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副刊】家住白莲坡

2023-09-12 08:59 蚌埠新闻网  

“要吃米,还靠西南老家雨”,哼着这支耳熟能详的民谣,最爱看家乡育秧、插秧的劳作场景。波光粼粼的水田里,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一字排开,面水背天、手推脚移,转眼描绘出一幅绿意盎然的丰收画卷。家住白莲坡喜欢看稻海扬波大地染金、喜欢闻新米飘香如痴如醉。吃着大米长大的我对白莲坡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原产地在荆山镇和白莲坡镇之间的“白莲坡”和白莲坡贡米在当地久负盛名,最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旱稻”,这是最早的水稻直播模式,现在仍然在普遍推广使用。祖祖辈辈念念不忘的白莲坡,已经被人工河——茨淮新河沉入河底,仅存的茆塘东北湖、石山“老雁窝”是人们对“庄稼老汉不用慌、柳絮飘飘就育秧”地方农谚的眷顾,家住白莲坡醉卧稻花香。

白莲坡是淮河流域名不见经传的“稻米之乡”,以茆塘、吴郢、石山之间的白莲坡为最,这里出产的“旱稻”米色纯正、晶莹剔透、清香浓郁,也佐证着“白土地里好耕田”的农谚;“黄土硬、黑土黏、砂礓土里汗涟涟、白土地上挂银钱”的民谣,唱出了老一辈“白莲坡”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古往今来,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不仅仅是一种生计,更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寄托;水运昌盛的朝代,淮河二三级支流呈带状分布,也促进了氏族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清末,靠近茆塘街的“东北湖”、挨着柳沟街的“老雁窝”一望无垠,是垦荒种粮的好地方。为便于管理以群居的顾、徐、张、潘、何、胡、邵、吴、陈、王等姓氏为生力军,效仿军队建制,在“东北湖”“老雁窝”以“郢”为主题,开垦良田,种植旱稻。地方有功名的秀才们还依据“老雁窝”出产白莲藕、“老雁窝”一溜斜坡朝圣石山龙女庙的地域特色,向官府申报“白莲坡”易记上口的地名。白莲坡周边现存的“大官路”“皇坡”等地名掌故,是文人墨客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白莲坡”出产优质稻米被民间视为“贡米”,其实人们青睐的“贡米”却与册封的“贡品”不能直接画等号。探源溯流,白莲坡大米却与天津“小站练兵”脉络相通、息息相连。小站练兵主要是以李鸿章的淮军为主,大部分兵源来自江淮之间。涡淮交汇的怀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以“营”为建制管理地方、招募淮军的“大本营”。在“白莲坡”方圆数十公里,“营”被用做地名的比比皆是,因“营”“郢”在民间通称,在“白莲坡”周边找郢、韩郢、常郢、朱郢、何大郢等村庄形成众星捧月态势。人们还习惯按照所在的方位把附近的村庄称作东郢、西郢、前郢、后郢、中郢,将“旱稻”统称“小站稻”。正是这个“全民皆兵、训练生产两不误”的方略,为“白莲坡”和白莲坡贡米赢得了美誉。白莲坡生产的“小站稻”曾被回调到天津“小站练兵场”当作军粮,也顺理成为李鸿章等大清重臣果腹的“口粮”,这才是“白莲坡”贡米有其名并无文史资料记载的正因。

“白莲坡”土地构造是“白土地”,也是备受世人青睐的良田好地,其特征是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结晶能力,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具有良好的气孔结构,具有较高的肥力。“白莲坡”正好位居“白土地”的中心区域,那时候没有淮北大堤、芡河大堤、也没有茨淮新河,白莲坡镇和荆山镇柳沟、石山方圆10公里沃土平川,河网纵横交错,为“白莲坡”种植旱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与“小站稻”的名声,白莲坡稻米堪称淮河流域叫得响的“土特名产”,稻谷经石臼碾压去壳后米粒饱满如玉,熬米汤可连续挑起三层汤皮,口味仍然浓郁、醇香。白莲坡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晨晖暮色云缠雾罩,劳作在田畴里的农人神清气爽,播种水稻可以祛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心累,享受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

