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民企反哺乡村 赋能精准扶贫

2019-12-13 09:36

□蚌埠新闻网首席记者 余小乔/文 刘晨/图

■主持人语

随着2020年脚步渐近,脱贫攻坚正式步入冲刺收尾阶段。回首来时路,扶贫路上你我他,脱贫致富靠大家。发端于2015年10月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在经历了省级层面“千企帮千村”的裂变后,于2016年5月正式演化为“百企帮百村”,走进蚌埠人视野。

如今三年多过去,这种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的精准扶贫行动,不仅密切了我市广大民营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合作关系,开发出助力贫困村、贫困户摘穷帽拔穷根的有效路径,还直接推动了社会资本反哺乡村的这一历史性进程。

那么,我市在组织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中,都开了什么花,结了什么果?“百企帮百村”专项行动又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积累了哪些经验和启示?客观评估帮扶成效,“百企帮百村”是否真正达成所愿?

本周应邀做客“党报会客厅”的嘉宾,包括行动的组织方、关联方以及典型企业代表。他们将从各自工作的维度和视角,对以上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百企帮百村汇聚扶贫力量,安徽亿发久集团结对帮扶李八村。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在现代农业的产业扶贫精准性上狠下功夫,制订帮扶措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提高扶贫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行动效果显著、成效突出的结对村企双方,以树典型、抓示范的形式加以宣传推广,让更多结对村企受教育、得启发、做贡献、促发展。

丁庆喜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常务副主席

●举全民之力、集全民之智,多点发力、共同给力,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施建宾 市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电商带贫,将社会扶贫的爱心“点到点”更加精准地传递到贫困户家庭,让贫困户成长为农业产业工人,贫困村变为大货仓。

●村里有什么,我们卖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安排农户生产什么。

黄计亮 安徽绿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农粮驿站”创始人

深度对话

【出 效】  

◎322家民营企业,投入资金8064.64万元,对口帮扶265个村,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01人

◎“农粮驿站”将固镇全县11724户贫困户农产品信息纳入网络销售系统,为贫困户自种自养农产品对接市场销售提供兜底保障,保障贫困户可在产业链任一环节获得收入

主持人:在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开始越来越多地注入其中,为这项事业增添活力和动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我市“百企帮百村”行动到目前进展如何?

丁庆喜:大家知道,蚌埠市级层面开展的“百企帮百村”行动,源于省级层面的“千企帮千村”、国家层面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要求,我市于2016年5月正式启动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市工商联作为这项行动的牵头组织者,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按照省工商联统一部署出台了实施方案,通过向全市民营企业发出倡议书、召开座谈会和现场推进会等方式,积极推进该项工作,也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支持。

截至12月2日,全市进入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台账管理系统的民营企业已有322家,帮扶村265个,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01人,企业投入总金额8064.64万元,其中产业扶贫投入7264万元,就业帮扶366万元,公益捐赠418万元,技能帮扶16.64万元。可以说,“百企帮百村”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施建宾:任何宏伟的事业,都需要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力量。作为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扶贫开发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用力”,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根本之计,必须广泛调动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举全民之力、集全民之智,多点发力、共同给力,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民营企业是社会力量的中坚力量,国家层面提出“万企帮万村”,实际上就是挖法潜社会扶贫力量的一种考虑。

从市级层面来说,通过主动搭建平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百企帮百村”行动中,通过对接帮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真扶贫、扶真贫。比如,固镇县兴荣木业有限公司主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现有10名贫困户在该企业就业,使帮扶工作由“输血”变“造血”;五河县泓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市场+合作社+基地+成员”的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从65户贫困户手里流转431亩土地,并给7户贫困户16人提供常年务工机会,让贫困群众得到回报;安徽亿发久集团通过消费扶贫、以购代捐、产销对接的方式,创新性开展扶贫活动,将贫困群众的劳动产品转化为产值,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黄计亮:与那些“外来”的民营企业进村实施脱贫帮扶相比,我们绿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属于在贫困村里土生土长的民企,有着天然的带贫发展使命。虽然公司成立不过三四年时间,开发的“农粮驿站”电商扶贫平台时间更短,但因为扎根在村里,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面对面带贫,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我们公司所在的陡沟村,是2014年确立的蚌埠市8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属于无主导产业、无集体收入来源、无致富带头人的“三无”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275人。如今,在固镇县委、县政府和县扶贫办的指导下,在帮扶单位市水利局的精心帮扶下和包括绿鑫农业在内的驻村企业的带动下,2016年实现贫困村摘帽出列,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强村,并建设成为安徽省森林村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电商巩固提升示范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全村通过落实产业(就业)+电商+社会保障等帮扶措施,已脱贫104户263人。

