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长在河上生在船,淮河船民叹今昔

2020-01-19 08:42 蚌埠新闻网  

王世兰正在卖鱼

刘玉蜜正在朝阳路淮河公路桥下劳作

熊国发追忆小时摆渡的地方

作为长年生活在淮河上的人,渔民眼中的淮河是什么样子?城市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曾经或者至今仍生活在淮河上的船家,听听他们的淮河故事,体会城市发展对每一个人的影响。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2019年12月20日,当记者来到淮河岸边,王世兰正在朝阳路淮河公路桥边的大堤上卖鱼。“刚刚从河里打上来的鱼,就只剩这么多了,一盆十五块。”看着来往行人,她不时地吆喝着。

50多岁的王世兰原籍阜阳颍上,自从20多岁跟随丈夫来到蚌埠,她就一直生活在船上。30多年来,她和丈夫始终在淮河上靠着跑船为生,捕鱼、航运、采砂,只要船民能干的行当几乎都尝试过。

“虽说啥行当都干过,可是最主要的生存方式还是靠打鱼。”王世兰半开玩笑地说,全家四口人,可以说是靠着河里的鱼喂大的,“只要不忙别的,每天我们都会下网逮鱼,鱼逮多的时候能有百十来斤,少的时候也能有几十斤。”据她介绍,在过去老码头时代,她和丈夫每天早上都会把刚打上来的鱼运到菜场去卖,生意好的时候能换些肉,但多数情况下基本上只够温饱。

谈及印象中的淮河变迁,王世兰眼中最在意的是哺育一家人的河水。“过去的淮河既清又大,和现在完全是两样。”她对记者说,几十年前的淮河两岸比现在宽,水量大不说,水质也比现在好,还可以直接洗衣服。“不仅我们用河水洗衣,就连岸上也常见有人用棒槌洗衣服,下河游泳更是渔民的‘家常便饭’。”此外,她还对记者说,当时河里的鱼也比现在多,“过去的捕鱼量起码要比现在多一倍,而且鱼的味道也更鲜美。”

回想起几十年前的淮河,王世兰对记者说,尽管在上个世纪90年代,整个淮河经历过一段污染期,但随着近几年的污染治理,今天的淮河不但恢复了往日的水清岸绿,而且两岸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高楼大厦比比皆是,跨河大桥一座接一座,就连我这个常年在水上的渔民也能感受得到这种变化。”

回首今昔船上生活

“翻翻土,等春天来到时候,再种点菜。”2019年12月24日上午,63岁的刘玉蜜正在淮河岸边劳作,尽管天气渐冷,但岸边依然可见难得的绿色。

刘玉蜜是阜南县人,丈夫是蚌埠人,两人1979年结婚。因为丈夫是渔民,婚后她和丈夫一直生活在船上至今。1980年,她随丈夫来到淮河蚌埠段,继续以捕鱼为业。“当时,我们的活动范围大致在齐家渡至沫河口之间,哪有鱼就往哪里去,撒网撒了一辈子。”刘大姐说,渔民的生活基本局限在船上,每天除了上岸卖鱼,平时很少上岸,“另外会到岸上再买些米面粮油、蔬菜、煤油等生活必需品。”

谈及船上的生活,刘玉蜜坦言只能用“艰苦”来形容。据她介绍,几十年前他们的船上既没水也没电,“喝水直接从河里取水,加上明矾澄清后烧开,照明只能用煤油灯。”此外,由于生活水平不高,日常的伙食大多以素食为主,“夏天到菜场捡些烂菜,每顿都是敷衍对付;冬天会把菜煮成一大锅存起来,每次挖一点,热热再吃,很少有机会吃猪肉。”回忆过去,刘玉蜜说,至今还记得1981年腊月无米下锅的日子。

那年腊月二十四,刘玉蜜的孩子刚刚一周岁。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她却为家里没有粮食而发愁,“当时孩子饿得直哭,我只好抱在怀里不停地哄。”后来,第二天天不亮,她的丈夫就到三号码头给船运公司卸货,干了整整一天后,才换来一袋四号面。“那年我一家三口靠着这袋面总算渡过了年关。”说到40年前的往事,刘玉蜜眼里的泪花已经止不住了。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刘玉蜜一家生活正在逐步改善。现在,她的三个儿子都已上岸成家,自己在小区当保洁,老伴给人修理船只,生活比过去富足不少。虽然两人还在船上生活,但生活条件已和岸上差别不大,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现在的淮河越变越美,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我们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变好。”

