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瞭望丨人水和谐的治淮之变

2019-06-08 11:18 《瞭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圣志 刘美子 水金辰  

千里淮河蚌埠闸 水利部淮委供图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无论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还是非常时期,治淮从未间断。一座座库堤闸坝崛地而起,一批行蓄洪区陆续建成,淮河防洪体系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2009年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可以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

◇“新中国成立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治淮工作是以人的单方面需求为出发点,侧重于对水域空间的限制和对水资源的索取。”与水争地,围垦河湖,加剧了人、水、地之间的矛盾,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

◇2010年国务院再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治淮理念从工程水利提升至资源水利、生态水利

云霞映着落日,金色的余晖洒向万亩麦田。“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在安徽省阜南县濛洼蓄洪区内的王家坝镇,刘克义一边散着步,一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85岁的刘克义生长于淮河岸边,见证了千里淮河的今昔巨变。1950年夏天的那场特大洪水对刘克义来说仍记忆犹新。短短20天内,淮河上中游三场暴雨接踵而至,洪峰叠合,水势之大,百年未有,堤防相继漫溢崩溃,平地水深丈余。

淮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水文条件恶劣,淮河流域却是人口众多的重要粮食产区。人口近1.7亿,耕地面积达1.9亿亩,小麦产量占全国一半,防洪安保任务艰巨。

历史上黄河夺淮河入海口,入海无路,入江不畅,四处泛滥,更增加了淮河流域的孕灾率。历朝历代都把淮河治理纳入治国的重要方略之中,但系统性的防洪工程几乎为零。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刘克义生长的王家坝建起了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扼守在淮河中上游分界处,守护淮河安危。

随着从1991年开始兴建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完成,淮河防洪抗灾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可以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如今,2010年部署的“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已经开工建设28项;治淮理念也从工程水利提升至资源水利、生态水利。

淮河流域是国家实施鼓励东部率先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淮河的安澜、流域的兴衰,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刊记者再度探访淮河,走进王家坝,聆听古老淮河的新声。

千年治淮“零”的突破

“入夜以后,工地上灯火通明,技术员和民工不眠不休地奋战。”1953年1月,王家坝闸开工兴建,刘克义投身其中。回忆起当时的火热场景,刘克义难掩兴奋之情,“王家坝闸建成仅用了180多天,参加建设的共有1300多人。”

除了气候水文条件恶劣,从地形来看,淮河南面支流源短流急,北面支流面大坡缓,干流河道比降平缓,上游至洪河口落差178米,中游王家坝向下490公里,落差只有16米,地势平坦不便拦蓄洪水,极易形成“肠梗阻”。

刘克义记忆深刻的1950年夏天的那场特大洪水加速了治淮的紧迫性。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1年5月1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开展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江大河。人民群众表现出战天斗地的热忱,淮河两岸数万劳动大军走上工地。

在“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伟大号召的第二年,1952年1月,大别山北麓、安徽省霍山县城西南,佛子岭水库动工兴建。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自行设计的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水库,由水利专家汪胡桢主持。茅以升、钱令希、黄文熙、张光斗等多位国内著名水利桥梁专家边勘探、边论证、边施工,攻克重大技术难题。1954年9月水库建成,拦蓄了淮河南岸重要支流淠河的大量洪水,大大提高了淠河中下游的防洪标准。

紧接其后,淮河上诞生了新中国最大灌区、利用洪水兴利的杰出代表——淠史杭工程。1958年,“11条总干渠全面开工,日均上工人数超过50万,最多的时候达到80万。”淠史杭总渠横排头管理处主任胡明说。

本刊记者站在淠河灌区渠首——横排头枢纽远眺,一江碧水由西南向东北缓缓流淌,滋润着沿线660多万亩良田,引流闸上四个红色大字“丰收之源”格外醒目。

竹海环绕,碧波万顷的响洪甸是淮河中游最大的山谷型水库。为根治淮河流域水患,1954年梅山、响洪甸两座水库开建,革命老区金寨县10万亩良田、三大经济重镇被淹没,10万人搬离家园。

“原来的麻埠叫‘小香港’,水陆交通发达,河岸两边全是商铺,客商云集,别提多热闹。”75岁的响洪甸水库移民江守财告诉本刊记者,金寨县麻埠镇被淹后,他们一家人依着一棵板栗树,搭建草棚,生活了八年。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无论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还是非常时期,治淮从未间断。佛子岭水库、南湾水库、苏北灌溉总渠、江都水利枢纽、导沭整沂、导沂整沭、茨淮新河等一批工程先后落成。一座座库堤闸坝崛地而起,一批行蓄洪区陆续建成,淮河防洪体系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淠史杭等大型灌区的建设、江都水利枢纽的建成,扩大了灌溉面积、改善了除涝条件,淮河流域的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

