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实习生 祝怡祺 文/图
悠闲的周末、寻常的午后,走进一家咖啡馆,点上一杯咖啡,这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日常“刚需”。曾几何时,咖啡还是高品质的象征,代表一种独特的生活和消费风格。如今,咖啡只能算是一种普通消费品,被很多人每天用来提神醒脑或是餐后减肥。
繁华热闹的商圈、居民区周边,甚至是写字楼里,随处可见一间间独具特色和卖点的咖啡馆。咖啡消费不仅正在影响着新一代年轻人,“喝杯咖啡”正逐渐成为当下一种热门的社交选择,每天靠咖啡“续命”的群体也正逐渐壮大。
游离于家和单位之外的场所
“以前认识朋友,大家可能会约个饭,现在结识朋友、巩固社交关系会直接选择去喝咖啡。”今年33岁的郭蓓是一名家装设计师,进入职场超过十年,已经是个成熟的社交达人。咖啡馆的兴起,为她提供了新的社交场景,这一城市化孕育出的新的消费热点让她觉得有了更多选择。“如果是吃饭,觥筹交错难免,花钱多,吃多了还容易发胖,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有些负担,还是喝杯咖啡更轻松、自在。”郭蓓说,不论是交友、相亲还是工作,自己现在更愿意和对方约在咖啡馆。
“跟工作伙伴、客户约在咖啡馆大家有事说事,说完各回各家,双方都觉得很自在。”奔走在和客户沟通方案的路上,郭蓓道出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真实想法。
无疑,雨后春笋一般冒出的咖啡馆让咖啡爱好者们有了众多的选择,而咖啡馆的竞争不光在咖啡豆上,显然环境也是重要的竞争点。
游离于工作场合和家庭之外,咖啡馆正在成为一个弥漫着咖啡香的“第三空间”。
年轻人正在学习交流咖啡冲泡。
张公湖西岸,一家咖啡店共有两层,通透的落地窗设计,欧式的海边度假休闲风,店内灯光柔和,视野开阔,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慕名前来消费。
“除了和朋友们来这聚会,有时也自己来这看书。”已经开始备战考研的徐瑠君说,这家咖啡店离家很近,在家看书看急了,她就会到这家咖啡馆点一杯咖啡,一个人坐上好几个小时,邻座隐隐传来的私语声、操作台各种磨豆冲泡发出的声音、背景音乐声、杯盘碰撞声,各种杂音融合在一起,反而神奇地产生了一种让人安心、沉静的感觉,看书的效率反而比家里提高了。
与时尚结合的生活喘息空间
除了满足一部分对家门外的“书房”的需求,一些商家干脆更进一步,把书店和咖啡馆、撸猫馆和咖啡馆、家装馆和咖啡馆……看似不沾边的业态粘在了一起,复合型咖啡馆也成为一种潮流。咖啡这种单一业态正在和一切前沿、时尚的元素及业态融合。
南翔城市广场内一家网红咖啡店最近风头正劲。上个周末,吴晚星和两个闺蜜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到这家咖啡馆玩闹了一下午。孩子们一起玩玩具、妈妈们则能在一旁悠闲地拍照、撸猫、玩手机、发朋友圈。3个大人喝咖啡,3个孩子喝了果汁吃了茶点,一下午6人花了三百多元,但妈妈们显然认为很值。“最近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我们几个人来拍拍照、撸撸猫,喝杯咖啡,放松一下。”吴晚星说,如果带孩子去玩游乐设施,也得花不少钱,自己还特别累,咖啡馆,对她来说是难得的喘息空间。
上个周末,记者来到蓝天花园小区附近的一家网红咖啡馆,下午两点以后,这里陆续上客了,屋里六七张台已经坐得满满当当。有人在这里聚会,有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来这里喝咖啡看读本,有人抱着笔记本电脑来这里工作。室内的设计有独特的风格,很多家具、摆件造型别致,有年轻的姑娘们聚在一起拍照、打卡。这里除了卖咖啡、果汁,室内家具上也贴着价格签。
这样的消费组合的出现并非巧合,而是来自商家的挖空心思。适宜的空调温度,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比例适当的桌椅高度,随处可见的电源插座,错落精致的空间布置……精心的设计最终都能转化为对客流的吸引力。在这家店内的两个小时内,记者发现这家店不仅上座率接近十成,并且保持了相当的翻台率。人均30元左右的消费水平,盈利能力还算不错。
愿意“下馆子”的“分母”不断壮大
很多人不仅爱喝咖啡,还爱上手冲。在位于银泰城写字楼的一家咖啡工作室里,老板俞凡一人“指挥”着琳琅满目的咖啡器具,手冲壶、过滤杯、滴滤杯、研磨机……“单纯地喝已经满足不了一般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发烧友,对咖啡豆的品质、口感、产地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俞凡告诉记者,蚌埠已涌现出了一批对品质好的器具、咖啡豆舍得花钱的“重度”咖啡发烧友。
除了服务零售客户,俞凡还有一个顾问和导师的身份,服务对象是开咖啡馆的商家,他向这些企业提供培训、设计方案等。
“现在20-35岁之间的咖啡消费群体在迅速扩大,市场的分母已经足够大,作为商家需要的就是做好差异化经营,吸引自己想要提取的‘分子’。现在,几十块钱买杯茶饮,对很多人来说完全不会有压力,咖啡的盈利点还是有的,市场很广阔。”俞凡说,近两年随着星巴克、瑞幸等咖啡业巨头进入蚌埠,咖啡消费的市场逐渐被培育起来,咖啡的普及度在飞速提高,这给独立的咖啡馆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而不断提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也让咖啡市场的体量不断放大。这也是这两年来,咖啡馆“大爆发”的原因。
“一杯咖啡30块左右,看着挺贵,其实除了买咖啡,还有环境和体验也是促使我愿意买单的原因。”80后贺女士自诩咖啡“老饕”,“就像喝袋泡茶和工夫茶,有人图方便,有人追求口感和品质。我们喝手冲,除了对口感有要求,也在享受整个过程。”贺女士说,自己虽然也会买咖啡豆在家冲泡,但咖啡馆里带来的享受和体验绝对无法替代。
“来一杯拿铁,浅度烘焙的豆子口感偏酸,拉花看着非常不错,让心情喜上眉梢。来上一份鸡蛋三明治,不油不腻不干。最后,意犹未尽来一杯柠檬茶算是很好的收尾。”孙女士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下午茶,这份悠然自得的感觉收获了很多点赞和羡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咖啡馆单杯咖啡均价为35元左右,咖啡消费过程中可能还会产生甜品消费,以及“咖啡+”复合业态中的其他消费,一名普通消费者在咖啡馆的单价可以轻松突破50元甚至上百元。但依然有人乐此不疲,每天号称需要用咖啡“续命”。在很多年轻人、中年人看来,这固然是在为咖啡付费,但更多的是在为新的消费逻辑花钱。
◆记者手记
绿植掩映的窗前,光影流转,每张咖啡桌前都在上演着人间悲欢。咖啡是苦的,可是总有人从这里喝出人生五味。享受咖啡带来的氛围感,这是消费升级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消费时代的小小注脚。
每一间咖啡馆都有些不为人所知的柔软回忆与心情,小小一方咖啡桌,有人斩断情丝和旧爱挥别,有人真挚告白迎来新的篇章,有的故事正在结束,有的故事正在开始。其实,每个故事都是幸福生活的美妙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