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从中国水利史看淮河变迁(上)

2024-07-06 16:43 蚌埠发布客户端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江河巨擘。她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脉,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淮河蚌埠闸怀远段  崔德密 摄

从上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千年前的黄河夺淮入海,从近代的水灾频仍到新中国的治淮工程,千百年来,淮河既曾带给我们无数难忘的记忆,亦润泽着一方沃土,滋养着无数生灵,承载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真挚期盼。


▲淮河支流淠河岸边白鹭觅食  崔德密 摄

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因淮河而兴,因淮河而美,因淮河而发展,而伴随着“靓淮河”工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与河湖的关系得以重塑,“河湖清亲两岸绿”生态样板日趋成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佛子岭水库  崔德密 摄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淮河文章,讲好淮河故事,带领大家更多地了解一条你可能知道,又可能知之不多的淮河,了解她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跟着水利专家一同溯源,揭开这条大河的神秘面纱……

▲白莲崖水库  崔德密 摄

第一辑 漫话淮河

第一期 从淮水,说起…;

第二期  “淮”字,怎么解?

第三期 探寻淮河之源…(上)

第四期  探寻淮河之源…(下)

第二辑  诗话淮河

第一期 苏轼两兄弟的淮河七绝

第二期  宋濂《游荆涂二山记》

第三期 诗赋咏淮(明代以前)

第四期  新一波有关淮河的诗赋来了,明代以后的…

第三辑 史话淮河

第一期  张謇谈淮河的历史

自古以来,淮河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摇篮。然而,淮河流域的洪水频发,也给这片土地带来水患。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封建社会的治水,再到近现代的科学治水实践,治淮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波澜壮阔。

在这漫长的治水历程中,涌现出无数治水英雄和智者,他们或筑堤防洪,或挑浚河道,或修建陂塘,以不同的方式,努力让淮河之水造福于民,谱写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治水史诗。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治淮的历程,不仅是为了铭记那些为治水事业付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未来的治水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让淮河安澜、造福于民。

今天推出  第三辑 史话淮河 第二期


从中国水利史看淮河变迁(上)

中国水利史

对于淮河的历史,笔者再介绍一本书,讲述得更为细致,这本书叫《中国水利史》,是我国第一部以水利史命名的水利史书,书中有一章专门分析了淮河的历史,其内容主要有古代淮河、黄河夺淮、潘杨治绩(明朝潘季驯、杨一魁治水)、清初之淮、清中之淮、清末之淮和民国导淮。其书所参考的资料也众多,有《行水金鉴》《续行水金鉴》《河渠纪闻》《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治水述要》《淮系年表》《勘淮笔记》《江淮水利施工计划书》《督办江苏运河工程局季刊》《两轩剩语》《导淮工程计划书》《入海水道计划》《安徽通志水工稿》《中国水利问题》《淮史述要》《再续行水金鉴》等,这些参考之书也都是研究淮河历史、地理、技术和记事的必读资料之一。

《中国水利史》封面


本书作者郑肇经先生,字权伯,著名学者、水利学家、九三学社社员,江苏省泰州泰兴人。郑肇经,早年留学德国,获德国国试工程师称号,民国十三年,即1924年回国。回国后,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工科大学、中央大学水工教授。历任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教授、上海市工务局技正、工程科长、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处长、中央水工试验所长、中央水利实验处处长。在兼任水工仪器制造厂董事长期间,陆续试制旋杯式流速仪、丙式水准仪及回声侧深仪和经纬仪,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水文研究所和水利文献编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同济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教授。


远古至明代的淮河变迁

禹时,淮水安澜

淮为四渎之一,自古至北宋皆入海。淮水出桐柏中峰胎簪山(太白顶),经桐柏山东,其流始大;又东迳信阳、息县至固始,入阜阳境,东合汝颍诸水;经寿县北,肥水入焉;至怀远城东,涡水入焉;东迳凤阳、临淮、濠水入焉;又经五河县南,而纳浍沱漴潼诸水,势盛流疾;经古泗州城南稍东,则汴水入焉;过龟山麓,益折而北,会洪泽湖(古无洪泽湖,隋唐以后始渐出)。出清口,会泗沂,又东迳江苏涟水县境东,入于海,此禹时淮河之所经流。

禹后三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三千余年淮水之所经流。苟无黄河侵夺,虽至今无变可也。