摆渡船时代的终结

“河边上住,岸边上玩,河面上工作,我在淮河边生活了一辈子。”今年60岁的熊国发是蚌埠地方海事局的工作人员,虽然不是船民,但因工作原因长年在航道上值守,他眼中的淮河变迁同时也伴随着自己的成长记忆。

“以前过河划船,现在过河开车,简直是天差地别。”说起淮河两岸的变化,熊国发首先想到的是两岸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原来,他从小在小蚌埠长大,母亲曾经是摆渡船工,过河是他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事。“当时除了淮河大铁桥,没有别的桥,想过河只能坐船。”熊国发说,他家的小木船最多能容十个人,但因是人工摇橹,加之河面宽阔,过河一次最少要半个小时,一天跑不了几个来回,“那时母亲除了划船摆渡,也经营各种生活用品,贩卖给不便上岸的船民。”

后来,随着码头开设了轮渡业务,熊国发家的摆渡生意趋于没落。“轮渡用的是柴油动力大铁船,不仅能客货两运,而且速度更快、运载量更大,航线则涵盖怀远、沫河口等地。”他对记者说,相比自家的小木船,当时的轮渡船只,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舒适性,都要先进得多,“轮船个头大、吃水深、抗风浪,行船稳、航程远不说,票价只有几毛钱,这么好的船谁不愿意坐呢?”

然而,轮渡的异军突起并非永久,随着跨河大桥的相继建成,轮渡业务也不可避免走向终结,反而是木船摆渡走到了最后。“那时候,总能有要过河的零星散客,木划渡船还能半停半歇地维持,结果比轮渡活得更久,真正结束摆渡的是朝阳路淮河公路桥的通车。”熊国发说,2003年这座桥建成后,淮河两岸连成一体,从市区到小蚌埠镇分分钟搞定,“大桥通车后,两岸的人流、物流、车流畅通无阻,别说摆渡船没了,就连老码头也改成了公园,时代真的变了。”

蚌埠新闻网记者 贾铁成 苗成韬 文/图

434

王世兰正在卖鱼

刘玉蜜正在朝阳路淮河公路桥下劳作

熊国发追忆小时摆渡的地方

作为长年生活在淮河上的人,渔民眼中的淮河是什么样子?城市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曾经或者至今仍生活在淮河上的船家,听听他们的淮河故事,体会城市发展对每一个人的影响。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2019年12月20日,当记者来到淮河岸边,王世兰正在朝阳路淮河公路桥边的大堤上卖鱼。“刚刚从河里打上来的鱼,就只剩这么多了,一盆十五块。”看着来往行人,她不时地吆喝着。

50多岁的王世兰原籍阜阳颍上,自从20多岁跟随丈夫来到蚌埠,她就一直生活在船上。30多年来,她和丈夫始终在淮河上靠着跑船为生,捕鱼、航运、采砂,只要船民能干的行当几乎都尝试过。

“虽说啥行当都干过,可是最主要的生存方式还是靠打鱼。”王世兰半开玩笑地说,全家四口人,可以说是靠着河里的鱼喂大的,“只要不忙别的,每天我们都会下网逮鱼,鱼逮多的时候能有百十来斤,少的时候也能有几十斤。”据她介绍,在过去老码头时代,她和丈夫每天早上都会把刚打上来的鱼运到菜场去卖,生意好的时候能换些肉,但多数情况下基本上只够温饱。

谈及印象中的淮河变迁,王世兰眼中最在意的是哺育一家人的河水。“过去的淮河既清又大,和现在完全是两样。”她对记者说,几十年前的淮河两岸比现在宽,水量大不说,水质也比现在好,还可以直接洗衣服。“不仅我们用河水洗衣,就连岸上也常见有人用棒槌洗衣服,下河游泳更是渔民的‘家常便饭’。”此外,她还对记者说,当时河里的鱼也比现在多,“过去的捕鱼量起码要比现在多一倍,而且鱼的味道也更鲜美。”