淮河流域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国的4倍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分布与流域人口和耕地分布、矿产和能源开发等生产力布局不匹配,使得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协调,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变得突出。尤其是淮河流域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7%,土地成为这里百姓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建国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治淮工作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侧重对水域空间的限制和对水资源的索取。”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夏世宁看来,沿淮湖泊洼地原本应为洪水滞蓄场所,由于人口增加,与水争地,围垦河湖,加剧了人、水、地之间的矛盾,也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

19项骨干工程换得淮河安澜

淮河治理之难,难在洪涝旱三害交恶,洪为元凶,涝随洪而来,旱则交替。因此,治淮首先应该治洪,洪害不除则全盘不活。

淮河流域防洪保护区面积为15.75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人,防洪保安任务重。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受灾面积8274万亩,受灾人口54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40亿元,约为当年全流域国民生产总值的20%。

2007年,淮河流域又发罕见洪水,受灾面积3748万亩,受灾人口247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5.2亿元。

数据对比显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大洪水,仅次于1954年,但18座大型水库拦蓄暴雨径流达21亿立方米,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均呈减少趋势,直接经济损失比1991年减少54.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焕发出巨大活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继续推进淮河治理提供了根本保证。1991年,国务院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治淮工程,防洪抗灾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苏北大地,淮河入海水道头枕洪泽湖宛如天虹,百米宽的河道泛着银光伸向大海。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正式通水,结束了淮河入海无路的历史,使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俯瞰临淮岗,主坝飞渡淮河两岸,犹如长龙横亘在烟波浩淼的水面之上,一座工程纪念碑赫然矗立,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治淮丰碑。2007年,淮河中游最大水利枢纽临淮岗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设计库容85.6亿立方米,结束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为淮河防洪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规划实施的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1991年以后,又继续向南延伸。迄今,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韩庄控制、刘家道日枢纽、大官庄枢纽等工程相继建成,沂沭泗河中下游主要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50年一遇,沂沭河洪水可就近东调入海,南四湖洪水南下较为畅通。

骨干工程的相继完工,也在改变对洪水管理的理念。一直以预防和抢险为主要任务的流域水旱灾害防御,随着1991年后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转变到主动控制和利用,并赢得了2003年、2007年流域“大水小灾”的局面。

“2009年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基本理顺了紊乱的水系,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减灾兴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可以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并且实现了淮河洪水入江畅流,入海便利,保障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肖幼说。

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建设,也为淮河航运能力的快速提升打开局面。淮河蚌埠段全长142公里,三级航道横贯东西,现场常年可通行千吨级船舶,拥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之称的蚌埠港,是淮河流域唯一的国家级主要港口。

距离蚌埠闸还有三公里,船长赵树义把船停下,拿起手机,登录APP排号过闸。船上满载400吨煤矸石,要从安徽涡阳运到江苏宜兴。

“上世纪90年代末,船只开始朝着大型化、专业化发展,但是淮河干流航道通航能力只能达到四级、五级,码头最大靠泊能力只有百吨级。到了闸口,还得划个皮筏子去排号。”51岁的赵树义亲历着淮河航运的变迁。

蚌埠闸水上交通安全检查站站长李忠介绍,自2007年蚌埠复线船闸开工后,单向过闸货运量提升至1470万吨,域内河流航道等级不断提升,根据《安徽省水路建设规划(2017—2021年)》的要求,目前正在分段实施淮河干流“三升二”工程。

生态水利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5月是紫花苜蓿盛开的季节,也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最美的时节。作为防洪保护区,生态美好成为朱顶镇的第一追求。记者看到,5.6万亩连片紫花苜蓿堆绿叠翠,各色收割机在草场上游走,人们忙着将堆积成山的苜蓿运往畜牧企业。

很难想象,“朱顶镇原来属于香浮段行蓄洪区,2014年调整为防洪保护区以前,农业种植结构单一,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农业龙头企业更不会落户于此。”五河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梁开欣介绍。

17处行洪区和4处蓄洪区组成了淮河干流的泄洪通道,曾经是区内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以前每次行洪时都要转移大量人口,灾后恢复自救难度也大。”夏世宁坦言,经常性启用行蓄洪区导致数十万人撤退转移的防汛调度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实施。

