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副刊•乡村故事】史话白莲坡

2023-10-10 09:48 李焕俭  

说起怀远县白莲坡,可谓家喻户晓,伴随着国家地理保护标识产品、国家绿色食品白莲坡贡米,走进大江南北,香飘千家万户,“白莲坡”享誉神州大地,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含金量”。那么,怀远县哪些镇村有白莲坡,又有哪些故事呢?

淝北白莲坡   曾经稻花香

古时,怀远县人烟稀少,荒地湖泊遍布,几十里不见村庄。明嘉靖《怀远县志》记载:怀远县“东西120里,南北110里”,仅有“4乡47里,6292户,48273人”。当时,怀远县淮河东西,淝河、芡河、涡河南北,水网密布,湖湖相连,鱼跃鸢飞,碧波荡漾。明灭亡,清朝立。清雍正二年《怀远县志》记载:“姚家湖、梅家湖、房家湖、胡家湖、陈家湖、白莲湖、赵四保湖,俱在县北七十里。”这是“白莲湖”地名,首次载入怀远县志。

清嘉庆《怀远县志》“涡北东境图”在今淝河镇标有醒目的“白莲坡”地名。该古县志又载:“十湖(含白莲湖)今渐淤无水,其最下处为水田,艺粳稻而已。”这是淝北白莲坡种植水稻的最早文字记载。白莲湖旁的白莲坡村,老户人家为施姓等。施姓等姓氏村民迁走,淝北后白莲坡村张姓由古城张八营迁来。清朝中期,人口增多,张氏兄弟分家,另起锅灶,形成了前后相隔里许的两个白莲坡村。老村名曰“后白莲坡”,新村名曰“前白莲坡”。1958年,这里设立白莲大队。1984年白莲大队,改为白莲村。1985年出版的《怀远县地名录》标注:淝河区仁和乡白莲村的村委会驻“前白莲坡”。2005年怀远县实施并村,白莲村与胡圩村合并,新村以“胡圩”命名。今白莲坡前后两村,有500余人,1400余亩耕地。从清朝雍正年间到新中国诞生至今,怀远县出版的地图,在今淝河镇方位都标有“白莲坡”。

古时,白莲坡旁的白莲湖低洼地,粳稻长势旺盛,碾出的粳米,车载驴驮,行销怀远城乡。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耳闻白莲湖荷花美、白莲坡稻米香,有心前往造访,无奈这里不通舟船,乾隆皇帝和白莲坡村民,都留下遗憾。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三百多年过去,烟波浩渺的白莲湖水面,仅零零星星剩二百余亩。白莲坡人怀念古时鱼跃虾腾,稻米飘香的农耕生活,1958年曾大面积推广水稻。无奈木龙水车提水,杯水车薪,加之清沟河水源不足,重现鱼米之乡辉煌破灭,仍继续种植旱粮。

曾经稻花飘香的淝北白莲坡,因白莲湖水源枯竭已改种旱粮



淮西白莲坡   得益老雁窝

“没有老雁窝,哪来白莲坡!”这是怀远淮西人口头禅。

老雁窝是淮河西岸柳沟、找郢、茆塘靠近芡河的河湾地。“八月十五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旧时,秋去冬来,成群结队的大雁,从寒冷的北方,“欧啊欧啊”地鸣叫,飞到芡河岸边觅食越冬。那一群群大雁,铺天盖地,不计其数。这河湾地成了大雁的家园。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数以万计的大雁,在这里吃喝拉撒,那厚厚的大雁屎,是天然绿色有机肥料,无意间培肥了这方热土。

春暖花开,莺歌燕舞,大地回春,农人套上耕牛,扶着犁梢,甩响牛鞭,翻开老雁窝厚厚的土层,整平耙细土壤,清明到来,雨水增多,撒上旱稻良种。稻种吸足土壤中的营养,从老雁窝探出头来,沐浴着阳光雨露,噌噌噌地发棵、分蘖、出穗、扬花、灌浆。日出日落,三四个月过去,金风送爽,稻谷飘香。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稻秆。老雁窝洼地杂生着白莲藕,稻花与白莲交相辉映,老雁窝又有了“白莲坡”美名。

白莲坡出产的大米,米粒饱满,晶莹如玉。煮饭柔软,清香扑鼻。煮粥黏稠,能挑三层皮。乾隆皇帝下江南,传说路过白莲坡,品尝白莲坡米粥,龙颜大悦,封该米为“白莲坡贡米”。“白莲坡”由此而名。

