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老年大学为何“一座难求”

2020-12-04 09:01 蚌埠新闻网  

记者 李茂峰 文/图

随着社会进步,养老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文化养老”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养老方式。许多老年人对知识有较强渴求,希望通过教育弥补年轻时未能学习的兴趣爱好,他们结伴走进老年大学,学习琴棋书画,在那里学习知识,建立友谊,重新焕发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习新知识,可以把开朗的心态传递到自己的家庭,也能用热情感染周围更多的人,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然而,公益性质老年大学的数量和容量都难以满足老年教育的巨大需求。专家建议,应加大老年大学建设投入,让更多老年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同时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

老人朋友爱“上学”

12月2日上午8时50分,家住蚌山区同乐园小区的王丽芳老人准时打开家里的网络电视,静静地等待着即将开始的网络直播课。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一位年轻的辅导老师开始在电视屏幕前“暖场”。

“这是国家机关老年大学开设的网课,我学的是‘传统八段锦’,每天跟着老师,一堂课上下来浑身冒汗,全天都神清气爽”。王丽芳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就喜欢唱歌跳舞,三年前退休后,一下子“闲”了下来,很不适应,多方打听,听说蚌埠老年大学开有舞蹈课,半夜起来排队报名,最后终于抢了一个名额。

三年来学习了新疆舞、草裙舞、水手舞等多种舞蹈,还有幸参加了多台老年人艺演出活动。今年初疫情发生后,由于老年人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为了防止老年人聚集性感染,蚌埠和全国一样,老年大学的线下课程暂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老年大学网络课程上线。为了能够继续自己的学业,她让女儿下载了专门的软件,教会了她上网课的方法,这样不仅没有耽误学习,还因为网上课堂不会发生线下课堂“一座难求”的情况,具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度。

“网课好是好,就是没有线下热闹”。说到“热闹”二字,王丽芳若有所失。她告诉记者,她和大部分老年大学的学员一样,去老年大学学习,不单单是为了学习一门技能,更重要的是那里热闹的氛围。

学员都是老同志,虽然经历各异但彼此心灵相通。只要聚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课堂上在一起蹦蹦跳跳,重拾青春,充满生机,而课后又可以三五知己相约在一起聚会聊天。“老年大学不仅是学习的课堂,更像是一个欢乐的舞台,有了它,老年人远离了孤寂,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

“在疫情的影响下,老年大学的课程暂停了,但我们的欢乐并没有止步”。11月28日下午3时,设于丽都园小区的蚌山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三楼舞蹈室充满欢声笑语,节目排练间隙,身穿各式民族服饰的老人们打着节拍哼着小调,如果不仔细端详,很难看出她们是“银发一族”。

舞蹈领队陈芳告诉记者,这里的几十位“演员”都是蚌埠老年大学的学员。疫情发生后,按照有关部门的防疫要求,老年大学暂停上课。课程暂停后,老人们失去了聚会交流的平台,心里很是失落,于是有人提出建议,成立一个夕阳红老年人舞蹈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平时大家想学什么舞蹈,就请来舞蹈老师传授技艺,遇到重要节假日,就走进社区为居民献上一台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

党的生日,走进东方红社区唱《红心向党》;建军节那天,为市干休所的老干部们献上舞蹈《红旗颂》;今年国庆中秋节期间,夕阳红老年人舞蹈队开展了文艺进社区活动,为附近居民义务演出。2021年元旦将至,老人们正在排练藏族舞蹈《香格里拉》,她们希望用这种独特的形式迎接新年到来,歌颂民族大团结,传递爱国正能量。

报名火爆一座难求

“现在老年大学的课堂虽然暂停了,但老年人依然对过来上课心心念念”。蚌埠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课堂暂停以来,每天都能接到老人询问何时开学的电话,有时三五个,有时十几个,可见老年人对过来上课有多么期盼。

“现在虽然有老年大学网络课堂,但有几个老年人懂电脑?我们到老年大学上课的目的,既希望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也是想与志趣相投的老年人交朋友”。说起自己两年前报名上老年大学的经历,牛方群老人连说自己是个“幸运儿”。

退休后两年多在家没事干,闲得心里发慌,看到一位邻居退休后整天乐呵呵地忙得不亦乐乎,一打听才知道,她一个星期到市老年大学上三次课,由于有了自己的学员“小圈子”,上课之余,又忙于参加学员活动,今天去跳舞,明天去唱歌,节假日还和学员一起到外地摄影采风。