东汉,陈登堰淮

自禹以后,历三代至秦汉,淮事之见于史册者,惟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秋,吴王夫差欲霸中原,掘邗沟,引江水北注,至末口入淮,此为开运河之始。及周衰时诸侯引河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楚于东方,则通鸿沟于江淮之间。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决濮阳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此外则鲜有涉及淮事。盖其间二千余年,淮水安流,无足述者。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广陵太守陈登筑堰捍淮,此为淮壖立堰之始,后名其地为高家堰,即今洪泽湖大堤之所由昉也。武同举《淮系年表》载:“陈登筑堰,殆所以捍淮旁溢,以卫淮扬也。”《郡国利病书》载:“登所筑堰,一名捍淮堤,堰长三十里,湖西为阜陵湖(即富陵河),每淮入湖,赖此堰障之,堰名捍淮,则筑堰之故,盖可知矣。”


晋唐,陂塘之利

魏、晋、朝北朝、隋、唐,淮东颇有陂塘之利。魏明帝时(227-239年)邓艾修白水塘,立三堰,开八水门,置屯田四十九所,溉田万二千顷,以充军储,塘在淮安、淮阴、盱眙三县之界,其水北入富陵河(今洪泽湖)。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4年)用魏降人王足策,筑浮山堰,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以堰淮水灌寿阳。天监十四年堰成,长九里,下阔百四百丈。九月,淮水涨,堰坏,其声若雷,闻三百里。隋炀帝大业中(605-616年),南幸江都,道经破釜涧(盱眙北三十里,今洪泽湖),久旱遇雨,流汛,改名洪泽浦,洪泽始见。

宋代,交通之利

宋初,淮水虽在涨溢,不为大患,而交通便利特著。宋太宗雍熙中(984-987年),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开楚州故沙河,自沫口至淮阴磨盘口,凡四十里,运舟无滞。仁宗庆历中(1041-1048年)许元为发运副使,自淮阴开新河属之洪泽,避淮险凡四十九里,久而浅涩。其后漕运自淮阴经泗,上浮长淮,风波覆舟,岁罹其患。淮南转运使马仲甫凿洪泽渠六十里,漕者便之。《淮史述要》云:“盖白水塘圮废,流衍于阜陵、泥墩、万家诸湖,遂被洪泽之名。其西高地滨淮处洪泽镇,当水陆冲要,而淮险百里,溺公私之载不可胜计,既开洪泽运河,自洪泽镇起下达于磨盘口之沙河,以接入楚州运河(邗沟)。又开龟山运河,自洪泽镇洪泽河头起,上达于龟山之淮口,以与泗、汴运口隔淮相通。新运河倚淮为渠,通舟一百余年之久,淮河安定,则运河安定。洪泽镇通淮处有闸名洪泽闸,新河之开,约当淮河右岸诸小湖毗连之地。诸小湖仅纳坡水,并非蓄淮,而以洪泽闸为其锁钥。南北冠盖,并可遵陆来往盱眙、淮阴之间,而洪泽镇为其停骖栖息之所。汉唐大堰虽失修治,淮有小溢,不为大患。海潮高上,可循淮逆溯直抵龟山。淮底极低,众水归之,禹之赐也。”


金元,启夺淮端

宋室南迁,金人利河南行,河始夺淮,元代因之。

然,河(黄河)仍北溢金乡、鱼台、济宁、东平、东明、曹、濮等处,南溢开封、归德(今睢阳)、陈州(今淮阳)、颍州(今阜阳)、徐州、邳州等处,淮受之河,尚非全量。其南溢者,又到处停淤沉淀,浊流入淮,几成清流,合淮而助其畅下之势,故淮不为灾,也无防御工程。而洪泽屯田之利屡兴。然南下之隙既开,浸淫日久,卒酿大患矣。


明代,淮患渐著

明代黄河入淮之流渐盛,沿淮郡邑,屡书淮溢及大水成灾。明太祖洪武时,河决开封,又决原武、祥符、中牟、荥泽、阳武,往往挟颍说淮。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淮水决凤阳府寿州城,泛中都(今凤阳县城)。永乐十三年,平江伯陈瑄筑淮安大河南堤,起清江浦沿钵池山柳浦湾迤东,凡四十余里。又筑高家堰,自新庄镇至越城,计一万八千一十八丈,堰工殆循陈登捍淮堰与唐堰旧址,补其中缺,连为一气。淮河下游正式防御工程始于此也。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刘大夏大筑黄陵冈荆隆口,黄河北流断绝,导水东出归德、徐州,其南出涡颍流,亦渐绝。于是,泗口以下,始以一淮受全河之水,淮之一大变也。