回想起几十年前的淮河,王世兰对记者说,尽管在上个世纪90年代,整个淮河经历过一段污染期,但随着近几年的污染治理,今天的淮河不但恢复了往日的水清岸绿,而且两岸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高楼大厦比比皆是,跨河大桥一座接一座,就连我这个常年在水上的渔民也能感受得到这种变化。”

回首今昔船上生活

“翻翻土,等春天来到时候,再种点菜。”2019年12月24日上午,63岁的刘玉蜜正在淮河岸边劳作,尽管天气渐冷,但岸边依然可见难得的绿色。

刘玉蜜是阜南县人,丈夫是蚌埠人,两人1979年结婚。因为丈夫是渔民,婚后她和丈夫一直生活在船上至今。1980年,她随丈夫来到淮河蚌埠段,继续以捕鱼为业。“当时,我们的活动范围大致在齐家渡至沫河口之间,哪有鱼就往哪里去,撒网撒了一辈子。”刘大姐说,渔民的生活基本局限在船上,每天除了上岸卖鱼,平时很少上岸,“另外会到岸上再买些米面粮油、蔬菜、煤油等生活必需品。”

谈及船上的生活,刘玉蜜坦言只能用“艰苦”来形容。据她介绍,几十年前他们的船上既没水也没电,“喝水直接从河里取水,加上明矾澄清后烧开,照明只能用煤油灯。”此外,由于生活水平不高,日常的伙食大多以素食为主,“夏天到菜场捡些烂菜,每顿都是敷衍对付;冬天会把菜煮成一大锅存起来,每次挖一点,热热再吃,很少有机会吃猪肉。”回忆过去,刘玉蜜说,至今还记得1981年腊月无米下锅的日子。

那年腊月二十四,刘玉蜜的孩子刚刚一周岁。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她却为家里没有粮食而发愁,“当时孩子饿得直哭,我只好抱在怀里不停地哄。”后来,第二天天不亮,她的丈夫就到三号码头给船运公司卸货,干了整整一天后,才换来一袋四号面。“那年我一家三口靠着这袋面总算渡过了年关。”说到40年前的往事,刘玉蜜眼里的泪花已经止不住了。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刘玉蜜一家生活正在逐步改善。现在,她的三个儿子都已上岸成家,自己在小区当保洁,老伴给人修理船只,生活比过去富足不少。虽然两人还在船上生活,但生活条件已和岸上差别不大,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现在的淮河越变越美,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我们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变好。”

摆渡船时代的终结

“河边上住,岸边上玩,河面上工作,我在淮河边生活了一辈子。”今年60岁的熊国发是蚌埠地方海事局的工作人员,虽然不是船民,但因工作原因长年在航道上值守,他眼中的淮河变迁同时也伴随着自己的成长记忆。

“以前过河划船,现在过河开车,简直是天差地别。”说起淮河两岸的变化,熊国发首先想到的是两岸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原来,他从小在小蚌埠长大,母亲曾经是摆渡船工,过河是他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事。“当时除了淮河大铁桥,没有别的桥,想过河只能坐船。”熊国发说,他家的小木船最多能容十个人,但因是人工摇橹,加之河面宽阔,过河一次最少要半个小时,一天跑不了几个来回,“那时母亲除了划船摆渡,也经营各种生活用品,贩卖给不便上岸的船民。”

后来,随着码头开设了轮渡业务,熊国发家的摆渡生意趋于没落。“轮渡用的是柴油动力大铁船,不仅能客货两运,而且速度更快、运载量更大,航线则涵盖怀远、沫河口等地。”他对记者说,相比自家的小木船,当时的轮渡船只,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舒适性,都要先进得多,“轮船个头大、吃水深、抗风浪,行船稳、航程远不说,票价只有几毛钱,这么好的船谁不愿意坐呢?”

然而,轮渡的异军突起并非永久,随着跨河大桥的相继建成,轮渡业务也不可避免走向终结,反而是木船摆渡走到了最后。“那时候,总能有要过河的零星散客,木划渡船还能半停半歇地维持,结果比轮渡活得更久,真正结束摆渡的是朝阳路淮河公路桥的通车。”熊国发说,2003年这座桥建成后,淮河两岸连成一体,从市区到小蚌埠镇分分钟搞定,“大桥通车后,两岸的人流、物流、车流畅通无阻,别说摆渡船没了,就连老码头也改成了公园,时代真的变了。”

蚌埠新闻网记者 贾铁成 苗成韬 文/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