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溯源淮河第三辑第一期:张謇谈淮河的历史

2024-06-22 16:30 蚌埠发布客户端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江河巨擘。她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脉,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俯瞰淮河南岸黑虎山、涂山  崔德密 摄

从上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千年前的黄河夺淮入海,从近代的水灾频仍到新中国的治淮工程,千百年来,淮河既曾带给我们无数难忘的记忆,亦润泽着一方沃土,滋养着无数生灵,承载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真挚期盼。


▲淮河岸边远眺荆山  崔德密 摄

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因淮河而兴,因淮河而美,因淮河而发展,而伴随着“靓淮河”工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与河湖的关系得以重塑,“河湖清亲两岸绿”生态样板日趋成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响洪甸水库库区  崔德密 摄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淮河文章,讲好淮河故事,带领大家更多地了解一条你可能知道,又可能知之不多的淮河,了解她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跟着水利专家一同溯源,揭开这条大河的神秘面纱……

▲淠史杭灌区横排头枢纽工程  崔德密 摄

第一辑 漫话淮河

第一期 从淮水,说起…;

第二期 “淮”字,怎么解?

第三期 探寻淮河之源…(上)

第四期 探寻淮河之源…(下)

第二辑 诗话淮河

第一期 苏轼两兄弟的淮河七绝

第二期 宋濂《游荆涂二山记》

第三期 诗赋咏淮(明代以前)

第四期 新一波有关淮河的诗赋来了,明代以后的…

自古以来,淮河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摇篮。然而,淮河流域的洪水频发,也给这片土地带来水患。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封建社会的治水,再到近现代的科学治水实践,治淮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波澜壮阔。

在这漫长的治水历程中,涌现出无数治水英雄和智者,他们或筑堤防洪,或挑浚河道,或修建陂塘,以不同的方式,努力让淮河之水造福于民,谱写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治水史诗。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治淮的历程,不仅是为了铭记那些为治水事业付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未来的治水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让淮河安澜、造福于民。

今天推出 第三辑 史话淮河 第一期

张謇谈淮河的历史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恩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20世纪初,中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也是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水利学家。


张謇,我国近代的治水先驱。


担任过北洋政府督办导淮总局、全国水利局总裁、江苏运河工程局督办等职,对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和水利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撰写过大量水利方面的文章著作,提出了许多超前的治水思想和导淮规划方案。


督办导淮总局,公布了导淮兴垦大纲;首创了全国水利局、江淮水利测量局、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等近代全国性、流域性水利管理机构。


创办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培养了大量现代水利专业技术人才。


第一个筹划了江淮水利计划。


第一个成立江淮水利测量局,组织了淮河流域主要水系的水道测量,首设了淮河重要控制点水文观测设施。


主持了南通沿江保坍,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设施。

张謇的治淮思路

民国初年,南通张謇先生在任全国水利局第一任总裁时,写过一篇文章《淮与江河关系历史地理说》(《张謇全集》第4集,论说与演说),该原文出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卷十二)之《关于导淮程序先宜注重淮河历史地理说贴》。

清末民初之际,淮河的出路在哪里?淮河流域有几条大河?导淮方案怎么处理?各自是单独入海?还是合流入海?淮河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清楚的,有其历史原因,更有其因黄河夺淮造成的地形变化。

张謇认为:淮河治理,必须要研究淮河的历史经过,以及了解淮河的地理形势。

《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卷十二)《关于导淮程序先宜注重淮河历史地理说贴》

文章指出:今当先研究淮、沂、泗、沭,宜从何处泄泻入海,又宜在何处分流,何处合流,使相资而不相犯,乃未施工以前,所当认为第一重要问题者也。此第一重要问题,尤有前提焉,则我四千年来关于淮河利害之历史,与数十万方里内关于淮河利害相因之地理也。不研究历史,则与泗、沂、沭与黄河分合利害关系之成案,无由而知。不研究地理,则淮、沂、泗、沭昔何所凭,而河淮是分?是合?今何所恃,而或分或合,以及分之分数、合之远近,亦无由而知。故宜先举历史,次言地理。

张謇谈治淮历史

中国古代有名言曰:“欲知未来,当观以往。”“不习为吏,视已成事。”于是,张謇先生讲述了淮河的四千年来的简史以及淮河与江、河的关系,这里的江、河即指长江与黄河(废黄河)。

中国治水,自夏禹始。禹之治水,顺地高下之势,导西北高山、平原之水,各自入海。其经流四:曰江、河、淮、济,相隔各数百里,后人名之为四渎。渎,《释名》:独也,言独出其水,而入海也。

自夏至今,四千余年。四水之中,惟河为患。然第一次在殷(商)中叶,距禹时约八百年,河自为患,而不及淮。

至汉武帝元光初,河决濮阳瓠子口,注巨野(古称巨野泽,今山东济宁西,嘉祥、巨野、郓城一带,北至水泊梁山,这上古时华夏九泽之一),侵淮泗(有记录以来首次黄河决口南侵),次年即塞,此为河患害淮之始。

然,汉元光距殷中叶,已一千二三百年。自此更八九百年,至五代时,梁人为阻晋兵,两次决河于酸枣(今河南延津县)、杨刘(今山东东阿县杨刘店),人为河导,从此遂渐成南徙之势。