“同样的退休生活,人家过得这么精彩,我却整日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晒太阳,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开了窍”。于是我也决定到老年大学去“充电”。没想到的是,老年大学可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到了老年大学才知道,这里是“一座难求”。每间教室里都坐得满满的,别说插班上了,就是等到集中报名的时候也很难报上名。“第一次早上七点去报名,到的时候,报名处已经排了几十米的长龙阵。半年后再去报名,又因为空下的名额太少,未能如愿,为了确保能报上名,第三次起了个大早去排队,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

“我平时喜欢书法,就报了一个书法班”。牛方群告诉记者,这里的授课老师都是蚌埠市书法界的名人,不仅有名师授课,还结识了很多同样喜爱书法的朋友,平时大家一起上课,课后还能一起交流切磋技艺,每逢春节,大家一起进社区为居民义务写春联,每当看到自己的“墨宝”被居民喜滋滋地取走,然后贴到大门上,心里就特别高兴,“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有多么好,而是因为有了一个能够体现价值的平台”。

“一方面老学员不愿意离开,另一方面又有太多的老人想进老年大学学习”,说起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原因,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王茂告诉记者,蚌埠老年大学创办于1987年,是全省开办最早的老年大学之一。老年大学开办初期仅对离休老干部开放,让他们学习知识,修身养性,交朋会友,随着老人上学的需求越来越旺,再加上一部分离休老干部去世后,空下来一部分学位,老年大学逐步向社会老人开放。

最初只有3个专班,学员仅130人次,随着社会需求量的激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一个校区扩大为两个校区,学校面积由原先的180平方米,扩大到2000平方米。2016年高峰期达到125个专业班级,每学期学员人数7000余人次。经过专业优化,目前设置了48个专业、104个教学班级,学员近6000人次。

老年大学招生火爆的根本原因是老年教育的需求大,而有效供给明显不足。王茂分析认为,蚌埠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61.7万人,占总人口的15.97%,而市区老年人的占比更大。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退休老人的受教育程度与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文化层次较高的退休老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相对较高,进老年大学学习新知识,既是他们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他们寻求并融入新的社交圈的心理期待。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年大学既是一个课堂也是一个平台,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老人将迈进老年大学的校门。

另一方面,由于许多老年人感觉老年大学是他们的梦想的乐园,通常老年人走进老年大学校门后,就再也不愿意再离开,甚至出现一些求学时长达20多年的老学员。于是就出现了“老学员不愿意走,新学员进不来的尴尬局面”。

老年教育短板咋补

“老年人愿意接受教育是一件好事,为了把好事做好,我们想了一系列办法。”市老年大学相关负人告诉记者,市老年大学校本部将最初的两间教室扩展到两个楼层,接着又开辟了老年大学南山区。“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老年人有机会进校学习,提升自我”。

为了解决部分老人长期“占位”的问题,在学制安排上进行了改革,规定初级班两年,中级班2年,高级班2年,这就意味着同一学员最多只能在老年大学学习6年。这样就有效解决了部分老人长期占据学位资源的问题。为了解决报名拥挤问题,给老人更为公平的报名机会,去年8月,市老年大学开辟了线上报名通道,如此,老人或其子女可以足不出户,完成报名。“线上报名,名额秒杀,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老年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

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家有关部门也积极出台措施加以应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专门就“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作出部署: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建立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推进老年教育资源、课程、师资共享,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为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支持;积极探索部门、行业企业、高校所举办老年大学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方法。

安徽社会经济研究院院长、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张会恒认为,解决老年教育供求矛盾要从三方面加大办学力度:一是加大社区老年大学建设力度。办得好的老年大学应该发挥示范作用,利用加盟和分校等形式,联合和指导社区老年大学建设,扩大老年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二是加大远程老年教育发展力度。远程教育投资小,成本低,因地制宜,事半功倍。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远程老年教育。三是加大社会办学力度。现在老年教育的社会需求量很大,要尽可能吸引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大学。要鼓励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通过独资、合资和合作等形式,依法独立举办或参与举办老年大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费优惠、租金减免、项目合作、设立老年教育发展基金等方式,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为老年教育提供场所、设施、资源等;大力培育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为老年教育提供专业服务,提升老年人学习品质。

18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