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陈华喜 陈旭扬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常态化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特别是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蚌埠市地处淮河流域,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之上,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蚌埠文化。本文从产业特色、景观营造、道路交通设施、后期景观管理维护等方面分析了蚌埠市农业类特色小镇景观质量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建立健全相关设施,加强农村特色景观、特色文化景观以及活动性景观建设,营造特色空间景观等一系列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质量优化提升策略,以期为蚌埠市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完善及发展提供参考。
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门颁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指出:特色小(城)镇主要包括两类小镇形态,一类为特色小镇,一类为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镇或城市中以产业园区形态存在的创业平台,《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将特色小镇归纳为三种形态:第一类为位于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区,其主要用于疏解大城市的中心功能;第二类为具有自身特色产业、特色区位、特色地域资源的小城镇;三是与服务三农相结合,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
农业特色小镇景观的概念是在这之后提出的,但是因为提出的时间过短,具体、明确的定义还没有形成。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它的核心是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当前农业产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功能叠加,带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多种农业景观形态,如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景观,也依托农业景观出现更多的农业发展载体。著名休闲农业专家、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军萍认为,农业类特色小镇要与美丽、智慧乡村建设结合,所谓“美丽”即农业类特色小镇的外部环境景观。
现阶段,国内对于特色小镇的研究角度主要包括特色小镇内涵、特色小镇影响意义、特色小镇规划方法与创建路径以及具体的小镇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在进行特色小镇相关理论探索的同时,国内学者现阶段对小镇建设的地区实践案例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作为特色小镇创建先导者的浙江省的建设经验进行了分析,对浙江省小镇建设的支撑体系、生态建设、创业运营等方面进行探究,为小镇建设经验的推广提供实践依据。
蚌埠市地处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其中固镇花生产量居全国前列,怀远石榴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螃蟹蜚声海内外。同时,蚌埠市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名胜荟萃,市东龙子湖风景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近有汤和墓,东邻明皇陵、中都城、龙兴寺、白石山森林公园;西郊荆、涂二山隔河相对,相传大禹曾会诸侯于涂山,还在此娶涂山氏为妻,现存有禹王宫、启母石以及荆山上的白乳泉、卞和洞等诸多名胜散落在青山绿水间。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楚汉文化、淮河文化、中原文化在这一区域碰撞、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农业资源。目前,蚌埠已成为皖北、安徽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地区之一。因此,分析蚌埠市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质量优化与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蚌埠市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质量优化及提升策略,对于促进蚌埠地区经济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色不突出,交通不方便
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质量有待提升
通过实地考察,查找文献,梳理农业类特色小镇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一)产业特色不够突出
农业类特色小镇如它的名字,重点在特色农业,特色农业不仅包括农业产业,也包括其周围的特色景观、小镇文化。蚌埠市的一些小镇只重视农业产业,忽视周围的景观,还有的只注重小镇景色,忽视了小镇的文化建设,还有一些小镇则反之。总之,打造特色小镇时要突出小镇的特色农业,展现小镇的独特魅力,做到全面深入。
(二)景观特点不够突出
农业类特色小镇在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小镇的整体环境风貌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小镇上的各种基础设施也会逐步完善,小镇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会由此得到改善。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蚌埠市部分小镇的建筑非常现代化,奇特的造型、先进的材料给人一种城市的感觉,没有突出小镇外貌特点,无法给人很深刻的记忆。当然,不只是建筑,绿化也与城市如出一辙。这些绿化虽然整齐,却少了自然的特点,无法给人独特的感受。
(三)道路交通设施不方便
农业类特色小镇一般都是远离市区,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导致它的交通没有城里那么便利,但其道路可达性必须保证。但我们走访发现,有的小镇交通确实不便。加上特色小镇占地面积较大,景观比较分散,内部游览车较少,想要完整参观不是那么便利。
(四)后期景观管理维护不到位
调研发现,蚌埠市农业类特色小镇具有特定的指标。小镇会更注重指标是否完成,而对景观的后期维护多有忽略,小镇景观在后期逐渐损坏,基础设施出现问题,影响小镇后续发展。
突出地域特色 加强景观建设
农业特色小镇景观建设需分类施策
(一)建立健全相关设施
由于农业类特色小镇的具体情况不同,它们的发展也参差不齐。一般情况下,离城市较近的小镇设施比较齐全,较偏僻的地方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农业类特色小镇的景观应该和小镇的基础设施相结合,形成整体,共同发展。在制订小镇景观营造方案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与设施设计方案。在小镇景观开始建设之前,要详细调研,结合相关规划,确定景观的整体格局,做到全方位把控,减少重复建设。以节约资源和成本,提高建设效率,缩短景观建造时间。
(二)加强农村特色景观建设
特色农业是农业类特色小镇的核心,是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特色小镇的农业景观依据所处地域、位置不同,有各自不同的景观,比如山区小镇,可以打造茶山、竹林、特色果园等景观,平原、丘陵小镇,可以打造稻田景观、油菜花田景观,或与水体结合形成渔业养殖景观、渔业捕捞景观等。依托特有的农业特色,散发出独特的产业魅力。小镇产业景观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农业产业景观,大部分是小镇自然形成,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吸引游客;二是旅游景观,重点突出视觉效果,让游客感受到与众不同;三是互动性景观,满足游客的好奇心,自己动手,给游客一个独特的游览体验。
(三)强化特色文化景观建设
每个小镇的传统农业文化都是经过很长时间才慢慢形成的,渗透到了小镇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建筑还是习俗、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经济文化。农业类特色小镇远离城市,与乡村更加贴近,在城市化的今天,它所拥有的农业文化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因此,在蚌埠市农业类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小镇的农业文化历史,突出其特点,遵循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将小镇的风貌与农业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展示出农业类特色小镇的特点,从而对游客产生巨大吸引力。
(四)注重活动性景观的建设
农业类特色小镇景观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小镇的自然风光。而活动景观不是静态的,更加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活动性景观可分为三类,一是根据季节来设计不同的活动,如春种秋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不要只是农事生产;二是让游客体验产品的加工过程,比如水果的二次加工,或者食用油类加工,这类活动能激发游客的好奇感和成就感;三是结合地形地貌让游客体验独特的活动,比如在山地举办自行车大赛,在稻田举办抓鱼活动,以及举办手工活动等。这些景观依托地形来营造,减少了成本,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五)积极营造特色空间景观
每个小镇的形成与周围环境分不开,没有哪个地方的环境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观和空间布局。农业类特色小镇在整体建设开始前,不仅要考虑到游客,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居民,所以小镇的整体景观建设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休息的空间,这类空间不必进行太大的改动。要注意和整体景观保持协调,但也要注意保证居民不被打扰。另一部分则是为游客专门设计的空间,这类空间需要进行较大的改动,需要收集整理游客的爱好,与当地特色农业景观相结合,在满足游客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要注意景观带来的娱乐性、互动性。从而对游客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农业类特色小镇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类特色小镇和乡村紧紧相邻,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这是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农业特色小镇的核心是农业,但又不能仅仅做成农业,必须结合加工业、旅游业等第二、三产业形态,才能增强农业特色小镇的竞争力,长久保持活跃。在景观营造时,要考虑到三次产业的需求,一旦这个问题被解决,蚌埠市的农业特色小镇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期。(社科项目编号BB20B060,感谢市社科联对本文提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