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余滩村的传说

2024-06-21 08:51 蚌埠新闻网  

□余庭举 文/图


我家住在千里淮河中游的蚌埠市东郊长淮卫镇余滩村,全村有人口2400多人,9个生产队,不到4平方公里,共有余、周、蒋、朱、陈五大姓氏。笔者是听着两首歌谣在这里长大的:“一条大河波连波,家后就是漩流涡,长水鱼来落水虾,没有网来没有扠,吃饭还靠种庄稼,当年不收当年慌,老天爷呀你睁开眼,让咱黎民有好光景”。“千里淮河弯又弯,湾里弯个余家湾,禹王挥斧来切滩,千秋功德美名传,要问余氏何处来,亘古就在大河边”。这两首歌谣道出了过去农民生活劳动的艰苦不易,道出了余滩村沉淀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后人推崇和弘扬。

余滩村这个名字说法有几个,最初叫淤家湾(也称湾里),因为村民都靠近淮河边一个大拐弯处居住,淮河一发大水到处淤泥成患,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为淤家湾,由于余滩村位置在古镇长淮卫的西北面,人们又叫卫西湾,还有人把余滩村称渝家滩,由于住在这里的村民受尽水患和淤泥的折磨,就戏称渝家滩,新中国成立后,在地名普查中确认为余滩村。那么姓余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说法也有几个,有的说姓余的祖籍是山东喜鹊窝的,有的说是江西余家镇的,有的说是浙江余姚的等等。余滩有五大姓氏家族住在这里,为什么就选择姓余的叫这个村的名字呢?根据考古和查阅文物资料,“余”字乃双墩陶文也。因此表明双墩出土的刻划符号记录了七千年前蚌埠市这一带就有余氏家族存在了,从而也否定了姓余家族是从外地迁入此地的说法。

相传,大禹治水曾乘船顺淮水而下将船停靠在余滩村北淮河边一个大弯处的滩堤旁,由于这个大弯处的滩涂阻挡了上游的水流,不利于泄洪,大禹率众执意要切掉阻水的滩涂,用时半年多将阻水的滩涂切除使滚滚淮河水一泻千里,大禹十分高兴随口来了几句诗:“民之忧患吾忧之,民之所盼吾为之,民之安平我悦之,天下合计民乐之”。

又传,朱元璋打败元军后登基当了明朝开国皇帝,封中都八卫,把长淮卫列为首卫,称长淮卫以西叫卫西湾,农民而且是要饭花子出身的人,他当了大明皇帝后以俭朴为修身之本,一贯轻车简从,出皇宫尽量不坐轿经常骑马微服私访,特别是要到淮河北岸的当时的码头(后称三号码头也称陈家大院)今天的小蚌埠后楼村巡查私盐,陈家大院可名不虚传啊!有前庭后院几百间房屋,每天晚上锁门都要骑马一处处把门锁上,久而久之人们就传说,陈家大院锁门是驴驮钥匙马驮锁,形容庭院之大。朱元璋往返途中都要经过今天的余滩村,每次路过此地都要下马到当时大财主余大(雅号)也尊称老勤爷家喝茶歇脚给马饮水,品尝余滩人手工炸的麻叶和土特产翡翠酥青萝卜(我国是萝卜栽种的起源之地,在《尔雅》一书中即已记载,明代时已遍及全国)。余大由于人勤快辈分高所以被人尊称老勤爷,他靠磨豆腐、香油、豆芽等渐渐发了起来,在当地算是比较富有的,有田地数顷,房屋上百间,也是朱元璋比较喜欢的人,据传,朱元璋想召他入宫管理宫务,被他以学识薄浅而婉言谢绝了。

古龙井

古龙井石碑

朱元璋民本意识很强,还有一次他到余大家做客,无意中看到男男女女挑着水桶都到淮河里挑水吃,他当即召来随从,拨出银两打了四口深井解决了百姓家家吃水问题,这四口井后来被人们称为朱家井、余家井、陈家井、周家井,现在陈家的古龙井还完好无损,1998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滩村多年来主要经济作物是萝卜、土豆、花生、西红柿、黄瓜等,其中余滩的青萝卜(雅名叫翡翠酥),自明代就开始种植,己有好几百年历史了,民间有句顺口溜:“萧县的葡萄砀山的梨,比不上余滩的萝卜皮”。萝卜更是余滩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主菜之一,生吃、凉拌、切丝炒吃、烧肉、烧鱼、做汤,把萝卜切成条腌制成萝卜干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中医对萝卜的妙用也是很多的,具有通气、解热、开胃、清肠道等等。民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每天都喝萝卜汤,不找医生开处方”,“常吃萝卜身体好,免得还往医院跑”。

