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文/图
【核心阅读】
近期,市委书记黄晓武先后考察调研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双墩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垓下遗址公园等历史文化古迹。“要充分利用蚌埠丰富的历史文化,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要深入挖掘和阐释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新义,做到既有‘说头’、又有‘看头’,不断提升蚌埠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黄晓武书记的讲话为蚌埠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
以文为魂寻根溯源
千年城市文脉生生不息
圆圆的眼睛炯炯有神,小嘴微笑,椭圆形脸颊两侧各有五个戳刺点连成一斜线,额头中间椭圆形的同心圆清晰可见……历史不仅仅是书本里缥缈的文字,当这个拳头大小、神采飞扬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在蚌埠双墩遗址出土,历史就有了具象的呈现,考古界因此而轰动。双墩遗址的考古发现,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原来,早在7300多年前,蚌埠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就已开启了淮河流域灿烂的人类文明。
“蚌埠市区范围内共出土国家一级文物81件,其中65件出土于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区域内。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双墩春秋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双墩文化’的确立使淮河流域考古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对建立淮河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分期框架和谱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副主任陈卓表示。目前,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正在逐步进行中,双墩文化博物馆已经封顶,双墩遗址保护大棚工程、遗址本体展示工程等也正在推进。
孩童嬉戏、纸鸢纷飞,三五老者驻足于祭祀台基还原区前遥思上古,芒草丛中少女尽留倩影,探方梁上学子低头钻研……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然成为我市文化新地标,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往“打卡”。
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俯瞰效果图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6—2011年,考古部门对其进行了五次发掘,揭露面积7605平方米,揭开了禹会村遗址的神秘面纱。禹会村遗址的发掘表明,距今七千多年前禹会村遗址就有人类定居生活,距今四千多年前遗址规模达到最大。“禹会村遗址的文化遗迹现象特殊,文化内涵比较复杂,既有中原河南龙山文化的元素,也有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的特点,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和江汉地区石家河文化也有一定的联系。禹会村遗址自身特点对研究淮河流域文明进程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尤其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华夏文明与国家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王海军表示,公园核心区域(龙山文化遗存本体区域)建设基本完成,考古研学基地、遗址博物馆等基本完工,现代公众文旅空间初步形成。
城市的生命力在于文化基因的延续。提及蚌埠文化的魅力,西楚霸王项羽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相传秦朝末年,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被困垓下,四面楚歌,爱妃虞姬拔剑自刎,上演了“霸王别姬”的凄美爱情故事。后来,虞姬自刎处长出一种草,形似鸡冠,红艳如火。据说虞美人花鲜艳的红色是虞姬飞溅的鲜血染成,后人称之为“虞美人”。近日,垓下遗址大面积虞美人花盛开,引得众多游人前来打卡。
垓下遗址位于固镇县城东25公里,濠城镇北沱河南岸,为不规则四方城,遗址面积城垣内近15万平方米,护城河内面积约20万平方米,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范围220公顷。目前,遗址公园内的垓下遗址展示馆、非遗展示中心和文物陈列修复展示项目均已完成。
保护传承城市精魂
蚌埠超级IP如何打好打响
在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祭祀台基还原区内,市民杨波和女儿述说着大禹治水、禹会诸侯的故事,这里仿佛一条时光隧道,带领人们“穿越历史”。
近年来,我市围绕人类起源、淮河文化等重点主题,探索未知、提示本源、证实历史。时至今日,大禹、霸王别姬、“双墩人头像”成为蚌埠文旅的超级IP。国内学者名流、文博爱好者、游客常常来到蚌埠感受双墩遗风,寻觅大禹足迹,感怀绝美爱情故事,彰显文化地标效应。
文化聚合,进而实现文旅融合。蚌埠这些超级IP该如何打好打响?