为扶持农民旱稻改水稻,增加粮食产量,1953年宿县专署水利局拨款,在这芡河岸边柳沟兴建机电灌溉站。征集站名时,推荐的名字较多,管事的犹豫不决。一老汉见状说:“我们建机电灌溉站为啥?不就是为了旱田改水田,发展高产水稻吗?这灌溉站坐落在我们祖祖辈辈种旱稻的‘白莲坡’河湾地,我看哪,这站名就用那片河湾地命名,叫‘白莲坡’!”就这样,白莲坡站名,一锤定音。1954年春,白莲坡机电灌溉站竣工,灌溉面积万余亩。1972年,茨淮新河开挖,河道从这里穿过,白莲坡土地被一分为二,南岸属找郢乡,北岸属荆芡乡。

2005年,荆芡乡撤实施并村,柳东、胡尧、吴郢三村合并,以境内有“白莲坡”土地,命名为白莲坡村。2016年3月,怀远县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城关镇、荆芡乡、涡北新城区,设立荆山镇和榴城镇。原荆芡乡白莲坡村,划归荆山镇。

2014年4月,怀远县找郢乡撤乡设镇,因境内产“白莲坡贡米”,为打好“白莲坡贡米”品牌,经省有关部门批准,撤销找郢乡,以原找郢乡辖区,设立“白莲坡镇”,这是怀远县唯一以“白莲坡”命名的乡镇。同年夏,经白莲坡镇上报,有关部门批准,镇辖找郢村,改名为“白莲坡村”。

从此,荆山镇和白莲坡镇,都有了“白莲坡村”。

茨淮新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新河波浪宽   贡米香两岸

“石榴开花满地红,茨淮新河像条龙;保咱风调雨又顺,年年丰收乐融融……”

茨淮新河的开挖,给南岸的白莲坡镇插上腾飞的翅膀。他们“建电站、抓配套、旱改水、种水稻”。优质高产水稻覆盖全镇土地,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独资联户米厂逐年增多,农民稻米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乡镇干部利用《常坟区志》《荆涂春秋》中有关“白莲坡贡米”的故事,发掘农耕文化元素,引导农民种好白莲坡稻米,打响贡米品牌。自20世纪90年代起,经干部群众30余年接力打造,白莲坡贡米品牌,红遍大江南北,享誉长城内外,成了强县富民的金招牌。白莲坡贡米,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带有原产地“白莲坡”地名的“商标”,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4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对“白莲坡贡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蚌埠市继怀远石榴、沱湖螃蟹之后,第三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在美丽乡镇建设中,白莲坡镇依托13万多亩贡米生产基地、75余家稻米加工企业、150余家养殖企业、3万亩稻虾共生、6000亩甲鱼黑鱼泥鳅养殖基地,用好互联网信息平台,推行合作社+电商+农户的营销模式,做大做强贡米、甲鱼、黑鱼、小龙虾和草编业,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白莲坡稻米远销十多个省区,白莲坡黑鱼为皖北最大的商品黑鱼与苗种繁育基地,白莲坡甲鱼养殖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先进典型。

贡米之乡雕塑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茨淮新河北岸的荆山镇,与南岸的白莲坡镇,同为白莲坡贡米原产地。全镇6.8万人,6万余亩耕地,1.5万天然水面,辖6个社区,15个行政村,是中国中部百强乡镇。辖区有“白莲坡食品科技工业园”、上谷农贸小镇、淮西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龙头企业安徽城西米业及65家糯米加工厂、省级龙头企业亚太、天兆石榴酒酿造公司等。乡镇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品牌先行。他们利用绿水青山、人才荟萃、信息畅通、交通便捷的优势,瞄准全国市场,讲好品牌故事。以“白莲坡稻米、怀远石榴、沈郢大葱”等著名品牌为引领,积极开发白莲坡香糯米、黑香米等系列稻米,培育“涡南西瓜、大白菜、晚秋黄梨、葡萄、水蜜桃,油沙地大青豆、水果萝卜、四季西芹、卷心菜”等一批“名特优新”农字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齐心协力,谱写荆山乡村振兴新篇章!(李焕俭 文/图  编辑 徐怀明)




15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