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蒸馒头

2024-02-04 08:54 蚌埠新闻网  

□王绪谦


快过年了,想起了记忆中的蒸馒头。蒸馒头曾经是一种最具年味的传统习俗,它开启了春节的大幕,囤积的馒头足以让人们吃上十天半月,不再为一日三餐而奔忙,而是有更充裕的时间享受悠闲、快乐的年节时光。

过年的前两三天,人们开始准备年节美食,蒸馒头、炸丸子、炒花生、熬芋头糖……其中,蒸馒头是重头戏。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父亲手持斧头和锯子,把木柴、树根加工成劈柴,也会从自家的树上提取干棒,堆放在一起,为蒸馒头提供燃料。因为蒸馒头需要的是旺火,而劈柴恰恰具备了这种燃烧特征,而一般柴草的火候是远远不够的。有了劈柴,蒸馒头就不用发愁了。

母亲开始准备蒸馒头的配料,主要原料是干辣菜加粉丝。辣菜有两种,一种是野生辣菜,开春以后,万物复苏,野辣菜散见于田间地头。这个时候,母亲会挎着竹篮,到湖边四处寻觅和采挖野辣菜。回家之后,洗干淘净,进行腌制。另一种辣菜是人工种植的,俗称大辣菜,生长旺盛,茎叶肥壮,体积远超野辣菜。虽然同是辣菜,但各有各的风味。

蒸馒头的那一天,要燃放鞭炮,一放就是两挂,寓意好事成双。燃放鞭炮不仅凸显传统的仪式感,更能烘托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母亲把馒头包好以后,在锅口置放一个自行编制的草圈,扩大蒸容量,一次性蒸制两层馒头。

我那时才10来岁,懵懂无知,一副毛手毛脚的样子。我忽而坐在母亲身边,拿起案板上的面团,学着母亲的手法,包起馅来。可面团在我的手里不听使唤,包好的馒头软塌塌的,品相不忍直视。母亲在一旁笑着说:“别添乱了,烧锅去吧!”

“好嘞!”母亲一声令下,我便动如脱兔,一下子就蹦到了锅灶前。烧锅是我的拿手好戏,别看我小小年纪,已经跟烧锅为伍多年了。几岁的时候就学着赖锅炊,跟着姐姐一起烧火。其实,我挤在锅灶前的小心思不过是冷天烤火取暖,或是让姐姐烤红薯打牙祭罢了。耳濡目染,烧锅的活儿自然看懂学会了。

烧锅要先用易燃物引火,我从麦垛上扯了一抱麦草,点燃锅灶以后,慢慢添加劈柴。劈柴旺火且持续时间久,我一边守着锅灶添柴,一边忙中偷闲,看着小人书。偶尔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响,便忙不迭地跑出去看热闹,但旋即又折返回来,继续坚守“工作岗位”,生怕母亲斥责。其实,最能包容子女的就是母亲,尽管我平常会因为淘气被母亲数落几句,甚至拿着树条追撵过,但终究没有落下,母爱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带来疼痛感。看着我跑出去,母亲会翻眼瞅我,但随即又笑了起来:“臭小子,真拿你没法子!”

灶炉里的火越烧越旺,厨房里烟雾弥漫,锅里的馒头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跟开坛的老酒一样扑鼻。母亲深谙火候,一声“熟了”就能开锅了。馒头一出锅,我们姐弟几个就跟小燕子一样欢快地叽叽喳喳,一个个拿着碗,抢先到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母亲擅长厨艺,老人家做啥啥好吃。就说这刚蒸出的馒头吧,面层绵软可口,馅料风味独特,我一口气能够吃上好几个,这带着年味的鲜香馒头真的让人大饱口福。

“去,送几个馒头给你大伯尝尝。”母亲拾上一篓馒头,差我送给西头的近房大伯。大伯70多岁了,孤身一人,平常还没啥感觉,一到逢年过节,看到人家大人孩子热炕头,便心生凄凉,把自己关在小院里喝闷酒。我的父亲、母亲体谅他的苦楚,家里来了客人或是过年过节就把他喊过来,吃吃饭,拉拉呱,让他感受一分亲情和暖意。这不,馒头刚出锅,母亲就让我送过去了。其实,从我记事起,我家蒸馒头每年都少不了大伯的份。

“大伯,馒头还热着呢,你尝尝。”推开大伯的院门,看见老人家正坐在那里就着花生米喝酒呢,我把馍篓放在了他的面前。大伯已经喝得微醉,脸红得跟关公一样,有些语无伦次,但我能听出一个主题,就是说我是个孝顺的孩子,对他好。我拿出馒头递到他的嘴边,大伯张开布满胡须的大嘴,可劲地嚼着馒头,连连点头:“好味道,好味道!”此刻,我分明看到大伯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馒头蒸了一锅又一锅,一直持续到晚上,簸箕筐里堆得满满当当的,真是馒头兆丰年、农家有余庆啊!此后过节的日子里,母亲每顿饭都要馏上一锅馒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吃有喝,其乐融融。年前蒸的馒头通常可以吃到元宵节。

春节喜洋洋,馒头滋味长……(编辑 徐怀明)



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