余滩青萝卜

余滩“翡翠酥”青萝卜有很高的声誉。相传明朝皇帝朱元璋最喜欢吃余滩的青萝卜,平时当水果吃,他过六十大寿时特意吩咐后厨做一道菜叫满天星,其实就是把萝卜切成丁而后拌上烧熟的大豆子,据说这道菜还上了满汉全席的菜谱。有一年秋天,乾隆皇帝下江南正好路过此地,远远看到一片片的青绿青绿的萝卜,老百姓正在收获,他让随从放下官轿,走到地边,面带微笑问道:“这萝卜不都是长在土里吗?怎么这种青萝卜都是长在地表上面呢?”农户回答道:“我们余家湾(当时的村名字)的青萝卜比较独特,别看都长在地皮外面,水分大着呢”。说着就从地里拔两个拿到了乾隆皇帝面前,不料乾隆皇帝没有接住掉在了地上,只听咔嚓一声萝卜摔成了两半,乾隆皇帝很惊奇,随口说一句:“这像是翡翠呀”。顺手把掉在地上摔断的萝卜捡了起来,这时老农拿了几个洗干净切成条的萝卜递给他和随从,乾隆吃后连连赞不绝口,“此乃青萝卜清爽翠酥口感好,是上等水果啊”。

随着和美乡村建设的号角吹响了大江南北,城镇化建设发展改革步伐势如破竹,余滩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享受着国家带来的福祉,实行了村庄整体迁移,农民全部入住高档小区,过上了和城市人一样的幸福生活,真是党的政策暖人心啊!村里有个姓余的土秀才一高兴就唱上几句:“千里淮河起桐柏,淮河是我母亲河,奔流不息滋养我,不让岁月成蹉跎,从前水患曾记否,百姓家园难守舍,国家治淮大建设,淮河安澜人民乐,国家又有好政策,乔迁新居入社区,农民心里暖又热,幸福生活万年长”。

余滩村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根脉,一代一代余滩人无不诉说着岁月的静好,余滩悠久的历史文化一定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编辑 徐怀明)


45

□余庭举 文/图


我家住在千里淮河中游的蚌埠市东郊长淮卫镇余滩村,全村有人口2400多人,9个生产队,不到4平方公里,共有余、周、蒋、朱、陈五大姓氏。笔者是听着两首歌谣在这里长大的:“一条大河波连波,家后就是漩流涡,长水鱼来落水虾,没有网来没有扠,吃饭还靠种庄稼,当年不收当年慌,老天爷呀你睁开眼,让咱黎民有好光景”。“千里淮河弯又弯,湾里弯个余家湾,禹王挥斧来切滩,千秋功德美名传,要问余氏何处来,亘古就在大河边”。这两首歌谣道出了过去农民生活劳动的艰苦不易,道出了余滩村沉淀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后人推崇和弘扬。

余滩村这个名字说法有几个,最初叫淤家湾(也称湾里),因为村民都靠近淮河边一个大拐弯处居住,淮河一发大水到处淤泥成患,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为淤家湾,由于余滩村位置在古镇长淮卫的西北面,人们又叫卫西湾,还有人把余滩村称渝家滩,由于住在这里的村民受尽水患和淤泥的折磨,就戏称渝家滩,新中国成立后,在地名普查中确认为余滩村。那么姓余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说法也有几个,有的说姓余的祖籍是山东喜鹊窝的,有的说是江西余家镇的,有的说是浙江余姚的等等。余滩有五大姓氏家族住在这里,为什么就选择姓余的叫这个村的名字呢?根据考古和查阅文物资料,“余”字乃双墩陶文也。因此表明双墩出土的刻划符号记录了七千年前蚌埠市这一带就有余氏家族存在了,从而也否定了姓余家族是从外地迁入此地的说法。

相传,大禹治水曾乘船顺淮水而下将船停靠在余滩村北淮河边一个大弯处的滩堤旁,由于这个大弯处的滩涂阻挡了上游的水流,不利于泄洪,大禹率众执意要切掉阻水的滩涂,用时半年多将阻水的滩涂切除使滚滚淮河水一泻千里,大禹十分高兴随口来了几句诗:“民之忧患吾忧之,民之所盼吾为之,民之安平我悦之,天下合计民乐之”。

