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让文物映照现实——对话蚌埠市博物馆馆长季永

2021-01-08 08:58 蚌埠新闻网  

话题背景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如期完成,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需要把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也尤其需要不断提升和扩大市民的文化艺术特质。通过文化艺术的熏陶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丰富文明城市的内涵。新年伊始,本期党报会客厅邀请两位在我市文化艺术领域颇有建树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记者 徐怀明/文                                                                                                                    

【人物档案】季永,安徽蚌埠人,1974年2月生。幼受庭训,后师从杨士林先生。学术研究及艺术创作涉及书法、绘画、诗文、古器物鉴定等诸多领域。现任蚌埠市博物馆馆长、蚌埠市美术馆馆长。曾入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兰亭班、景德镇陶瓷大学进修。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蚌埠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

岁尾年初,蚌埠市博物馆馆长季永的微信朋友圈好消息不断,首先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蚌埠市博物馆被核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是目前博物馆的最高等级;其次,蚌埠市博物馆的10件藏品参加了“1420:从南京到北京”大明文物特展,蚌埠文物融入南京都市圈,为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挥了文化交流作用。三是在新年元旦筹办第五届灯谜大会,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活动举办得热热闹闹,营造了浓浓的新年文化氛围。

近年来,各地博物馆成为游客网红打卡地,蚌埠市博物馆也不例外。深读周刊记者多次到蚌埠市博物馆参观,宽敞明亮的展厅,精致优美的文物,安静有序的环境,驻足一件件文物展柜前,仔细端详,仿佛与历史对话,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蚌埠市博物馆从二级馆升级为一级馆,获批4A级景点,认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单位……蚌埠市博物馆为何有如此魅力赢得这些称号和荣誉?

“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目标基本实现

深读周刊:博物馆首先有文物的保护、展览、展示功能,蚌埠市博物馆2015年迁入新址后,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创新性工作?

季永:蚌埠市博物馆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博物馆的建设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新馆开放之初,我们就提出“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创建目标,随着国家一级博物馆的评定,经过几代蚌博人的努力,这一目标基本实现。

文博进社区活动现场,季永(中)为市民义务鉴定书画。

2015年迁入新馆后,文物有了舒适的安身之所,重要文物能躺在恒温恒湿的展柜中进行展览,比如双墩遗址出土的镇馆之宝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的展柜,就是从德国花费数十万元购买的。因为有了先进的安防、消防系统,蚌埠市博物馆的文物展览基本不放复制品,都是实物展出。

目前,蚌埠市博物馆常设八个展厅,包括城市崛起·蚌埠近现代历史文化陈列、孕沙成珠·蚌埠古代历史文明陈列、翰墨丹青·馆藏古代书画作品展、梳影宝鉴·馆藏精品铜镜展、流动的文明·淮河历史文化陈列、记忆流年·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铲释天书·考古体验厅以及临展厅。

去年,为了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我们还建设了数字化网上展厅,在一楼建设魔墙,方便游客参观游览。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我们还委托专业机构建设了“双墩文化及钟离墓”以及“禹会涂山”两个特色数据资源库,向社会共享研究成果。

深读周刊: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已与市民、游客深度互动,在互动中,达到社会教育功能。请你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季永:蚌埠市博物馆正常年份的接待量达八九十万人次,去年因疫情影响,也有二三十万人次。这么大的接待量,对如何利用历史文物做好社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除了常规接待外,我们每年举办四次蚌博大讲堂,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者、百家讲坛人物王仁湘等专家来讲课。我们开展文博进社区活动,宣传文物法规,普及文物知识,为市民义务鉴定文物。我们还组织承办“蚌埠市首届文创大赛”,让文物活起来,挖掘蚌埠历史文化底蕴,助力文创产业发展。发动社会各界,开展镇馆之宝评选,唤起市民对文物的关心关注;还对镇馆之宝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开展征名活动,召开了双墩文化国际研讨会,让社会公众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如今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已成为蚌埠城市图腾标志,这些都扩大了蚌埠以及市博物馆的影响。下一步,我们还将与一些学校开展研学合作,让博物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为城市发展做事,服务更多的人

深读周刊:我们知道,蚌埠市博物馆还接待了许多来蚌考察的各级领导,博物馆服务蚌埠经济社会发展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具体有哪些?

季永:蚌埠市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近些年陆续接待了部分国家及省部级领导、商界大咖、文化学者、社会名流等等。如2020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省委书记李锦斌来馆视察,对我馆展陈及文物充分肯定;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曾两次参观蚌埠市博物馆,对蚌埠馆藏文物给予较高评价,并对文物的英文注释提出建议。当代作家冯骥才在参观完博物馆后说,蚌埠是一个让我意外的地方,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文化是让人敬畏的。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十分关注近代以来城市发展,他参观完市博物馆后,表达了继续在蚌埠投资的决心。

文物映照现实,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反之,蚌埠市博物馆也在积极融入城市发展,助力经济建设。比如我们的文创大赛作品,有一些就是用生物基和硅基材料制作的。用生物基材料制作的《淮河全图》,很好地对外展示了文化和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结合,许多新材料、新工艺文创产品参加了上海长三角文博会、(合肥)国际旅游博览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展示了蚌埠的魅力、活力和文化创新力。

我们还协助五河、固镇博物馆建设,计划构建一市三县博物馆联盟;指导蚌埠(禹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展示中心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招商中心建设,打造博物馆工业分馆,提升全市博物馆建设水平,为蚌埠 “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做出蚌博人的贡献。

深读周刊:我们知道,您是土生土长的蚌埠人,也兼了一些社会职务,比如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还是浅绛彩瓷画的非遗传承人,您是如何走上艺术道路的?博物馆馆长这一管理岗位对你有何挑战?

季永:书法方面我自小受父亲影响。父亲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每年春节前都会为村里写春联。后来师从文化学者杨士林先生,系统学习书法。杨士林先生对淮河文化、道家文化、古物鉴定等都很有研究。我从书法入门,把传统文化视为一个体系来加强自我学习,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哲学的等等均广泛涉猎,古人说,技进乎道,从书法突破,登堂入室进入其他领域就容易许多。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对个人成长的历练。比如,早年在农村的记忆,可以对艺术创作提供想象的滋养;在公安系统工作的经历,培养了自己维护正义、激浊扬清的胆识和品格;在文联工作,参与协会管理及文艺活动的组织,对艺术创作也起到关键作用。2018年接任博物馆工作后,我努力通过博物馆平台为城市发展做贡献,服务更多的人。角色的转变,对自己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博物馆年轻人多,思想活跃,带好队伍尤为关键。

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又要保证安全,这是当下最大的挑战。

【记者手记】

岁尾年初,季永馆长很忙,不是在开会,就是在从事管理或艺术创作的路上。如今,季永“华丽转型”,成为“网红馆”的馆长,身上的责任更重了。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季永是一位善于自我学习、自我总结、不断挑战自我的人,同时流露出对蚌埠城市发展深深的爱。这份爱,让他自觉围绕蚌埠中心工作,服务蚌埠发展大局,不断做出新的成绩。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7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