明季,潘杨治水

潘、杨为明代总河(总理河道)潘季驯与杨一魁。潘季驯之治淮,主张大筑高堰,蓄清刷黄,与杨一魁之开黄坝新河,建高堰三闸,分黄导淮,绝对相反。明代治淮,为河所窘,并有泗陵(明祖陵)之顾虑,动多掣肘。潘季驯为其难,而杨一魁为其易,后世遂以淮徙于江归咎于杨一魁之失策矣。先是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河决邳、睢,淮决高堰,河蹑其后,迳趋大涧口,冲破运河黄浦口,入射阳湖,清口遂淤。

万历六年(1578年),潘季驯总理河漕,大筑高家堰六十里,起武家墩,经大小涧,至阜陵湖,捍淮东侵。其西南越城、周桥一带,地形高亢,空之弗堤,名天然减水坝。于是,淮毕趋清口,会大河入海,海口不浚而通。季驯筑堤,毁誉参半。《河防一览》设为问难,反复申明,其言曰:“或有部于驯曰:‘高家堰之筑,淮扬甚以为便,而泗州人苦其停蓄淮水何也?’驯应之曰:‘此非知水者之言也,夫高家堰居淮安之西南隅,去郡城四十里而近,堰东为山阳县西北乡,地称膏腴,堰西为阜陵、泥墩、范家诸湖,西南为洪泽湖。淮水自凤(阳)、泗(州)来,合诸湖之水,出清口,会黄河,经安东县,出云梯关,以达于海,此禹迄今,故道然也。堰距湖尚存陆地里许,而淮水盛发辄及堰。秦、周以前无考矣,史称汉陈登筑堰御淮,至我朝平江伯陈瑄大葺之。淮(安)、扬(州)恃以为安者二百余年。岁久剥蚀,而私贩者利其直达,以免关津盘诘,往往盗决之。至隆庆四年大溃,淮、湖之水洚洞东注,合白马、范光诸湖,决黄浦八浅,而山阳、高、宝、兴、盐诸邑,汇为巨浸,每岁四、五月间,淮阴畚土塞城门,穴窦出入,而城中街衢,尚可行舟也。淮既东,黄水亦蹑其后,浊流西泝,清口遂堙。而决水行地面,宣泄不及清口之半,不免停注上源,而凤(阳)、寿(春)、泗(州)间,也成巨浸矣,驯戊寅(万历六年)之夏,询之泗人曰:凤泗之水,蓄于高堰未决之前乎,抑既决之后也?佥曰:高堰决而后蓄也。清口塞淤,高堰未决之前乎,抑既决之后也?佥曰:高堰决而后塞也。驯曰:堰决而后塞,筑则必通;堰决而后蓄,筑则必达。堰成而清口自利;清口利而凤泗水下,驯何疑乎?’遂锐意董诸臣筑之,二月决工告竣,而清口遂开,七月堤工告成,清口深辟如故。”

读书至此,笔者忍不住也欲问古人一句,清口既是深辟如故,可知洪泽湖底淤积又能辟清几何?

万历二十年(1592年)春,潘季驯罢任。万历二十一年夏,淮水大涨,高堰决高良涧、周家桥等二十二口。万历二十三年夏、秋,洪泽湖水涨,又决周家桥、高良涧、武家墩等处,礼科给事中张企程兼程抵泗州,急议救祖陵,遂定“分黄导淮”之策。万历二十四年春,总河杨一魁役山东、河南 、江北丁夫二十万,开桃源(今泗阳县)黄坝新河,自黄家嘴经周伏庄、渔沟、浪石两镇,至安东、五港、灌口,长三百余里,分黄入海。辟清口沙七里,导淮会黄。又于高家堰湖堤建三闸,分泄淮水。一建武家墩闸,由永济河达泾河;一建高良涧闸,由贫河达泾河;一建周家桥闸,由草子湖、宝应湖入子婴沟下广洋湖入海。又浚高邮茆塘港,引水入邵伯湖,开金家湾河,达芒稻河入江;建金家湾减水闸及芒稻河减水闸,诸役毕举,水患暂平。

蓄清刷黄,倡自潘季驯,其后清二百余年间,莫能越其范围,殆成牢不可破之局势。而杨一魁之建闸减淮,在当时亦不得已。


来源:蚌埠日报社

策划:朱素贤  

特约撰稿/古籍图片收集提供: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会员、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处原一级调研员 吴旭