垓下遗址大面积虞美人盛开
用遗址和文物讲好“蚌埠故事”,双墩的历史资源得天独厚。“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园区内文物保护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进行园区内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拓展对双墩和钟离国的认知,探寻蚌埠地区早期文明进程。以双墩文化博物馆和双墩文化体验中心为依托,配套引进主题考古乐园等项目,打造市民休闲社交场所和儿童成长的‘第二课堂’,定期开办主题讲座和非遗体验活动。在将市民请进来的同时,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努力走出去。”陈卓介绍,将结合考古工作进度,将双墩文化博物馆馆外的考古发掘与馆内的保护展示利用全链条对市民开放,让大家更直观更系统地了解双墩考古文博工作,由“双墩的关注者”变为“双墩的参与者”。
如果说名人是城市的招牌,那么历史文化展示则是城市的筋骨、根基,这也是文旅产业的重要资源。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垓下遗址考古工作站内,一件件修复好的陶制文物摆放在展架上;走进公园西部的垓下遗址展示中心,剪纸、陶艺、拓印、泗州戏、大鼓、琴书、布艺等非遗项目映入眼帘;垓下遗址展示馆内大事记、史前垓下、楚汉风云、汉室天下、汉代垓下以及多媒体场景模拟等多个展厅,利用雕刻、壁画、雕塑、模型、情景模拟等方式将垓下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汉文化)系统地展示出来,彰显了蚌埠历史发展的脉络。未来,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更好地保护、展示、利用垓下的文化名片,为游客提供一个观光、探秘、休闲、度假的旅游环境。
已经对外开放的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禹村古柳、考古科研中心、“考古学家的院子”成为众多文艺青年的打卡地。“立足遗址文化内涵,我们依托大禹治水的上古壮举讲好蚌埠的英雄故事、依托“禹会诸侯”讲好蚌埠的家国故事、依托“禹村古柳”讲好禹娶涂山的蚌埠爱情故事、依托汤汤淮水和淮畔风光讲好蚌埠的淮河故事、依托丰富的遗址遗迹现象和文物器型讲好蚌埠的上古故事。”王海军告诉记者,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以遗址博物馆、考古科研中心、龙山文化遗存本体保护修缮展示工程等为核心,以公共考古研学体验园、花海、附属娱乐设施及特色民俗消费商圈等为外延,打造集考古科研、文化传承、主题教育、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汇集“吃、住、游、学、娱、购”等诸多元素为一体的现代化大遗址综合保护利用公共空间。
谋划发展一批文化产业
打造城市文旅新名片
文脉千年绵延,以文润城,浸润心田。蚌埠拥有双墩文化、大禹文化、大汉文化、大明文化、铁路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等,除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的实施,还有一批如谷阳城遗址樱花园提升改造项目、怀远县老一中片区文旅项目等历史文化项目,蚌山区红色美丽乡村旅游项目、怀远县杨集红色旅游特色村项目等红色文化项目;柴油机厂文创园项目,米厂文创园、蚌船1938项目、皖酒文化园项目、卫食园博览园工业旅游项目等工业文化项目;蚌山区铁路枢纽文化旅游建设工程项目等铁路文化项目。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做好“抓两会、推两基、展新贸、靓淮河、促文旅、创幸福”的工作主线,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把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文旅融合、核心引领、轴带链接、龙头带动、片区联动、组团崛起、全域美丽”的思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两龙头、三区、三组团”发展新格局。
深耕蚌埠文化沃土,它们承载着太多“老蚌埠”的记忆,如何保护和活化利用,成为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
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近年流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需要深入研究文化内涵,还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旅融合打造蚌埠文化品牌。”市文化体育旅游局产业发展科科长贾伯剑认为,虽然老天爷赐下的、老祖宗留下的、老前辈创下的蚌埠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但仍需要“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可以通过“场景”“美食”“文创”“演艺”来讲故事,将蚌埠地域文化符号嵌入景区;着力推出一批“蚌香百味”招牌菜、伴手礼、餐饮名店、餐饮名街;推出一批“爱埠释手”文创产品、特色非遗产品等旅游商品;推出2~3个在省内外立得住叫得响的旅游演艺精品;鼓励和支持景区推出体现蚌埠地域文化IP特质和价值的大中型驻场综艺演出。
当前,我市文化保护、文化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各级各部门正从基础设施改造、文化内涵提升、产业业态引进等多方面加大力度。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项目库在库项目共102个,其中包括续建项目33个,如怀远白乳泉景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一期)、朱顶镇洪山村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固镇县濠城镇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期项目、禹会区涂山公园项目、江淮植物园等;计划开工项目18个,如龙亢农场创建4A级景区提升工程项目、临北古渡口遗址迁移保护工程、蚌埠市大洪山国家级健步走步道建设项目,以及柴油机厂文创园项目、龙子湖区文旅建设项目等51个储备项目。未来,通过一系列文旅深入融合的项目建设,不仅为蚌埠再添一张张响亮的文化旅游新名片,也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