随着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2010年国务院再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包括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重点平原洼地治理、行蓄洪区和淮干滩区居民迁建、上游防洪水库工程建设等,治淮理念从工程水利提升至资源水利、生态水利。

新理念、新实践带来新变化。目前,流域内350平方公里的行洪区已改为防洪保护区,干流中游河道滩槽泄量可基本满足防洪要求;行蓄洪区和淮干滩区40多万群众实现搬迁,退地退人,让道于河,常遇洪水行蓄洪区已无需临时转移群众。

洼地治理前,淮河两岸有10万平方公里的“水口袋”,耕地面积约1亿亩,平均3至4年就要发生一次涝灾,一次灾害长达2至3个月,涝灾损失占洪涝灾害损失的2/3以上,流域农业生产波动很大,部分群众因涝致贫。

邱家湖行蓄洪区的颍上县半岗镇就因地处洼地,老百姓饱受“关门淹”困扰。“这些年,洪水少了,洼地得到治理,排涝设施明显提升,我们利用湖区连片平整的优势,发展适应性农业,没想到洼地从‘水口袋’变成了‘米粮仓’,老百姓还是靠‘水’脱了贫。”半岗镇扶贫办主任阮大伟说。

“过去的目标是江河不泛滥,现在是生态美好,协同治理,共享发展。”肖幼说,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更加重视民生,科学利用洪水资源,提出“给洪水以出路”,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红线”,确定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控制指标等。

38项中目前已有28项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3年建成通水,截至2019年5月6日已累计向山东调水37亿立方米,对缓解山东省尤其是山东半岛近年连续干旱水资源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投资900多亿元,惠及河南、安徽两省4132万人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淮开工建设,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水生态环境,设计引江规模2030年、2040年分别为240立方米每秒、300立方米每秒。

一幅新时代的治淮蓝图已经绘就。《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指出,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防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体系、构建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建立流域综合管理体系;到2030年,建立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完善的水利体系,保障淮河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水和谐,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治淮建设是一项事关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战略性工程。多年来,流域四省团结协作,形成治淮合力。”但肖幼认为,目前水利信息化还处于较低水平,还未形成智慧化体系,要尽快解决技术瓶颈,利用大数据实现对水情、排污等情况的监测监控,才能真正实现全流域的科学调配。(此为《瞭望》2019年第23期封面专题“两千里淮水降患记”系列报道之一)

150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圣志 刘美子 水金辰  

千里淮河蚌埠闸 水利部淮委供图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无论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还是非常时期,治淮从未间断。一座座库堤闸坝崛地而起,一批行蓄洪区陆续建成,淮河防洪体系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2009年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可以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

◇“新中国成立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治淮工作是以人的单方面需求为出发点,侧重于对水域空间的限制和对水资源的索取。”与水争地,围垦河湖,加剧了人、水、地之间的矛盾,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

◇2010年国务院再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治淮理念从工程水利提升至资源水利、生态水利

云霞映着落日,金色的余晖洒向万亩麦田。“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在安徽省阜南县濛洼蓄洪区内的王家坝镇,刘克义一边散着步,一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85岁的刘克义生长于淮河岸边,见证了千里淮河的今昔巨变。1950年夏天的那场特大洪水对刘克义来说仍记忆犹新。短短20天内,淮河上中游三场暴雨接踵而至,洪峰叠合,水势之大,百年未有,堤防相继漫溢崩溃,平地水深丈余。

淮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水文条件恶劣,淮河流域却是人口众多的重要粮食产区。人口近1.7亿,耕地面积达1.9亿亩,小麦产量占全国一半,防洪安保任务艰巨。

历史上黄河夺淮河入海口,入海无路,入江不畅,四处泛滥,更增加了淮河流域的孕灾率。历朝历代都把淮河治理纳入治国的重要方略之中,但系统性的防洪工程几乎为零。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刘克义生长的王家坝建起了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扼守在淮河中上游分界处,守护淮河安危。

随着从1991年开始兴建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完成,淮河防洪抗灾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可以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如今,2010年部署的“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已经开工建设28项;治淮理念也从工程水利提升至资源水利、生态水利。

淮河流域是国家实施鼓励东部率先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淮河的安澜、流域的兴衰,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刊记者再度探访淮河,走进王家坝,聆听古老淮河的新声。

千年治淮“零”的突破

“入夜以后,工地上灯火通明,技术员和民工不眠不休地奋战。”1953年1月,王家坝闸开工兴建,刘克义投身其中。回忆起当时的火热场景,刘克义难掩兴奋之情,“王家坝闸建成仅用了180多天,参加建设的共有1300多人。”