淮河今照特约拍摄: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原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崔德密




49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江河巨擘。她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脉,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淮河蚌埠闸怀远段  崔德密 摄

从上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千年前的黄河夺淮入海,从近代的水灾频仍到新中国的治淮工程,千百年来,淮河既曾带给我们无数难忘的记忆,亦润泽着一方沃土,滋养着无数生灵,承载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真挚期盼。


▲淮河支流淠河岸边白鹭觅食  崔德密 摄

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因淮河而兴,因淮河而美,因淮河而发展,而伴随着“靓淮河”工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与河湖的关系得以重塑,“河湖清亲两岸绿”生态样板日趋成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佛子岭水库  崔德密 摄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淮河文章,讲好淮河故事,带领大家更多地了解一条你可能知道,又可能知之不多的淮河,了解她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跟着水利专家一同溯源,揭开这条大河的神秘面纱……

▲白莲崖水库  崔德密 摄

第一辑 漫话淮河

第一期 从淮水,说起…;

第二期  “淮”字,怎么解?

第三期 探寻淮河之源…(上)

第四期  探寻淮河之源…(下)

第二辑  诗话淮河

第一期 苏轼两兄弟的淮河七绝

第二期  宋濂《游荆涂二山记》

第三期 诗赋咏淮(明代以前)

第四期  新一波有关淮河的诗赋来了,明代以后的…

第三辑 史话淮河

第一期  张謇谈淮河的历史

自古以来,淮河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摇篮。然而,淮河流域的洪水频发,也给这片土地带来水患。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封建社会的治水,再到近现代的科学治水实践,治淮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波澜壮阔。

在这漫长的治水历程中,涌现出无数治水英雄和智者,他们或筑堤防洪,或挑浚河道,或修建陂塘,以不同的方式,努力让淮河之水造福于民,谱写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治水史诗。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治淮的历程,不仅是为了铭记那些为治水事业付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未来的治水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让淮河安澜、造福于民。

今天推出  第三辑 史话淮河 第二期


从中国水利史看淮河变迁(上)

中国水利史

对于淮河的历史,笔者再介绍一本书,讲述得更为细致,这本书叫《中国水利史》,是我国第一部以水利史命名的水利史书,书中有一章专门分析了淮河的历史,其内容主要有古代淮河、黄河夺淮、潘杨治绩(明朝潘季驯、杨一魁治水)、清初之淮、清中之淮、清末之淮和民国导淮。其书所参考的资料也众多,有《行水金鉴》《续行水金鉴》《河渠纪闻》《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治水述要》《淮系年表》《勘淮笔记》《江淮水利施工计划书》《督办江苏运河工程局季刊》《两轩剩语》《导淮工程计划书》《入海水道计划》《安徽通志水工稿》《中国水利问题》《淮史述要》《再续行水金鉴》等,这些参考之书也都是研究淮河历史、地理、技术和记事的必读资料之一。

《中国水利史》封面


本书作者郑肇经先生,字权伯,著名学者、水利学家、九三学社社员,江苏省泰州泰兴人。郑肇经,早年留学德国,获德国国试工程师称号,民国十三年,即1924年回国。回国后,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工科大学、中央大学水工教授。历任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教授、上海市工务局技正、工程科长、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处长、中央水工试验所长、中央水利实验处处长。在兼任水工仪器制造厂董事长期间,陆续试制旋杯式流速仪、丙式水准仪及回声侧深仪和经纬仪,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水文研究所和水利文献编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同济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教授。


远古至明代的淮河变迁

禹时,淮水安澜

淮为四渎之一,自古至北宋皆入海。淮水出桐柏中峰胎簪山(太白顶),经桐柏山东,其流始大;又东迳信阳、息县至固始,入阜阳境,东合汝颍诸水;经寿县北,肥水入焉;至怀远城东,涡水入焉;东迳凤阳、临淮、濠水入焉;又经五河县南,而纳浍沱漴潼诸水,势盛流疾;经古泗州城南稍东,则汴水入焉;过龟山麓,益折而北,会洪泽湖(古无洪泽湖,隋唐以后始渐出)。出清口,会泗沂,又东迳江苏涟水县境东,入于海,此禹时淮河之所经流。

禹后三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三千余年淮水之所经流。苟无黄河侵夺,虽至今无变可也。