又传,朱元璋打败元军后登基当了明朝开国皇帝,封中都八卫,把长淮卫列为首卫,称长淮卫以西叫卫西湾,农民而且是要饭花子出身的人,他当了大明皇帝后以俭朴为修身之本,一贯轻车简从,出皇宫尽量不坐轿经常骑马微服私访,特别是要到淮河北岸的当时的码头(后称三号码头也称陈家大院)今天的小蚌埠后楼村巡查私盐,陈家大院可名不虚传啊!有前庭后院几百间房屋,每天晚上锁门都要骑马一处处把门锁上,久而久之人们就传说,陈家大院锁门是驴驮钥匙马驮锁,形容庭院之大。朱元璋往返途中都要经过今天的余滩村,每次路过此地都要下马到当时大财主余大(雅号)也尊称老勤爷家喝茶歇脚给马饮水,品尝余滩人手工炸的麻叶和土特产翡翠酥青萝卜(我国是萝卜栽种的起源之地,在《尔雅》一书中即已记载,明代时已遍及全国)。余大由于人勤快辈分高所以被人尊称老勤爷,他靠磨豆腐、香油、豆芽等渐渐发了起来,在当地算是比较富有的,有田地数顷,房屋上百间,也是朱元璋比较喜欢的人,据传,朱元璋想召他入宫管理宫务,被他以学识薄浅而婉言谢绝了。

古龙井

古龙井石碑

朱元璋民本意识很强,还有一次他到余大家做客,无意中看到男男女女挑着水桶都到淮河里挑水吃,他当即召来随从,拨出银两打了四口深井解决了百姓家家吃水问题,这四口井后来被人们称为朱家井、余家井、陈家井、周家井,现在陈家的古龙井还完好无损,1998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滩村多年来主要经济作物是萝卜、土豆、花生、西红柿、黄瓜等,其中余滩的青萝卜(雅名叫翡翠酥),自明代就开始种植,己有好几百年历史了,民间有句顺口溜:“萧县的葡萄砀山的梨,比不上余滩的萝卜皮”。萝卜更是余滩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主菜之一,生吃、凉拌、切丝炒吃、烧肉、烧鱼、做汤,把萝卜切成条腌制成萝卜干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中医对萝卜的妙用也是很多的,具有通气、解热、开胃、清肠道等等。民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每天都喝萝卜汤,不找医生开处方”,“常吃萝卜身体好,免得还往医院跑”。

余滩青萝卜

余滩“翡翠酥”青萝卜有很高的声誉。相传明朝皇帝朱元璋最喜欢吃余滩的青萝卜,平时当水果吃,他过六十大寿时特意吩咐后厨做一道菜叫满天星,其实就是把萝卜切成丁而后拌上烧熟的大豆子,据说这道菜还上了满汉全席的菜谱。有一年秋天,乾隆皇帝下江南正好路过此地,远远看到一片片的青绿青绿的萝卜,老百姓正在收获,他让随从放下官轿,走到地边,面带微笑问道:“这萝卜不都是长在土里吗?怎么这种青萝卜都是长在地表上面呢?”农户回答道:“我们余家湾(当时的村名字)的青萝卜比较独特,别看都长在地皮外面,水分大着呢”。说着就从地里拔两个拿到了乾隆皇帝面前,不料乾隆皇帝没有接住掉在了地上,只听咔嚓一声萝卜摔成了两半,乾隆皇帝很惊奇,随口说一句:“这像是翡翠呀”。顺手把掉在地上摔断的萝卜捡了起来,这时老农拿了几个洗干净切成条的萝卜递给他和随从,乾隆吃后连连赞不绝口,“此乃青萝卜清爽翠酥口感好,是上等水果啊”。

随着和美乡村建设的号角吹响了大江南北,城镇化建设发展改革步伐势如破竹,余滩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享受着国家带来的福祉,实行了村庄整体迁移,农民全部入住高档小区,过上了和城市人一样的幸福生活,真是党的政策暖人心啊!村里有个姓余的土秀才一高兴就唱上几句:“千里淮河起桐柏,淮河是我母亲河,奔流不息滋养我,不让岁月成蹉跎,从前水患曾记否,百姓家园难守舍,国家治淮大建设,淮河安澜人民乐,国家又有好政策,乔迁新居入社区,农民心里暖又热,幸福生活万年长”。

余滩村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根脉,一代一代余滩人无不诉说着岁月的静好,余滩悠久的历史文化一定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编辑 徐怀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