的少儿编程培训班。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约100平方米左右的民宅里,客厅、卧室、书房摆着20余台电脑。仅有的一位老师不停地在几个房间里来回巡视,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位带孩子来此上课的家长告诉记者,这个培训班是本市一所高校的计算机老师开设的,利用的是自家的住房,“虽然这里的教学环境不如市面的上的培训机构,但至少老师还算专业,许多家长都是看中这一点,才送孩子过来的。”

这位家长介绍说,社会上的少儿编程班虽然很多,但师资力量无法保证,如果不了解情况报了班,花钱还是小事,还会耽误孩子的时间。“这里的招生情况如何?”另一位送孩子学习编程的吴姓家长告诉记者:招生情况好得出奇!虽然没打任何广告,甚至门外连培训班的字样都没有,但场场爆满,如果不是熟人介绍,还真报不上名。

“是什么原因让高校教师也放下身段,加入了少儿编程培训的行列?”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家长一语道破天机:“这叫无利不起早,现在少儿编程培训这么热,随随便便就能招来大量学生,少儿编程培训成了最大的商机。”接着这位家长算了一笔账:少儿编程课价格不菲,一节课100元左右,暑期一周安排三节课,一个暑期一个学生就是2000多元,这样50个学生,就收入10万元以上。“自己当老师,房子是自己的,几乎没有任何成本。”不仅是线下,线上的少儿编程课也热火朝天。打开百度搜索少儿编程,立即跳出数家线上少儿编程培训品牌,另外还有许多少儿编程培训加盟招商广告。某权威咨询机构发表的一篇关于少儿编程市场前景的分析文章,最直观地解释了各路人马冲向少儿编程培训市场的缘由:少儿编程教育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中国的市场规模达40亿元,未来的空间更是难以估量。

焦虑的家长

◇客观上说,比拼教育是一种进步,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任何比拼都要有一个度,过度的比拼正是教育焦虑的温床

“你给孩子报编程课吗?”“我们都学一两年了。”“看来我们学迟了,不能再犹豫了,得赶紧给孩子报”……在华夏第一街区一奥数培训班前台大厅,两位家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听说“少儿编程”几个字,周围的家长立即围拢过来,纷纷加入讨论的行列。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办公室聊天和微信朋友圈中:“赶紧让孩子学编程吧,不然孩子就是未来的‘文盲’”,“我现在正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报编程,不学吧,怕真的OUT了,学吧又感到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关于少儿编程学习的热烈讨论,正如同战鼓一样,催促着更多家长加入了送孩子学编程的队伍。

“少儿编程之所以这么热,源于两种因素,一是资本的驱动迅速搅热了培训市场,另一个现在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焦虑,两者‘确认了眼神’,就像干柴遇到烈火一般,立即引燃。”蚌埠行知学校校长欧振宝说到当下的少儿编程热,多次提及“教育焦虑”一词。

欧振宝坦言,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地兴起一股“读书热”,90年代中期“读书无用论”也曾暗流涌动,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当下,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没有文化别说竞争力,将来在社会上生存都成问题,于是一场比拼教育的战斗开始打响,客观上说,比拼教育是一种进步,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这种比拼要比吃比穿更能让人看到希望。但任何比拼都要有一个度,过度的比拼正是教育焦虑的温床。“培训机构利用了家长的焦虑,而焦虑又成为培训机构的推手。”

资本的逐利本性赋予了它最为灵敏的嗅觉,吸引资本不断注入少儿编程的是国家政策风向标。早在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编程教育首次以政策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2017年,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资本看到了少儿编程培训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于是少儿编程教育市场成为一块巨大且十分美味的蛋糕。

