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腊月酱豆

2024-01-18 08:56 蚌埠新闻网  

□陆琴华

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什么呢?有人盼春来,我呢?贪嘴好吃,盼腊月酱豆。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一进入腊月,天除了格外的冷,好像还要下雪了。从学校回到家里的我,一进门对母亲说:“妈妈,都腊月了,你怎么还不捂酱豆?”每年一到腊月,母亲放下手里的农活或者针线活,专门捂酱豆,那次好像都已经进腊月好几天了,而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我,正是爬高上低,极不安分的时候,上顿吃的东西再多,在外疯玩一阵,小肚子呼啦一下瘪了。我的话一落口,母亲说:“我这不是正在淘黄豆吗?”捂酱豆,黄豆拿大头,也就是黄豆是酱豆里的主要食材。那时黄豆不是主要农作物,不能跟小麦或者水稻一样大面积种植,而是在田边地头种一些。等到田边地头上所有的黄豆都收下来了,我家足有大半蛇皮袋呢。母亲从袋里取出十多斤黄豆专门做酱豆,可谓不少。

母亲把淘过的黄豆呼啦一下倒进锅里,然后就点火煮黄豆。一定是黄豆煮熟了,大铁锅里不仅时时传来咕嘟咕嘟的声音,整个厨房里还弥漫着黄豆的香味。母亲掀开锅盖,用漏勺把锅里的黄豆一一捞出,趁热放到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瓷坛里,再把瓷坛口密封住,不让透气。那时气温已经在冰点以下了,北风呼呼地刮,说滴水成冰一点儿不夸张。母亲趁热把烀熟了的黄豆装进瓷坛里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捂,也就是让里面的黄豆发酵。可能是过了三四天吧,我吃酱豆的瘾上来了,偷偷打开放在墙角的那只瓷坛看看,可还是让刚刚收工回家的母亲发现了。母亲见此情景,慌忙制止:“小阎王,还没到时候!”可是已经晚了,那扎紧的盖子还是被我松开了。母亲拿来一双筷子,插进瓷坛里,再拔出,发现里面的黄豆已经有粘丝,甚至长不少白毛了,也就是里面的黄豆已经开始发酵了。可这个时候的黄豆还不能上嘴,这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走完了第一步,以后还有许多路要走。这不,母亲就把洗净的萝卜切成条装进瓷坛里。

我年年吃酱豆,大致也知道酱豆的一些做法,我对母亲说:“葱花呢?生姜呢?”母亲头也不抬,说:“亏你。”就忙着准备葱花、生姜等其他作料。待这些作料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母亲把两包精致的细盐撒到瓷坛里,然后就用一根鸡蛋粗的木棍在里面搅来搅去,直到母亲认为把里面的作料,以及食盐搅匀为止。记得我家那只捂酱豆的瓷坛很大,有一米多高,只比木桶粗,不会比木桶细。反正各种捂酱豆的食材都装进瓷坛里了,像我这样仅读小学的孩子是搬不动的。

人说馋猫鼻子尖,其实贪嘴的孩子心不安分,两只手也不老实。母亲把这一切都做好,把瓷坛口再次封好,又放到墙角了。过了两三天,我趁母亲不在家,又偷偷打开那瓷坛口,呀!原先黄豆上的粘丝,甚至白毛都不见了。那时哥哥读高中了,学了物理,还学了化学,一定像哥哥说的那样它们在一起起化学反应了。其实那些粘丝,还有白毛是被萝卜条、葱花,还有生姜等辅助食材吸收了。我伸手捏一根萝卜条放嘴里,柔韧,又劲道,咸而不齁,口感不错。再捏黄豆送嘴里如何呢?还没等我咀嚼,那黄豆就跟雪花一样瞬间在嘴里融化了。

“数九寒天下大雪,天气虽冷我心里热。”那时还没有反季节蔬菜,餐桌上就饭的菜比较单一,整个冬天,甚至来年的春天,有了酱豆,每一顿饭我们都吃得有滋有味,其乐融融。(编辑 徐怀明)




1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