除了气候水文条件恶劣,从地形来看,淮河南面支流源短流急,北面支流面大坡缓,干流河道比降平缓,上游至洪河口落差178米,中游王家坝向下490公里,落差只有16米,地势平坦不便拦蓄洪水,极易形成“肠梗阻”。

刘克义记忆深刻的1950年夏天的那场特大洪水加速了治淮的紧迫性。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1年5月1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开展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江大河。人民群众表现出战天斗地的热忱,淮河两岸数万劳动大军走上工地。

在“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伟大号召的第二年,1952年1月,大别山北麓、安徽省霍山县城西南,佛子岭水库动工兴建。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自行设计的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水库,由水利专家汪胡桢主持。茅以升、钱令希、黄文熙、张光斗等多位国内著名水利桥梁专家边勘探、边论证、边施工,攻克重大技术难题。1954年9月水库建成,拦蓄了淮河南岸重要支流淠河的大量洪水,大大提高了淠河中下游的防洪标准。

紧接其后,淮河上诞生了新中国最大灌区、利用洪水兴利的杰出代表——淠史杭工程。1958年,“11条总干渠全面开工,日均上工人数超过50万,最多的时候达到80万。”淠史杭总渠横排头管理处主任胡明说。

本刊记者站在淠河灌区渠首——横排头枢纽远眺,一江碧水由西南向东北缓缓流淌,滋润着沿线660多万亩良田,引流闸上四个红色大字“丰收之源”格外醒目。

竹海环绕,碧波万顷的响洪甸是淮河中游最大的山谷型水库。为根治淮河流域水患,1954年梅山、响洪甸两座水库开建,革命老区金寨县10万亩良田、三大经济重镇被淹没,10万人搬离家园。

“原来的麻埠叫‘小香港’,水陆交通发达,河岸两边全是商铺,客商云集,别提多热闹。”75岁的响洪甸水库移民江守财告诉本刊记者,金寨县麻埠镇被淹后,他们一家人依着一棵板栗树,搭建草棚,生活了八年。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无论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还是非常时期,治淮从未间断。佛子岭水库、南湾水库、苏北灌溉总渠、江都水利枢纽、导沭整沂、导沂整沭、茨淮新河等一批工程先后落成。一座座库堤闸坝崛地而起,一批行蓄洪区陆续建成,淮河防洪体系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淠史杭等大型灌区的建设、江都水利枢纽的建成,扩大了灌溉面积、改善了除涝条件,淮河流域的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

淮河流域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国的4倍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分布与流域人口和耕地分布、矿产和能源开发等生产力布局不匹配,使得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协调,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变得突出。尤其是淮河流域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7%,土地成为这里百姓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建国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治淮工作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侧重对水域空间的限制和对水资源的索取。”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夏世宁看来,沿淮湖泊洼地原本应为洪水滞蓄场所,由于人口增加,与水争地,围垦河湖,加剧了人、水、地之间的矛盾,也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

19项骨干工程换得淮河安澜

淮河治理之难,难在洪涝旱三害交恶,洪为元凶,涝随洪而来,旱则交替。因此,治淮首先应该治洪,洪害不除则全盘不活。

淮河流域防洪保护区面积为15.75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人,防洪保安任务重。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受灾面积8274万亩,受灾人口54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40亿元,约为当年全流域国民生产总值的20%。

2007年,淮河流域又发罕见洪水,受灾面积3748万亩,受灾人口247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5.2亿元。

数据对比显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大洪水,仅次于1954年,但18座大型水库拦蓄暴雨径流达21亿立方米,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均呈减少趋势,直接经济损失比1991年减少54.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焕发出巨大活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继续推进淮河治理提供了根本保证。1991年,国务院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治淮工程,防洪抗灾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苏北大地,淮河入海水道头枕洪泽湖宛如天虹,百米宽的河道泛着银光伸向大海。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正式通水,结束了淮河入海无路的历史,使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俯瞰临淮岗,主坝飞渡淮河两岸,犹如长龙横亘在烟波浩淼的水面之上,一座工程纪念碑赫然矗立,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治淮丰碑。2007年,淮河中游最大水利枢纽临淮岗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设计库容85.6亿立方米,结束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为淮河防洪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规划实施的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1991年以后,又继续向南延伸。迄今,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韩庄控制、刘家道日枢纽、大官庄枢纽等工程相继建成,沂沭泗河中下游主要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50年一遇,沂沭河洪水可就近东调入海,南四湖洪水南下较为畅通。

