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庭举 整理编写
黄泥山位于蚌埠市东郊原长淮卫镇镇政府西面、徐郢村(狄营村)南面。黄泥山的传说故事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卫东湾卫西湾,南面有座黄泥山,两个土丘不成山,皇帝御驾自成山”。说的是朱元璋与黄泥山的故事。从前,现在的曹彭村、余滩村、陈郢村、淮上村这个区域的南面由于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成灾,庄稼颗粒无收,被人们戏称为“南湖”,相传,朱元璋小时候讨饭来到桑里岗丁家庙(现在的朝阳村),在庙里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向西北方向现在的司马村走去,刚走不到半个时辰,眼前是一片汪洋碧波荡漾,加之是深秋的早晨雾气蒙蒙,朱元璋只好无奈地停下脚步,面对西北白茫茫的水面长叹了两口气,自语道:“求老天爷保佑,给我这个穷要饭花子一条路走吧”,他闭着眼睛不停地在嘴里念叨着同样的话。不一会,他慢慢地睁开眼睛,只见眼前的水中央长出两个大土堆子,他再扫视一下周围,自己已站在高坡上了,于是他喜出望外手持打狗棍走向逃生的路。后来,这两个土堆子就被人们神话地说成是朱元璋口吐仙气吐出来的,也有的说是朱元璋要饭到此地累了坐在地上休息时顺手把两只鞋子脱下来磕掉鞋子里面沙子,第二天就长出两个匀称的小山包子,后来由于两个山上大部分都是黄泥土,被后人叫作“黄泥山”。那么说起来也怪,黄泥山上为什么不长草不长树呢?这还要从朱元璋说起,朱元璋由要饭花子当上明朝皇帝后料理朝政,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是经常的事情,唯一的爱好是,武的驯马、文的作诗,大明皇城周围几十里都是重峦叠嶂石崖交错,杂草树木重生,每每出皇城外驯马都为没有好的地方而犯愁,一次在凤阳西面的尖山(现在贾庵村的万绿山)上驯马,正尽兴时马的后蹄被一根藤条缠绕着,马一尥蹶子,朱元璋从马背上摔下来,腰部受伤严重动弹不了,只好传郎中上山为他医治。
还有一次朱元璋特意带着军师刘伯温骑着自己心爱的枣红马来到外廓城以西郭家湾,一加鞭,马飞奔起来,待跑十里多路后,和刘伯温说:“我今天同你一行主要是寻找一处风水好的驯马场”,说着说着就来到了黄泥山脚下,抬头一看正是幼年时要过饭的地方,他立刻来了兴趣,手一指说:“你看看这两座小山作为我的驯马场何如”,刘伯温称赞道:“此山乃不高不低、山势平缓、多有泥土,且是西、北、东三面低洼,唯独这一高处,意寓三星捧月、更是龙抬巨头之地,适合驯马习武”。朱元璋是真龙天子,一听这么一说,便开怀大笑,加鞭于马连跑几圈而后驻足对刘伯温道:“皇室外天外有天、驯马山山外有山,此处甚好啊!我要让这两个山上不长树木、不长草,足矣!”
黄泥山成为朱元璋的心爱之地,军师刘伯温命工匠在黄泥山南山头专门为朱元璋修建了一个六角“宸轩阁”皇亭,专供朱元璋休憩之用,此亭多年后失修早已荡然无存了。
千年古镇长淮卫是朱元璋皇帝登基后亲口封的八大卫之首,因此每年都要多次来此地,行公干查私盐,他本人喜欢猜灯谜,一次朱元璋在黄泥山驯马后到长淮卫微服私访时,看到一个老人赶着一头灰驴正在磨香油,触景生情,当即出了这几个灯谜让在场的人猜:
一、滴滴铜水黄澄澄,日常生活少不了,一日三餐都有它,调味助餐吃的香。二、远看没有物,近看有一点,一旦热身后,粉碎香彻骨。
皇帝出的灯谜,在场的人无一敢猜,生怕招来杀身之祸,他瞧着在场的人半天都表情凝重,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随口把谜底告诉大家说:不就是芝麻油和芝麻吗,逗得大家一阵笑声,打那以后长淮卫的灯谜可出了名了,大人小孩都喜欢灯谜,特别是到每年的元宵和春节满街挂的谜条不计其数,随处可见,不论是谁猜到都给一点小奖励。
黄泥山没有山峰,比较平缓,清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中国向英德两国贷款修建津镇铁路,后来叫津浦铁路,北起天津南到南京浦口,当时黄泥山南面整个作为修铁路的材料堆积场和转运地,直到一九一一年十月南段建成通车,一九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全线贯通才撤场。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了为民办学校的好政策,解决农民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的问题,就选择了黄泥山南面建设了占地近百亩的蚌埠市第十七中学。
黄泥山曾被周围百姓称为“救命之山”“福祉之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老百姓普遍贫穷,一句古话说的好哇,叫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了生活,山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来山上挖沙子石头卖点钱糊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期,政府主导各大队成立了几十个采石专业队,进驻黄泥山大规模地进行了开采,特别是一九六八年,蚌埠市要建万岁馆(后来叫科学宫)需要大量的沙子石块,市政府层层动员,全市四十万人每人捐一元钱,施工期间全市各级机关干部、工人、居民、学生全部参加义务劳动。各乡镇组织各村强壮劳动力义务从黄泥山和锥子山拉沙石,义务运往建筑工地,一九八四年六月正式开馆,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蚌埠科学宫”馆名。
黄泥山福祉了一方百姓,农民家家盖房起屋,政府修桥铺路都要用黄泥山沙石。几十年过去了,原来两座山的雄姿早已不见了,如今的两座山被掏空了肌体,成了两个深水潭,被当地人戏称为“天池”“金窝窝”“银窝窝”。山周围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为了解决黄泥山北面低洼地常年积水,庄稼颗粒无收的状况,动员全镇社员开挖一条从现在的曹山街道至长淮卫镇卫东村,全长16公里的保家沟(现在的鲍家沟)根治了水患。原来的“南湖”变成了如今的粮仓。这条沟到了春天,两边油菜花盛开的时候从空中俯瞰像一条巨龙,更像一条五彩斑斓的彩带非常壮观夺目,映衬着黄泥山周边生态环境显得无限优美,加之有英雄烈士墓和黄泥山串串的历史典故,开发乡村文化生态旅游是一处绝佳之地,我们共同期待着。(编辑 徐怀明)
张公山下 李玉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