岁月磨平了地域的痕迹,也把“白莲坡”开垦成一方方、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田畴,而今的“白莲坡”被茨淮新河一分为二,站在茨淮新河北岸的制高点举目眺望,芡河如镜,墩实憨厚的石山依水而生,显现出岁月的厚重,迎风舒展的稻田清香四溢,翩翩起舞的白鹭,恰是天外来客,在芡河与茨淮新河之间,欢唱着天籁之音,阐述着白莲坡地名的古昔今朝,还有“白莲坡贡米”越沟壑、入龙门的轶事。水系结构改变土地的面貌,也让闻名遐迩的“白莲坡”充满了现代的活力。沿着绿树掩映、植被茂盛的茨淮新河南堤,面南背北俯视茆塘村东北湖,稻海扬波、一碧千顷,茨淮新河南岸的“白莲坡”被慧眼识珠的智者用作镇名、村名乃至被注册为地域商标,让地方土特名产焕发出勃勃生机;劳动大街、稻花香大街、水莲大街等富有地域特点的名称,把“白莲坡”变为一方热土,承载着“贡米之乡”的美誉,流金淌银。

过去,“白莲坡”稻米品种单一,产量低。上世纪五十年代“白莲坡柴油机抽水站”在芡河边上的荆山镇白莲坡村修建并投入使用,由县水利局机电排灌站统一调度,承当着老茆塘公社十万亩稻产区的提水灌溉任务,种植结构也有“旱稻”改为“水稻”。引进的“老来青”“桂花香”“盐粳”“西光”等品种不仅保持原有的品质,还提高了单产、亩产,稳定了水稻的产出水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白莲坡人积极响应“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奉献出最好的“良田宝地”开挖了茨淮新河,才有了“一地白莲坡”两处原产地的地貌。如今,两岸白莲坡共同开启水稻生产新纪元,粳稻、糯稻、生态稻齐驱并进,粳米、免淘米、糯米、糯米粉产销两旺,机声隆隆、商贾云集,古老的“白莲坡”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个地名就是一个地方的标识和“符号”,一段记忆就是历史长河中一朵“浪花”;讲好“白莲坡”和白莲坡贡米的过去和未来,必须走出“民间传说”和嫁接民间故事“狭隘”,沿着农耕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农业技术推广运用的角度,让“白莲坡”地名的由来及“白莲坡贡米”的美名根植人心,家住白莲坡,醉卧稻花香,是诗篇,也是乡愁。(作者 吴高翔  编辑 徐怀明)



107

“要吃米,还靠西南老家雨”,哼着这支耳熟能详的民谣,最爱看家乡育秧、插秧的劳作场景。波光粼粼的水田里,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一字排开,面水背天、手推脚移,转眼描绘出一幅绿意盎然的丰收画卷。家住白莲坡喜欢看稻海扬波大地染金、喜欢闻新米飘香如痴如醉。吃着大米长大的我对白莲坡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原产地在荆山镇和白莲坡镇之间的“白莲坡”和白莲坡贡米在当地久负盛名,最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旱稻”,这是最早的水稻直播模式,现在仍然在普遍推广使用。祖祖辈辈念念不忘的白莲坡,已经被人工河——茨淮新河沉入河底,仅存的茆塘东北湖、石山“老雁窝”是人们对“庄稼老汉不用慌、柳絮飘飘就育秧”地方农谚的眷顾,家住白莲坡醉卧稻花香。

白莲坡是淮河流域名不见经传的“稻米之乡”,以茆塘、吴郢、石山之间的白莲坡为最,这里出产的“旱稻”米色纯正、晶莹剔透、清香浓郁,也佐证着“白土地里好耕田”的农谚;“黄土硬、黑土黏、砂礓土里汗涟涟、白土地上挂银钱”的民谣,唱出了老一辈“白莲坡”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古往今来,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不仅仅是一种生计,更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寄托;水运昌盛的朝代,淮河二三级支流呈带状分布,也促进了氏族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清末,靠近茆塘街的“东北湖”、挨着柳沟街的“老雁窝”一望无垠,是垦荒种粮的好地方。为便于管理以群居的顾、徐、张、潘、何、胡、邵、吴、陈、王等姓氏为生力军,效仿军队建制,在“东北湖”“老雁窝”以“郢”为主题,开垦良田,种植旱稻。地方有功名的秀才们还依据“老雁窝”出产白莲藕、“老雁窝”一溜斜坡朝圣石山龙女庙的地域特色,向官府申报“白莲坡”易记上口的地名。白莲坡周边现存的“大官路”“皇坡”等地名掌故,是文人墨客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白莲坡”出产优质稻米被民间视为“贡米”,其实人们青睐的“贡米”却与册封的“贡品”不能直接画等号。探源溯流,白莲坡大米却与天津“小站练兵”脉络相通、息息相连。小站练兵主要是以李鸿章的淮军为主,大部分兵源来自江淮之间。涡淮交汇的怀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以“营”为建制管理地方、招募淮军的“大本营”。在“白莲坡”方圆数十公里,“营”被用做地名的比比皆是,因“营”“郢”在民间通称,在“白莲坡”周边找郢、韩郢、常郢、朱郢、何大郢等村庄形成众星捧月态势。人们还习惯按照所在的方位把附近的村庄称作东郢、西郢、前郢、后郢、中郢,将“旱稻”统称“小站稻”。正是这个“全民皆兵、训练生产两不误”的方略,为“白莲坡”和白莲坡贡米赢得了美誉。白莲坡生产的“小站稻”曾被回调到天津“小站练兵场”当作军粮,也顺理成为李鸿章等大清重臣果腹的“口粮”,这才是“白莲坡”贡米有其名并无文史资料记载的正因。