今天,“农粮驿站”不仅带动陡沟村贫困户从事订单生产、加工就业、合营合伙、快递运输等,还在县扶贫局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增设“兴农扶贫”板块,打造“电商扶贫”升级版,陆续将全县11724户贫困户农产品信息全覆盖录入该平台系统,为全县每一户自愿发展家庭种养殖业和手工加工产业的贫困户架起联系市场和消费者的桥梁,也为贫困户自种自养农产品对接市场销售提供兜底保障,保障贫困户可在产业链任一环节获得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农粮驿站”平台实现有效带动贫困户2200户,户均增收1500元。这种美好的局面,初步印证了我的一个观点:通过电商带贫,将社会扶贫的爱心“点到点”更加精准地传递到贫困户家庭,让贫困村变为大货仓,贫困户成长为农业产业工人,通过劳动脱贫致富。

【有 方】 

◎鼓励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在当地建设扶贫车间,优先安排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就业

◎引导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及渠道的企业以采购、代销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场,拓宽增收渠道

主持人:我特别注意到,全国工商联发起的“万企帮万村”行动中有个限定词叫“精准扶贫”。怎么认识这个“精准”在民营企业扶贫行动中的体现?

施建宾:从扶贫开发的角度来理解,就是九个字: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不走过场不作秀,注重实效真脱贫,本就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的终极目标。

具体到民营企业如何精准扶贫,也就是如何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主观能动性,准确把脉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帮扶的“核心点”,靶向发力。路子对了,自然就走上了真扶贫、真脱贫的道路了。

工作中我们了解到,在我市开展的“百企帮百村”行动中,主要有公益扶贫、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三种路径。个人认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在资源和资金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扶贫工作中应更注重产业扶贫这一主要路径,其次是就业扶贫,而捐钱捐物的公益扶贫只能作为一种补充。

换个角度说,如果与贫困村对接帮扶的企业是涉农企业,产业扶贫这一路径会帮助双方达到双赢效果:对企业而言,可以解决发展中的土地和劳力问题;对贫困户或贫困村而言,可以解决增收和发展问题,甚至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农民集体致富奔小康。

丁庆喜:在组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中,我市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摸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在现代农业的产业扶贫精准性上狠下功夫,制订帮扶措施,以产业扶贫,大户带动,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以此来提高扶贫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间,市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摸底,逐一对接,为“百企帮百村”行动找到精准切入点,一方面又团结、服务、教育、引导全市非公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释放正能量,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感恩社会、奉献他人,激发他们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投身到“百企帮百村”行动中。

经过三年实践和摸索,我们总结出产业扶贫、就业增收、商贸扶贫等行之有效的帮扶模式,鼓励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在当地建设扶贫车间,优先安排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就业,或者引导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及渠道的企业以采购、代销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场,拓宽增收渠道,推动实现快速脱贫。对于行动效果显著、成效突出的结对村企双方,我们还以树典型、抓示范的形式加以宣传推广,让更多结对村企受教育、得启发、做贡献、促发展。

黄计亮:作为一家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带贫任务的农业企业,绿鑫农业的“农粮驿站”电商扶贫平台卖什么?自然是卖当地自产的特色农产品。黑花生、禽蛋、大米、酱菜,甚至整只羊、芋头糖等等。村里有什么,我们卖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安排农户生产什么。

比如,到了一年端午季,我们就组织贫困户和农户生产手工粽子,并开展精细化分工。比如,一部分农户在家准备腌制的蛋黄和香肠等馅料,另一部分则集中进行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煮粽子。粽子煮好后送至“农粮驿站”县级中心进行抽真空、外包装和贴商标等工作,然后在“农粮驿站”电商平台和线下店同时销售。这期间,每天都有贫苦户参与到粽子加工各环节,通过发展家庭产业来增加收入。

为深入实施“农粮驿站+贫困户”这种帮扶模式,我们又联合全县20家农产品种养合作社、农业产业带头人、企业,利用农展会、超市等平台积极推介农产品,建立起贫困户农产品扩大再生产、技术培训、产品深加工、网络销售以及产品质量化监测体系的“全产业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实际上,这种模式不仅自下而上打通了贫困户自种自养自产农产品销售难的瓶颈,也让原本不特定的社会扶贫资源和资金有了更加精准的靶向投入,并鼓励贫困户不断发展家庭产业,提高贫困户脱贫动力和自我发展的持久能力。