东汉,陈登堰淮

自禹以后,历三代至秦汉,淮事之见于史册者,惟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秋,吴王夫差欲霸中原,掘邗沟,引江水北注,至末口入淮,此为开运河之始。及周衰时诸侯引河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楚于东方,则通鸿沟于江淮之间。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决濮阳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此外则鲜有涉及淮事。盖其间二千余年,淮水安流,无足述者。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广陵太守陈登筑堰捍淮,此为淮壖立堰之始,后名其地为高家堰,即今洪泽湖大堤之所由昉也。武同举《淮系年表》载:“陈登筑堰,殆所以捍淮旁溢,以卫淮扬也。”《郡国利病书》载:“登所筑堰,一名捍淮堤,堰长三十里,湖西为阜陵湖(即富陵河),每淮入湖,赖此堰障之,堰名捍淮,则筑堰之故,盖可知矣。”


晋唐,陂塘之利

魏、晋、朝北朝、隋、唐,淮东颇有陂塘之利。魏明帝时(227-239年)邓艾修白水塘,立三堰,开八水门,置屯田四十九所,溉田万二千顷,以充军储,塘在淮安、淮阴、盱眙三县之界,其水北入富陵河(今洪泽湖)。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4年)用魏降人王足策,筑浮山堰,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以堰淮水灌寿阳。天监十四年堰成,长九里,下阔百四百丈。九月,淮水涨,堰坏,其声若雷,闻三百里。隋炀帝大业中(605-616年),南幸江都,道经破釜涧(盱眙北三十里,今洪泽湖),久旱遇雨,流汛,改名洪泽浦,洪泽始见。

宋代,交通之利

宋初,淮水虽在涨溢,不为大患,而交通便利特著。宋太宗雍熙中(984-987年),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开楚州故沙河,自沫口至淮阴磨盘口,凡四十里,运舟无滞。仁宗庆历中(1041-1048年)许元为发运副使,自淮阴开新河属之洪泽,避淮险凡四十九里,久而浅涩。其后漕运自淮阴经泗,上浮长淮,风波覆舟,岁罹其患。淮南转运使马仲甫凿洪泽渠六十里,漕者便之。《淮史述要》云:“盖白水塘圮废,流衍于阜陵、泥墩、万家诸湖,遂被洪泽之名。其西高地滨淮处洪泽镇,当水陆冲要,而淮险百里,溺公私之载不可胜计,既开洪泽运河,自洪泽镇起下达于磨盘口之沙河,以接入楚州运河(邗沟)。又开龟山运河,自洪泽镇洪泽河头起,上达于龟山之淮口,以与泗、汴运口隔淮相通。新运河倚淮为渠,通舟一百余年之久,淮河安定,则运河安定。洪泽镇通淮处有闸名洪泽闸,新河之开,约当淮河右岸诸小湖毗连之地。诸小湖仅纳坡水,并非蓄淮,而以洪泽闸为其锁钥。南北冠盖,并可遵陆来往盱眙、淮阴之间,而洪泽镇为其停骖栖息之所。汉唐大堰虽失修治,淮有小溢,不为大患。海潮高上,可循淮逆溯直抵龟山。淮底极低,众水归之,禹之赐也。”


金元,启夺淮端

宋室南迁,金人利河南行,河始夺淮,元代因之。

然,河(黄河)仍北溢金乡、鱼台、济宁、东平、东明、曹、濮等处,南溢开封、归德(今睢阳)、陈州(今淮阳)、颍州(今阜阳)、徐州、邳州等处,淮受之河,尚非全量。其南溢者,又到处停淤沉淀,浊流入淮,几成清流,合淮而助其畅下之势,故淮不为灾,也无防御工程。而洪泽屯田之利屡兴。然南下之隙既开,浸淫日久,卒酿大患矣。


明代,淮患渐著

明代黄河入淮之流渐盛,沿淮郡邑,屡书淮溢及大水成灾。明太祖洪武时,河决开封,又决原武、祥符、中牟、荥泽、阳武,往往挟颍说淮。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淮水决凤阳府寿州城,泛中都(今凤阳县城)。永乐十三年,平江伯陈瑄筑淮安大河南堤,起清江浦沿钵池山柳浦湾迤东,凡四十余里。又筑高家堰,自新庄镇至越城,计一万八千一十八丈,堰工殆循陈登捍淮堰与唐堰旧址,补其中缺,连为一气。淮河下游正式防御工程始于此也。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刘大夏大筑黄陵冈荆隆口,黄河北流断绝,导水东出归德、徐州,其南出涡颍流,亦渐绝。于是,泗口以下,始以一淮受全河之水,淮之一大变也。


