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迪 张亚
在淮上区小蚌埠镇小蚌埠社区,总能看到一位步履轻快的老人,她每天准时守候在“四点半课堂”,为放学后的孩子们点亮一盏温暖的灯。她叫李金枝,曾是果园村“两委”的一名干部,扎根基层服务27年,如今又以“五老”志愿者的身份,继续在社区续写奉献与爱的故事。
谁能想到,这位活力满满的老人,也曾陷入一段消沉时光。李金枝搬入拆迁安置后的新社区,女儿远居北京,外孙的成长成了她心底最柔软的牵挂。“每次视频连线,看到外孙蹦蹦跳跳的样子,总忍不住想抱抱他。”思念无处安放的日子里,她一度郁郁寡欢。直到社区发布“五老”志愿者招募令,那句“为孩子们做点事”瞬间点燃了她内心的光。
每天下午3点,李金枝会提前来到课堂,扫地、擦桌、整理文具,再将非遗剪纸的彩纸细细裁剪。孩子们陆续涌入后,她化身“全能辅导员”,辅导作业、讲述红色故事、疏导心事,还邀请社区手艺人为孩子编制了传统戏曲、剪纸等非遗文化纳入课程。作为一名党员,李金枝经常用亲身经历讲述革命历史,帮助孩子们树立爱国情怀。看到哪位孩子心情不好,她还会为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尤其关注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成长问题。据统计,仅过去一年,她便参与社区活动20多场,服务儿童350余人次,其中留守儿童90人次、困难儿童75人次。“这些孩子和我的外孙一样,都是我的宝贝。”她的笔记本里记满了每个孩子的喜好和进步,字里行间流淌着深沉的爱和灿烂的笑。
从村干部到党代表,从“最美家庭”到“优秀党员”,李金枝的荣誉证书摞起来有半人高,但她最珍视的却是孩子们的各项成绩和各种作品。她说:“能为社会尽点力,心里才踏实。”如今,“五老+四点半课堂”模式已在淮上区推广,更多“李金枝”正用赤诚之心,托举起下一代的未来梦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李金枝用行动证明——奉献无关年龄,温暖不分远近。在社区的一角,这位华发“五老”志愿者继续书写着“以老护小、以幼慰老”的暖心理念,让夕阳余晖化作照亮童心的璀璨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