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淮河晨刊特别策划《市民热议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建议》推出两期后,广大市民和读者热情不减,继续献计献策,积极响应市委的决策部署,踊跃参与“对标中心找差距、立足自身勇担当”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以主人翁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精神,体现了对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的决心、信心和责任感。
本期,再刊登部分网友的建议,以飨读者。
Kevin Zhao:1.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所以主体永远是企业,优秀的企业可以留住优秀人才,在培育本土优秀民企的同时,纯外资企业拥有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领先的技术市场储备,政府部门应该大力到一线城市多跑、多打听、多拜访,把一些因为成本而计划搬迁出一线城市的外资企业牵手回蚌埠建工厂、研发、试验场、售后中心等实体企业,这样可以吸引大批理工科的大学生落户蚌埠,而优秀的外企管理理念又可以带动蚌埠本地民企,形成可学习的良性管理氛围。2.主动走出去做强加快推动建设湖上升明月景区,创建5A级景区,打好成龙艺术馆和徐锦江美术馆等特色牌,邀请大师创作印象蚌埠系列和本地花鼓灯、徽剧节目,多媒体、多媒介营销宣传,让这个新的5A级景区变成全国知名网红景点,迅速聚集人气。
zzwei:1.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和企业,进一步支持蚌玻院等研究院所和丰原集团中科电力等企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2.努力争取国家政策资源支持,尽快推进怀远县改市或区,努力争取将凤阳划入蚌埠行政区划,尽早实现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3.尽快推进城铁等铁路公路建设,重振蚌埠交通雄风;4.加强人才引进,首先留住驻蚌高校毕业生,其次要走出去到北上广合肥等地招聘高层次人才,引入更多院士等高知人才,为蚌埠崛起注入智力资源;5.大力招商引资,努力引进一到两家类似于华为这样的未来大有希望的企业落地,带动资源聚集和人才积聚。
哈哈:如何加快建成“两个中心”?一要坚持工业立市不放松。二要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三要善于借用东风顺势而为。要敢于向上面要政策要支持,要调动全市人民的积极性,提升自信心,敢于担当,共同奋斗!
Tyoudn:1、把已有的优势扩到最大和更大,比如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玻璃产业,比如涂山的道教文化,观光旅游;2、提升城市的品位,比如,编制蚌埠市的歌曲,体现蚌埠的文化和人们的精神面貌;3、放宽人才落户限制,加大吸引力,比如在住房补贴,入学教育,税收优惠方面,力度要大;4、发展特色教育,可以邀请黄冈中学、毛坦厂中学等来蚌办学,上学地点要放在市区。
远方的世界:我认为,要想富先修路,蚌埠无论市域面积,还是市域人口在皖北和淮河流域都不占优势,而这些却是建设中心城市的基础。所以,我认为要从交通方面建设,吸引周边县镇。铁路方面,既要加快推进蚌五联络线,沿淮铁路,亳蚌城际,加快同苏北和皖西北联系,同时,又要加快区域内部公路轻轨建设,主攻淮河以北,蚌埠主要吸纳人口应以皖北为主,淮上区需要增加主干道建设,不仅要吸引三县,同样要将泗县灵璧蒙城利辛等县域纳入蚌埠经济圈,建设蚌埠至泗县直通省道,经过五固交界处通往泗县,同时也会加快吸引五固浍北地区乡镇,融入蚌埠。争取做到蚌埠每个乡镇都可以直达蚌埠,人口的增加,将会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应纳入王庄,建设蚌埠北部环线,沫河口,王庄,曹老集,梅桥连成一线,以小蚌埠和吴小街为中心,建立放射性道路。也要加强高新企业发展,尤其是制药化工玻璃,加强重工业发展,如汽车制造业等。
长川:如何对标找差距?如何为城市注入发展的动力?我们的市委市政府正集思广益,引发大讨论,希望能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愚以为,一、经济强市:打造城市名片,做大做强我们的传统行业,打造美食城、玻璃城、旅游城、文明城、智慧城……二、科技强市:建议建立市级、县区级、街道(镇)科创中心,鼓励科技创新,示范引领带动经济发展。三、人才强市: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及大学城资源,加强校地共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四、交通强市:交通是一个城市的血脉!我们城市的框架已经形成,而我们的交通现状亟待改善及提高。稳步推进腾湖机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强蚌怀、蚌凤、蚌淮、蚌宿区域联动,推进高速公路优化建设。五、文化强市:以大禹文化和双墩文化、大明文化为轴,弘扬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舞起花鼓灯,唱好经济戏!