明季,潘杨治水

潘、杨为明代总河(总理河道)潘季驯与杨一魁。潘季驯之治淮,主张大筑高堰,蓄清刷黄,与杨一魁之开黄坝新河,建高堰三闸,分黄导淮,绝对相反。明代治淮,为河所窘,并有泗陵(明祖陵)之顾虑,动多掣肘。潘季驯为其难,而杨一魁为其易,后世遂以淮徙于江归咎于杨一魁之失策矣。先是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河决邳、睢,淮决高堰,河蹑其后,迳趋大涧口,冲破运河黄浦口,入射阳湖,清口遂淤。

万历六年(1578年),潘季驯总理河漕,大筑高家堰六十里,起武家墩,经大小涧,至阜陵湖,捍淮东侵。其西南越城、周桥一带,地形高亢,空之弗堤,名天然减水坝。于是,淮毕趋清口,会大河入海,海口不浚而通。季驯筑堤,毁誉参半。《河防一览》设为问难,反复申明,其言曰:“或有部于驯曰:‘高家堰之筑,淮扬甚以为便,而泗州人苦其停蓄淮水何也?’驯应之曰:‘此非知水者之言也,夫高家堰居淮安之西南隅,去郡城四十里而近,堰东为山阳县西北乡,地称膏腴,堰西为阜陵、泥墩、范家诸湖,西南为洪泽湖。淮水自凤(阳)、泗(州)来,合诸湖之水,出清口,会黄河,经安东县,出云梯关,以达于海,此禹迄今,故道然也。堰距湖尚存陆地里许,而淮水盛发辄及堰。秦、周以前无考矣,史称汉陈登筑堰御淮,至我朝平江伯陈瑄大葺之。淮(安)、扬(州)恃以为安者二百余年。岁久剥蚀,而私贩者利其直达,以免关津盘诘,往往盗决之。至隆庆四年大溃,淮、湖之水洚洞东注,合白马、范光诸湖,决黄浦八浅,而山阳、高、宝、兴、盐诸邑,汇为巨浸,每岁四、五月间,淮阴畚土塞城门,穴窦出入,而城中街衢,尚可行舟也。淮既东,黄水亦蹑其后,浊流西泝,清口遂堙。而决水行地面,宣泄不及清口之半,不免停注上源,而凤(阳)、寿(春)、泗(州)间,也成巨浸矣,驯戊寅(万历六年)之夏,询之泗人曰:凤泗之水,蓄于高堰未决之前乎,抑既决之后也?佥曰:高堰决而后蓄也。清口塞淤,高堰未决之前乎,抑既决之后也?佥曰:高堰决而后塞也。驯曰:堰决而后塞,筑则必通;堰决而后蓄,筑则必达。堰成而清口自利;清口利而凤泗水下,驯何疑乎?’遂锐意董诸臣筑之,二月决工告竣,而清口遂开,七月堤工告成,清口深辟如故。”

读书至此,笔者忍不住也欲问古人一句,清口既是深辟如故,可知洪泽湖底淤积又能辟清几何?

万历二十年(1592年)春,潘季驯罢任。万历二十一年夏,淮水大涨,高堰决高良涧、周家桥等二十二口。万历二十三年夏、秋,洪泽湖水涨,又决周家桥、高良涧、武家墩等处,礼科给事中张企程兼程抵泗州,急议救祖陵,遂定“分黄导淮”之策。万历二十四年春,总河杨一魁役山东、河南 、江北丁夫二十万,开桃源(今泗阳县)黄坝新河,自黄家嘴经周伏庄、渔沟、浪石两镇,至安东、五港、灌口,长三百余里,分黄入海。辟清口沙七里,导淮会黄。又于高家堰湖堤建三闸,分泄淮水。一建武家墩闸,由永济河达泾河;一建高良涧闸,由贫河达泾河;一建周家桥闸,由草子湖、宝应湖入子婴沟下广洋湖入海。又浚高邮茆塘港,引水入邵伯湖,开金家湾河,达芒稻河入江;建金家湾减水闸及芒稻河减水闸,诸役毕举,水患暂平。

蓄清刷黄,倡自潘季驯,其后清二百余年间,莫能越其范围,殆成牢不可破之局势。而杨一魁之建闸减淮,在当时亦不得已。


来源:蚌埠日报社

策划:朱素贤  

特约撰稿/古籍图片收集提供: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会员、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处原一级调研员 吴旭

淮河今照特约拍摄: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原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崔德密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