与资本一样嗅觉灵敏的是正处于教育焦虑中的家长,当浙江省出台的“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明确将信息技术学科(含编程)纳入高中生的必学科目,并且以100%纸笔闭卷测试的方式纳入高中阶段的考查后,家长们再也不淡定了:“浙江高校都考编程了,我们还会遥远吗?”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少儿编程,越来越多的机构涉足少儿编程教育领域。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都出现了有影响力的机构,比如北京有阿尔法营,上海有喵爪星球,深圳有编完边学和编程猫,成都有西瓜创客。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少儿编程教育市场共发生58笔融资事件,总额超14亿元。自2014年起,陆续有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数量和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尤其2017年之后,项目融资有了陡增趋势,资本开始在此领域布局。

少儿编程教育方兴未艾,但却让家长们的功利心爆棚。STEM、机器人、编程,本来都是一种不错的教育理念和学科,但现在却变成了一种走捷径的代名词,多少都跟升学挂上了钩。一直以来,编程被认为是一种非刚需课程,与英语、乐器以及奥数等学科类课程相比,生命周期不够长、分级标准缺乏、与升学考试关系不紧密等,换句话说,不是“硬需求”。转机来自奥数竞赛被叫停。教育部禁止小升初自主招生考试与奥数挂钩,给期待通过奥数加分特招的家长们泼了一盆凉水。在此背景下,孩子的兴趣特长培训变得复杂化,中间既掺杂着升学焦虑,还有科技焦虑。对学校而言,由于编程、信息学等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五大学科竞赛中,相比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来说,信息学师资较少、考生较少,容易学出成绩,因此相对更易获得自主招生降分的资格。

理性的思考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学习编程,如果不问孩子是否感兴趣、是否具备学习能力,一味跟风,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以个别早慧天才为例子诱导家长是培训机构惯用的营销手段,家长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要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

“本想陪孩子学一学编程的,一方面便于掌握孩子的学生进度,另一方也便于监督孩子的学习,但没想到编程还真的挺难。”在一家少儿培训中心门口,孙先生向记者诉说了孩子小小年纪学习编程的不易。

孙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名“陪读爸爸”,自小学二年级开始,孩子在校外学习了奥数和英语两门功课,两年来他是全程“陪学”,所谓“陪学”,就是跟着孩子的学习进度,他在家里自学,在孩子做题遇到问题时,能一起讨论。就像在赛道上陪跑一样,陪跑的好处,可以让孩子的学习不孤单。“但现在编程这门课已经无法再辅导孩子了,只能让他自己摸索,学多少算多少吧。”孙先生无奈地说:“编程学习并不像培训机构说得那样容易,命令输入用英语,还要用到高深的数学知识,真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

“初级阶段的编程多以图像形式呈现,里面还带着一些游戏,于是就有家长认为,编程学习其实很简单。其实真的是他们对编程不太了解,你想想计算机语言、人工智能怎么可能‘玩一玩’,就玩出名堂呢?它和任何学科一样,必须经过艰苦学习深入研究才能渐入佳境。”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陈浩告诉记者,也许编程入门并不难,但要想深入学习,对人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都是很大的考验,因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学习编程,如果不问孩子是否感兴趣、是否具备学习能力,一味跟风,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陈浩认为编程学习低龄化倾向令人忧心。许多五六岁的孩子就被送去学编程,一方面,小小年纪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会伤害孩子的眼睛。另一方面所学的东西可能与编程风马牛不相及,只是点击鼠标搬运图形的小游戏,而实际上是贴着编程标签,想方设法掏家长腰包的假把式。

《7岁之前是教孩子STEM能力最好的阶段,回报巨大》《从6岁开始学编程和18岁以后再学编程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类文章被反复推送,是编程学习低年龄化的“毒药”。以个别早慧天才为例子诱导家长是培训机构惯用的营销手段,家长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要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我们不否认有天才,但99.99%的孩子都是普通人,教育需要因材施教,任何揠苗助长,结果都会适得其反。”

另外,国内少儿编程处于起步阶段,少儿编程是一个长线的教育,短期内想要见到效果比较难。市面上少儿编程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家长更应在意孩子对一门学科的兴趣,以及这种兴趣产生的专注度,进而产生主动的延展性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盲目跟风。陈老师提醒。(请图片作者告知地址,以便邮寄稿费)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