【思 辨】  

◎总体帮扶成效明显,但公益性短期性的帮扶相对偏多、真正为村里开发长远性帮扶项目相对较少的事实仍然存在

◎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扶贫,绝不能是捐钱捐物的一次性工作,而是要结合企业自身资源、信息和资金优势,在贫困村找到结合点、发展点,实现双赢

主持人:通过“百企帮百村”行动,民营资本为全市脱贫攻坚作出的贡献已经有目共睹。如果从行动实施的进程及成效两个维度加以客观分析,是否存在需要避免或加强的方面?

丁庆喜:工商联的职责决定了它是服务企业发展,为企业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让党和政府的惠企政策转变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实实在在的效益。但作为“百企帮百村”行动的牵头组织方,市工商联又要牢牢把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主题,坚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扶危济困、共同致富”的光彩精神,组织民营企业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就近开展扶贫济困工作。

回顾“百企帮百村”行动开展至今的近四年,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中美贸易战影响,部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出现了10%左右的结对帮扶企业不得不放弃扶贫项目的情况。这种局面的出现,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了保证行动实效,市工商联又及时动员、调整、补充一些富有生机和发展活力的“新生力量”参与进来。

黄计亮:听说在绿鑫农业之前,确实有一家企业与陡沟村结对开展帮扶工作,就因为自身生存问题中途退出了。而绿鑫农业在陡沟村的诞生,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我在2016年春节回家探亲时,被驻村第一书记童俊杰“缠住”,他想让我赞助村里修一条路。在他和我聊起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当地扶贫具体工作后,我一想,自己从贫困村走出去,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于是决定回村创业,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脱贫致富。

别看我们现在在“乡村产业发展+电商扶贫深度融合”的道路上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起初也遭遇了现实的“骨感”。就拿带贫务工种植的水稻来说,到了收获季,眼见成堆的稻谷无法转变成高效益只能低价销售,也犯愁,好在我们很快调整了思路——销售大米成品。于是,陡沟村“绿鑫”牌生态大米应运而生,10斤装和1斤装的品牌大米竟很快成为“农粮驿站”爆款产品。在水稻出路畅通之后,大米加工和包装环节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务工,本地送货也需要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配送,这些都激发了贫困群众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新要求,有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农粮驿站”,他们的收入也由单一的种植收入增加为土地流转收入+订单生产收入+务工收入+分红收入。

现在,陡沟村将产业扶贫作为主抓手,培育了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3个,形成稻田综合种养、大棚蔬菜、观光采摘和传统酱菜加工的主导产业。通过村级电商平台带动贫困户实施三产融合、引导帮扶责任人代言贫困户特色农产品、建立帮扶单位“以购代捐、以购促发展”的整村脱贫模式,彻底解决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致富技能较差和农产品品质落后的难题。

施建宾:脱贫攻坚工作走到今天,一些可圈可点的经验和做法都有总结,成功的案例也屡见报端。就我市“百企帮百村”行动而言,尽管总体帮扶成效较为明显,但是,公益性短期性的帮扶相对偏多、真正为村里开发长远性帮扶项目相对较少的事实还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个别村还存在着“企业帮扶就是给钱给物”的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导致在帮扶过程中出现企业自身专长难以有效发挥、被帮扶村各类优势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双方利益需求不一致的问题。

做扶贫开发工作这几年,我坚持认为,社会扶贫特别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扶贫,绝不能是捐钱捐物的一次性工作,而是要结合企业自身资源、信息和资金优势,在贫困村找到结合点、发展点,找准路径,实现双赢。比如,固镇石湖的一家铅笔厂,从木材到铅笔成品的过程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独独后续的包装环节采用人工方式。老板自己跟我们说,这个人工环节完全可以通过采购一套设备来解决,但考虑到能解决当地很多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就业和收入问题,也就没做这件事。据老板自己说,村里还有个盲人通过铅笔包装这个简单劳动获得了一份稳定收入。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企业找准路径对于扶贫工作精准度与贡献率的重要性。希望接下来继续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找准企业帮扶项目,做好示范项目,加强示范带动,把“百企帮百村”推向新高度。(完)

40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