豫东老丁:科教资源在省内仅次于合肥,这些资源都是蚌埠建设两个中心的宝贵财富,重要的智力支持。我们蚌埠这么好的科教资源禀赋,也需要政策,资金方方面面的倾斜扶持,给从业人员家的温暖,留得住他们,解决好他们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让他们安下心,扎下根,一心一意搞创新、创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政府要帮助他们同企业搞好对接,企业有了学术支持,院所有了实践平台,就能够让蚌埠科教资源与经济发展需要相称。
吴选宏:我建议公交车一体化、同城化,怀远这点有优势,因为归蚌埠管辖,凤阳也要争取,先从两地修路开始,其次就是通勤。蚌埠要把这张“全国文明城市”闪耀全国的名片宣传好做大还需要加把劲!更要让“材料之城·制造之都”美名传遍五湖四海!一定要把凤阳划入蚌埠,蚌埠面积不大制约了发展,另一方面凤阳人也渴望划入蚌埠,这是民声,两地本是一家这点历史可以证明。蚌埠要在凤阳撤县划市之前以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战略合并凤阳。凤阳还有矿产资源和大明文化资源,凤阳划入蚌埠城区面积扩大不说,常住人口也会提升,有利于经济发展。
醉清风:蚌埠处在中国南北分界线上,东承西接,南通北达,劳动资源,土地和电力丰富;进一步强化蚌埠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机场建设,同时注意承接苏沪广深的产业转移,积极引入相关产业、技术和配套服务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
赵杨么:蚌埠要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在交通上要大力争取促进亳蚌城际(打通蚌埠和商合杭联系)、沿淮城际(打通蚌埠西联淮阜东接五河合新高铁)建设。要加大招商优化投资环境,只有工业才能让蚌埠有出头之路,一定要改变目前的因工业导致的经济弱势!
似水年华:对蚌埠来说,足球和教育是关键。蚌埠上世纪80年代就是足球城,培养过几位国脚,当然现在中国足球水平比较低,对蚌埠来说正是机会,大力培养本土足球人才,重视女子足球培养,利用好足球小镇平台,争取在未来培养出女子足球国脚,这是蚌埠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
赵广超:一个城市的根本是人才,不单单是高级人才,还要重视中低层次技术型人才,城市依靠工业,工业依靠的是大批的中低端技术型人才支撑,这样有助于投资的企业快速投产和产生经济效益。
seekandhide:交通拥堵的道路要设立公交专用道,提倡公交先行。学校一定距离内要设立禁停区,开车接送的人必须将车停在禁停区以外,不能妨碍交通。从长远来说,城市规划必须着眼未来,道路要宽阔,交通布局设置要合理。原有的区域已经不能大刀阔斧改变的情况下,拆迁重建时一定要考虑长远规划。
Leo:建议在蚌埠市的一些服务窗口加强推行普通话,市里的普通话普及真的堪忧。比如火车站,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在说方言,熟悉本地方言还好,如果不熟悉,理解起来难免费力,毕竟这些窗口的服务人群非常广。再比如说,咱们的公交车司机,大多是说着方言,说着普通话的乘客和本地口音的司机交谈(在不影响公交车安全行驶的情况下),这个画面难免尴尬。在很多城市,出门在外都是用普通话来交流,为什么蚌埠就不是,为什么蚌埠就不能普及普通话,如果连语言都不通,那么如何谈发展?