骨干工程的相继完工,也在改变对洪水管理的理念。一直以预防和抢险为主要任务的流域水旱灾害防御,随着1991年后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转变到主动控制和利用,并赢得了2003年、2007年流域“大水小灾”的局面。

“2009年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基本理顺了紊乱的水系,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减灾兴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可以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并且实现了淮河洪水入江畅流,入海便利,保障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肖幼说。

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建设,也为淮河航运能力的快速提升打开局面。淮河蚌埠段全长142公里,三级航道横贯东西,现场常年可通行千吨级船舶,拥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之称的蚌埠港,是淮河流域唯一的国家级主要港口。

距离蚌埠闸还有三公里,船长赵树义把船停下,拿起手机,登录APP排号过闸。船上满载400吨煤矸石,要从安徽涡阳运到江苏宜兴。

“上世纪90年代末,船只开始朝着大型化、专业化发展,但是淮河干流航道通航能力只能达到四级、五级,码头最大靠泊能力只有百吨级。到了闸口,还得划个皮筏子去排号。”51岁的赵树义亲历着淮河航运的变迁。

蚌埠闸水上交通安全检查站站长李忠介绍,自2007年蚌埠复线船闸开工后,单向过闸货运量提升至1470万吨,域内河流航道等级不断提升,根据《安徽省水路建设规划(2017—2021年)》的要求,目前正在分段实施淮河干流“三升二”工程。

生态水利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5月是紫花苜蓿盛开的季节,也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最美的时节。作为防洪保护区,生态美好成为朱顶镇的第一追求。记者看到,5.6万亩连片紫花苜蓿堆绿叠翠,各色收割机在草场上游走,人们忙着将堆积成山的苜蓿运往畜牧企业。

很难想象,“朱顶镇原来属于香浮段行蓄洪区,2014年调整为防洪保护区以前,农业种植结构单一,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农业龙头企业更不会落户于此。”五河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梁开欣介绍。

17处行洪区和4处蓄洪区组成了淮河干流的泄洪通道,曾经是区内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以前每次行洪时都要转移大量人口,灾后恢复自救难度也大。”夏世宁坦言,经常性启用行蓄洪区导致数十万人撤退转移的防汛调度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实施。

随着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2010年国务院再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包括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重点平原洼地治理、行蓄洪区和淮干滩区居民迁建、上游防洪水库工程建设等,治淮理念从工程水利提升至资源水利、生态水利。

新理念、新实践带来新变化。目前,流域内350平方公里的行洪区已改为防洪保护区,干流中游河道滩槽泄量可基本满足防洪要求;行蓄洪区和淮干滩区40多万群众实现搬迁,退地退人,让道于河,常遇洪水行蓄洪区已无需临时转移群众。

洼地治理前,淮河两岸有10万平方公里的“水口袋”,耕地面积约1亿亩,平均3至4年就要发生一次涝灾,一次灾害长达2至3个月,涝灾损失占洪涝灾害损失的2/3以上,流域农业生产波动很大,部分群众因涝致贫。

邱家湖行蓄洪区的颍上县半岗镇就因地处洼地,老百姓饱受“关门淹”困扰。“这些年,洪水少了,洼地得到治理,排涝设施明显提升,我们利用湖区连片平整的优势,发展适应性农业,没想到洼地从‘水口袋’变成了‘米粮仓’,老百姓还是靠‘水’脱了贫。”半岗镇扶贫办主任阮大伟说。

“过去的目标是江河不泛滥,现在是生态美好,协同治理,共享发展。”肖幼说,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更加重视民生,科学利用洪水资源,提出“给洪水以出路”,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红线”,确定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控制指标等。

38项中目前已有28项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3年建成通水,截至2019年5月6日已累计向山东调水37亿立方米,对缓解山东省尤其是山东半岛近年连续干旱水资源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投资900多亿元,惠及河南、安徽两省4132万人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淮开工建设,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水生态环境,设计引江规模2030年、2040年分别为240立方米每秒、300立方米每秒。

一幅新时代的治淮蓝图已经绘就。《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指出,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防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体系、构建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建立流域综合管理体系;到2030年,建立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完善的水利体系,保障淮河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水和谐,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治淮建设是一项事关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战略性工程。多年来,流域四省团结协作,形成治淮合力。”但肖幼认为,目前水利信息化还处于较低水平,还未形成智慧化体系,要尽快解决技术瓶颈,利用大数据实现对水情、排污等情况的监测监控,才能真正实现全流域的科学调配。(此为《瞭望》2019年第23期封面专题“两千里淮水降患记”系列报道之一)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