“白莲坡”土地构造是“白土地”,也是备受世人青睐的良田好地,其特征是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结晶能力,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具有良好的气孔结构,具有较高的肥力。“白莲坡”正好位居“白土地”的中心区域,那时候没有淮北大堤、芡河大堤、也没有茨淮新河,白莲坡镇和荆山镇柳沟、石山方圆10公里沃土平川,河网纵横交错,为“白莲坡”种植旱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与“小站稻”的名声,白莲坡稻米堪称淮河流域叫得响的“土特名产”,稻谷经石臼碾压去壳后米粒饱满如玉,熬米汤可连续挑起三层汤皮,口味仍然浓郁、醇香。白莲坡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晨晖暮色云缠雾罩,劳作在田畴里的农人神清气爽,播种水稻可以祛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心累,享受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

岁月磨平了地域的痕迹,也把“白莲坡”开垦成一方方、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田畴,而今的“白莲坡”被茨淮新河一分为二,站在茨淮新河北岸的制高点举目眺望,芡河如镜,墩实憨厚的石山依水而生,显现出岁月的厚重,迎风舒展的稻田清香四溢,翩翩起舞的白鹭,恰是天外来客,在芡河与茨淮新河之间,欢唱着天籁之音,阐述着白莲坡地名的古昔今朝,还有“白莲坡贡米”越沟壑、入龙门的轶事。水系结构改变土地的面貌,也让闻名遐迩的“白莲坡”充满了现代的活力。沿着绿树掩映、植被茂盛的茨淮新河南堤,面南背北俯视茆塘村东北湖,稻海扬波、一碧千顷,茨淮新河南岸的“白莲坡”被慧眼识珠的智者用作镇名、村名乃至被注册为地域商标,让地方土特名产焕发出勃勃生机;劳动大街、稻花香大街、水莲大街等富有地域特点的名称,把“白莲坡”变为一方热土,承载着“贡米之乡”的美誉,流金淌银。

过去,“白莲坡”稻米品种单一,产量低。上世纪五十年代“白莲坡柴油机抽水站”在芡河边上的荆山镇白莲坡村修建并投入使用,由县水利局机电排灌站统一调度,承当着老茆塘公社十万亩稻产区的提水灌溉任务,种植结构也有“旱稻”改为“水稻”。引进的“老来青”“桂花香”“盐粳”“西光”等品种不仅保持原有的品质,还提高了单产、亩产,稳定了水稻的产出水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白莲坡人积极响应“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奉献出最好的“良田宝地”开挖了茨淮新河,才有了“一地白莲坡”两处原产地的地貌。如今,两岸白莲坡共同开启水稻生产新纪元,粳稻、糯稻、生态稻齐驱并进,粳米、免淘米、糯米、糯米粉产销两旺,机声隆隆、商贾云集,古老的“白莲坡”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个地名就是一个地方的标识和“符号”,一段记忆就是历史长河中一朵“浪花”;讲好“白莲坡”和白莲坡贡米的过去和未来,必须走出“民间传说”和嫁接民间故事“狭隘”,沿着农耕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农业技术推广运用的角度,让“白莲坡”地名的由来及“白莲坡贡米”的美名根植人心,家住白莲坡,醉卧稻花香,是诗篇,也是乡愁。(作者 吴高翔  编辑 徐怀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