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讯(记者 靳瑾)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自1月25日停止线下培训和集中活动后,不少机构转而将视线投向线上。不过,对于不少机构尤其是艺体类培训机构而言,转型并不容易。
线下培训暂停 机构门可罗雀
宝龙城市广场是校外培训机构较为集中的区域,平常的周末经常能看到书包上带有不同机构标志的孩子匆匆赶路。到了寒暑假更是热闹,逛一圈都能收到一沓宣传单页。不过,上周日上午记者来到宝龙城市广场探访时,却发现三楼四楼格外安静。不仅是针对语数外补习的校外培训机构,街舞、英语口语、舞蹈,乃至早教都贴出线下课程暂停的告示,透过玻璃门只能看到几名工作人员。
“我们与教育主管部门配合,对各类培训机构进行全面督查,必须严格执行要求,停止线下培训和集中活动。”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是否取得办学许可证,也不管营业执照上写的是教育咨询还是其他,只要是培训机构就得遵守相关要求,暂停线下培训和集中活动。从目前检查情况来看,各机构基本能遵照执行。
线下到线上 有机构愿降价招徕人气
线下教学暂停,很多机构就转为线上。为了吸引家长,有的机构不仅打出1对1真人教学的招牌,在收费上也做出让步。一家专做小学初中文化课辅导的培训机构就告诉记者,线上教学内容、课时与平常一样,都是每次课程两小时,中间休息一次,但收费比线下课低10%。
不过,仍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家长不愿为此买单,而是宁愿选择退费或顺延课程。“一是担心孩子长时间面对屏幕对眼睛不好,二是对线上教学的效果有疑虑。”采访中,该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具有全国连锁的背景,所以机构此前投入数百万元建立监课系统,能随时了解师生状态。按理说线上线下教学效果没有差异,不过她也对家长的选择表示理解。
采访中记者还走访了数家早教机构。前台负责接待的人员不约而同地介绍,有线上课程供选择。一岁左右的孩子能看懂视频吗?面对记者的疑问,一位接待人员回答:视频是给家长看的,由家长按照视频对孩子进行早教,就跟平时上课一样。那怎么解决教具的问题呢?她回答:老师会针对居家实际,选择家里常见的东西作为教具,比如锅碗瓢盆一类。“这也是促进亲子关系、开发潜能的方式之一。”她解释。
艺体类教学转型难 千方百计寻求突破
更难转型的还是舞蹈、街舞等类型的培训机构。一家架子鼓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只能督促学生在家加强练习,有问题线上提问,但课程很难继续。“受到器材、场地的限制,有的学生在家没法练习。即便有,也很难通过视频指导。”他还举例说:“网上做得好的都是文化课辅导,没看到几个搞音乐、体育的吧?天然壁垒很难突破。”
市民吴女士的女儿一直学习拉丁舞。虽然是小班教学,但此前也接到了停课的通知。“舞蹈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抠,老师不可能隔着屏幕指导,所以只能暂停。”吴女士略有无奈地说。对此,市民张先生则表示,安全第一,课程可以往后放。他告诉记者: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本来报了主持、英语口语、乐高、游泳等课程,眼下都停了。“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内容,迟个一两月再学也没啥。”
采访中,一家以轮滑为主题的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随便在网上一搜就有各种轮滑教学视频,而线下主打就是“贴身指导”,与网络错位竞争。如果这个优势也失去了,类似个体户的体量很难生存。“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肯定是大势所趋。”不过,他也表示,正在寻找适合的网上教学方式,为各种情况做好应对准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