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又是一年柿子红

2025-11-18 16:04 蚌埠发布客户端  

又是一年柿子红

文/单永才

淮北的秋,总泼洒得格外敞亮。风掠过收尽玉米的田埂,裹着晒干秸秆的暖香,又掺着新翻泥土的清新,一路把我送往固镇县湖沟镇。

柏油路渐淡为砖铺小径,砖缝里蜷着枯草。路旁白杨落了大半叶子,光秃的枝丫挑着蓝天。直到一拐弯,那抹红猛地撞入眼帘——老家院里的柿子树,斜伸的枝丫,像极了父亲当年立在门口张望时,那半张着、盼我归家的胳膊。

家中原有三棵柿子树。房前那棵最老,粗得要两人合抱。树皮裂着深纹,一道叠一道,像父亲那双干农活的手,皲裂的掌纹里嵌着岁月。儿时的我总爱爬树,鞋尖抠着树疙瘩往上蹭,刚够到最低的枝,就急着摘青柿子。那柿子硬如石子,我偷偷揣进兜里,总逃不过母亲的眼。

她笑着拍我后背:“小馋猫,青柿子涩得麻舌头。”手却已伸来,稳稳抱我下树,又从竹篮里摸出个红透的柿子,用粗糙的指尖轻轻刮开皮,递到我嘴边。我凑上去,吸那口甜汁。

母亲常说,柿子是顶好的物事。早年日子紧巴,红透的柿子能拎到集上换零钱,贴补家用;吃不完的,便装进陶罐里捂软,甜一整个冬天。做柿饼要选半红的,削了皮,果肉泛着浅黄,用麻绳一串串穿好,挂在屋檐下的木钩上。阳光晒久了,柿子渐渐皱出细褶,白霜慢悠悠地冒出来,像裹了一层一碰即化的薄雪。

我总爱蹲在石磨旁看。母亲坐在磨盘上纳鞋底,针穿过布面时,她轻声念叨:“柿子好啊,能填肚子,还盼着‘事事如意’。咱庄稼人不图啥,就盼年年有饭吃,岁岁看见这柿子红。”

后来我进城读书,每年秋天,只能在电话里听母亲说:“家里的柿子又红啦。”她絮絮地说柿子结得稠,摘了一筐用苹果烘着,等我回去吃。有一年我忙得没回,她托人捎来一袋晒好的柿饼给我。柿饼上还沾着布絮,咬一口,甜中带涩。那涩,像针轻轻扎了一下——忽然想起奶奶从前也帮着串柿饼,手指上也沾着淡淡的柿子香。

再后来,父母走了,老家的柿子树全靠兄弟姐妹照料。去年秋天回去,树仍长得旺,满枝柿子红得透亮,像缀着的小红灯笼。有的挤成串藏在叶间,有的独挂细枝,风一吹就晃,柿蒂上的黄叶擦过果皮,沙沙作响,像在说悄悄话。

我走到老树下,摘了个红透的。指尖触到温软的果皮,一剥,甜汁顺指缝淌下。咬一口,仍是儿时的甜,眼泪却猛地涌了出来。原来母亲常说的“事事如意”,从不求什么富贵,不过是老家的柿子年年红,是想起她说这话时,心里那份稳稳的踏实。

今年回来,我提前取下屋檐下那只磨得发亮的旧竹篮,里外擦净。赶着好太阳,摘些半红的柿子,剥皮串绳,挂回老木钩。风穿院而过,带着柿子的甜香,绳上的果实在空中轻晃,白霜渐渐凝出。整座院子浸在淡淡的甜里。

我坐在石磨上,望着满树红柿,忽然懂了——有些东西,是不会走的。像淮北这敞亮的秋,像老家扎了根的柿树,像父母藏在柿子里的甜,还有那句“事事如意”,都会随着每年的柿子红,一次次,绕回心里。

又是一年柿子红了。红的是枝头的果,是砖路上的夕阳,更是我心里年年不散的念想。

只要柿子年年红,想起父母时心里还暖着,日子,就永远是如意的。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