林夕辰:1、三院和科学宫的人行横道要么封起来,要么设置一个红绿灯。车辆礼让行人做的很好了,但是行人挨个的不间断通过,严重影响了车流。三院门口经常堵车。2、建议百大地下停车场和商之都地下停车场在7:30到8:30为一实校中山校区、蚌山幼儿园及小学开车送孩子的家长免费停车,以缓解上班上学早高峰,中山街的严重拥堵。其他学校周围的停车场也可以参照。3、与铁路部门协商水蚌线的火车运输时间,错开早晚高峰。
夏天:蚌埠要发展,经济要腾飞,最关键的教育是短板,蚌埠教育水平(仅仅看高考一项)低于全省平均值九个百分点,大量学生流失到合肥等地。吸引外地高端人才来蚌埠发展,其子女教育问题也成了制约蚌埠引进人才的短板。目前蚌埠的各项教育改革措施逐步推出,相信教育水平提升才是推动蚌埠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难拥:多开发些重点项目和活动,提高蚌埠名气,增加蚌埠在东部的影响力。顺着国家政策导向,抓住国家发展机遇,不断努力,再创辉煌。
建新:一、依据地理优势加快淮河流域经济圈建设,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二、以南京、合肥、郑州目标定位加速人才引进,吸引外资,增加就业岗位,加速扩大城市规模;三、立足蚌埠历史文化全力打造蚌埠名片,以悠久的历史文化高标准创建旅游城市;四、加快轨道交通、民用机场、城际高铁、高速公路建设,建设真正交通枢纽城市。
哈哈:如何加快建成“两个中心”?一要坚持工业立市不放松。要营造好的政治环境,改变内地城市在企业家心中的印象;要依托专业团队,建立招商制度,而不是靠书记市长单枪匹马,做到精准招商有的放矢;要有开山劈石的创业精神,尤其是班子不能有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要把有限的财力精力投入到招商扶商中。二要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要给年轻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提升基础教育的水平,开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景点等等,让城市真正变成显山露水,宜居宜游宜业的全国文明城市。三要善于借用东风顺势而为。蚌埠作为皖北城市长期以来就是政策的洼地,同时行政区划的不合理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但是当前国家层面对淮河经济带的认可,省级层面对皖北城市的扶持尤其对蚌埠两个中心的认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要敢于向上面要政策支持,要调动全市人民的积极性,提升自信心,敢于担当,共同奋斗!
高山景行就是不止:蚌埠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立足交通,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通蚌埠西向,东向铁路建设,推进亳蚌高铁,信蚌高铁,蚌埠到淮安高铁建设。加快蚌埠民用机场建设,以及高速公路的改造升级,加强道路里程。改造淮河航运条件,发挥淮河航运作用,通江达海,打造综合性枢纽城市。2、积极招商引资,多去发达地区、城市取经,加强与长三角的沟通交流合作,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从珠三角长三角引进投资。引进来,留得住。3、争取良好的政策,扩大合芜蚌高新产业发展,扩大对企业的优惠政策。立足发展本土企业。打造以玻璃产业,医药产业以及轻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突出本地特色。扩大第三产业影响力,积极打造5A级景区建设,申报湖上升明月5A级景区,多宣传旅游文化产业,打造软实力。4、争取扩大行政区划,区域核心城市要有吸引力,丰厚的人力资源。在现有的行政区划中,争取凤阳入蚌,甚至泗县,灵璧,蒙城入蚌。没有广阔的区域腹地,区域中心城市就缺乏根基。5、积极吸引蚌埠在外人才返乡就业,提高待遇,留住蚌埠本地高校人才,增加就业岗位,推行购房优惠政策,加强高校建设,争取蚌埠医学院升级蚌埠医科大学,加强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建设,扩大在皖北甚至在安徽、全国的影响力。积极建设皖北物流中心,医疗中心等。