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新闻网记者探访蚌埠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2020-02-28 08:26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疫情牵动人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防线之一。在这里,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默默地坚守。

“上午一批治愈患者出院,大家要把空余房间全面消杀,保障人员入住。”在接到新一批治愈患者从定点救治医院出院的通知后,蚌埠市交通医院医生李红旗和同事迅速行动,全面消杀隔离房间,并根据入住人员情况提前做好生活、保健计划。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组建以来,类似的任务,他们已经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

李红旗所在的“伟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承担着疑似病例和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任务。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变化,该隔离点已有不少人员解除隔离留观,收纳人员也逐渐变成了治愈出院患者。

“连日来的好消息,让我们对战胜疫情更有信心。”每次接收治愈出院患者,李红旗与同事都会忍不住分享一下激动的心情,“感觉距离最后的胜利又近了一步。”

自2月2日以来,按照龙子湖区抗击疫情指挥部的指令,蚌埠市交通医院医护人员便参与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建设中来。作为首批参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建设的医务人员,李红旗带着医护团队先后组建了“健桥”、“伟业”两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其中,“健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运行平稳,已于2月9日顺利移交给健桥医院的医护人员。

集中隔离是切断传染源的关键举措,为了做好防控,李红旗与同事进驻时便及时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了区域划分。进通道为污染通道,出通道为清洁通道,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每层楼的通道、电梯等公共区域为敏感区;隔离留观人员的房间为重点区。隔离留观人员通过专用通道进入集中观察点后,只能在自己的房间内活动,不得进入公共区域;……一条条一项项,事无巨细,都记录在李红旗的观察手册中。

13岁的小亮(化名)是隔离点组建后接收的第一个隔离留观人员。小亮的家人因发热正在进行隔离治疗,孩子的日常生活成了难题。在了解情况后,医护人员当起了孩子的“临时家长”,照料孩子的日常起居。“看着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天天好转,我们也跟着高兴。”李红旗说,为了做好心理疏导,医护人员还运用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孩子聊聊天,倾听孩子的想法,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

70多岁的王大爷(化名)这些天胃口不好,饭吃得也少。工作人员发现后,变着花样为王大爷改善伙食。一提到这些事情,王大爷就特别感动:“他们真的很细心,也不嫌我麻烦,他们做的这些事让我觉得心里特别的温暖。”王大爷说,等疫情彻底结束,他还想来看看这些曾经帮助过他、为他服务过的医护人员,真诚地跟他们道一声感谢。

随着隔离留观人员的进入,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何在第一时间响应他们的需求,对李红旗团队也是一次重大考验。

“在这里,我们既是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也是隔离人员的‘生活管家’。”李红旗告诉记者,为满足隔离人员的个性化需求,他们专门建立了隔离留观人员微信群,入住人员有任何需求都可在群里提出。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及时准确掌握隔离点各项情况,为入住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完)


380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疫情牵动人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防线之一。在这里,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默默地坚守。

“上午一批治愈患者出院,大家要把空余房间全面消杀,保障人员入住。”在接到新一批治愈患者从定点救治医院出院的通知后,蚌埠市交通医院医生李红旗和同事迅速行动,全面消杀隔离房间,并根据入住人员情况提前做好生活、保健计划。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组建以来,类似的任务,他们已经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

李红旗所在的“伟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承担着疑似病例和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任务。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变化,该隔离点已有不少人员解除隔离留观,收纳人员也逐渐变成了治愈出院患者。

“连日来的好消息,让我们对战胜疫情更有信心。”每次接收治愈出院患者,李红旗与同事都会忍不住分享一下激动的心情,“感觉距离最后的胜利又近了一步。”

自2月2日以来,按照龙子湖区抗击疫情指挥部的指令,蚌埠市交通医院医护人员便参与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建设中来。作为首批参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建设的医务人员,李红旗带着医护团队先后组建了“健桥”、“伟业”两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其中,“健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运行平稳,已于2月9日顺利移交给健桥医院的医护人员。

集中隔离是切断传染源的关键举措,为了做好防控,李红旗与同事进驻时便及时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了区域划分。进通道为污染通道,出通道为清洁通道,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每层楼的通道、电梯等公共区域为敏感区;隔离留观人员的房间为重点区。隔离留观人员通过专用通道进入集中观察点后,只能在自己的房间内活动,不得进入公共区域;……一条条一项项,事无巨细,都记录在李红旗的观察手册中。

13岁的小亮(化名)是隔离点组建后接收的第一个隔离留观人员。小亮的家人因发热正在进行隔离治疗,孩子的日常生活成了难题。在了解情况后,医护人员当起了孩子的“临时家长”,照料孩子的日常起居。“看着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天天好转,我们也跟着高兴。”李红旗说,为了做好心理疏导,医护人员还运用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孩子聊聊天,倾听孩子的想法,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

70多岁的王大爷(化名)这些天胃口不好,饭吃得也少。工作人员发现后,变着花样为王大爷改善伙食。一提到这些事情,王大爷就特别感动:“他们真的很细心,也不嫌我麻烦,他们做的这些事让我觉得心里特别的温暖。”王大爷说,等疫情彻底结束,他还想来看看这些曾经帮助过他、为他服务过的医护人员,真诚地跟他们道一声感谢。

随着隔离留观人员的进入,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何在第一时间响应他们的需求,对李红旗团队也是一次重大考验。

“在这里,我们既是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也是隔离人员的‘生活管家’。”李红旗告诉记者,为满足隔离人员的个性化需求,他们专门建立了隔离留观人员微信群,入住人员有任何需求都可在群里提出。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及时准确掌握隔离点各项情况,为入住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