宋太祖时,河决温县荥泽、顿邱(顿丘,一作敦丘,春秋时期卫国邑名,在今河南浚县西),泛于澶、濮、曹、济诸州,东南流至彭城界(今江苏铜山县),此为河入淮之始。宋真宗、仁宗两朝,河数决,日渐逼淮。迨神宗熙宁十年,河大决于澶州曹村,北流断绝,河适南徙,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在今寿张县梁山下,即古巨野泽也)。分为二派:一合泗水(即南清河),以夺淮入海;一合济水,以入海(济后名北清河,今自东平县北出,曰盐河,流经济南县,曰大清河)。十一年决口,复塞。

金明昌五年,河决阳武故堤,灌封邱(现河南兰考境)而东历曹、濮、郓、范诸州县界,中至寿张,注梁山泺,仍分南北二派,如宋熙宁河决时。

元至元中,河徙阳武南,夺涡入淮。然其时,置洪泽芍陂屯田(此事在至元二十三年),则河虽夺淮,其势未盛。迨泰定二年五月、七月,河再涨决,且灌汴渠,至徐州东北入泗夺淮。于是河之逼淮,益岌岌矣。然河之入泗夺淮,由于涨决,人人知河,淮之不可合并,时为之障塞,而减其患。

自元世祖以蒙古人入主中国,不深究河、淮不可合并,不可通之害,至元二十六年,开会通河(即今山东漕河之故址),以通南北漕运,于是运河与黄河成交叉线,而河有南趋之路,古所谓江、淮二者,遂并为一,而河、淮俱害。

故昔人谓,淮病在河,河病在运。盖治河者,必先保运,运河之口,常为河流之浊泥所淤垫,于是为运计,不得不以黄济运,筑堤抬高黄河,而不措意于淮。淮益不治,壅溃之患,无岁无之。

至明万历间,潘季驯治河,定蓄淮攻河,以清刷浊之策,因坚筑高堰,将大涧、小涧诸处闭塞,障全淮会于清口(淮水清,故名清口),并力以攻黄河之浊。而一遇淮涨,泗属被灾益广,后乃议开江都县金家湾芒稻河,泄下河诸湖入江。

是后,杨一魁、禇鈇定计,分黄导淮,开桃源(今泗阳县)黄坝新河,自黄家嘴而下,至渔沟浪石及安东北(今涟水县),俱疏为河身,分泄河水,于五港灌口以入海。辟清口河七里,建武家墩泾河闸,泄淮水由永济河,下射阳湖以入海。又建高良涧减水石闸,泄淮水由岔河、泾河,亦下射阳湖以入海。建周家桥闸,泄淮水由草湖,宝应湖入子婴沟,下广洋湖以入海。终明之世,治水者能兼治河淮,仅此一事。惟其策,则亦以海为淮之归墟也。

前清沿元明之制,以转漕京师之故,专重治运,于河、淮之关系不加考察。至咸丰五年,铜瓦厢决,河自北徙,即有议者谓宜即此时治准,不即治淮必有灾。盖道光朝,河决吴城堡,淮已大受河泥之垫。而咸丰、同治两朝,南北皆有匪乱,不暇治,乱定又不即治。迨光绪二十二年以后,淮频告灾矣。至三十一年大水,沿淮、沂、泗、沭各县乃大灾。

综言七八百年以前,淮、沂、泗可合,而河与淮不可合之故,非独河强而淮弱,河浊而淮清也,抑又有地理之关系焉。

中国地理,但有平面开方图,而无水准高下图。河、淮地势之高下若干,言治水者亦只凭流向之,目验以为准,自较仪器测量者,精粗有别。然中国地势无不西北高,而东南下。

禹昔导河,凿龙门使河从而下,北载太行之麓,南有大伾(浚县山名)夹之,初向东北,曲折入海。自此以后,河因地势渐侧渐南。

故昔之河,在河南荥泽县,北径获嘉、原武、延津、浚县、内黄、汤阴、安阳、临漳等县,历五百余年。至殷仲丁、盘庚时,已徙至荥阳矣。

又千二百余年,而徙至山东。自此以后之决,无不在河南、山东二省者。至河既夺淮,乃亦决于江苏。推究事实,若非元时漕运须绝流渡河,则淮河尚可分离,不至以运病河,而以河病淮,盖河底高,而淮底低,河流浊,而淮流清,河源长,而淮源短,高必加低,浊必淆清,长必夺短,势使然也。

张謇先生把两千年来的淮河变迁的历史,说得简简单单,却是介绍得清清楚楚。其中黄河、淮河之间关系虽然错综复杂,却也是交待得明明白白,这里面有一个“势”字,历史地理之形势,河流高下之水势,水质清浊之趋势。治水之道,只顾眼前,难保长久,只有如禹治水,高瞻远瞩,为黄河开疏九河、顺其水势,沉积平原,让黄河安然流淌两千余年而无大灾。时至汉武帝元光之后,黄河才出现经常性北徙南决,灾害频发,虽说是黄河自然改道,却也有人为导致,或是战争的缘由。


来源:蚌埠日报社

策划:朱素贤  特约撰稿/古籍图片收集提供: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会员、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处原一级调研员 吴旭

淮河今照特约拍摄: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原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崔德密

编辑:贾铁成  校检:侯艳秋  审核:朱素贤


6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